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开拓进取的专家

开拓进取的专家

时间:2022-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纺织品作为人们穿着的基本对象,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也是稳定经济、安定人民生活的战略物资。因此,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纺织品的生产和供应问题,同时,各类纺织品生产经营机构也备受世人的关注。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耕耘集:亲历纺织品流通改革》一书,即夏威毅文选,就是这位商业专家亲历商业经营管理生涯的一个缩影。认为在调整纺织产业结构的同时,应下大力气调整产品结构,处理好外销和内销、原料和市场的关系。

流通产业需要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专家——为夏威毅同志《耕耘集》写的序言

“一吃二穿”,历来是人类物质生活消费的主题和首要内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吃、穿的具体对象与形式不断发展和革新,其功能与效用也得以扩大、转变和提升。纺织品作为人们穿着的基本对象,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也是稳定经济、安定人民生活的战略物资。因此,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纺织品的生产和供应问题,同时,各类纺织品生产经营机构也备受世人的关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纺织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成立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而纺织品原料的供应与生产的发展远远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需求增长的速度。为了稳定市场,保证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国家决定从1951年起对棉纱、棉布实行统购,从1954年9月起对棉布实行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1960年起又对主要针棉织品实行凭票供应。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虽然纺织工业有较大发展,但因经济工作受到极“左”思想路线的干扰,原棉生产供应不足,国产化纤开发迟缓,使纺织工业长期开工不足,生产赶不上消费需求增长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善,纺织品一直处于供应偏紧的状况。实践证明,实行“统购统销”在那个时期十分必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路线指引下,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全国纺织工业迅速发展,主要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加,棉纺和化纤织物及其品种花色也都快速增长,纺织品率先实现从卖方市场买方市场过渡的重大转变。80年代以来,随着纺织品供求形势的转变,国家取消了统购统销政策,全面放开了纺织品经营,将纺织品流通推向市场。改革开放近30年,尤其是1992年“十四大”以来,我国市场日益繁荣,纺织品行业得到飞速发展。

夏威毅同志从20世纪50年代前期起长期从事纺织品商业业务、计划、决策工作,是一位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商业专家,也是一位纺织行业省内外知名的企业家。据悉,他从1983年起受命出任陕西省纺织品公司总经理,长达16年之久。曾兼任全国省(市、区)纺织品公司联合会理事、中国纺织品协会第二届副理事长,被聘为陕西财经学院兼职教授。1998年退休后任省纺织品商业协会顾问。他曾多次评为企业先进工作者、陕西省财贸系统先进工作者、陕西省经贸委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获陕西省优秀企业家称号,受到省商业厅、财贸办、经贸委和省人民政府的表彰与奖励,在全省商贸系统和国内纺织品流通行业有重要影响。也因此,退休后还曾被上海等地的中外厂商,合资企业聘为市场顾问,从事参谋、咨询与高层管理工作,特别是在企业及行业改革发展进程中,他不仅敢于务实,而且勤于务虚,立足企业适时进行商业调查、市场分析,面对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思考,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建议,进行理论升华,努力做到虚实结合。从而,他不仅是一位脚踏实地、励精图治的实业家,而且是一名直接应对纺织品行业发展变化、积极参与流通产业改革实践的带头人。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耕耘集:亲历纺织品流通改革》一书,即夏威毅文选,就是这位商业专家亲历商业经营管理生涯的一个缩影。

收入该书的文章,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五类(五个部分):一是关于全国纺、针织品交易会改革发展的建议;二是对陕西省纺织品行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三是关于纺织品行业协会发展和行业改革的思考;四是城乡市场分析与展望;五是其他,特别介绍走出国门的访欧见闻与启迪。纵览全书,我认为,这些研讨和论述有以下重要的特点和可贵的贡献:

1.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作者立足纺织品行业改革发展,深入业务实际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典型经验,用以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例如,早在1983年12月提出《当前我省纺织品产销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意见》(省上召开的纺织品经营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以及《一个县城零售企业是怎样发展壮大的——澄城县购物商城改革发展经验的启示》、《一个值得关注的商业现象——西安零售市场进场费的初步调查》等文章,就是作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充分显示出务实求真的风范。

2.市场分析,资料翔实,颇具深度

除上述提到的文章外,又如《从西安市场零售业态的变化看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等,用大量数据评析,指出已形成零售业态新格局和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并指明了发展现代商业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增长点之一及其主要内容。又如《陕西农村服装市场的发展前景》等文章,在市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农村服装经营工作亟待改进和加强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分析和认识十分深刻,且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出独到见解,观点鲜明

例如,早在1983年分析纺织品产销问题时,就提出必须按照市场的需求组织生产和供应。1984年撰写的《纺织品批发商业体制改革初探》,1986年撰写的《积极探索纺织品新的流通渠道》等文章,就提出发挥国有专业批发的主导作用,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举,以城市为中心,开放式、多渠道、少环节的纺织批发体系的主张。这些论点在当年是可贵的新见,迄今也不失指导意义。又如《关于“中针会”改革与发展的探讨》、《关于纺织品商业协会发展的思考》等文章,指明了进入新世纪后中国针棉纺织交易会面临的形势、任务及其对策建议;揭示了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的作用,以及发展代理商的必要性及其条件等。再如《摸准国内外市场脉搏,找出振兴纺织业之路》一文早于1990年就鲜明地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观点,指出纺织业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是“从开拓市场着眼,从调整结构入手,首先要摸准省内、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脉搏。”认为在调整纺织产业结构的同时,应下大力气调整产品结构,处理好外销和内销、原料和市场的关系。这些论述迄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借鉴西方,在市场竞争中前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内纺织品市场态势的重大转变,作者密切关注国内与国外的市场动态,重视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例如《陕西省纺织品行业的基本情况》一文中提出:“不论企业主客观条件如何,都存在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环境、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经营方式的问题,只有积极参与竞争,不断搞好搞活经营,才能在困境中求生存、图发展。”《励精图治服务人民》的短文指明,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要兴旺发达,不但要靠物美价实的产品及周到的服务,还必须树立诚信经营、鲜明可亲的企业形象。”又如《入世后“中针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文指出:把“中针会”推向国际市场,打造国际品牌,不仅是展会工作者的任务,同时也是全行业的任务;并呼吁为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中针会”应加速提升组织管理水平,全力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巴黎国际服装博览会及其他——访欧印象》一文,介绍了对巴黎国际服装博览会的印象、法国的服装行业组织和著名服装品牌及其在海外授权代理业务的方式,并介绍了西欧零售业、餐饮服务业的错位经营、文明经商的经验等,写得具体、详细而生动,令人有亲临其境之感,给人诸多启迪。

当这本文选汇编成册后,作者约我为之写篇序言,我欣然应允了。这不仅因为我们是20世纪50年代初的校友,又在陕西西安这座古城新市共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亲睹了国家经济的变迁和现实社会的沧桑,共同迎来了“重振汉唐雄风”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同时,还因为作为陕西省纺织品商业的“一名老兵”——商业专家的夏威毅同志,既有丰富的经商阅历和经验,更有可敬的精神和人品:一是从年轻时代起一贯踏实勤奋的孺子牛精神;二是立足本职、锐意改革的进取精神;三是严己宽人、谦逊务实的高尚品格。

综上所述,这本文选的问世,一可成为对作者本人与其同辈经历的一份可贵的纪念;二可供流通产业同行参考,激励后人,必将有利于我国纺织品流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原载夏威毅同志所著《耕耘集——亲历纺织品流通改革》,陕内资图批字2008年023号,2008年5月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