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皮亚杰理论研究综述

皮亚杰理论研究综述

时间:2022-09-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其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不仅是日内瓦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欧洲机能主义的重大发展。让·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此外,皮亚杰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之职。皮亚杰早期研究儿童语言和思维等认识的发展,并从此入手,最后创立了发生认识论,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赠贵的文献。

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其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不仅是日内瓦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欧洲机能主义的重大发展。它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一、皮亚杰生平及主要著作

·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1896年出生于瑞士若沙特,一生都居住在瑞士。

1918年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时才刚刚22岁,这时主要兴趣在生物学,他根据观察淡水软体动物的各种适应变异,出版了一些报告,研究生态学和适应问题,发展了他的中心论题。适应是建立在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取得平衡的基础之上。在更原始的物种中,这种适应是生理的和行为的,而人则以相互作用的活动扩大了知识。出版了《生物学与知识》一书。

后来,皮亚杰开始研究心理学,19191921年在巴黎亨利·西蒙领导下的比纳实验室工作。1921年,被指派到日内瓦卢梭学院工作(后来改为日内瓦大学国际研究所),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皮亚杰在19331971年一直担任所长,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此外,皮亚杰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之职。皮亚杰还是多国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或名誉教授。

为了致力于研究发生认识论,皮亚杰于1955年在日内瓦创建了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任,集合各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逻辑学家、数学家、语言学家和控制论学者研究发生认识论,对于儿童各类概念以及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进行多学科的深入研究。

1968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卓越贡献奖,1977年又获该会桑代克奖以表彰他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1972年于荷兰获得荣誉地位相当于诺贝尔奖的伊拉斯姆士奖金。

皮亚杰早期研究儿童语言和思维等认识的发展,并从此入手,最后创立了发生认识论,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赠贵的文献。因其学识渊博和贡献卓越,他于1968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卓越贡献奖,1977年又获该会桑代克奖以表彰他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1972年于荷兰获得荣誉地位相当于诺贝尔奖的伊拉斯姆士奖金。1976年退休不再担任教学工作,1980年逝世。

他的早期关于思维的五本著作,即《儿童的语言与思维》(1923)、《儿童的判断与推理》(1928)、《儿童的世界概念》(1929)、《儿童的因果概念》(1930)、《儿童的道德判断》(1930),基本上都是通过个案调查和测验,对儿童思维作质的分析,是一些很有特色的作品,并为他以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约从20世纪50年代前后起,他对儿童思维或智力的发展进行了规模庞大和系统完整的研究。他以数理逻辑作为刻画儿童思维发展的工具,他的一篇讲演录《逻辑学与心理学》(1956)对此有简要的说明,在儿童思维研究的领域中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他的《智力心理学》(1950)和《儿童心理学》(1969)是两本比较系统的儿童心理学的理论著作。他的《儿童智力的起源(1953)、《儿童的心理意象》(1971)、《儿童逻辑的早期形成》(1964)、《从儿童到青年逻辑思维的发展》(1958)等书分别就各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思维发展作了深入的研究。他的晚年代表作是《结构主义(1968)和《发生认识论》(1970),这表示他的发生认识论体系的确立,并公开标榜他的结构主义的哲学立场。

按时间排序:

儿童的语言和思维(The Language and Thought of theChild,1923

儿童的判断与推理(Judgment and Reasoning in theChild,1928

儿童的世界概念(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World,1929

儿童的物理因果关系的概念(The Child’s Conception ofPhysical Causality,1930

儿童的道德判断(The Moral Judgment of theChild,1930

智慧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Intelligent,1950

儿童期的游戏、梦和模仿(Play,Dream,and Imitation inChildhood,1951

儿童智慧的本源(The Origins of Intelligent in theChild.,1952

儿童的数的概念(The Child’s Conception ofNumber,1952

儿童的符号的形成(La Formation du Sumbole chezI’Enfant,1954

儿童的实在结构(The Construction of Reallty inthe Child,1954

儿童的空间概念(The Child’s Conception ofSpace,1956

逻辑学与心理学(Logic and Psychology,1957

儿童期至青年期思维的成长(The Growth of Logical Thinking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1958

儿童的几何的概念(The Child’s Conception ofGeometry,1960

维果斯基述评(Comments on Vygotsdy’s CriticalRemarks,1962

儿童早期逻辑的成长:分类和序列(The Early Growth of Logicin the Child:Classification and Seriation,1964

语言和思维(Language et Pensee,1965

心理学研究论文六篇(The Mechanism of Perception,1969

儿童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1969

儿童的时间概念(The Child’s Conception ofTime,1969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1970

教育科学和儿童心理学(Science of Education and thePsychology of the Child,1970

发生认识论(L’Epistemologie Genetigue,1970

儿童的运动和加速的概念(The Child’s Conception ofMovement and Speed,1970

哲学的机制与错觉(Insights and Illusions ofPhilosophy,1971

儿童的心象:想象表象发展研究(Mental Imagery in theChild: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maginal Representation,1971

生物学与知识:论机体调节和认知过程的关系(Biologyand Knowledge: An Essay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Organic Regulations andCognitive Processes,1971

发生认识论原理(The Principles of GeneticEpistemology,Towards A Theory of Knowledge,1972

心理学与认识论(Psychology and Epistemology,Towards A Theory of Knowledge,1972

记忆与智慧(Memory and Intelligence,1973

儿童与现实(The Child and Reality,1973

能理解就能发现教育的将来(To Understand is to Invent theFuture of Education,1973

关于儿童数量、守恒和院子论的结构(The Child’s Constructionof Quantitites,Conservation and Atomism,1974

儿童的机遇观念的来源(The Origin of the Idea of Chancein Children1975

意识的领会(The Grasp of Consciousness,1976

皮亚杰和他的学派(Piaget and His School,1976

成功与理解(Success and Understanding,1978

二、皮亚杰的主要理论观点(研究方法:临床访谈)

1.皮亚杰学说的基本观点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基本假设是:认识既不起因于主体(成熟论者所强调的),也不起因于客体(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但相比之下,学习从属于发展。

皮亚杰不认为认识的生长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是强调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三个过程:

A、一个有机体,当其生长的时候,对于环境的适应,由于后成系统的发展,它的特征是和相互作用以及自我调节,一起进行的。

B、智慧的适应、因自身的构造,既依靠从经验获得的知识,也依靠内部不断的协调而建立起来。

C、认识的建立,或者更广泛地说,认识论诸种关系的建立,包括的不是外界事务的一个简单摹本,也不是内部预先形成的主题结构的开展,而是在主体世界和客体世界之间相互作用而不断形成的一整套结构。

1.1主题和客体的关系

1)知识的来源,即非来自客体,也非来自主体,而是来自最初也无法分开的客体和主体的相互作用。

2)结构:客体与主体相互作用的自然结果。客体认识不仅是外界信息记录的必须,更重要的是客体和主体的相互作用。因此它一定包括两种活动方式,一方面是活动本身的协调,另一方面是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指引。结构独立于活动,所以主体就应该学会协调自己的动作。婴儿912月就能够发现物体的永久性,如,一个11个月的婴儿玩皮球,他以前曾把皮球滚到摇椅底下,取得了它。过了一会儿又滚到一张沙发下面,他想起从前曾把皮球滚到摇椅底下,他不去沙发下边寻找,只去摇椅下看一看,因为这是曾经成功的动作。

由于永久对象的图式不依赖主体自身的动作而建立起来,所以必须形成一个新的结构,这就是几何学转变群”(Groupof translation)的结构。

3)一个发展理论的要点,照认识论的意义,不能忽视主体的活动。在感觉运动阶段出线的东西,在所有各个发展阶段,和科学思想本身中,也有所出现。而在各个阶段,不过把原始动作转化伟运算罢了。这些运算是内化活动,它又是可逆的,并且组成成套的理论结构。

4)儿童表现的思想与成人的科学思维之间,并没有理论上的鸿沟,这就是由发展心理学扩展为发生认识论的理由。

 1.2同化作用和调节作用(顺应)

5)一切有机体的反应,都有一个同化过程,用符号表示如下:

TI→AT+ET是一个结构,I是吸收进去的能量,E是排除的物质或能量,A是大于1的系数)

一个有机体或主体,对于刺激有所察觉并能够有所反应,因为具有一个图式或结构,可以同化这个刺激。因此刺激——反应图式,不应是单向S→R的形式,而应该写作:S    R S→AT→RAT是刺激S对结构T的同化作用)。

6)从认识论上来说,所有主体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但也只限于保持在相应的同化结构之内。

7)同化超过顺应,即客体的特点与主体的暂时兴趣一致,主体对客体就不被重视,思维就会趋于自我中心,甚至出现自我倾向。当顺应超过同化一定程度时,调节出现了。只有同化和顺应处于平衡状态之中,认识的行为和游戏、模仿或心象时相反的。

8)儿童智慧发展中,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有多种方式,它随着发展的程度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发生变化。感觉运动阶段:只限于直接空间的实际问题,到了第二年感觉运动才达到显著平衡状态。

1.3同一性和守恒

同一性比守恒更早出现,

1.4情感无意识与认知无意识

儿童在教幼的年龄已经能正确完成动作,但是对动作有正确理解,还要在等几年。在认识中,可以看到一种类似无意识压抑的机制。

一个人无须意识到适应的很好的动作,因为这些动作受感觉运动调节的指导,已经变得自动化了。

认识无意识是由已经形成结构的感觉运动图或运算图式所组成的。

记忆是一种重建。

1.5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

发生认识论:

智力行为的运算:智力行为发展不变的连续阶段和过程

智慧的运算:有机体在学习过程是主动的。

行为上系统的重要性:智慧实质上是生活的和活动运算的体系。

组织作用和适应作用:智慧行为就是适应行为,而且是有机体和环境的动力平衡,因需要而有所成就,所得的某些形式的结果。同化和顺应都是智慧行为的技能,这些技能的平衡,就是有机体的适应。

发展的阶段:一个智力行为发展的阶段,可以看作技能相同的又依赖于环境的行为整体。一个阶段并不是量的测量而是质的特点。这些同一的质的特点,与认知组织的结构变化有关。

阶段的实质:

1.6皮亚杰的逻辑学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重要概念:

2.1平衡

认知发展依赖于四个因素:生物性成熟、有关物理环境的经验、有关社会环境的经验、平衡。平衡是指在认知结构和环境之间生成一种最佳均衡(适应)状态的生物驱力(Duncan)。平衡是认知发展中的一个核心因素和动机力量。它将另外三个因素的作用协调起来,使内部心理结构与外部环境现实相互一致。

一个实验:六岁的爱丽森和父亲的车以65英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在他们前面大约100码的地方,有另外一辆车。他们在这辆车后面行驶了好一会儿,两辆车的距离一直没有改变。爱丽森的父亲指着这辆车问她:哪辆车开的快些?是那辆还是我们的,还是两辆车的速度是一样的?爱丽森回答说另外一辆车行驶的快些。当父亲问问什么的时候,她回答:因为它在我们的前面。她父亲说:其实两辆车的速度是一样的。这就给爱丽森制造了一个矛盾。她相信另外一辆车速度快,但她接收到了与之相矛盾的环境信息。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可以使用达到平衡的两个过程:同化或顺应。

2.2图式(schema

皮亚杰认为智慧是有结构基础的,而图式就是他用来描述智慧(认知)结构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皮亚杰对图式的定义是"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凡在行动可重复和概括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图式"。简单地说: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图式是认知结构的一个单元,一个人的全部图式组成一个人的认知结构。初生的婴儿,具有吸吮、哭叫及视、听、抓握等行为,这些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是婴儿能够生存的基本条件,这些行为模式或图式是先天性遗传图式,全部遗传图式的综合构成一个初生婴儿的智力结构。遗传图式是图式在人类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以这些先天性遗传图式为基础,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机能的成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过同化、顺应及平衡化作用(后述),图式不断得到改造,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在儿童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图式。如在感知运动阶段,其图式被称为感知运动图式,当进入思维的运算阶段,就形成了运算思维图式,这在后面还将介绍。

 

可以通过两个简单的举例进一步说明图式的含义。一个四个半月的婴儿,当看到拔浪鼓时,伸手去抓,握住后摇晃拔浪鼓。这系列的动作包括视、听、抓握及晃动等,这样一个行为模式显然是有其神经系统生理基础的,完成这一行为的神经系统生理基础即是这一行为模式的心理结构,也就是图式。-一个5岁的孩子,当被要求回答两根长短不一的木棍(长棍A、短棍B)那一根长,那一个短,他会毫无困难地指出A棍长于B棍,继续让这个孩子比较B棍与更短的C棍,孩子显然也能得出正确答案。但当要他比较A棍与C棍的长短而不显示这三根木棍,这个5岁的孩子就回答不了。而当这个孩子长到8岁,他就能够准确地说出A棍长于C棍。显然5岁的孩子大脑中存在着正确完成A棍与B棍或B棍与C棍两两比较的心理结构,但却尚没有形成在三根棍不放在一起时比较A棍与C棍的心理结构。而当他长到8岁,显然在他大脑中某种东西发展了,因而他得出了A棍长于C棍的正确结论,这个发展的东西就是心理结构即图式。

图式作为智力的心理结构,是一种生物结构,它以神经系统的生理基础为条件,如上例4个半月婴儿的视觉抓握反射的协调,显然是锥体束中一定的新神经通路的髓鞘形成的结果。然而限于目前的科学水平,还只能对少数较低级的图式(例如运算图式)来说,目前的研究还无法指出这些图式的生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反,这些图式在人的头脑中的存在是根据可以观察到的行为推测的。事实上,皮亚杰是根据大量的,通过临床法所观察到的现象,结合生物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理论,运用逻辑学以及数学概念(如群、群集、格等)来分析描述智力结构的。由于这种智力结构符合逻辑学和认识论原理,因此图式不仅是生物结构,更重要的是一种逻辑结构(主要指运算图式)。尽管诸如前述视觉抓握动作的神经生理基础是新神经通路髓鞘形成,而髓鞘形成似乎是遗传程序的产物。包含着遗传因素的自然成熟也确实在使儿童智慧发展遵循不变的连续阶段的次序方面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在从婴儿到成人的图式发展中,成熟并不起决定作用。智慧演变为一种机能性的结构,是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儿童成长过程中智力结构的完整发展不是由遗传程序所决定。遗传因素主要为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或是说对结构提供了门径,在这些可能性未被提供之前,结构是不可能演化的。但是在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还必须有一些其它因素,例如练习,经验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还必须指出,皮亚杰所提出的智力结构具有三要素,整体性、转换性和自动调节性,结构的整体性指结构具有内部融贯性,各成分在结构中的安排是有机的联系,而不是独立成分的混合,整体和部分都由一个内在规律所决定。一个图式有一个图式的规律,由全部图式所构成的儿童的智力结构并非各个图式的简单相加。结构的转换性指结构并不是静止的。而是有一些内在的规律控制着结构的发展,儿童的智力结构,在同化、顺应、平衡化作用下,不断发展,体现了这种转换性。结构的自调性是指结构由于其本身的规律而自行调节,结构内的某一成分的改变必将引起其结构内部其它成分的变化。只有作为一个自动调节的转换系统的整体,才可被称为结构。

2.3同化(Assimilation)、顺应(Accomodation,又称调节)

同化与顺应是皮亚杰用于解释儿童图式的发展或智力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皮亚杰认为"同化就是外界因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形成的结构",也就是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也可以说,同化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获得知识(本质上是旧的观点处理新的情况)。例如,学会抓握的婴儿当看见床上的玩具,会反复用抓握的动作去获得玩具。当他独自一个人,玩具又较远婴儿手够不着(看得见)时,他仍然用抓握的动作试图得到玩具,这一动作过程就是同化,婴儿用以前的经验来对待新的情境(远处的玩具)。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同化的概念不仅适用于有机体的生活,也适用于行为。顺应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也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也可以说改变认知结构以处理新的信息(本质上即改变旧观点以适应新情况)。例如上面提到那个婴儿为了得到远处的玩具,反复抓握,偶然地,他抓到床单一拉,玩具从远处来到了近处,这一动作过程就是顺应。

皮亚杰以同化和顺应一释明主体认知结构与环境刺激之间关系,同化时主体把刺激整合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内,一定的环境刺激只有被个体同化(吸收)于他的认知结构(图式)之中,主体才能对之作出反应。或者说,主体之所以能对刺激作出反应,也就是因为主体已具有使这个刺激被同化(吸收)的结构,这个结构正具有对之作出反应的能力。认知结构由于受到被同化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就是顺应,不作出这种改变(顺应),同化就无法运行。简言之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而内部结构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就叫做顺应。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过程,就是认识的适应,也即是人的智慧行为的实质所在。

同化不能改变或更新图式,顺应则能起得这种作用。但皮亚杰认为,对智力结构的形成主要有功的机能是同化。顺应使结构得到改变,但却是同化过程中主体动作反复重复和概括导致了结构的形成,从中可以看出一旦结构已经改变,反复训练委重要了。

2.4 运算(Operation

运算是皮亚杰理论的主要概念之一。在这里运算指的是心理运算。

什么是运算?运算是动作,是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有逻辑结构的动作。

从这个定义中可看出,运算或心理运算包括四个重要特征:

1)心理运算是一种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例如,把热水瓶里的水倒进杯子里去,倘若我们实际进行这一倒水的动作,就可以见到在这一动作中有一系列外显的,直接诉诸感官的特征。然而对于成人和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可以用不着实际去做这个动作,而在头脑里想象完成这一动作并预见它的结果。这种心理上的倒水过程,就是所谓"内化的动作",是动作能被称之为运算的条件之一。可以看出,运算其实就是一种由外在动作内化而成的思维,或是说在思维指导下的动作。新生婴儿也有动作,哭叫、吸吮、抓握等,这些动作都是一些没有思维的反射动作,所以,不能算做运算。事实上由于运算还有其它一些条件,儿童要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出现有称之为运算的动作。

2)心理运算是一种可逆的内化动作。这里又引出可逆的概念。可以继续用上面倒水过程的例子加以解释,在头脑中我们可以将水从热水瓶倒入杯中,事实上我们也能够在头脑中让水从杯中回到热水瓶去,这就是可逆性(reversibility,是动作成为运算的又一个条件。一个儿童如果在思维中具有了可逆性,可以认为其智慧动作达到了运算水平。

3)运算是有守恒性前提的动作。当一个动作已具备思维的意义,这个动作除了是内化的可逆的动作,它同时还必定具有守恒性前提。所谓守恒性(conservaion)是指认识到数目、长度、面积、体积、重量、质量等等尽管以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形式呈现,但保持不变。装在大杯中的100毫升水倒进小杯中仍是100毫升,一个完整的苹果切成4小块后其重量并不发生改变。自然界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电荷守恒都是具体的例子。当儿童的智力发展到了能认识到守恒性,则儿童的智力达到运算水平。守恒性与可逆性是内在联系着的,是同一过程的两种表现形式。可逆性是指过程的转变方向可以为正或为逆,而守恒性表示过程中量的关系不变。儿童思维如果具备可逆性(或守恒性),则差不多可以说他们的思维也具备守恒性(或可逆性)。否则两者都不具备。

2.5阶段

一些假设:

(1) 阶段是离散、不连续的、有质的区别。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行进不是逐渐混合而成或延续性融入的过程。

(2) 认知结构的发展依赖于先前已有的发展。

(3) 虽然结构发展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但个体在特定阶段的年龄可能各不相同。阶段不应该于年龄等同起来。

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

 (1)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一阶段是思维的萌芽期,是以后发展的基础。皮亚杰认为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决定着未来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行为是自然发生的,代表了一种试图理解世界的努力。一个球是用来扔的,一个奶瓶是用来吸的。包括六个亚阶段:

①运用反射(01个月)

觅食反射。  当新生儿的面颊触到***乳房或其其他部位时,就会把头转向刺激物的方向搜寻,一直到嘴接触到可吸吮的东西为止。用手指抚摸孩子面颊时,他也会把头转向手指的方向,手指移到哪儿,头就转向哪儿。这种反射从出生半个小时就可发现,持续时间为3周,此后逐渐变为由神经控制的动作。其机能是帮助婴儿寻找奶头。

吸吮反射。  用乳头或手指轻轻碰新生儿的口唇时,他会出现口唇及舌的吸吮动作。这种反射发生在刚刚出生的婴儿,持续到终生。吸吮反射是新生儿反射中最强、最重要的一种。当婴儿做吸吮动作时,他的其他一切活动都会终止。吸吮反射使婴儿的吃奶成为自动化的动作,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

游泳反射。  把新生儿以俯卧的姿势轻轻放进水里,他的双手双脚会扑扑腾腾地做出非常协调的游泳动作。这种反射出生即有,46个月逐渐消失,其机能是在婴儿意外落入水里时保护其生命。

眨眼反射。  在新生儿醒着的时候,突然有强光照射,他会迅速地闭眼;当孩子睡觉时,如有强光照射,他会把眼闭得更紧。这样的表现出生即有。到孩子长到69周时,把一个东西迅速移到他眼前,他也会眨眼。这种反射将持续终生。其作用是保护婴儿免受强光刺激。收缩反射。 用带尖的东西轻刺新生儿的脚掌,他的脚会迅速收缩,膝盖弯曲,臀部轻抬。这种反射出生即有,10天后减弱。它可以使婴儿免受不良触觉刺激的伤害。

巴宾斯基反射。  用手指沿着新生儿的脚底外缘从脚趾向脚后根划动,他的拇指会慢慢橇起,其余脚趾呈扇形张开。这种反射从初生持续到812个月。其生理机能至今无定论。摩罗氏拥抱反射。 以水平姿势抱住婴儿,如果将其头的一端向下移动,或朝着婴儿大喊一声,他的双臂会先向两边伸展,然后向胸前合拢,做出拥抱姿势。此种反射从出生持续到6个月左右。这种反射是在人类长期进化中形成的,其机能是可以使婴儿抱住母亲的身体。

抓握反射。  把手指放在婴儿手掌上并轻轻压动,婴儿会抓住成人的手指,抓握的力量之大,足以承受婴儿的体重。其出现时间是从出生到34个月,它是婴儿以后有意识地抓握物品的基础。

强直性颈部反射。  在婴儿仰卧时,如果把他的头转向一侧,他这一侧的手臂和腿就会伸直,另一侧的手臂和腿弯曲起来,呈击剑姿势。这种反射在出生28天时出现,持续到4个月左右。其机能可能是为婴儿将来有意识的接触物体动作作准备。

身体直向反射。  转动婴儿的肩或腰部,婴儿身体的其余部分会朝相同方向转动。在初生到12个月的婴儿身上可见到这种反射,其机能是帮助婴儿控制身体姿势。迈步反射(行走反射)。 双手抱住婴儿,使其两脚着地,他会做出走路似的迈步动作。持续时间是从初生到2个月。其机能是为将来学习走路作准备。

②初级循环反应(14个月)

开始出现了顺应,如当婴儿的手偶然碰到自己的嘴时,就可能吸吮自己的手,一旦有了这种经验,婴儿就可能重复这个动作(似乎以一种循环方式),并从中获得满足。

③次级循环反应(48个月)

婴儿以外界物体为对象的动作。如婴儿用手挥舞摇棒,使其发出声响。这是一种最早的有目的的活动。

④次级图式协调(811个月)

动作和客体开始分离,婴儿可以把两个不同的图式加以协调配合,完成一个动作。如拿开布,找到布下面的娃娃。

⑤三级循环反应(1218个月)

婴儿对自己的动作进行探索性的实验。如成人把娃娃从布A下转移到布B下之后,能正确地到布B下面去找娃娃。

⑥通过心理组合发现新方法(18个月以上)

婴儿可以通过大脑的思维来解决问题:成人在婴儿看不见的情况下把娃娃从布A移到布B下,婴儿仍能找到。婴儿已能对自己动作的可能效果进行心理预期。象征性功能开始出现。

 (2)前运算阶段(两岁左右到六七岁左右)。这一阶段又称前逻辑阶段,这时儿童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儿童的延缓模仿、想象或游戏之中。能够想象未来,反映过去,尽管他们的知觉定位仍然在很大程度上维持在当前:他们相信排成一直行的10枚硬币比堆成一堆的10枚硬币要多。不能在同一时刻以一个以上的纬度进行思考。关注宽度。不可逆姓。语言迅速发展期。减少了自我为中心。

前运算阶段的关键特征:形成和运用象征,建立各种符号系统。

象征功能发展的四个领域:

(1) 延迟模仿:动作发生一段时间后被重复

(2) 言语回忆:动作发生一段时间后用言语重复

(3) 假扮游戏:在游戏中扮演周围世界中成人的角色

(4) 绘画:画出来的表象

前运算阶段的两个亚阶段

(1) 前概念阶段(24岁)  儿童的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例如,儿童用甜甜来表示所有的糖果和小点心,用可乐表示所有的饮料。

(2) 直觉阶段(47岁)  儿童会进行分类、排序、确定数量等,但不知道这样做根据什么原则。

   (3)具体运算阶段(从六七岁左右到十一二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儿童已有了一般的逻辑结构。显著的认知增长,语言和基本技能迅速发展。有了一些抽象思维。如:诚实就是把钱交换给丢钱的人。思维可逆性。

具体运算阶段的主要特征:

①守恒

当物体外部特征发生改变时,能透过其外部特征发现物体本质的不变性。

把莉琪堆在桌上的10便士硬币扔到地上,她弯腰去找,并自言自语道我知道它们一定是10便士,因为那是我昨天堆在桌上的那些。

②去中心化

能综合问题的很多重要特点,而不是仅局限于感性认识。

莉琪从厨房拿来2杯柠檬茶,一杯给弟弟,一杯给自己,她说:别生气,我和你一样多,我的杯子更高但更窄,你的杯子更矮但更宽。

③可逆性

能思考问题的全过程,再进行逆向的思考。

莉琪知道加和减是可逆的运算,如果7815158就得7

④按层次分类

能变通和重组事物,使之呈有层次的类别。

莉琪和她的朋友玛丽娜讨论如何摆他们收集的石头,玛丽娜建议:你可以把他们按大小归类,然后再按颜色分,或是同时按颜色,形状分。

⑤序列

给物体排序时,能有计划地进行。

莉琪想根据大小给她的石头分类,她迅速把20块石头排成一排,选择其中最小的,然后选第二小的,依次类推,完成整个工作。

⑥传递推理

能根据归类和顺序关系对事物进行综合。在比较AB,BC后,能得出AC的关系。

一天玛丽娜和莉琪一块吃三明治,玛丽娜说:我看见蒂娜的新饭盒了,比我的大。莉琪说:那一定也比我的大,因为我的没你的大。

⑥空间运算

具有空间知觉的恒常性,能明白时空、速度间的关系,并建构出与周围环境相类似的认知地图。

莉琪发现,卡车阻塞人行道没有改变她回家的距离,而且,如果她在相同的时间内比玛丽娜跑得快,她将跑得更远些。她能画出一幅从她家到玛丽娜家的地图,包括一路上的主要路标。

⑦水平翼差

按一定顺序渐次地掌握逻辑概念

莉琪先掌握数量和液体守恒,后掌握面积和重量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左右到十四五岁左右)。此时儿童的智慧发展趋于成熟,思维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维具有更大灵活性。经常显示出理想主义色彩。

形式运算阶段的主要特征:

①假设-演绎推理

当面对难题时,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会考虑可能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甚至在外部特征上没有明显显现的因素。然而,他们会极尽思考,逐步找到真正起作用的因素。

在生物课上,路易斯必须选择两种肥料中的哪种最适合种植非洲紫罗兰。他想,紫罗兰的品种可能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肥料的化学含量和施肥次数也会起作用。所以他决定在几种不同的剂量和施肥时间下试验一下。他精心设计了实验,发现了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不同影响。

②命题思维

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能通过思考命题本身而对命题的逻辑性作出评价。他们不需要结合着现实世界的环境来思考这些命题。

给路易斯以下命题,要他作出肯定、否定或不确定的回答。

前提1:所有动物都是紫色的。

前提2frobe是紫色的。

结论:frobe是动物。

路易斯的结论是:不能确定frobe是否为动物。“frobe可能是一种动物,也可能是一种紫色的东西而非动物。

2.5学习机制

n      只有出现不平衡或认知冲突时,才出现认知发展,

n     发展性变化的推动力来自内部。

n      采用同化或顺应的过程来建构或改变其内部结构,学习便发生了。

n       重要的一点是冲突不应该太大。

n       冲突小,而且尤其时儿童处于阶段间的转换时,学习应该时最佳的。

关于认知冲突的研究证据没有绝对支持皮亚杰的观点。罗森塔尔和齐默曼总结几个研究报告收集的数据,表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能通过口语解释、示范展示等教学方式,掌握具体运算阶段的任务。按照皮亚杰的观点这是不能发生的,除非儿童正处于阶段过渡期,在此时期,认知冲突会处于一个合理性水平。

3.皮亚杰关于学习的理论

皮亚杰坚持认为,只有在学习者仔细思考时才会导致有意义的学习。学习的结果,不只是知道对某种特定刺激作出某种特定反应,而是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决定学习的因素,既不是外部因素(如个体生理成熟),而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在他看来,对儿童思维运演变化过程的描述,本身就构成了对学习的解释。

一、学习从属于发展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到些什么,决取于他的发展水平。

二、知觉受制于心理运演

知觉是一种主动的、有目的的搜索活动,而不是毫无目的的扫视。

三、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

在皮亚杰看来,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皮亚杰则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者在解决问题时,认知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四、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要的

 “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不可少的,这一命题与新行为主义的观点是相悖的。在斯金纳看来,通过强化的安排,可以使学生在没有任何错误的情况下学习。程序教学就是建立在这一原理基础上的。但是,皮亚杰认为,让学生犯错误是应该的。为了使学生从事自我调节这是平衡过程的实质性部分,学生需要经历某些冲突或不平衡。错误会引起学生顺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把所观察到的结果同化到修正过了的知识结构中去。

五、否定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

皮亚杰认为,通过否定的行动解决矛盾、消除差异、排除障碍或填补间隙,这些都是否定的形式。随着儿童的发展,他们使用不同的否定类型;当儿童学习一个具体的概念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否定水平。

三、维果斯基理论研究

维果茨基在他38岁正值创造高峰时期不幸因病逝世。为此苏俄著名心理学家M.T.雅罗舍夫斯基认为,假若弗洛伊德在这个年龄死亡,那么科学就不知道精神分析;假若巴普洛夫在这个年龄去世,那么科学就不知道条件反射。然而维果茨基却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为世人留下了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为现代心理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1.维果斯基生平及主要著作

维果茨基(Lev Semenovich Vygotsky18961934),白俄罗斯人(Belorussia),前苏联(俄国)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他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与言语、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1917年,维果茨基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沙尼亚夫斯基大学历史-哲学系,他对心理学有浓厚的兴趣,读了很多心理学、语言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的著作,曾先后工作于莫斯科实验心理学研究所、缺陷研究所、莫斯科心理学研究所,并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哈尔科夫等城市的许多高等学校讲授心理学。1934年因患肺病逝世,终年只有38岁。

他毕生从事心理发展问题,重点是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生和发展。他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实现的,维果茨基与A.H.列昂节夫和A.P.鲁利亚等人由此形成了一个极有影响的文化历史学派——“维列鲁学派,在30年代显得特别活跃。维果斯基是一位极有才华的学者,他既提出了有独到见解的理论,又创造性地进行了许多实验研究。在思维和语言等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中,他提出的观点和应用的方法都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在苏联心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终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维果茨基涉足心理科学的众多领域,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后世留下了186种计200万字的著作。其异常丰富和颇具创造性的心理学思想受到全世界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维果茨基的重要论文著作有:《意识是行为心理学的问题》(1925年)、《儿童期高级形式注意机制的发展》(1929)、《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1931年)、《精神分裂症的概念障碍》(1932)、《心理学讲义》(1932)、《思维与语言》(1934年)。

再版著作:

Vygotsky, L.S. (1962). Thought and Language. Cambridge, MA: MITPress.

Vygotsky, L.S. (1978). Mind in Society. Cambridge, MA: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维果茨基的主要贡献是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出现了维果茨基研究热,预计这股浪潮将以势不可挡的趋势波及现代心理科学的各个领域。

2.维果斯基的主要理论概述

2.1主要理论观点

维果茨基的主要理论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概括,一是心理发展观;二是社会建构主义。

2.1.1.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

维果茨基在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上都做了研究,特别是他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的学说,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依赖关系的学说,作了深入的探讨。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茨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

维果茨基认为,由于工具(tools)的使用,引起人的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方式,而不是像动物那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

当然,工具本身并不属于心理的领域,也不加入心理的结构,只是由于这种间接的物质生产的工具,就导致了人类的心理上出现了精神生产的工具,即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生产工具和语言符号的类似性就在于它们使间接的胜利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所不同的是,生产工具指向于外部,他引起客体的变化,符号指向于内部,它不引起客体的变化,而是影响人的行为。控制自然和控制行为是相互联系的,因为人在改造自然时也改变着人的自身的性质。

2)文化——历史发展观

维果茨基探讨了发展的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的发展观。他认为就心理学家看来,发展是指心理的发展。所谓心理的发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维果茨基将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标志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二是,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也就是各种机能由于思维(主要指抽象逻辑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三是,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变化、组合,形成间接的、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四是,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维果茨基在分析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原因时总结了三点:一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是受社会规律所制约的;二是,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的心理机能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mediation)环节,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三是,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由此可见,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是与他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强调,心理发展的高级机能是人类物质产生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并为这个变化过程确定了一系列的指标。

3)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维果茨基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的思想。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一个是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是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创造最近发展区。他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样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由于教学,而在别人的帮助下消除这种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创造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根据上述思想,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是他对教学与发展关系问题的最主要的理论。也就是说,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怎样发挥教学的最大作用,维果茨基强调了学习的最佳期限。如果脱离了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年龄,从发展的观点看来都是不利的,它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因此,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与发育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教学必须首先建立在正在开始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4内化学说——工具理论

在儿童思维发生学的研究中,国际不少心理学家提出了外部动作内化为智力活动的理论。维果茨基是内化学说最早推出人之一。他指出,教学的最重要的特征便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这一事实,也就是教学激起与推动学生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通过教学而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内化为儿童自身的内部财富。维果茨基的内化学说的基础就是他的工具理论。他认为,人类的精神生产工具或心理工具,就是各种符号。运用符号就使心理活动得到改造,这种改造转化不仅在人类发展中,而且也在个体的发展中进行着。学生早年还不能使用语言这个工具来组织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形式是直接的和不随意的、低级的、自然的。只有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才能转化为间接的和随意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机能。新的高级的社会历史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化为内部活动才能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

21.2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作为当代建构主义思潮中一个重要范型的社会建构主义主要是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的。社会建构主义将知识视作社会的建构,其主要依据是:知识的基础是语言知识、约定和规则,而语言则是一种社会的建构;人类知识、规则和约定对某一领域知识真理的确定和判定起着关键作用;个人的主观知识经发表而转化为使他人有可能接受的客观知识,这一转化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过程,因此,客观性本身应被理解为社会性。发表的知识须经他人的审视和评判,才有可能重新形成并成为人们接受的客观知识,即主观知识只有经社会性接受方能成为客观知识;个人所具有的主观知识就其本质而言是内化验室的,再建构的客观知识,即使客观知识获得了主观的内在表现。无论是在主观知识的建构和创造过程中,还是参与对他人发表的知识进行评判并使之再形成的过程中,个人均能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1)知识的社会建构循环过程

维果茨基理论的社会建构主义的独到之处是同时考虑主观与客观知识并将两者联系起来,使之互相促进。在这一循环过程中,新的知识的形成首先源于个人对新知识的主观建构,即个人通过自身的创造过程,在其主观知识的基础上,对客观知识的积累发挥潜在的作用。这一作用简单地区分为增添再建再现增添意味着新的猜想或证明,或许还包括新的概念或新的定义,或者是对已有知识的新的应用。再建作用可以是提出新概念或新定理,以便对现存知识进行概括或将原先分割的两部分或更多部分的知识联系起来。再现最典型的作用体现在高水平的课本编制与知识的讲解之中。基于个体的主观建构产生的新知识通过媒介表征(印刷、手写、口头或电子方式)发表,经他人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进行审视、评判而重新形成并为人们所接受(即社会性接受),由此成为客观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客观知识被个体内化和再建构,在获得意义的基础上成为个人的主观知识。个体依据这一主观知识进一步创造并发表新的知识。由此完成知识建构的一个循环。显然,在知识的社会建构的循环过程中,主观知识与客观知识彼此促进着对方的产生、更新与再生产。这一知识社会建构的循环过程充分证明个体的主观世界是和社会相互联系的。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里,通过个体音质相互作用及其自身的认知过程而建构的。因此,尽管社会建构主义也把学习或意义的获得看成个体自己建构的过程,但它更关注社会性的客观知识对个体主观知识建构过程的中介,更重视社会的微观和宏观背景与自我的内部建构、信仰和认知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视它们为不可分离的、循环发生的、彼此促进的、统一的社会过程。

2)社会协商——个体发展的主要媒介

珀尔·欧尼斯特(Paul Ernest)认为,社会建构主义的中心论点是:只有当个人建构的、独有的主观意义和理论跟社会和物理世界相适应时,才有可能得到发展。因为发展的主要媒介是通过交互作用导致的意义的社会协商。他指该论点与维果茨基及其追随者的心理发展理论十分接近(PaulErnest,1998,p. 129)。维果茨基的理论表明,对于个人而言,思维的发展是受语言中介的,思维是与语言一起发展的,概念的进化取决于语言经验,高级心理机能产生于心理间的社会交互作用。根据维果茨基的观点,个人的认知结构是在社会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发展正是将外部的、存在于主体间的东西转变为或内化为内在的、为个人所特有的东西的过程。维果茨基的这一理论后来在列昂捷夫的活动理论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后者提出活动的内部与外部结构相同的假设,并在此基础上试图从活动水平、活动形式、活动的内部结构成分的转化等各个水平上,提示个体发展的社会机制。

2.1.3.维果茨基主要心理学理论

1)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是维果茨基有关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更是维列鲁学派的代表理论之一。列昂节夫为该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维果茨基注重对人的实践活动的研究,在20年代他就试图将活动概念运用于心理学。在对人的实践活动作出深入分析后,他指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人的活动对心理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与人的活动性质有关,人的活动是通过各种工具和手段来进行的。因此,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重视活动对心理的重要作用的同时,维果茨基强调活动与意识的统一,并把意识作为活动理论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意识应当看成是人的整个生命活动中具有重大意义的,需要具体研究和分析的心理事实(维果茨基,1982)。意识不是与世隔绝、脱离活动的内部封闭系统,而是以活动作为它的客观表现的。所以可以通过活动对意识进行客观研究,把意识的事实加以物化,转换成客观的语言,转换成客观存在的东西。根据马克思的活动观,意识是人在活动开始时关于活动的映象,它是客观认识现实的反映,同时又对人的活动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意识是行为结构问题(维果茨基,1982)。意识以未来行为结果的映象形式参与到行为结构之中,从而使人的行为具有根本上不同于动物的特点。

30年代,维果茨基开始研究情绪动机问题。提出观点,活动正是通过情绪动机决定心理,决定意识。思想尚不是最高级……思想本身并不是从其他思想中产生的,而是来自我们意识的动机领域……思想背后是情感和意志倾向,只有它才能解答思维分析中的最后一个为什么(维果茨基,《思维与语言》)。

维果茨基在其后期的著作中探讨了活动和意识的衔接问题。早期他致力于研究儿童的活动决定其思维的形成,后期试图证明外部活动(游戏)怎样决定心理发展(最近发展区),如何成为主导活动。他特别强调游戏的情绪情感问题。

2)工具理论

前面提到维果茨基的工具理论是其内化学说的理论基础。工具理论也是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一个重要原理。这个理论最初不是来自对心理学现象本身的研究,而是产生对劳动活动的分析。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劳动活动中首先分析出它的工具性特征,劳动过程以工具为中介。据此维果茨基决定从类推法出发分析心理过程。他设想:能否在人的心理过程中找到以特殊的心理工具为中介的成分呢?结果他在培根既不能单靠手,也不能单靠脑,手脑只有靠它们使用的工具才更完全(培根,1978)的名言中获得了间接证明。

根据维果茨基的思想,在人的心理过程中应该区分出两种水平:第一种——自然所赋予的智能;第二种——工具和辅助手段武装的智能。同样似乎应该把实践活动也分为两种水平:第一种——“纯粹的手,第二种——“工具和辅助手段武装的手。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还是在人的心理范围内正是第二种的工具水平具有决定意义。在心理现象领域维果茨基把第一种水平称为自然的过程,把第二种水平则称为文化的心理过程。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以特殊的心理工具和辅助手段为中介的自然的发展过程。

心理学家根据心理的不同特性,如理解性、随意性等,将所有的心理机能分为高级和低级两种,这种划分本身就是心理科学的重要成果。维果茨基的假设为理解高级和简单心理机能间关系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这使他将低级、简单心理机能同自然过程的阶段结合起来,而把高级的心理机能同中介、文化、心理过程的阶段结合起来。这种新方法既可以解释高级和简单心理机能的质的区别(高级心理机能以工具为中介),又可以解释它们间的联系(高级机能在低级机能基础上产生)。最后,通过心理工具还能说明高级心理机能的特点(如随意性)。

3)思维和语言理论

维果茨基不同意某些心理学家关于思维和言语的观点,如华生将思维简单的归纳为内部言语,思维遵循的路线是:大声言语——低声言语——内部言语,他认为,思维和言语大不相同。维果茨基在《思维和言语》一书中,依据苛勒对类人猿的智能发展的研究和他本人进行的概念形成的实验,对思维和言语的关系进行勒系统的论证。他认为,思维的进步和言语的进步并不是并行的,两者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发展系列,这两个系列之间的联系并不明显界限,又如两个交叉的圆圈,而且无论在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思维发展的语言前阶段和语言发展的智能前阶段。如儿童在能有效运用语言之前就表现出对复杂问题具有相应的认知能力,从生物进化来看,黑猩猩在解决某些问题时也会使用工具,并通过迂回的路径去达到目标,表现出一定的智能行为来,这就是思维发展的语言前阶段。又如婴儿的呀呀儿语,只是表达一种情感和愿望,与思维并没有联系。黑猩猩具有相当好的发音,但只是一种情绪的迸发,在功能上与智能没有联系。这就是语言发展的智能前阶段。因此,他强调思维和言语都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由其史前阶段准备起来的。

3.维果茨基理论的基本观点小结

维果茨基的理论产生于基于两种原则的动态文化教育中介模式。一是,维果茨基关于语言的主要作用是社会交往的思想导致一种用读写能力作为交往形式的观点,这种形式使用符号作为分享意图的中介。二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19621978)导致一种学校文化教育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以符号为中介的活动根植于社会中。(Amediation model for dynamic literacy instruction which is based on twoprinciples derived from Vygotsky's ideas. First, his idea that the primaryfunction of language is social for communication (Vygotsky, 1981) leads to aview of literacy as a communication form using printed signs as the media forsharing meaning. Second,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Vygotsky, 1962,1978) leads to a view of school literacy instruction as sign-mediated activitynestled within socially mediated activity.

1)解决人的心理怎样发展的问题——心理发展的问题

维果茨基解决了人的心理本身是怎样发展起来的问题。他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过程:一是天然的、自然的发展过程,即心理的种系发展过程;另一是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即心理的人化过程。在这个阶段上心理的发展基本上不受生物进化规律的制约,而是受社会文化发展规律的制约。

2)功绩是将历史主义的原则运用于心理学之中——强调人与人的交往

维果茨基的功绩就在于他把历史主义的原则运用于心理学之中。所以它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机能都是这些活动与交往形式不断内化的结果。因此,他对人的心理的历史观是与他的活动观和内化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采用双重刺激法从发生学角度研究高级心理技能

维果茨基反对传统心理学的一切实验方法。他认为传统心理学的一切方法都是按S-R的公式来设计的,最多也不过是从实验的结果进行一些推测性的所谓心理分析。他所提出的双重刺激法可以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研究高级心理机能的本质,一次具有独创性。他曾用这种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特别是关于思维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十分有价值的成果。它的思想和研究成果,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维果茨基理论可以概括为三方面的内容:社会交往,社会交往在认知发展中发挥了基础作用。维果茨基认为对任何事物的学习都有两个层次。首先是与他人的交往,然后将其整合到个人的心理结构中;提供脚手架,一个富有经验的参与者(不管他的身份是伙伴还是教师)都能提供该主题的脚手架来支持学生的深入理解;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理论的另一个方面内容是认知发展的潜能受限于最近发展区。学生有意识地对该区域的探索做好准备,但是要达到全面发展要求帮助和与社会的交互。维果茨基理论的教育意义在于学生需要与教师和伙伴一起在大量的社会环境中探索主题。学生具有与经验丰富的伙伴一起工作的机会能够促进其向更高层次认知功能的发展。对学习的支持也来自于教育实践,例如图解式实践、向导式实践等等。(Socialinteraction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on. Vygotskybelieved everything is learned on two levels. First,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others, and then integrated into the individual's mental structure. A moreexperienced partner (whether peer or teacher) is able to provide"scaffolding" of the subject matter to support the student's evolvingunderstanding. Another aspect of Vygotsky's theory is the idea that thepotential for cognitive development is limited to a "zone of proximaldevelopment". This "zone" is the area of exploration for whichthe student is cognitively prepared, but requires help and social interactionto fully develop. Students need socially rich environments in which to exploresubjects with teachers and peers. Opportunities to work with more experiencedpeers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help the student develop a higher level ofcognitive functioning. Support for learning can also come from instructionalpractices such as graphic organizers, guided practice, etc.

四、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理论比较研究

1. 皮亚杰与维果斯基主要贡献

皮亚杰研究的重点是儿童智力发展,他的理论贡献主要有:1.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2.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智力发展的路线;3.第一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划分儿童逻辑思维发展工具。4.构造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5.创造了一套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的独特理论。

维果斯基在心理的个体发展和种系发展方面做了许多探讨,特别是在关于人类心理的社会起源、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教学的以来关系等方面有很独特的论述,他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1.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阐明了人类心理发展的标志和原因3.提出了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4.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

2.皮亚杰与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存在的分歧

2.1关于学习与发展的关系上。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图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为他的下一步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儿童不可能有超过发展水平的学习。例如,处于思维的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是不可能学会抽象的逻辑概念的,因此,发展是学习的必要条件。维果斯基则提出:学习在发展中有什么价值?他认为,学习应促进儿童的发展,为此他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即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在的水平,即儿童当前所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另一种水平是在现有的基础上,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在这两种水平状态间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地带就是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断言唯一好的学习是先于发展的学习,因此,他的观点是学习先于发展并促进发展。例如,应帮助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儿童进行概念系统化,促进其思维向抽象逻辑方向转化。

2.2儿童的自我中心问题。皮亚杰通过临床法研究与收集了有关儿童语言与思维的大量事实,发现67岁以前的儿童说话的对象只是自己,目的不在于与他人交流,说话只是儿童活动中的一种伴随现象。皮亚杰在研究中还发现这些儿童不能进行自我观察,不能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思维含糊不清。所以,皮亚杰从儿童自身发展阶段的角度出发,认为儿童的言语和思维都具有自我中心的性质,儿童的心理与活动的一切特点都是从这一基本特点中产生的。而维果斯基认为,言语的最初功能就是交往、沟通、与他人进行联系并对他人施加影响,所以言语一经产生就是社会性的。并且儿童的言语本来就是多功能性,随着儿童的成长,它的功能逐渐分化,到了一定阶段便分为内部语言和交际语言。不管是自我中心语言还是社会化语言(皮亚杰的概念),他们都是在社会的基础上产生的。内部或自我言语是在社会言语基础上通过儿童将行为的社会形式、集体协作形式等转化为个人的心理机能而产生的。同样,维果斯基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与对婴儿行为的分析来看,认为思维的发展并不是从我向/自我中心思维开始的,而是现实的、实际的、有实效的思维,以外界满足儿童需要为基础,认为再大的儿童也不会认为想像中的苹果比真正的苹果好,因此思维从发生来讲也是现实性、社会性的。

2.3儿童的语言和思维/认知的关系。皮亚杰认为语言来源于思维;认知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语言;语言只是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自我中心言语反映的是不成熟的思维形式,社会化语言发应的是发展程度更高的思维形式,语言对思维的发展不起作用。(皮亚杰所指的思维是一种概括化的、整体的心理结构,是个体发展的图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言语在认知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言语作为思维的工具起着计划、协调、解决问题的作用,思维/认知随着语言这个心理工具的成熟而成熟,经由语言的发展而提高,而语言的发展是在社会文化历史环境中实现的。因此,在皮亚杰看来,个体发展的方向是从个体化到社会化的,个体思维的社会化是发展的标志,认知发展的过程是非语言动作思维-自我中心思维和语言-社会化言语和逻辑思维;在维果斯基看来,社会性事物内化于个体思维,个体化是发展的标志,认为语言的发展是社会言语-自我言语-内部言语的过程。

3.分歧的实质及其统一

从分析他们存在的分歧看,皮亚杰着重论述在大环境中的个体内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一经形成的认知结构如何指引个体下一步的发展;维果斯基关注个体所处的环境如何对个体发生作用并规范着发展的历程。皮亚杰专注于个体内部心理发展次序与方向的研究,认识到人类心理活动内部的逻辑运算方面的基本作用,强调人类本身内在的逻辑过程的作用;而维果斯基则关注使发展可能实现的客观的文化模式,认识到人类个体智能依靠适当的人类历史作为心智活动工具手段实现心理活动,强调文化的影响作用。

分歧的原因来自人类的发展的基本原因是个体内部的生长还是历史、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的作用。人们认为皮亚杰关注个体内部的自然生长力,而维果斯基关注外部的作用。实际上,他们的出发点和意愿都被误解了。皮亚杰认为,推动个体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动力是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但他却为论述打破这种平衡的原因。因此,发展的方向虽清楚,但发展原因一直未确定。正因为此,他的理论应变成发展方向的理论,而不是关于发展原因的理论了。对皮亚杰来说,文化创造的只是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因此根本没有基本原因,也就无所谓生物学倾向还是社会学倾向。维果斯基的分析单元是背景下的个体的发展,认为个体通过社会文化交往来掌握文化符合等工具,从外到内获得全面系统的思维。对维果斯基来说,他努力想找到个体发展的物质原因,并最终把个体甚至人类的发展的物质原因,并最终把个体甚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归因于社会文化历史因素。

其实皮亚杰和维果斯基都认为,儿童必须通过与自然、社会的交往建构他们的心理。皮亚杰更多关注儿童本身如何利用已有的图式去进一步建构更高级的图式,强调个体本身内部发展的阶段和方向;而维果斯基更关注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如何在儿童已有心理结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其心理结构,强调儿童外部的社会文化规律对发展的作用。总而言之,两者真正的对立只是在于皮亚杰尽力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做出解释,而维果斯基尽力找出个体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分歧只是在于解释角度不通。皮亚杰并没有忽视社会文化规律的作用,只是没有强调人际交往、社会环境的作用。而维果斯基也强调儿童自身的作用,认为儿童一定要通过内化过程才能将外部信息转化为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所以,虽然解释的原则不同,但双方描述的一些现象对彼此都是适用的,皮亚杰和维果斯基都看到了儿童的自言自语以及思维最初的直观动作性,都反映了人类发展的事实。

五、皮亚杰理论评论

1.皮亚杰理论创新

1.1创立了认识发生论,指出认识发生论的理论基础是生物学。用同化和顺应来说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用平衡和自动调节来解释发展;用外化和内化的双向建构来说明认识的发生发展。知识本原上既不是从客体发生的,也不是从主体发生的,而是主体和各个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初便是纠缠不可分中发生的。

1.2认识的起源问题。知识是经常与动作或操作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与转化联系在一起的。智慧起源于活动,思维不过是内化了的动作-在头脑中进行的具有可逆性、不变性和整体结构代替活动。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

1.3建构主义。皮亚杰把自己的发生认识论称为建构的结构主义。图式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并不断发展。

1.4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利用同化和顺应来解释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当个体遇到心理刺激时,总是用原有的图式去同化,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否则,个体便会做出顺应,即调节原有的图式或重建新的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

1.5认识的发展阶段的理论。把儿童的发展阶段分为4个阶段。

2.皮亚杰理论缺陷

2.1对阶段理论的置疑

①儿童经常比皮亚杰所发现的更早地理解思想和进行思维活动

②不同领域的认知发展通常是不平衡的;儿童很少以某一阶段的典型方式进行所有主题内容的思维(如数学、科学、历史)。成人也同样如此,同一主题可能有不同理解。有些成人可能以前运算阶段理解篮球拍球并且跑动,具体运算阶段在不同情况下我会如何做,形式运算阶段为什么一个弧线球会出现弧线。

2.2对发展的社会因素重视不够

皮亚杰认为,智慧成长阶段在任何环境中遵循同样的次序这一事实足以表明,社会环境不能说明一切。这种连续的固定次序不能被归因于环境。认为社会整体恰恰是个体成员之间的所有关系的相加,社会化就是一个结构化的过程,个体对社会化所做出的贡献正如他从社会化所得到的同样多,从那里便产生了运算协同运算的相互依赖和同构性。

另外皮亚杰对于情感问题研究不够,致使他或多或少地忽视社会因素。

2.3发展概念的不足。所有的发展以一个方向前进。发展中的进展遵循着一种不变的次序:从主观到客观;从具体到形式;从整体到部分;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从简单的联想到因果解释和其他类型的蕴涵推论。

2.4智慧的生物学解释以偏概全。皮亚杰描述智慧时大都适用纯生物学术语。婴儿智慧靠的是同化顺应。把智慧解释成一个特殊的器官。

2.5平衡概念解释的局限。过分强调平衡化的作用,低估了认识的形成是内在的社会因素。他的平衡的概念过于模糊,界定了发展的方向,但是就平衡-不平衡发展的原因没有解释。在解释平衡化中经常使用或迟或早进行表述,有太大大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3.皮亚杰理论对教学的意义

皮亚杰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现已成为一个完整的心理学体系的核心。

刺激-反应理论强调学习是因环境(刺激)而引起的行为变化。皮亚杰学说的最大贡献是,他认为: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结构同我们成人不一样。因而新的教育方法应尽一切努力按照儿童的心理结构和他们不同的发展阶段,将要教的材料以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的形式进行教学Piaget,1970)。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比掌握知识内容更重要。他对有意义的学习所提供的建议,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皮亚杰对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平衡过程的分析,在理论上是比较全面、辩证的。但由于他忽视了社会过程和认知过程之间的任何因果关系,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只能让儿童自己去探索,自然而然地发展,轻视了教育和教师的作用。

理解认知发展:当教师理解学生处于哪种水平时,教师会受益。不应期望所有学生处于同一认知活动水平上。教师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调整教学。

保持学生的主动性:教师主动教而学生消极学的状态提出了批判,儿童需要丰富的环境,允许他们主动探索,亲身参加实际活动。这种安排能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制造认知矛盾:只有当输入的环境信息与学生的图式不相匹配时,才会出现发展。理想的情况是学习材料不能立即同化,但也不是太难,使学生无法顺应。允许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得到错误答案也能产生认知矛盾。教师的正面反馈对学生是一种鼓励,使学生也不必总是成功;教师对错误答案的反馈能够促成失衡的状态。

提供社会互动:社会环境是认知发展的关键资源。教师必须设计一些能够提供社会互动的活动。学习具有不同观点的他人能帮助儿童去自我中心化。

过去30年中,皮亚杰的理论对教育、特别是对学前和小学教育有深远影响。

1)发现学习(discovery learning

皮亚杰主义者鼓励儿童通过与环境的自发的相互作用来发现自我。老师不是口头上教给孩子一些现成的知识,而是给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自由选择,促进发现和探索的能力。

2)重视儿童的学习意愿

皮亚杰主义者不试图加快认知的发展。皮亚杰认为,学习经验是建立在儿童现有的思维水平之上的。老师只是听学生介绍他们实践新计划的经历,这些新计划对那些错误地看待世界的想法提出挑战。新技能的学习不是强制性的,而是由儿童的兴趣和意愿决定的。虽然这导致他们对现成公式只做出肤浅的而非深刻的理解(Johnson& Hooper, 1982)

(3) 承认个别差异

皮亚杰理论认为,所有儿童都要经过相同的发展阶段,只是存在速度上的差异,所以老师必须因材施教,一视同仁。另外,老师在衡量一个学生是否进步时,应该把他们的现状和过去的发展水平相比较,而不能拿一般标准和同龄人的平均水平来衡量(Gray,1978)

六、相关资源及参考文献

1.《皮亚杰学说及其发展》陈孝禅等译湖南教育出版社

2.《皮亚杰教育论著选》卢睿译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3.《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知识建构观的比较》马秀芳,李克东《中国电化教育》2004.1

4.《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分歧和对待分歧的态度》罗润生《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1

5. 《网络时代呼唤教育理论创新----对皮亚杰(J.Piaget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的质疑》何克抗《中国电化教育》

6.http://mingchen.3322.net/psy/Psychologists.htm

7.http://dianjiao.myrice.com/down.htm

 

附何克抗教授评述: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贡献与缺陷

(一)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

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领域所做出的贡献是重大的,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 坚持唯物辩证的认知发展观,反对唯心的和机械的认知发展观

长期以来,关于认知的起源和认知的发展这个根本问题,一直存在着两大思想派别和两种世界观的对垒:一种是唯心的先验主义观点,如天赋论和各式各样的先验论所坚持的那样,认为主体天生就具有一些内部生成的结构,并把这些结构强加于客体”[3];另一种是机械唯物论观点,如各种经验主义者所宣扬的那样,认为主体是受教于在他以外之物的。皮亚杰从唯物辩证观点出发,对上述两种思想都作了深刻批判。

2. 首次将儿童心理发生的研究引入认识论领域,为发生认识论的建立做出开创性贡献

3. 首次揭示出儿童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并对其中某些阶段的发展做出了比较准确的描述

大量的研究与实践证明,皮亚杰所揭示的儿童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的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儿童的认知能力从发生到成熟,要经历由较低一级水平向较高一级水平的若干个过渡阶段,这种发展顺序是不可改变、不可超越的。认识并掌握这一规律,对于基础教育的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4. 创造了一整套独特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方法——“临床法

(二)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的缺陷

通过我们自己多年来在创造性思维领域所进行的理论研究,和近几年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的改革探索,我们发现皮亚杰理论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较主要的缺陷有:

1.对儿童思维的发展阶段作固定划分,过分强调天生的作用,而忽视语言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这种观点在信息时代尤其有害,众所周知,随着电视、多媒体和网络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手段日益快捷方便,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数量、质量也大大提高,儿童思维发展进度已明显加快。皮亚杰没有认识到,儿童认知发展的几个阶段及顺序虽不可改变,但通过正确的教育和信息技术环境的支持,上述发展阶段有可能大大压缩和提前,而非一成不变。如果我们用皮亚杰划定的固定年龄段来看待儿童思维的发展,将会对我们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对小学阶段的教育造成很大的束缚与限制);

2.认为在前运演阶段(2-6岁)只有基于表象的思维,尚不具有基于言语概念的逻辑思维;换言之,5-6岁学龄前儿童的语言基础还很薄弱,还缺乏足够词语概念来支持抽象逻辑思维(后面我们将会用当代儿童心理学和儿童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证明,皮亚杰的这一观点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并将对语文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3.以运演作为划分认知发展阶段的标准,实际上就是完全以逻辑思维作划分标准,甚至认为11岁以前不可能有基于命题假设的抽象逻辑思维,只有基于表象的思维和离不开具体事物支持的初步逻辑思维。所以对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学(其他学科也如此)历来只强调形象思维和直观教学,而忽视抽象逻辑思维的培养。这种观点对小学生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