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研究方法及主要观点

研究方法及主要观点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经济学家看来,能源利用率低是威胁中国能源安全的首要因素。如果为了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以至于刻意降低对境外能源的依赖程度,将会使中国付出更大的代价。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能源消费国,中国和美国是确保国际能源通道畅通以及全球生态平衡的两个最大利益攸关方,共同维护这些国际公共物品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此外,现实主义者强调能源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将会给一国安全带来的隐患。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主要观点

能源安全是一个兼具理论性和现实性的复杂课题,它涵盖了经济学、政治学等相关领域的内容。经济学讲的是如何以有限的资源应付无限的需求。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从根本上说是效率问题。换言之,就是“怎样才能最有效地配置资源?”68就能源而言,经济学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最有效率地开发利用能源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效益最大化视角下,能源安全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是能源强度,即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比。在经济学家看来,能源利用率低是威胁中国能源安全的首要因素。由此产生的后果是,能源短缺与高能耗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以及能源消费引起的环保影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能源的稀缺性明显体现。因此,他们认为,中国能源研究的重点必须从如何开发利用转向资源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等经济问题,69而“开源节流”——开发替代传统能源的新能源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主要途径。70

政治学尤其是国际政治研究也关注能源安全,后者又可大致分为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研究范式。自由主义特别是新自由制度主义以市场为导向,关注合作和绝对收益超过关注相对收益而发生的冲突。这种理论认为,国际制度已经发展壮大,通过建立各种有效的协调机制,利益一致的参与者将在机制制定及运行过程中彼此合作,甚至利益不一致的各方也能通过交换信息、建立工作关系以及提高透明度等措施有效降低冲突带来的风险。71该理论强调国家间合作将受到鼓励并且进一步制度化,因为国际制度即便不能遏止战争的爆发,至少能将导致冲突和战争的那些状况与倾向最小化。

持自由主义观点的学者认为,在国际能源市场中,不同行为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换言之,一国的能源安全在分割状态下难以保全,在共享状态中才能得以维系。因为从市场的角度看,即便从未向A国出口石油的产油国B国停止向他国供油,也会对A国产生影响,因为市场会将原本销往A国的石油转售到更为缺油的C国。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以牺牲他者来保证自己供应的办法不仅不会成功,而且将抬高国际油价,进一步损害本国利益。此时,只有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减轻脆弱性,能源安全才更有保障。72自由主义者强调,市场的反应要比政府分配更加敏锐,基于市场的措施要比纯政府行为更加低成本、高效率。73有鉴于此,他们认为中国依赖国际市场来满足国内的能源需求不可避免也不可怕。如果为了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以至于刻意降低对境外能源的依赖程度,将会使中国付出更大的代价。他们非但不赞同追求能源独立,反而强调整体经济层面的相互依赖已成为、可能也是唯一的抵制外国封锁的最有力的方法。74

基于同样的逻辑,自由主义者将国际能源通道和全球生态环境视为国际公共产品。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能源消费国,中国和美国是确保国际能源通道畅通以及全球生态平衡的两个最大利益攸关方,共同维护这些国际公共物品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75首先,就国际能源通道而言,他们建议中美两国划定保护海上国际能源运输通道的职责与义务,共同维护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共同提高运输效率,从而使两国都能降低安全成本并共享合作的收益。76其次,关于气候变化问题,他们强调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是史无前例的。一个在美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分子对中国人的害处,与一个在中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分子对美国人的害处是一样的,或者说对地球上任何一个人的害处都是一样的,这一事实意味着没有一个人可以逃脱我们都无法逃避的共同命运。77

现实主义理论强调国际关系本质上是“无政府”状态,权力的等级结构在国家之间建立了竞争性秩序。由于缺少一个全球性政府或利益调解者,各国为了争夺权力和发挥影响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现实主义者看来,国家的主要目标不是追求最大的获益或报偿。相反,在任何时候,国家的基本目标是阻止其他国家实现有利于它们的相对实力变化。78就能源领域而言,尽管能源进口国或是能源出口国都能从彼此成功的交易中获得收益,也将在失败的交易中遭受损失,但是它们更为在意的不是一己之所得,而是另一方的得失是否大于自己。此外,现实主义者强调能源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将会给一国安全带来的隐患。他们认为,即便在和平年代进口能源可能会带来更高的效率,但是在战争时期,这一虚假的市场稳定以及对经济发展可以忽略不计的那些好处将会荡然无存。79因此,现实主义者更为在意能源自给自足的重要性。尽管现实主义者承认市场在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但他们更注重国家政策,尤其是那些强国的政策对全球经济的重要影响。80作为相互依赖理论的一种替代,现实主义理论更多的是以国家为核心单位,运用地缘政治理论考察国际政治和军事关系的演变对一国能源安全产生的影响。对石油供给短缺的国家而言,国家石油安全系数与一国对世界事务外交和军事影响力成正比,而与该国石油需求的对外依存度成反比。一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大、对外军事外交影响能力越小,则该国石油安全系数就越低,不安全的风险就越大。81现实主义者认为中国石油安全的破解之道在于:在降低海外石油依存度的同时,加快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以便确保海上石油通道的安全。82

不难想象,现实主义者眼中的国际能源贸易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因此同为石油进口大国的中美能源关系呈现出高度的竞争性。83鉴于能源不可避免地与其他问题联系在一起,而北京与华盛顿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并非一致,在寻求海外能源供应时,中美将会产生新的地缘政治问题,使两国关系更为复杂。84事实上,早在20世纪末,就有西方学者对中国与中东产油国关系的升温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安。在他们看来,“(中国)与中东之间在下一代的这种越来越紧密的必然联系,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西方在世界秩序中的霸主地位”85。还有学者认为中国对石油的欲望可能导致“西方最糟糕的噩梦——‘伊斯兰教与儒家思想’的联合”86。此外,在悲观的现实主义者看来,中美两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领域更是陷入了“一项双方的自杀式的合约”87

上述研究范式或宏观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能源安全的属性,并且为决策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然而,诚如拉米(Steven L.Lamy)所言:“每一种理论都会忽略一些东西,没有理论能够提供有关复杂世界的图画,没有理论能够垄断真理。”88由于能源安全课题本身涉及众多领域并具有多重影响,因此我们在考察对其进行解释的上述理论时,应该给它们以这样的定位,即它们所提出的基本假定都在能源产业的某一领域有力地解释了能源安全的属性,但都难以全面、合理地诠释各个能源产业领域所属能源安全的全部内涵。有鉴于此,只有运用不同的理论考察不同的领域,方能求得对本课题比较全面的理解。

基于上述判断,本书主要借助现实主义的地缘政治理论来解析中美两国在能源上游领域呈现的竞争现象。经济学以及国际政治的自由主义理论在研究这一领域时存在着某些重大的缺陷。首先,正如美国学者迈克尔·克莱尔(Michael T.Klare)强调的,在能源领域,市场份额与经济利润绝非唯一的考虑因素。89有了石油,能源就不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而开始成为石油进口国之间,或是进口国与出口国之间,抑或是石油公司与政府之间政治冲突的一个动因和竞技场。它所反映出的问题有很多:直接控制石油资源;提高石油供给的安全性;巩固自身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地位;以及保证大量的盈利。90可以说,围绕能源安全的各个主要环节,都体现着政治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经济学家们显然明白国家的政策和活动与经济活动发展结果相关,但是他们往往忽视甚至无视政治因素。91这一忽视不仅导致了经济学家们难以准确预测国际油价的动态走向,而且经验事实同样证明了那些为经济学家所推崇的自由放任的能源政策是一种“天真的态度,特别是当世界的大部分油气资源不是由市场力量控制的时候”。92因此,仅仅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能源安全上游领域的问题有其内在的局限性。

其次,诚如苏珊·斯特兰奇(Susan Strange)所批判的:自由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作出了一个重大的荒谬的假定:公司(特别是大公司)在规划生产的时候,以及国家在确定贸易政策的时候,为了把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放在第一位,都会把安全和生存问题撇在一边。93属于自由主义研究范式的相互依赖的能源安全观往往忽视甚至是无视国家对安全的优先考虑。换言之,即便在这个能源供应全球化的体制下,一旦出现紧张状况,某个石油消费国的充足供应必然是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的,哪怕两者是盟友或合作伙伴。94此外,自由主义者所推崇的自由市场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制定用作评估某项能源政策有效性的一系列目标时,只考虑了与国内市场效能相关的因素,而完全忽视了国际供给安全性这方面的因素,而这通常是过去能源政策首要考虑的因素。95

再者,尽管在两国政府、能源技术研究和学术机构的共同推动下,中美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但两国合作范围仍然有限,主要集中于能源行业的下游领域,核心目标是提高中国能源利用效率。96伴随着对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的上升与国际能源价格上涨两者关系的关注,以及中国增强在其关键资源供应地尤其是化石燃料产地的“力量投射能力”对美国国家安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的担忧,中美两国在能源上游和中游领域的矛盾开始日益突出。这一现象与现实主义理论的阐释更为吻合,表明了政治和安全考虑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两国领导人的决策行为。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地缘政治理论能够较为成功地解读石油为何既充当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同时又是引起政治斗争的根源。总的来说,石油与地缘政治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是由经济、地理及军事因素造成的。在经济学家看来,石油无疑是世界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地质学家而言,在三大化石燃料中,石油的探明储量最为有限,并且那些业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在各大洲分布极为不均,只有少数国家能够自给自足。在战略家眼里,石油不仅仅是一种能源,更是一种掌握权力的工具。97这点正如沙特阿拉伯前石油部长亚马尼(Sheikh Ahmed Zaki Yamani)所言:“有两件事非同一般:一个具有政治含义,那就是战争与作为政治工具的石油的关系问题;另一个则是石油的价格问题。麻烦的是两者往往纠缠在一起,并且很容易混为一谈。”98

就能源安全通道而言,中美两国既存在着合作的前景,但也不能排除冲突的可能性。在和平状态下,非传统安全是影响中国能源运输安全长期且重要的因素,如海盗与恐怖主义活动是目前影响海上能源安全通道畅通的主要威胁,而这一点显然也困扰着美国政府。从相互依赖的视角出发,海上运输通道是国际公共物品,参与对这些公共物品的维护及其使用规则和惯例的建构,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不过在非和平状态下,美国有能力且有可能利用海上能源通道对中国形成制约。中国政府担心一旦台湾海峡爆发军事冲突或者当国际原油供应出现中断时,美国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将会限制甚至是终止中国获取海外能源。因此,中国不会也不能在撇开地缘政治因素的情况下,思考本国能源安全的威胁来源。

如果说中美两国在能源行业的上游领域以竞争为主,在中游领域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话,那么两国在能源行业的下游领域则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美国在节能、能效、环保等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且具备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而中国的石油天然气、节能、大气治理、环境保护等能源和环保产业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中国可以从美国获取技术、经验与资金,以一种效益较高、污染较少的方式满足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美国方面的积极投入将为美国公司赢得巨大的投资以及贸易机会,这不但有助于缓解美国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还将为两国间建立更加信任的双边关系创造条件。即便是在最为棘手的全球气候变化领域,中国只要应对措施得当,积极参与全球能源与环境治理,美国因素亦能成为中国国内能源与环保革命的催化剂。这些都是经济学家与相互依赖论者对中美两国能源关系持乐观态度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注释

1.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04》,朱起煌等译,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203—204页。

2.参见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ClimateChange 2007:Syn-thesisReport(Sweden:TERI Press,2008),p.36。如果算上化石燃料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以及六氟化硫等其他五种温室气体,那么化石燃料所占比重还将进一步提高。

3.[美]丹尼尔·耶金:《石油风云》,东方编译所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4.陈新华:《能源改变命运——中国应对挑战之路》,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5.林伯强:《中国能源政策思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6.张雷:《矿产资源开发与国家工业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02页。

7.林伯强:《中国能源问题与能源政策选择》,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前言。

8.BP,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1(London:BP,June 2011),p.40.

9.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通常用两者年平均增长率间的比值表示。计算公式为: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10.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编:《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0》,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11.BP,BP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2011,pp.10,11.

12.能源强度(energy intensity)又称作单位GDP能耗,通常以生产每单位商品或服务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来表示。

13.参考情景是指在给定的经济增长、人口、能源价格和技术设想条件下将得出的结果,前提是各国政府不再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来改变基本能源趋势。

14.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World Energy Outlook,2011(Paris: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11),pp.107,126.

15.Ibid,pp.159,165.

16.Ibid,pp.381,420.

17.Ibid,p.595.

18.王正立主编:《外国人看中国的资源问题》,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19.http://www.eia.doe.gov/environment.html.

20.陈新华:《能源改变命运——中国应对挑战之路》,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80页。

21.[美]迈克尔·克莱尔:《石油政治学》,孙芳译,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22.James B.Steinberg,“Administration’s Vision of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Keynote Address at the 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Washington,D.C.,September 24,2009).

23.Joint Chiefs of Staff,The National Militar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1:RedefiningAmerica’sMilitary Leadership(Washington,D.C.,08 Feb-ruary,2011),p.14.

24.[美]李侃如:《美中关系展望》,《美国研究》2009年第2期,第11页。

25.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China’sArrival:AStrategic Framework for a Global Relationship(Washington,D.C.,September 2009),p.22.

26.笔者用“中国能源安全”作为“篇名”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现自2001年以来,共有200余篇相关文章;若用“我国石油安全”作为“篇名”搜索,另有近150篇文章出现;如果用“石油安全”或“能源安全”作为“篇名”搜索,分别出现了近千篇文章,可见能源安全已成为当前国内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国外学者同样关注这一课题,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性刊物《中国季刊》(TheChina Quarterly)近年来就刊登了数篇关于中国能源安全的文章,《当代中国》(Contemporary China)于2008年5月以“中国寻求能源安全:国际与国内含义”为主题出版了一期专刊,而《中国安全》(ChinaSecurity)更是早在2006年夏季号以同样的主题出版了一期专刊。此外,《外交》(Foreign Af fairs)、《华盛顿季刊》(TheWashington Quarterly)、《生存》(Survival)、《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当代史》(Current History)、《环球事务季刊》(Orbis)、《新闻周刊》(News-week)、《世界政策》(World Policy Journal)等刊物上皆有相关主题的文章。

上述文章经笔者仔细筛选,发现以中美能源关系为题的仅剩十余篇,如吴磊、刘学军:《能源安全与中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美国问题研究》2009年第1期;秦治来:《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4期;王联合、周云亨:《中美石油关系研究现状述评》,《国际论坛》2008年第4期;雷欣:《中美能源关系博弈分析》,《长江论坛》2008年第2期;查道炯:《能源问题与中美关系》,《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4期;亢升:《美国因素与中国在非洲的石油安全和外交》,《理论导刊》2006年第4期;李亚敏:《影响中美关系的能源因素》,《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查道炯:《中美能源合作:挑战与机遇并存》,《国际石油经济》2005年第11期;张永宁:《我国石油安全中的美国因素》,《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8期;王海滨:《美国因素对中国石油安全的影响》,《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相对而言,国外学者更为关注日益提高的海外石油依存度将会给中国的军事以及外交政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因此涉及中美两国能源关系的文献要更为丰富一些。

27.可以参见下列文献以及法案各相关章节:The Secretary of Defense,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Washington,D.C.,February 6,2006);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AnnualReport toCongress:MilitaryPower of the People’sRepublic of China2008;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AnnualReport toCongress: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Republic of China 2006;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5;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The88 Queensway Group:A CaseStudy inChinese Investors’Operationsin Angola and Beyond(Washington,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July 10,2009);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2006 Report to Congress(Washington,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06);Energy Policy Act of 2005(Aug.8,2005);Report of the National Energy Policy Development Group,National Energy Policy(Washington,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May 2001)。

28.Erica.S.Downs,“The Chinese Energy Security Debate,”ChinaQuarterly,No.177,May 2004;David Hale,“China’s Growing Appetites,”The National Interest,Summer 2004;Bernard D.Cole,Oil for the Lampsof China—Beijing’sSearch for 21stCentury Search for Energy(Washington D.C.:Institute for 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2003).

29.David Zweig&Bi Jianbai,“China’s Global Hunt for Energy,”ForeignAffairs,September/October 2005;Michael T.Klare,“Fueling the Dragon:China’s Strategic Energy Dilemma,”Current History,Apr.2006.

30.2005年9月21日,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就美中关系问题发表演讲时,对中国的能源获取方式表示不满。Robert B.Zoellick,Deputy Secretary of State,“Whither China:From Membership to Responsibility?”Remarks to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New York City,September 21,2005.http://www.ncuscr.org/articlesandspeeches/Zoellick.htm.

31.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2004 Report toCon-gress,p.11.

32.Flynt Leverett&Pierre Noel,“The New Axis of Oil,”TheNational Interest,Summer 2006;Gabe Collins&Carlos Ramos-Mrosovsky,“Beijing’s Bolivarian Ven-ture,”The National Interest,September/October 2006;Calder,K.“Asia’s Empty Tank,”ForeignAf fairs,March/April 1996.

33.李向阳:《谁来为21世纪中国加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余建华、王震:《“中国能源威胁论”析解——兼议内外并举的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载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国际体系与中国的软力量》,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第64—85页。

34.徐小杰:《新世纪的油气地缘政治: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页。

35.查道炯:《中美能源合作:挑战与机遇并存》,《国际石油经济》2005年第11期。

36.林伯强:《能源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165页。

37.肖炼:《中美能源合作前景及对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第156页。

38.李果仁等著:《中国能源安全报告》,红旗出版社2009年版,第178页。

39.参见吴磊:《反恐战略、“倒萨”战争与美国的石油争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5期;《伊拉克战争对我国石油安全的影响》,《国际论坛》2003年第4期;周继红:《伊拉克战争与中国的能源安全》,《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40.韩立华:《能源博弈大战》,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浩君编著:《石油效应——全球石油危机的背后》,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唐昀:《大搏杀——世纪石油之争》,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41.查道炯:《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42.许勤华:《新地缘政治:中亚能源与中国》,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年版,内容提要,第2—3页。

43.吴磊:《能源安全与中美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9页。

44.Robert A.Manning,The Asian Energy Factor Myths and Dilemmas of Energy,Securityand the Pacific Future(New York:St.Martin’s Press,2000).

45.Erica S.Downs,China’s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Santa Monica:RAND,2000).该报告也引起了中国高层的高度重视。在2003年11月2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闭幕会上,胡锦涛主席分析了中国的经济形势,第一次提到了金融和石油两大国家经济安全概念。他指出,一些大国一直染指并试图控制马六甲海峡的航运通道,因此必须从新的战略全局高度,制定新的石油能源发展战略,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这被国际传媒称为胡锦涛要破解“马六甲困局”。

46.Roland Dannreuther,“Asian security and China’s energy needs,”Oxford Uni-versity Pressand The Japan Association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2003;类似的观点还可参见Bruce Blair,Chen Yali&Eric Hagt,“The Oil Weapon:Myth of China’s Vul-nerability,”ChinaSecurity,Summer 2006,pp.32—64。

47.Lyle Goldstein&William Murray,“China Emerges as a Maritime Power,”Jane’sIntelligenceReview,October 2004.

48.[美]查尔斯·E.齐格勒:《中国外交政策中的能源因素》,《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10期。

49.Andrew Erickson,“Pipe Dream—China Seeks Land and Sea Energy Security,”Jane’sIntelligenceReview,August 2009.

50.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编写一套有关资源与经济安全的丛书,运输通道与能源安全问题可以参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全球能源大棋局》,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第78—98页。除此之外,有关于海上安全通道的还可以参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上通道安全课题组:《海上通道安全与国际合作》,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

51.Zhang Wenmu,“Sea Power and China’s Strategic Choices,”China Security,Summer 2006,pp.17—32.

52.参见李小军:《论海权对中国石油安全的影响》,《国际论坛》2004年第4期;张洁:《中国能源安全中的马六甲因素》,《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3期。

53.薛力:《“马六甲困境”内涵辨析与中国的应对》,《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10期。

54.吴爱军、吴杰:《中国进口石油安全战略通道分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55.张宇燕、管清友:《世界能源格局与中国的能源安全》,《世界经济》2007年第9期。

56.[美]迈克尔·麦克尔罗伊、克里斯·尼尔森:《能源、农业和环境:中美合作的前景》,载傅高义主编:《与中国共处:21世纪的美中关系》,田斌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224页。

57.[美]保罗·罗伯茨:《石油的终结》,吴文忠译,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58.Kenneth Lieberthal and David Sandalow,OvercomingObstaclestoU.S.—China Cooperation on Climate Change(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John L.Thornton China Center,2009).

59.William Chandler,“Breaking the Suicide Pact,”Carnegie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May 8,2008.

60.赵宏图:《关于中美能源合作的几点思考》,《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1期。

61.肖炼:《中美能源合作前景及对策——改善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

62.张海滨:《环境与国际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3.张利军:《中美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商与合作》,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

64.参见夏立平:《美国国际能源战略与中美能源合作》,《当代亚太》2005年第1期;《美国国际能源战略趋势及中美能源合作可能性》,《当代石油石化》2004年第9期;查道炯:《中美能源合作及对东亚合作的影响》,《外交评论》2005年第6期。

65.王联合、周云亨:《中美石油关系研究现状述评》,《国际论坛》2008年第4期。

66.梅然:《该不该有国际政治理论的中国学派?——兼评美国的国际政治理论》,《国际问题研究》2000年第1期。

67.王正立主编:《外国人看中国的资源问题》,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68.[英]苏珊·斯特兰奇:《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国家与市场》,杨宇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页。

69.林伯强:《能源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

70.参见Mao Yushi.,“Politics vs.Market,”China Security,Summer 2006,pp.106—115。

71.David A.Baldwin,ed.,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The Contemporary Debat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partⅢ.

72.Frank Verrastro,Sarah Ladislaw,“Providing Energy Security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TheWashington Quarterly,Autumn 2007,pp.95—104.

73.陈新华:《能源改变命运——中国应对挑战之路》,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

74.查道炯无疑是国内以相互依赖视角研究能源安全最有建树的学者,上述观点分别在其下列文章中得到较为全面的阐释:《相互依赖与中国的石油供应安全》,《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6期;《能源依赖进口并不可怕》,《世界知识》2006年第9期;《从国际关系角度看中国的能源安全》,《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第6期。此外,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的查尔斯·E.齐格勒教授也持有同样立场,参见[美]查尔斯·E.齐格勒:《中国外交政策中的能源因素》,《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10期。相比学术界而言,实业界尤其是国际石油公司更为赞同相互依赖的能源安全观。例如,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CEO雷克·蒂勒森在一次公众演讲中指出,能源独立并不能“为能源安全带来希望。我们只有巩固和扩大能源伙伴关系才能抵抗冲击”。他认为,应付能源供应中潜在危机的“真正的全球化解决办法”是“加强相互依赖性。全球商品市场以其对全球性事件的敏感和易变而闻名。石油市场也不例外。为减轻这些影响,并且做到经济发展中关键的能源安全,我们必须将能源供应多样化”。参见[美]罗伯特·布莱斯:《能源独立之路》,陆妍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1页。

75.前国际能源署署长助理陈新华先生结合丰富的个人经历较为信服地阐述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将有助于加强本国的能源安全。参见陈新华:《能源改变命运:中国应对挑战之道》,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社科院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肖炼强调了中美能源合作对改善两国的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参见肖炼:《中美能源合作前景及对策——改善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76.Jeffrey A.Bader,“The Energy Future:China and the U.S.—What the United States ought to Do?”,China Initiative,Foreign Policy Studies,Brookings Conference on China Energy,William Davidson Institute,Ross School of Business,University of Michi-gan,February 8,2006.

77.Asia Society&Pew Center,Common Challenge,Collaborative Response:A Roadmap for U.S.—China Cooperation on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January 2009),p.47.

78.参见Joseph M.Grieco,“Anarchy and the Limits of Cooperation:A Realist Cri-tique of the Newest Liberal Institutionalism”,in David A.Baldwin,ed.,Neorealismand Neoliberalism:TheContemporary Debate,partⅡ。

79.D.H.Robertson,“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Trade,”Economic Journal,Vol.48(March 1938),pp.11—12,cited in Jonathan Kirshner,“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alism,”in Ethan B.Kapstein and Michael Mastanduno,eds.,Unipolar Politics:Realismand State Strategies After the Cold War(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8),Columbia International Affairs Online.

80.[美]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杨宇光、杨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81.张文木:《中国能源安全与政策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5期。

82.参见刘新华、秦仪:《中国的石油安全及其战略选择》,《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12期;王家枢:《中国石油安全与地缘政治》,《资源产业》2004年第1期。

83.参见Michael T.Klare.“Sino-American Energy Competition,”Survival,Vol.50,No.4,August/September 2008,pp.68—74。

84.Erica.S.Downs,“How Oil Fuels Sino-U.S.Fires,”BusinessWeek,Sep.4,2006.

85.Calder,K.“Asia’s Empty Tank,”ForeignAf fairs,March/April,1996,p.56.

86.Manning,Robert A.TheAsian Energy Factor:Mythsand Dilemmasof Energy,Security,and the Pacific Future(New York:Palgrave,2000),p.60.

87.转引自William Chandler,“Breaking the Suicide Pact:U.S.—China Coopera-tion on Climate Change”。

88.John Baylis&Steve Smith,eds.,TheGlobalizationof World Politics,Second Ed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197.

89.[美]迈克尔·克莱尔:《石油政治学》,孙芳译,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第173页。

90.[意]Alberto Cl8:《石油经济与政策》,王国樑等译,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另外,剑桥能源协会主席丹尼尔·耶金曾言简意赅地评论道:“石油,10%是经济,90%是政治。”见[美]丹尼尔·耶金:《石油风云》,东方编译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91.Benjamin J.Cohen,Organizing theWorld’s Money:The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Relations(New York:Basic Books,1997),p.41.

92.Richard G.Lugar,“The new energy realists”,TheNational Interest,Summer 2006,June 5,2006,p.6.

93.[英]苏珊·斯特兰奇:《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国家与市场》,杨宇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9页。

94.[法]菲利普·赛比耶洛佩兹:《石油地缘政治》,潘革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95.[意]Alberto Cl8:《石油经济与政策》,王国樑等译,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51—52页。

96.对于中美两国能源领域合作的概述,参见查道炯:《中美能源合作:挑战与机遇并存》,《国际石油经济》2005年第11期。

97.周云亨:《新世纪的〈石油风云〉》,《福建论坛》2009年第8期。

98.Yamani commenting on the first oil shock in Jeffery Robinson,Yamani:Thein-sideStory(London:simon and Schuster,1988),p.8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