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消费主义是生产主义发展的产物

消费主义是生产主义发展的产物

时间:2022-03-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消费主义是生产主义发展的产物在当今,消费主义是一个贬义词,是对那些无限夸大消费作用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概括和评价。消费主义是生产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消费主义更注重用消费拉动生产。概而言之,它们通过论证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合理性,既张扬了生产主义,也为资本主义剥削披上了合法外衣。千方百计服务于资本的增值,是生产主义的核心。生产主义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
消费主义是生产主义发展的产物_消费主义与消费生态化

第一节 消费主义是生产主义发展的产物

在当今,消费主义是一个贬义词,是对那些无限夸大消费作用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概括和评价。消费主义是生产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消费主义更注重用消费拉动生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消费主义必定要向发展中国家扩散,成为一种全球现象。

一、生产主义的三大思想支柱

生产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生产创造财富,生产决定消费,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就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生产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一种发展模式,还是一种社会体制。在这种价值观、发展模式和社会体制下,通过生产积累财富成了整个社会的至上目的,人反而成了生产的手段,个人为积累财富和资本而奋斗,具有强烈的“拜物教”意识。

在西方,生产主义形成于工业革命以后,终结于后福特主义时代。新教伦理的禁欲主义、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泰罗等人的科学管理理论,给生产主义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于新教伦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给出的解释是:有关个人在世上勤奋工作、节俭和讲究效率的价值观。尤其是按照新教加尔文派的观点来看,勤奋工作、节俭和讲究效率,是个人得到上帝的选择并永远得救的预兆。加尔文派是宗教改革时出现的一个教派,后来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有机结合,除了加尔文这一派的说教逐渐深入人心,还仰仗了文艺复兴以来在西方兴起的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是理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根本特征是把理性当做获利的工具来使用,讲究算计、比较,讲究选择有效途径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韦伯强调:“获利的欲望,对盈利、金钱的追求,这本身与资本主义并不相干……可以说,尘世中一切国家、一切时代的所有的人,不管其实现这种欲望的客观可能性如何,全都具有这种欲望……倒不如说,资本主义更多的是对这种非理性欲望的一种抑制或至少是一种理性的缓解。不过,资本主义确实等同于靠持续的、理性的、资本主义方式的企业活动,来追求利润并且是不断再生的利润。因为资本主义必须如此:在一个完全资本主义式的社会秩序中,任何一个资本主义企业若不利用各种机会去获取利润,那就注定要失败。”[1]

资产阶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则主张:第一,劳动创造价值。第二,市场交换实现价值。第三,尽管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充满矛盾,但是,市场背后却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它能够借助于个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来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资产阶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转的理论表现,是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学问,因为它“虽然从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这一点出发,但是它没有给劳动提供任何东西,而是给私有财产提供了一切”[2]

泰罗和法约尔等人所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则把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这一理念贯彻到对生产活动的管理中。泰罗是美国人,他于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法约尔是法国人,他于1916年出版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两人的经历不同,所提出的管理理论也各有侧重。泰罗是作为一个普通工人进入工厂的,历经磨练,逐级提拔,才荣任总工程师。由于主要从事与技术有关的工作,所以,他的研究是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的,目的是大幅度提高一个车间或一家工厂的生产效率。法约尔虽然也是工程师出身,却早期就参与了企业的领导工作,所以,他的研究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出发的。他的管理理论以大企业为研究对象,认为他所得出的结论同样适用于其他社会组织。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强调管理是把组织的物质资源、技术力量、人力资源结合起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目的是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因而是组织不可或缺的一项职能。泰罗的管理理论强调:第一,必须通过工时和动作研究,为工人制定出具有科学依据的“合理的日工作量”。第二,必须为每项工作挑选适合干这项工作的工人。第三,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原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第四,制定并实施鼓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第五,组织的机构设置必须与有效发挥管理职能相适应。第六,要让雇主和工人都认识到,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把蛋糕做大了,可供分配的东西多了,对双方都有利。为此,雇主和工人都必须经历一场“心理革命”,主动接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则强调:管理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和别人一道完成工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组织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管理原理是从管理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目的是指导管理人员更好地履行这些职能。效率总是和时间联系在一起的,提高工作效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干更多的工作。

由于泰罗的管理理论提供了精确测定劳动时间的思路和方法,直接符合生产主义最大限度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增加产量的需要,以至“一度掩盖了法约尔的工作成为该时代的时代精神”[3],成为效率主义的代名词,因而被称为泰罗主义。此外,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韦伯也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与生产主义所要求的理性至上、效率至上相适应的组织理论,主张以此为指导,建立以“科层制”为根本特征的组织管理体系。

综上所述,新教伦理禁欲主义、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泰罗等人的管理理论,在价值观和方法论上给生产主义提供的支持可归结为,它们明确提出并精心论证了下述观念和做法的合理性:第一,生产致富,交易致富。每个人都有增加自己资本的责任,必须尽可能地多挣钱,不过,只有在“视劳动为天职”这一观念驱动下,通过生产和市场交易获得的财富才值得称道。第二,理性致富。要想加快生产致富、交易致富的步伐,就必须高扬人的经济理性,敢想敢干,精打细算,致富有道。第三,时间就是金钱。推崇科学管理,让雇主和工人进行相应的心理革命,就是为了提高和保持生产的高效率。第四,钱能生钱。要想尽快致富,就必须减少消费,尽量节俭,把节省下来的钱尽可能多地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概而言之,它们通过论证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合理性,既张扬了生产主义,也为资本主义剥削披上了合法外衣。

千方百计服务于资本的增值,是生产主义的核心。生产主义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它推崇“理性地而且系统地……去追求利润的态度”,“努力获取不受需要限制的利润”[4]。正是这种态度和努力,使生产主义逐步演变成为消费主义。

二、推动生产主义转变为消费主义的现实力量

“消费主义是一种服从资本增值目的,张扬无尽享受、挥霍纵欲、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在这种生活方式中,购物和消费是生活的主要内容,并与美好生活和人生意义直接联系起来。”[5]消费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然后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蔓延开来。它萌生于“福特主义”,在“后福特主义”时代得到完善。其中,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的生产模式所造就的大众消费,是消费主义生成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的消费文化从崇尚节俭到提倡消费的转变,为消费主义提供了相应的思想文化氛围;先行消费、分期付款等消费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消费主义;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更使消费主义成了一种时髦的社会思潮。消费主义实质上依旧是资本家无止境地追求剩余价值的产物。它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的结果。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国学者何怀远把消费主义称为广义生产主义,指明“对广义生产主义的批判主要表现为对消费主义和消费主义文化的批判”。[6]

泰罗主义是生产主义成熟的标志,福特主义则代表着消费主义的萌生。两者的间隔只有短短数年。从生产主义向消费主义这种快速的平稳过渡,表明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在任何社会中,生产都包括生产力的再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其中,人口的再生产是这两种再生产的载体。也就是说,人的生命的生产既是自然现象也是社会现象。人类要生存发展,就既要生产又要消费,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又要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社会关系。

就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而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从生产的角度看,资本家所追逐的剩余价值是在生产领域创造的,但剩余价值的最终实现还要靠市场。生产可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生产资料用于下一步的生产,生活资料则直接用于消费。无论哪种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有人购买,不然,生产就无法继续,也无法继续创造剩余价值。从消费的角度看,任何人要购买商品就必须拥有货币。也就是说,“他的需求应当是有效的需求,他应当为他所需要的产品提供等价物,只有这样,他的需求才能引起新的生产”[7]。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生产的重心是生产资料的生产,剩余价值主要是靠生产性消费实现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扩展,生活资料的生产则成了剩余价值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工人的大量失业和普遍的低工资,支付能力相当有限,这种低消费严重影响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甚至危及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正是这种情况催生了泰罗等人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在他的理论中强调雇主和工人都要来一场“心理革命”,就是要在提高生产效率、把“蛋糕做大”、增加雇主利润的同时,让工人也尽量多得一点,以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购买力

1914年,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吸收了泰罗管理理论的精髓,通过对生产技术的革新,把上述理念发挥到极致,创造了被称为“福特主义”的生产方式。福特当时喊出的口号是:一天工作8小时,挣5美元!他在生产T型汽车的过程中,彻底贯彻了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关于“作业环境标准化”的原则,并为此设计了一套通用的汽车零部件,发明了装配流水作业线。在福特主义的生产模式中,工人不但失去了劳动的自主权,而且失去了对工作节奏的控制权,哪怕在最小的细节上,也必须被迫从属于生产过程,从而成了装配线上一个固定的零部件。不过,这种标准化生产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人的工资也得以增加,劳动时间也因此缩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随后,福特主义的生产模式便迅速扩展到其他生产领域,规模化、标准化变成了生产活动的样板。总之,福特主义不仅造就了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而且造就了史无前例的大众消费模式,为缓解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福特主义生产模式的支配下,工人不仅购买力有了提高,而且有了进行消费的闲暇时间。他们可以放心花掉不断增加的工资,自由享用劳动之外的闲暇。由于吃喝穿住等生存的基本需要有了保障,一些以前只在上流社会流行和享用的物品,开始在工薪阶层扩散;以前是富有和奢侈的象征,如拥有私房、汽车,去度假、旅游和娱乐,也不再限定在少数人身上。工人开始参加到享用这些物品的队伍中,并且表现出日益增长的需求。只要他们能够在生产中经受住福特主义流水线的苛刻、呆板和快节奏,就有机会购买私房、汽车,就有能力去旅游、度假,就有心情进行娱乐、休闲

福特主义的生产模式造就了大众消费时代,催生了消费主义。在大众消费时代,西方社会的消费主体、消费客体、消费模式和消费文化都在逐渐发生变化。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而且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和自身的态度。由于每个人都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而且在不少人眼里,消费品越充足就意味着生活越美好,在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和不懈追求时,消费主义也必然在意识形态中占据强势地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美国学者杰姆逊对这种变化的评价是,“已经没有旧式意识形态,只有商品消费,而商品消费同时就是其自身的意识形态”[8]

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福特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典型形式,其弊端日益显现出来。福特主义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需要庞大而长期的固定投资,很难迅速更换产品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所生产的同一面孔的大量产品,会使市场很快趋于饱和;由于缺乏横向协调机制,线性的生产模式也造成了生产组织的僵化。所有这一切表明,福特主义这种缓解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和消费矛盾的生产模式,作用已经发挥到了极限。于是,西方社会便进入了后福特主义时期。

在后福特主义时期,消费主义终于真正形成。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以“社会人”、“复杂人”、“文化人”等假设为前提的行为科学管理、管理理论“丛林”对泰罗科学管理“经济人”假设的扬弃,在生产领域,后福特主义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由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针对大众的产品转向小批量生产针对特定消费群体的产品,因而能广泛满足市场的不同需要。第二,采用日益发达的信息技术来连接生产和销售,生产组织扁平化并广泛开展横向协作,能迅速反映市场的变化,大大缩短生产和销售的周期,能够在加速资本的流通中增加利润。第三,福特主义的苛刻、呆板和快节奏受到批判,工人不再仅仅被看成是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人”、生产流水线上的“螺丝钉”,而是比较重视彰显工人在生产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劳动时间也比较灵活。在消费领域,后福特主义不是被动适应变化着的市场,而是通过广告、展销等手段,张扬时尚,制造各种需求,主动引导市场发生变化;它不断扩大消费的范围,使消费不仅包括商品也包括服务。各种服务既包括教育、信息服务,也包括健康、休闲、娱乐服务。服务业的不断繁荣昌盛,使经济活动的重心逐渐从制造业转向第三产业。总之,与福特主义相比,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后福特主义更注重消费对生产的引领作用,它思考的重心是如何通过扩大消费来扩大生产,以便增加资本的利润。

三、消费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消费主义主张通过无度地消费物质产品来追求高人一等的精神感受和社会评价。纵观生产主义演变为消费主义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消费主义的形成需要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一种逐利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为了不断增加经济利益,才会挖空心思、变着花样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推行“用消费带动生产”的策略。二是社会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已经使绝大多数人不再为基本生活担忧。因为只有在基本生活的必需品得到满足以后,人们才会不断增长对奢侈品的追求,才有能力践行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既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又是一种价值观。作为一种经济模式,消费主义运转的逻辑是: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拉动生产。在这个模式中,消费和需求是动力。消费对生产的拉动效应如同一个乘数,可以不断倍增。比如,一个人购买了汽车,使制造汽车的人挣到钱,这些人因此可以去投资、去消费,使为他们提供劳动和服务的人多挣钱,然后,那些人又可以去投资、去消费……如此循环往复,乘数效应可以不断延伸下去。生产者用消费拉动生产,目的是为了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和货币。作为一种价值观,消费主义不再把消费看做日常生活的一个必要环节,而是当做人生的根本价值和意义。消费满足的不是人的生存需要,而是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但是,它又歪曲这些需要,使之片面化。消费主义把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定位于物质产品上,把物欲的满足看成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标准。于是,便造就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这种生产和消费模式,引发了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既加剧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也使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失衡。总而言之,消费主义也是一种把无限占有物质财富、贪婪追求无度消费作为人生根本价值取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消费主义20世纪初在美国萌生以后,便迅速被其他发达国家所仿效,得到不断发展。它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熟,80年代后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也流行开来,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消费主义的迅速扩散表明,它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同时,这种示范效也说明,消费主义的扩散与消费主义的产生所走的道路并不完全相同。

贝尔克在《第三世界的消费文化》中指出:“与欧洲和北美等国家不一样的是,在他们的基本的衣食住行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之前,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被吸引而沉溺于奢侈消费。这是一种早熟的消费文化。这种消费文化早熟的最为生动的例子,就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为了仿效西方国家,宁愿牺牲最基本的营养去追求表面的奢侈消费。”[9]

消费主义由发达国家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扩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二是现代传媒推波助澜加速了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三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有通过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发展本国经济的强烈愿望。四是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贫富差距。这些原因相互渗透,相互激荡,使消费主义向发展中国家的扩散既有了主观要求,又有了现实可能。也可以说,消费主义在发展中国家的扩散,实质上是这些国家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努力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相互博弈的结果。

消费主义向发展中国家扩散,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主要有两条途径。

(1)思想文化途径。这条途径发挥作用的机制,主要是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文化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贫富差距相结合。消费主义文化借助电影、电视、广告、书报杂志等传媒,对拥有和消费高档产品进行了无穷想象和恣意张扬,认为这不仅是现实的享受、快乐的获取、幸福的标志,而且是能力的张扬、地位的象征。发展中国家也不乏先富起来的人。消费主义文化所宣扬的这些东西,恰恰是他们迫切需要的。他们非常需要通过践行消费主义,把自己和一般大众区别开来。在发达国家,消费主义的产生和蔓延是自然而然的,在某种程度上,多数人有践行消费主义的能力,消费主义的种种表现已司空见惯,弊端也比较明显。这种情况反而会使一部分人对消费主义保持足够警惕,或者不屑一顾。与此不同的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多数人没有能力践行消费主义,先富起来的人们的特立独行,会更加凸显消费的象征意义,高消费更容易成为人们普遍向往的东西。消费主义一旦以正面形象进入发展中国家多数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就会长驱直入,脱离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引起种种消费错位。

(2)经济途径。这条途径发挥作用的机制,主要是发达国家在全球的经济霸权地位与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经济的强烈愿望相结合。跨国公司和产业大转移是这种结合的表现形式。在当今,全球的经济秩序极其不合理,人们常说的“一等国家卖品牌,二等国家卖设计,三等国家卖产品,四等国家卖原料”,就是其真实写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占据着高端产品的市场,广大发展中国家则成了初级产品的生产国和发达国家的产品销售地、原材料供给地。

跨国公司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是发达国家的垄断财团所属或者所控制的大企业,为了对外进行经济扩张,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通过国外直接投资,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者控制子公司,形成生产、销售网络,从事国际化生产和其他业务经营的一种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现已遍布世界各地,在某种程度上主导着全球经济。它有两大特征,一是关键性职位牢牢掌握在母国手里,二是它在许多国家从事经营,对其经营所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有所贡献,因此受所在国欢迎。为了在全球市场上占有更多份额,便于推行以消费拉动生产的战略,跨国公司都在极力张扬消费主义,千方百计传播消费主义文化。在传播消费主义文化方面,跨国公司主要采取了两种策略。一是把这种文化说成是体现现代价值的、人类普遍适用的、具有光明前景的文化,用以影响当地的民族文化;二是把它与当地民族文化嫁接、融合,使之更容易被接受。正是基于这种现实,社会学家斯克莱尔指出:“消费主义文化这种意识形态是为全球资本主义这辆车子提供动力的燃料,跨国资产阶级是车子的主人,大型跨国公司就是车子本身。”[10]“消费主义是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服务的。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这个体系是由美国所驯化的跨国公司支配的。对资本主义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消费不断增加的动态过程,贯穿在跨国公司各分支机构最大限度获取利润的活动中,从而维持着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它毫不理会这样做会给这个星球带来什么后果。”[11]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只能从事初级产品的生产,或者被动接受发达国家所发动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主要指的是发达国家为了本国的经济和环境利益,将重化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其他渉污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活动和过程。

伴随着消费主义在全球的扩散,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成了消费主义的受害者,也成了全球性的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的受害者。这种情况在当今中国也十分明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全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稳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世界公认的。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消费主义在发展中国家的扩散和全球的产业大转移,对我国的影响也触目惊心,令人不安。

目前,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GDP还比较低,大多数人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储蓄率高,内需严重不足,出口的产品占GDP的比重很大,消费主义在国内大流行还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但缺乏经济基础不等于缺乏思想文化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消费档次的高低从来就是地位、身份和经济实力的象征。“穷时要吃苦,富了要摆谱”是中国人普遍的人生信条。中国人又极其爱面子,“背地里省吃俭用,场面上富丽堂皇”是普遍的生存策略。也就是说,特定情况下的奢侈消费和超前消费,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目前在我国,消费主义主要是和公款消费、暴发户心理、好面子传统结合在一起的。

在当今中国,先富和暴富起来的一小部分人,在消费上已相当奢侈。据《光明日报》报道,2008年12月24日,一位中国游客在法国戴高乐机场某免税商店购买了总值超过4.6万欧元的酒品,随后登上了前往北京的飞机。这位中国游客的阔绰和气派,不仅创造了戴高乐机场一次花钱最多的消费记录,还惊动了法国媒体。据《环球时报》2009年9月2日报道,如今,在英国伦敦西区的奢侈品商店里,来自中国的游客蜂拥而至。他们已取代阿拉伯王室和俄罗斯富豪成为奢侈品的最大买家,其出手阔绰令人瞠目结舌。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那里的一些商店已经开始雇用会说汉语普通话的员工来招揽生意。2011年6月17日,《环球时报》在《中国奢侈品消费“称王”令西方兴奋》一文中指出,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最新报告称,中国内地去年的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4。预计中国将在2012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这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奢侈品生产和销售来说,绝对是福音。在法国,一些波尔多葡萄酒商人出版了为中国顾客服务的酒谱,甚至把猪蹄和鸭舌等中国人才爱吃的东西,分别列为圣艾美隆和玛歌酒的最佳配菜。中国年轻人对奢侈品的狂热追求让人担忧,他们有些人甚至借钱也要消费奢侈品。这些人买奢侈品其实就是买了一个用来炫耀的牌子,他们对奢侈品背后的商业文明和品牌创造根本不了解。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日益年轻化,并不是一个很健康的现象。尽管没有奢侈品的时代也是没有竞争的时代,但是,如果中国的奢侈品行业想健康发展,就首先要改变人们把奢侈品看成是炫富的符号这种思想。据《环球时报》2011年6月24日报道,美国的美林银行和凯捷顾问公司最新公布的《世界财富报告》显示,中国百万富翁的数量居世界第四,他们的个人财产已从2009年的47.7万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53.5万美元。和世界其他地方实力相当的富裕阶层相比,中国富翁们的显著特点是:创富时间缩短一半,奢侈消费尤其显眼。

目前,对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由于收入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后顾之忧比较大,储蓄主要是为了干三件事:第一,防备治病等生死攸关的大事,第二,为子女上学受教育攒钱,第三,为购买装修房屋攒钱。贯穿于其中的消费取向,首先是生存,其次是发展,最后才是享受。他们不是不愿花钱,而是不敢乱花钱。对扩大内需来说,在收入分配格局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扩大居民消费有很大难度。要扩大居民的消费,必须大规模提高劳动力的价值,但这样做,又必然要降低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在提高劳动力价值的同时,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不过也要看到,在快速的社会变化中,中国人在消费上已经接受了许多新观念。人们经常被炫目的广告传递出来的产品讯息,诸如外观时尚、科技含量高……所吸引,凡力所能及,大部分人购买产品很在乎品牌。这不仅是因为品牌意味着相对高的质量,也是因为绝大多数人认为,在购买产品时,品牌能直接或间接地传达事业是否成功这类讯息。

我国目前在总体上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关键核心技术,高品质材料、核心部件和重大装备仍依赖进口,在产业结构上还要继续发展“重化工业”,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这些原因使我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不得不接受产业大转移,成为生产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不仅在世界市场上,存在“中国人生产什么,世界价格就下降;中国什么资源短缺,世界价格就上涨”这样一个怪圈,而且也造成了国内比较严重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

《〈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解读》一文指出,[12]现阶段,我国基础原材料和工业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首位,但大多数仍处于国际产品链低端,资源能源利用率和生产率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二次资源利用率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1/3。我国即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二氧化碳第一排放大国。2007年,我国万元GDP能耗约为日本的7倍,德国的6倍,美国的4倍。油气和主要矿产资源严重紧缺。按2007年的总需求计,如果完全由国内供给,石油已探明开采储量仅能维持12年,铁、铜等大宗矿产资源分别仅能维持8年、7年。水资源问题突出,全国600多个城市,2/3的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110个城市严重缺水。环境和生态问题严重,污染呈加剧蔓延趋势,已从陆地蔓延到近海,从地表延伸到地下,从单一污染发展到综合污染。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下降,一些脆弱的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土地荒漠化形势严峻,全国荒漠化面积已达262.2万平方公里,近4亿人口受到影响,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8%以上。野生动植物物种数量锐减,各类生物物种受到威胁的比例普遍在20%~40%。城市的热岛效应、拥挤效应和环境污染加剧,居民生活环境恶化。据《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6月25日报道,在我国东北地区,形成1厘米黑土层需要300年到400年时间。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的黑土层平均在80厘米到100厘米,现今,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黑土层已经消失,大部分地方的黑土层已减少到20厘米至30厘米。这种情况若不加以改变,东北地区的黑土层将在30年到50年内消失,直接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据《百科知识》2009年第3期报道,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目前,70%以上的河流湖泊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80%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3.6亿人难寻安全饮用水;水资源浪费严重,万元GDP用水量为465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北京的人均耗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日本的80倍。[13]

面对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形势,党的十七大做出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目标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14]。这非常正确,非常及时。批判反思消费主义,就是为贯彻落实这一战略决策服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