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代中国的知识人和知识群体

古代中国的知识人和知识群体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智囊是现代智库的萌芽形式,特指足智多谋、专门为君主或他人出谋划策的人。(一)士对中国知识人的讨论往往会聚焦到对“士”的讨论,然而士和知识人却不能完全对等。这一制度的完善带来的改变是知识群体的多样化、政治集团的多样化以及权力关系的变化。例如,南宋初年,围绕对金的战与和,各派知识群体就进行过激烈的争斗。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智囊是现代智库的萌芽形式,特指足智多谋、专门为君主或他人出谋划策的人。《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中记载道:“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写道,晁错以善辩为太子(后来的汉景帝)赏识,“太子家号曰‘智囊’”。唐朝的颜师古注释道:“言其一身所有皆是智算,若囊橐之盛物也。”智囊或中国古代的智库,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以不同的形式和称谓,出现在历史长河的不同阶段,如士、门客、学宫、士族门阀、党与书院等,不一而足。

(一)士

对中国知识人的讨论往往会聚焦到对“士”的讨论,然而士和知识人却不能完全对等。士阶层兴起于春秋,士的概念非常广,除了知识人以外还包括其他各种人才,比如勇士、方士、使士等等。两晋以后形成了士族,与庶族对立,并垄断了国家政治。但出身庶族的知识人也大有人在,比如左思、陶渊明。士族门阀制度到唐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逐步瓦解。宋以后,来自边远地区的读书人也可以成为士大夫群体的重要成员,并对政治发挥巨大影响,比如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都来自当时处于偏远地区的江西。可见政治环境的不同,士的社会特点在各个历史时期也各不相同。

(二)门客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有养客之风。一方面诸侯和贵族因为礼贤下士而可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声望。比如战国时候的四公子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出于扩张自身势力的目的,广招宾客,为自己留下美名。另一方面,有能力或者有知识的人出于生计,也需要寄身于贵族之家。

门客所提供的服务几乎无所不包。《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为指导秦王嬴政治国扩张而组织门客编写的著作,其内容虽以儒、道为主,却也包括了墨、法、兵、农、纵横、阴阳等各家思想。可见吕不韦的门客其知识背景千差万别。由于养士有很强的功利目的,门客的待遇与其为贵族提供的智力服务有关,差别也较为悬殊。贵族与其所养门客之间虽然有着一种近乎主奴的关系,但是门客来去也很自由,在这里的待遇不好,可以到其他地方做门客。

(三)学宫

除了贵族自己招揽门客,由国家设立学宫招贤纳士,并达到提升国力、造就学术辉煌的事例当属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设立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设立的目的是“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尊宠之”。齐威王对政治经济进行改革时期,稷下学宫得到了空前发展。学宫中各派云集,儒、道、名、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农等各家聚集一堂。司马光曾说,稷下学宫“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齐国学术空前活跃,对于齐国政府而言,稷下学宫的功能在于通过学者论政,使齐国国君获得治国之策。设立稷下学宫的效果也是显著的,从国家发展的角度而言,齐国的国力获得了大幅提高;就学术发展而言,稷下学宫的设立真正开创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格局。应该说,稷下学宫为知识人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尊重,齐国政府摆脱功利的立场,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使齐国文化得到繁荣,并促进了国家的发展,这与普通的贵族招揽门客有明显的不同。

(四)士族门阀

魏晋时期,由于士族门阀垄断政治,只有士族出身才能充任高官,因而也只有来自士族的知识人才能对政治有所影响,除了权力,社会财富也集中在士族门阀手中,他们往往能左右政局,其影响力甚至超过皇帝。而庶族出身的知识人只能充当低级别官吏,否则只能栖身山林。陶渊明便是庶族出身,低级别的官吏职位让他经常蒙受羞辱,最终促使他归隐。当然门阀制度的存在对政治也有有利的一面,由于高级别官员固定来源于几个望族,所以政治本身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尽管魏晋时期政治较为动荡,但是社会本身相对稳定,特别是到南北朝时期,这种优势就较为明显。

(五)科举制与结党

隋唐以后,由于科举制度的兴起,门阀制度逐步被打破,寒门之士通过科举也可以进入国家的政府管理机构。宋代以后,科举制度逐步完善。这一制度的完善带来的改变是知识群体的多样化、政治集团的多样化以及权力关系的变化。

即使是科举兴起,寒门入仕也绝非易事。以毫无背景、一文不名的身份要立足官场,自然要寻找靠山。在政治清明的时候,当然可以以才华寻找到赏识自己的良臣,从此开始一帆风顺的官场生涯。苏轼为欧阳修所赏识,并在朝野上下引起关注,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例子。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如欧阳修这般有胸襟者少,如宋初这般有良好人文风气的时代亦少。当然也有因为师承学术流派和观点一致,或者政见一致而归为一党的,如北宋“元祐更化”上台的保守派后来被称为元祐党人,明代因为共同的学术思想而结成的东林党,等等。更多的时候,寒门子弟往往投奔同乡的老一代官僚,因同乡之谊,相互之间有着近似的习惯、相仿的观念,互相认同,长辈官僚需要可靠的门生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新科进士则倚重前辈官僚在宦海立稳脚跟。在宋明两代的政治中,大家纷纷同乡为党,宋代就有洛党、蜀党、赣党等等。更为次之的是,如果政治黑暗,寒门出身的进士只能顾及利益,依附强势政治集团。当然,对于寒门出身者,自身的价值观念未必一定会恪守高尚的价值准则,实现自身地位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北宋王安石来自当时地处偏远的江西抚州,他“为了给自己和自己的理论谋求领导地位,往往会比其他地方的人更加富于侵略性”(刘子健,2012:47)。

在中国古代,结党往往与营私相关,在政治舞台上,党争频繁出现,往往同集权和专制相呼应。正是因为权力的集中,所以导致权力的争夺,而这在魏晋时期是少有的。唐宋以后,政治决策的有效性,一是取决于皇帝是否能英明决断,在众多政治建议中选择正确的,二是以党为形式的知识群体能抛开党派利益,根据实际情况而不是政治信条,提出有效的政治策略。集权时代治策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例如,南宋初年,围绕对金的战与和,各派知识群体就进行过激烈的争斗。1135年,金人南侵,宋军在藕塘(今安徽定远东南)之战中获胜,围绕是否乘胜北伐,在赵鼎和张浚两位宰相之间产生矛盾。赵鼎是北宋程学的信徒,政治上属于保守派。张浚则更倾向于王安石变法派。赵鼎认为,以南宋当时的实力不足以北伐,当放弃淮河流域,退守长江,以巩固胜利成果。军事家张浚则坚持北上反攻。虽然两位宰相的政治理念不同,但是一直以来却高效合作,可这次高尚的赵鼎谦让了,他认为张浚的军事才能不可替代,主动辞职。张浚选择了日后的奸相秦桧与自己搭档。在南宋初年,秦桧既不是改革派,也不是保守派。1137年,张浚因为用人不利导致军人变节而被放逐。之后,赵鼎复相,虽然他提议仍由张浚与自己搭档,但是没有得到宋高宗的认可,只得与秦桧共事。当金人以极其苛刻且有辱南宋的条件提出议和之时,保守派赵鼎内心反对议和,但是出于对宋高宗的忠诚,他认为在不影响国格的情况下可以议和,而秦桧则迎合了高宗急于议和的心态。最后赵鼎罢相,1141年南宋屈辱地与金人议和,秦桧则成为日后的权相。

在南宋抗金的一系列的事件中,应该说正确的军事战略确实被提出了,但是最后被采纳的却是最差的策略——屈辱地议和。帝王的意志主导了决策的走向,而善于揣摩帝王意图却心术不端的知识人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六)书院

在中国历史上也形成了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类似的知识群体或机构——书院。书院是知识人传授学术和政治理念,培养学术和政治人才的地方。所以,书院既有学术功能也有政治功能,围绕书院既可以形成学术流派,又会形成政治派别。其最有代表性者即东林书院。东林书院始建于北宋,为程学弟子杨时讲学之所,至明万历年间,因顾宪成于此讲学而复兴。东林书院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一时间人才云集,名噪一时。东林书院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如刚正不阿的左光斗。另一方面,围绕东林书院而形成的东林党一直是当时清议的主流。所谓清议,就是以儒家思想批评时政。东林书院正是以这种方式在社会上扩大自己的声望,并最终影响政治。当然,也要分成两方面看待东林党的政治影响。党争毕竟脱离不了利益关系,东林党人也不能免于此道。围绕明神宗继承人的问题,东林党与浙党、齐党等各派激烈斗争,双方都通过各种方法打击对方。甚至在满人入侵,国家危在旦夕之际,仍然不忘争斗,所以史家有所谓“明亡于党争”之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