首页 百科知识 太平桥地区城市设计实践结果评析

太平桥地区城市设计实践结果评析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城市开发建设的控制引导,城市设计实践的结果最终体现在建设环境公共价值领域的实际质量状况。对太平桥地区建设环境,从土地使用模式、空间结构与城市肌理、街道模式、建筑形态、开放空间、天际线六个要素来分析建设环境的形态特征。同时,与改造前相比,太平桥地区增加了大面积的公共绿地,改变了原有该区域公共绿地严重不足的缺陷。因此,太平桥地区改造中传统城市形态受到剧烈的冲击。总体上,太平桥地区改造后的多数建筑

4.2.1 太平桥地区城市设计实践结果评析

通过对城市开发建设的控制引导,城市设计实践的结果最终体现在建设环境公共价值领域的实际质量状况。本书尝试从专业者的形态分析和非专业者的建设环境使用调查两个面向,对城市设计实践结果——建设环境公共价值领域质量进行非定量的(nonquantitative)综合评估。

1)太平桥地区建设环境形态分析

对太平桥地区建设环境,从土地使用模式、空间结构与城市肌理、街道模式、建筑形态、开放空间、天际线六个要素来分析建设环境的形态特征。

(1)土地使用(图4.17、图4.18)

从太平桥地区目前建成环境各地块[72]的实际使用来看,土地使用性质基本符合SOM的原始构想,即111、126-2地块作为“太平桥公园”公共绿地,其余土地都基本作为经营性用地(除了109地块中的中共一大会址)。2003年“双增双减”政策出台后,尽管对太平桥地区开发总量的影响很大,从164万平方米降到125万平方米,但基本未影响各地块的使用性质,居住用地仍占近一半。目前办公/旅馆类商业用地已局部实施。“双增双减”后的太平桥地区规划调整(2005)沿复兴东路增加了公共绿地,也契合上海市对复兴东路构建“绿轴”的总体设想。

img30

图4.17 太平桥地区改造前的土地使用

资料来源:《太平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SOM,1996)

img31

图4.18 SOM控制性详细规划(1997)中土地使用规划

总体上,迄今为止太平桥地区更新改造中,原来绝大部分以旧式里弄为主的居住用地已变为商业、办公、居住综合用地,趋于SOM和瑞安集团所设想的土地使用功能的多元混合,以保持整个地区的活力。同时,与改造前相比,太平桥地区增加了大面积的公共绿地,改变了原有该区域公共绿地严重不足的缺陷。但也因此,为达到改造的经济平衡,除公共绿地以外的大部分地块的土地开发强度都很高[73],如1997年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居住区容积率普遍为4.0~6.0,办公/旅馆区为5.5~7.5,局部甚至达到14.0。2003年“双增双减”后,由于太平桥地区批租过的地块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不可能完全按照“双增双减”的标准执行[74],2003年容积率调整后的土地开发强度依旧很高,如114居住地块容积率市规划管理局就特批为4.0。但“双增双减”后的规划调整(2005)还是将居住用地的建筑总量减少了近35万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目前太平桥地区已在新天地内建成一座影院,但为居住配套的教育、医疗和体育设施都未建成,并且规划对公共设施的调整也较大[75](图4.19、图4.20)。

img32

图4.19 太平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2004)

资料来源:《太平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2004),《太平桥地区规划更新》(SOM,2003)

img33

图4.20 土地使用规划开发强度的变化(1997-2003)

(2)空间结构与城市肌理(图4.21、图4.22)

img34

图4.21 新太平桥地区的空间结构和城市肌理

资料来源:卢湾区规划管理局(2005)

img35

图4.22 太平桥地区的传统城市肌理

资料来源:罗小未等,2001

太平桥地区改造迄今(2006),SOM围绕中心开放空间展开四个功能片区的总体空间结构已基本得到实现。黄陂南路、吉安路、湖滨路、自忠路围成的太平桥公园已建成,这一城市级开放空间形成太平桥地区空间结构的核心;同时,109、112地块新天地广场项目的建成,也基本将高度控制在多层(24米以内),形成了一片“相对低矮的建筑区”;太平桥公园南北两侧是已部分建成的高层建筑群。根据调整后的规划(2005),太平桥地区将形成“一个中心、两大功能片区、两条商业轴、三条绿轴”的布局结构。“两轴”由马当路沿线和东台路商业步行街沿线构成。沿马当路轴线自淮海中路至复兴中路,以高档商铺为主,已建成的新天地位于其中。东台路轴线将成为一条具有古典特色的商业街。太平桥公园是地区几何中心,以其为界,分为北片商办娱乐综合区和南片现代生活居住区两大功能区。湖滨路、复兴中路、顺昌路三条绿化通道组成的“三条绿轴”[76]

从建成环境现状来看,仅有109新天地地块部分保留了传统旧式里弄的城市肌理与独特的里弄空间形态,其他诸如办公区和居住区的重建则是彻底的现代主义规划理念下的产物,建筑是主角,而空间则成为建筑的附属品,原有里弄街区细密的城市肌理消失了。因此,太平桥地区改造中传统城市形态受到剧烈的冲击。

(3)街道模式(图4.23、图4.24)

img36

图4.23 SOM规划的太平桥地区街道模式

资料来源:《太平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SOM,1996)

img37

图4.24 SOM规划的太平桥地区步行交通系统

SOM(1997)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为了改善太平桥地区内交通,对原状路网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通过切断、取消、拓宽道路以及新增连接道路等一系列措施,试图将原先犬牙交错的不规则地块进行合并与重新组织,以提高土地的开发价值和道路使用效率。SOM切断太平桥地区重要的南北向交通干道顺昌路,切断兴业路,增添一条弧形的湖滨路,以便获得中央一块较完整的开放空间,这种基于“创造核心价值区域”的城市设计对太平桥地区的城市交通有较大的影响[77]。事实上对弧形湖滨路的设计,SOM从城市设计形态方面的考虑更多,期望形成一条“优雅界面”的景观道路,但代价是湖滨路和东西的黄陂路、吉安路形成“丁”字路口,对机动车的交通性影响很大。总体而言,太平桥地区的街廓尺度改变不大,但原有尺度较小的街道除了新天地地段的黄陂路、兴业路和太仓路等,其他道路都被不同程度地拓宽,以适应未来的地区交通流量。而在新建成区内原有街坊的主弄、支弄等巷道基本消失。

SOM为行人设计的步行系统,包括湖滨路与自忠路这两条沿中央湖区的景观道路,目前已初步实现;但在实施中取消了湖滨路办公楼下面的骑楼步行通道。SOM还在各个居住街坊内设置了互相联系的街坊内部道路,强调避免各街坊开发与街坊内部道路规划的各自为政,应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居住社区。但从目前的开发来看,每个居住街坊开发的各自为政是既成事实,有内部道路上的联系根本是不可能的。甚至SOM还曾经设想了以一幢幢多层住宅形成居住社区内的街道界面,这些都未能实现。

(4)建筑形态(图4.25、图4.26)

img38

图4.25 太平桥地区原有旧式里弄建筑形态

资料来源:《卢湾区太平桥地区规划事业发展及其启示》(卢湾区规划管理局,2001)

img39

图4.26 太平桥地区改造后的建筑形态

资料来源:瑞安集团,2004

在太平桥地区改造之前,原有旧式里弄建筑所形成的地区整体建筑风貌特征是非常鲜明的,它和地区细密的城市肌理共同构成了独特的街区城市形态。原有建筑群中建筑单体无论从尺度(体量、高度)、形式、材料质感都具有协调性特征(这也和石库门旧式里弄建筑的形制有关)。在太平桥地区改造中,虽然新天地广场项目保留了部分里弄建筑的外部符号,但在新建筑的高度与体量、细部处理上,完全的现代风格则和传统里弄建筑形态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在办公区、居住区的建筑单体实施中,其平面、体量都和传统里弄建筑存有巨大差异。尽管在建筑立面上延续了一些符号意象,但建筑形态基本呈现现代特征,显著体现在建筑的尺度(体量、高度)、形式、材料上。而SOM设想的“本区建筑应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应与传统建筑形式相协调”,例如坡顶红瓦4~5层多层住宅,屋脊东西走向,半封闭空间院落和过街楼,这些传统的居住建筑特色在新建成小区中并未得以实现。

总体上,太平桥地区改造后的多数建筑形态已经和上海其他地区的新建筑没有明显区别,此地已建成的建筑形态与周边旧式里弄的传统风貌形成了鲜明的“二元”对立特征,尽管在新天地广场项目中对传统建筑风貌特征有所考虑与回应,但整个地区的建筑特色正在弱化与趋同。

(5)开放空间(图4.27)

太平桥地区规划调整后,主要的城市级结构性开放空间包括大型人工湖绿地和沿复兴东路的一块公共绿地,目前只有人工湖绿地——太平桥公园已建成,空间轮廓完全实现SOM的意图。太平桥公园的空间尺度其实比较大,但经过SOM的环境设计,将湖面与绿地相互穿插融合,并利用绿地的高低起伏形成一些小尺度的空间划分,湖面较大的空间也设置了小岛进行分隔,因此使人身在其中,感觉比较亲切和人性化,不显得空旷乏味。同时由于公园的尺度不同于小广场,周边建筑界面对公园的围合感并不明显。SOM期望获得沿湖滨路的建筑界面的连续感和沿自忠路的建筑界面的节奏韵律感,对此,目前实施的“企业天地”办公楼的界面比较成功,但117、114地块“翠湖天地”住宅区的沿湖界面效果不好,尤其是30层的邻湖高层住宅给人的压迫感比较明显。但总体而言,太平桥公园大面积水体、绿化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有效提高了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同时卢湾区市容环境面貌明显改善。SOM的核心城市设计概念已得到基本落实。

img40

图4.27 太平桥地区的开放空间

资料来源:SOM设计公司(http://www.som.com)

(6)天际线(图4.28)

img41

图4.28 太平桥地区沿湖滨路的未来建筑群天际线

资料来源:企业天地宣传册(瑞安集团,2004)

SOM原初希望通过设计平阔的开敞空间与周边连续和点状的高层建筑空间,再加上一幢超高层的地标建筑,形成一个对比强烈的天际线,按照SOM的设想,无论是沿湖滨路办公区还是沿自忠路居住区,建筑群天际线形成的空中轮廓是非常鲜明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目前的实施现状尚未形成整体的天际线,但沿自忠路的板式住宅群已经形成的轮廓与SOM设想的点状塔楼与条式多层组合有所差异。总之,太平桥新建成区的天际线已从低矮的里弄街区中开始初步形成。

2)太平桥地区建设环境使用的公众调查

此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和实地观察,了解社会公众(这些评估人主要是太平桥地区的新移民、商贸、办公者、旅游观光者以及周边地区原住市民)对太平桥地区部分新建成环境的感受评价,收集其对环境使用信息,以帮助评估建设环境公共价值领域质量。其中,太平桥公园与新天地广场是该区建设环境中公众使用较为密切的两处功能空间,是我们进行公众使用调查的主要对象,当然居住区与办公区对开放空间的围合界面也是我们所关心的。而太平桥地区的在地商务工作者、旅游观光者、居住新移民以及周边地区(包括该区未改造地块)原住居民是该地区主要建设环境使用者,他们的评价亦是我们着重关心的。

通过对太平桥地区新开发建设环境使用的公众调查(调查问卷见附录),结果如下:

(1)对功能方面的评价(图4.29)

img42

图4.29 对太平桥地区功能方面的评价

资料来源:问卷调查(2005)

目前太平桥地区更新改造进程过半,土地再开发在使用功能上已初步具有多样混合性,商、办、住功能空间以及公共活动空间架构都已粗具规模[78]。调查中多数在地新移民与工作者对此表示满意,他们基本认可围绕大型公共绿地的周边四个功能片区划分的合理性,但对住宅区的开发强度普遍感觉偏高。目前该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商业发达,但医疗、文化、体育设施还不到位,尤其是为居住区配套的教育设施还未启动[79],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与可达性有待完善。根据调查,多数在地新居住者、工作者和来此观光者对太平桥公园的生态功能与游憩休闲的使用功能持肯定态度[80],认为对城市绿化覆盖率的贡献显著,同时极大提升了城市面貌。

(2)对道路交通方面的评价(图4.30)

img43

图4.30 对太平桥地区道路交通的评价

资料来源:问卷调查(2005)

目前围绕中央公园的步行系统已初步形成,这一环形步行系统,将新天地商业区、办公区和住宅区进行有效的联系,调查中多数使用者对此步行交通环境的舒适性和便捷程度都有良好评价。从黄陂南路地铁站步行至公园基本是5~8分钟的步行距离[81]。多数在地居住和工作者对于该区与外部交通联系的便捷性也给予很高评价。同时,以大型绿地为中心四周功能片区的空间布局,形成了不同建筑风貌区,行人亦普遍感觉有明显的方位感。但目前道路环境上的引导性交通设施还未全部建成,这一城市设计方面的细节有待完善。在机动车交通方面,由于居住区和办公区未全部建成,这一地区的机动车交通压力未充分显现,目前的交通状况还比较顺畅。对于停车,多数驾车者表示该区缺乏地面停车不便,同时认为太平桥公园下的地下停车库入口较隐蔽,第一次来不易寻找(尤其是到新天地的消费者)。

(3)对公共空间方面的评价(图4.31)

img44

图4.31 对太平桥公园和新天地广场公共空间的评价

资料来源:问卷调查(2005)

太平桥公园属于市级开放空间,是太平桥地区的核心公共空间。太平桥公园、新天地广场与该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街道共同构成一个地区公共空间系统。调查中,多数来太平桥公园的市民(包括在地工作者、居住者和观光者)都认为这一大型开放式绿地对市民很有吸引力,公园的绿化环境与休憩设施的质量都较高,尤其对公园临水驳岸的亲水性处理感觉很好。虽然临水,但由于公园的良好管理,使得市民在此相当有安全感。然而不足的是,公园管理处对市民行为活动有诸多严格限制,如“衣冠不整者不准入园,禁止在草坪上坐、卧、野餐,禁止任何球类活动,禁止集会、演讲”[82]等等要求,使市民的自由活动功能大大减弱,主要是用于“观赏”和“休息”,公共空间趋于“标签化”甚至“布景化”(周向频,2004)。因此,太平桥公园的“景观”(spectacle)价值是首要的,换言之,太平桥公园作为“公共空间”,让市民参与、体验、控制的自由程度以及功能应具有的开放性都明显不足,遑论公共空间应具有的民主象征功能。

新天地广场是私人(集团)拥有土地使用权、经营管理的商业性功能空间,吸引了各地的大量人流,因而具有某种程度的“公共性”[83]。调查中可发现来此的多数消费者均为外地旅游者和附近办公区(尤其是淮海路)的商务人士,包括较多台商、港商、外籍人士和本地新兴白领阶层。对他们而言,此地是一非常有特色和有吸引力的消费和休闲空间,他们对新天地的小广场、里弄巷道、有许多室外坐椅的步行街、露天平台等公共空间都表示出极大欣赏。新天地中的公共空间由于尺度感、界面的围合感、连续性、室外家具设施等等都设计得非常到位,因此赢得消费者的赞誉。但在公共空间中很难发现可以“免费”的休息设施,新天地所有的坐椅都是为消费活动提供的。同时也几乎看不到有周边的“石库门”居民来此,可见,新天地广场的公共空间主要是一个高档消费群体的社交场所[84],并非一个真正意义的市民化公共空间,与瑞安集团使用“石库门”意象所标榜的“市民阶层文化”环境存在矛盾。

(4)对历史文脉方面的评价(图4.32)

img45

图4.32 太平桥地区改造对历史文脉影响的评价

资料来源:问卷调查(2005)

除了109、112地块的“新天地”有部分旧式里弄“石库门”建筑保留,太平桥地区的其他地块都是拆平重建的,因此对于太平桥地区历史感的调查,主要是针对“新天地”两个街坊。在调查中多数消费者都非常认可这种保留(或照原样重建)的建筑外皮所具有的“石库门”感觉,毕竟来此的消费者大多数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石库门”居民,他们认为眼里的“新天地”就是原汁原味的“石库门”历史建筑。但在笔者与新天地附近居住的“石库门”居民访谈时,他们却认为“新天地”没有保留传统“石库门”的模样,有些不伦不类。港商和美国建筑师精心打造的新“石库门”建筑难以获得太平桥地区原住居民的认同。给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对附近居民来说,这里原本是可以随便过来串门的“日常生活空间”,但现在的“新天地”似乎一下变得遥远了,他们常常只愿意在周围张望这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尽管在空间上,“新天地”并未设置任何障碍[85]。因此,对于来此消费者和附近的原住居民来说,“新天地”是否维存了历史文脉,二者的答案是截然相反的。

(5)对城市景观方面的评价(图4.33)

img46

图4.33 对太平桥地区建筑与环境的评价

资料来源:问卷调查(2005)

“新天地广场”—“太平桥公园”这一片区是太平桥地区建设环境的焦点,在调查中,多数游客或来此的市民都觉得这一片区的特色风貌景观具有个性,整体建设环境的品质较高,尤其是“新天地广场”中的新旧对比建筑群整体形象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湖区周边的“企业天地”体量虽然较大,但建筑风格与色彩和新天地的关系还比较协调;从湖区向南看过去,住宅区翠湖天地一期的建筑群由北向南逐渐增高的感觉比较好,但二期的沿湖住宅太高,对湖区和新天地都有一定压抑感。同时,调查中多数游客认为围绕湖区为中心的几个功能区的布局,在空间上非常容易辨认,总体上感觉太平桥地区的空间结构比较清晰。太平桥地区改造的城市新景观给多数来访者留有相当美好的印象,在地的商务工作者和新移民感觉相当自豪,而“高级商务区”、“顶级豪宅”与“高消费场所”等直观印象形成游客和一般市民的地区主导(社会)空间意象。但对太平桥地区正待动迁的原住居民来说,由于亲眼目睹市民生活的居住空间和熟悉的街坊、里弄意象,被彻底转换为政府和港商合力打造的国际化大都市空间意象,因而失去了对太平桥地区原有的社会领域感,更失去了对新场所的文化认同。

3)太平桥地区建设环境公共价值领域质量评估

对城市设计实践的结果——建设环境公共价值领域质量进行评价,其根本价值标准为:经由城市设计实践创造的建设环境能否或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公众使用者的集体需求,对市民的工作或生活有积极意义。但“社会公众使用者”是一个抽象的整体概念,就本案例而言,既包括城市游客、休闲消费者、在地新移民和商务工作者,也包括普通市民和当地未动迁的原住居民,他们都是地区建设环境的使用者,这些群体的利益和需求各不相同,因此评价中对各个利益群体的需求都要考虑到。

经由前文对太平桥地区建设环境的形态分析和对非专业者的建设环境使用调查,对照本书所设定的公共价值领域质量评价执行标准,拟对太平桥地区建设环境公共价值领域进行初步的综合评估[86]

(1)土地使用

太平桥地区改造所形成的新建设环境中,围绕太平桥公园的几个功能片区的布局合理,形成了混合多样的土地使用,空间结构清晰;但是公共服务设施还有待完善,分布和数量都显不足;除了开放空间和特定区域(中共“一大会址”附近),经营性土地的开发强度普遍都非常高;同时,建成的“高级商务区”、“豪宅”与“高消费场所”使得该地区土地使用主要面向少数跨国“精英阶层”和本市新兴中产阶层,国际社区功能不是为普通市民所配置。

(2)道路交通

太平桥地区新建成区内有良好的交通,尤其是区内步行的可达性较高,有宜人的步行道路系统;地区与外部交通联系非常便捷,但随着太平桥地区在未来全部建成,地区内的机动车交通可能会出现诸多问题[87]

(3)城市公共空间

太平桥公园和新天地广场作为不同层面和等级的公共空间,都非常吸引人和富有活力,为游客提供了安全、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新天地广场公共空间的尺度、界面围合性、连续性很好,但作为一个高级商业区,新天地广场主要是为中产阶层服务,而且空间的实际使用只是为促进消费,缺乏公共空间应有的公平性和开放性;太平桥公园公共空间的尺度划分适宜,公园设施比较人性化,但公园对使用者行为的诸多限制显著降低了人们参与、体验的自由度。可见,太平桥公园和新天地广场并不具备公共空间应有的民主象征作用。

(4)城市历史文脉

新天地广场仅在环境物质层面延续了一定程度的历史风貌,但由于新天地广场是对原有社会生活和人文结构的清除,无法真正传承里弄文化的地方历史文脉;而太平桥地区其他新建成街坊更是全部拆平重建,将地方的物质与人文的历史文脉彻底剪除。

(5)城市公共意象

太平桥地区新建成区基本改变了原有上海里弄街区细密的传统城市肌理,形成以大体量建筑为主角的现代主义空间关系,塑造了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与高层建筑群天际线,未来的地标将是浦西第一高楼;而由多个明星建筑师打造的不同风格建筑区正在形成一个国际化高标准的建设环境。太平桥地区空间已经从平民的生活空间转变为全球流动精英聚集的节点,构建出国际新都市的城市公共意象(表4.3)。

本书认为:上海卢湾区太平桥地区建设环境的公共价值领域总体质量不够理想,在土地使用、道路交通、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城市历史文脉、城市公共意象五个方面都有若干不足或缺陷。太平桥地区正在成为地方政府联合外资启动上海中心城旧区缙绅化(gentrification)[88]的典范,优美的建设环境主要体现的是企业资本、政治集团和少数新兴中产阶层的利益,普通民众和当地社区成员的日常生活利益往往受到忽视[89]

表4.3 太平桥地区建设环境公共价值领域质量评估

img47

续表4.3

img4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