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略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一门学科。通过梳理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和发展,笔者发现,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研究一直在经历着从基于机械论世界观的传统战略管理范式向基于有机观的动态战略管理范式的转型。

战略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一门学科。然而,在战略管理研究中从未出现过库恩意义上的统一“范式”,相互竞争的理论流派精彩纷呈,在不同的时期粉墨登场,或是基于案例的经验研究,或是基于模型的理论构建,呈现出多样化的范式特征。通过梳理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和发展,笔者发现,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研究一直在经历着从基于机械世界观的传统战略管理范式向基于有机观的动态战略管理范式的转型。

20世纪60年代,以钱德勒、安德鲁斯和安索夫为代表的研究学者提出了企业战略的构想,逐渐形成了经典的战略规划学派。其中,设计学派强调战略形成过程实际上是把组织内部条件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匹配的过程,这种匹配能够使组织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与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相协调——这就是著名的SWOT战略模型。可是,设计学派最大的局限性却是将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相分离,“管理人员为了制定战略可以待在办公室里查阅文件和思考,而让别人去履行战略;这样就会给管理人员及其组织带来危害,鼓励了肤浅的战略,而肤浅的战略将有悖于组织真正的特色竞争力”[4]。事实上,思维和行动的分离反映了设计学派对组织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认识不足,他们有着“雄心勃勃”的假设:“不论在目前还是将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总是能够了解环境,或者是由最高管理当局直接了解的,或者是通过某些渠道将其反映给高级管理人员;环境本身是相当稳定的,或至少是可以预测的,这一点可以保证今天制定的战略在贯彻后仍然还可以使用。”[5]显然,随着“世界正变得越来越混乱”,这些假设将被证明是错误的。在这一时期,与设计学派一起得到发展的还有计划学派。计划学派认为:“战略产生于一个受控的、有意识的正式规划过程;原则上主要由首席执行官来负责整个战略进程,实际上战略实施由全体计划人员来负责;由正式的进程得出的战略应当明确地制定出来,以便通过细致的目标、预算、程序和各种经营计划来得到贯彻。”[6]事实上,战略的形成应该是一个循环动态而不是单向静止的过程,因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战略同样也要不断修改调整,否则难以适应新环境。可是,计划学派的致命弱点却是把战略规划看作是一个线性的程式化过程。“战略规划的失败就是程式化的失败,正式的系统想在制定战略时比有血有肉的人表现更好,但它失败了。战略规划的失败是对不连续事件进行预测的失败,是改革制度化的失败,是硬信息取代软信息的失败,是以呆板的计划来应对动态因素的失败。”[7]

20世纪70年代初期,外部环境的错综复杂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受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谋求组织与环境的一致性变得越来越困难,传统战略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清楚地认识,一些学者开始寻找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进行突破。以奎因和明茨伯格为代表的学习学派发现,“一些重要的战略改变很少是由正式的计划决定的,实际上,甚至很少产生于高层管理者的办公室中;相反,它来源于不同人们的一些小的行为和决定。由于长期相互作用,这些微小的变化经常会引起战略方向的重大转变”[8]。比如,奎因注意到了许多规划的管理文献热衷于发展一种日益复杂的系统模式,而这个系统根本就没有按照模式设计者所想象的作用方式去工作。他主张的是一种称为“逻辑渐近主义”的战略形成过程模式,在对逻辑渐近主义的说明中他还特别强调,“战略的有效性并不在于它的清晰性或它的严密结构,而在于当新机会或新的推动力出现时,它捕捉新事物,处理未知事件,重新利用和集中资源的能力,这样才能在选择时最有效地利用资源”[9]。在学习学派中的边界处,明茨伯格发展了战略形成的“草根”模式:战略最初就像花园中的种子一样生长,在各种各样陌生的环境中生根,只要那些地方的人们有学习的能力和相应的资源支持。当这样的战略作为一种模式以最大的限度不断繁衍,普及到组织的各个层次并为集体成员所接受时,也就成了组织的战略。种子可以繁衍,然后充满整个花图,使传统的植物相形见绌。同样,随着观念的转变,突现的战略会像种子一样证明自己的价值,进而取代有意识的战略。当然,战略的这种扩散过程并不一定完全是自觉或者自发的,一旦战略的价值被认识到,它们繁衍的过程便会受到控制,就像植物可以被有选择地普及。一个有害的种子,一旦被发现,最好连根拔起;一个能结果的种子值得观赏,有时值得在它们周围建立温室。在这种框架之中,管理就是一种氛围,应该知道何时为了内部效率而去抵制改变,何时为了适应外部环境而去促成改变。[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组织战略理论方面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资源配置战略理论和核心能力战略理论。资源配置战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组织战略的核心是资源配置,是现有资源和计划资源的布置以及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强调组织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原先的预设的战略目标,因而,战略行动就是组织通过改变内部资源配置和行为方式,使之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匹配的动态过程。核心能力战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组织战略的核心是形成蕴涵于组织内质中,支撑组织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组织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这两种理论具有许多相通和重叠之处,以一种新的视角推动了组织战略理论的发展,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不同:资源基础论强调有形资源对于组织保持和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多基于静态性分析;而核心能力论更强调与组织结构密切相关,多基于动态性分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两种理论都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分析组织内部独特的资源和能力上,而对于组织的外部环境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从一般性角度归纳出组织在复杂环境下成长所需要的战略模式。显然,在现实的组织竞争过程中,这种片面地强调组织内部而忽视外部环境的做法是具有风险的。同样地,过分专注于获取组织独特资源和能力可能会限制组织的思考空间,使组织丧失许多很好的发展机会。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面对战略环境复杂性的升级,研究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战略已经不能够再用以往那种描述静态状态或定位的语言来理解,而必须把它理解为一种动态的创新和竞争的过程。正如申德尔和胡弗所指出的:“战略管理是一个涉及组织的创新性任务的过程,它涉及组织更新和成长;并且更为重要的是要不断发展和有效运用战略手段来指导组织的运作。”[11]在这里,战略作为一种过程而非一种状态,而且,对变革、成长以及创新的强调都指明了要在战略研究中关注行动和动态性。米勒和福瑞森的研究中也有类似的强调:“战略这一组织现象只有通过历时性追踪研究的方式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解,在这种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必须更多地关注具体行为而非状态,必须更多地强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而非‘是什么’这类的问题。”[12]伯格尔曼、鲍莫等则以生态理论为基础,将组织看作是一个有生命力的自组织系统,着眼于对组织背景和环境的思考,认为组织的环境驱动着组织的战略,在适宜的时刻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正确改变战略的能力将决定它的竞争力。这些研究反映了对组织战略的理解从机械观点向有机观点的转变,战略管理研究逐渐走向了动态化和综合化。法约恩把这一趋向称之为“战略有机观”的出现和发展。[13]

细而察之,基于生态理论视角对组织战略进行研究的文献又可以分为两个分支,一个分支主要是吸收和融合了纳尔逊和温特所发展起来的演化理论思想,另一个分支则以伯格尔曼、鲍莫的组织内生态模型为典型代表。在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理论模型中,组织不仅是一整套知识和惯例的集合体,并且还不断地通过搜寻和选择提升其技术和组织能力,以实现其更高的绩效水平。根据这一演化模型,组织战略的演变就可以描述为一种动态的过程,即组织基于以往的惯例、经验,通过搜寻和选择进行学习,选择所产生的反馈会对搜寻的方向产生影响。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根植于组织中的惯例会随着组织搜寻和选择活动的时序变化而变化,组织的战略也随之发展和变化。[14]基于组织内生态演化的战略模型则集中反映了大型组织中层级之间(基层部门、中层和高层)的各种复杂的管理活动所发生的多元的、同时的、相互关联以及序贯性的互动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组织的战略逐渐生成或改变,组织战略的演化过程体现了组织适应性变化的能力,从而也就决定了组织的长期生存和发展。[15]

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过程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组织战略理论经历了一段从强调组织外部到重视组织内部,然后再到强调组织外部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组织的不断发展演变及其组织生态环境的急剧变迁,为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的契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