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龄群体是一个非正式的社会结构,但在一个人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尤其是对青少年时期观念、态度的形成影响重大。首先,在亲密频繁的交往中,同龄群体会成为一种独特的亚文化单位,传递所属群体的政治文化。其次,尽管许多同龄群体并不会有意识地谈论政治,但同龄群体中的氛围对于成员的个性乃至基本人生观都会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社会成员对政治的看法。

13.2.1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

在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政治信息的输送、政治文化的传递都需要一定的渠道和媒介。随着社会政治结构的日益分化,承担政治社会化功能的正式和非正式媒介也越来越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

在一个人实现政治社会化的诸多媒介中,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起点。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为社会的一员,家庭一直是其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也是社会成员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在家庭环境中,上一代人通过日常生活把他们对世界和社会的看法、对政治体系的认识、对政治权威的态度、对政治事件的评价以及他们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信仰、政治情感、政治倾向等直接或间接地传授给下一代,使其初步了解外部政治生活。另外,家庭生活的模式、家庭的社会背景以及家庭的社会交往关系等,也都会在儿童的心理上打下烙印,这是他们认识社会生活及自身社会地位的基础。儿童时代的经历和所受到的影响对一个人一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选择都十分重要,虽然成长到一定阶段之后,社会成员还可能接受再社会化教育,但早期所受到的影响往往会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积淀下来,并且“先入为主”,成为影响人们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因素。

许多研究也表明,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亲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意见影响着子女的态度和意见;积极参与家庭决策的青年人很可能到成年时在政治上表现也非常积极;专制家长式的家庭教育,有助于产生两种人:政治专制者和政治服从者;幼时家庭生活不完满、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成年后可能成为一种社会反常人;家庭环境的“隔代遗传”可能会塑造一种保守性格

2.学校

一般而言,学校是儿童脱离家庭后所进入的第一个专门的社会化机构,或者说它是正式的、系统性的和强有力的政治社会化媒介。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儿童都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这说明了学校教育的影响力是十分强大的。学校实施政治社会化的方式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两种。正规教育是指学校通过正式的课程设置和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教育;非正规教育是指学校中存在的政治文化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学校通过各种活动向学生灌输特定的政治价值和政治态度,强化其对政治体系的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各种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的培训,扩大或改变青少年最初在家庭生活中所确立的政治认识、政治态度、政治价值取向。正是因为学校具有这样的功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一直是历代统治者关注的焦点,学校教育也成为政治体系培训公民的重要手段。

3.同龄群体

同龄群体是指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社会背景、受教育程度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组成的社会群体。从人际互动的角度来说,同龄群体之间最容易发生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同龄群体是一个非正式的社会结构,但在一个人的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尤其是对青少年时期观念、态度的形成影响重大。首先,在亲密频繁的交往中,同龄群体会成为一种独特的亚文化单位,传递所属群体的政治文化。其次,尽管许多同龄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并不会有意识地谈论政治,但同龄群体中的氛围对于成员的个性乃至基本人生观都会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社会成员对政治的看法。

4.工作单位

当一个人结束自己的学校生活后,就要进入社会,在工作单位里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个人的政治社会化也随之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工作单位是政治社会化的正式媒介,它所实施政治社会化的最大特点是定向选择。例如,个人要想获得某种职业或较高的社会地位时,就会有意识地采纳与这个职业或地位有关的行为。而工作单位一般都有关于这方面的明确规定和规范。在工作单位中,个人对自己的地位、利益、权利、义务等均有明确的认识,其政治态度、政治立场和政治行为也趋于确定化。此外,工作单位还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政治集团和基层组织,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和愿望加入这种或那种团体组织,正式担负起一定的政治角色。

5.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一些专业化机构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向分布广泛且为数众多的社会成员传递信息的过程,主要媒介包括电视、广播、报纸、书籍、杂志、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是其时时处处都在与社会成员接触,形式纷繁且易于接受,这是其他媒介所难以比拟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也日益发达和普及,它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它既可通过经常性地传播政治知识诱发和提高人们的政治兴趣,又可通过传播政治信息引起人们对政治问题的分析和评价。这种持续性地、有选择性地向社会公众的信息灌输过程,常常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下来,从而形成某种特定的政治倾向和政治态度,达到政治体系对其成员政治社会化的目的。因此,掌握大众传播媒介,操纵公共舆论,历来是统治者用以传播社会主导政治文化,塑造政治体系成员共同的政治意识的最基本的手段之一。大众传播媒介实现政治社会化的功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新闻报道、舆论渲染等使某些政治事件引人注目,吸引社会成员对政治问题的关注,以增强公众认知,引导公众的政治态度和情感取向;二是除在各种宣传报道中提供政治信息外,还直接向社会成员灌输某种政治理念、政治价值和政治态度。此外,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是信息沟通的桥梁,而且是改造政治文化的工具。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要上升为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必须通过广泛的大众传播。从这一意义上说,谁掌握了大众传播媒介,谁就掌握了政治文化的主导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开始冲击传统的政治社会化模式。网络的及时性、交互性、选择性、海量性、全球性等诸多特点都对个体社会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媒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信息化无疑会促进个体政治观的形成和政治素质的提高,从而加速政治人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网络塑造了一个开放的空间,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文化、伦理观念、道德意识、政治行为都将对社会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网络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使各种政治观念的渗透更加隐蔽。可以说,网络对传统政治社会化模式的冲击是必然的,但这种冲击的性质和程度目前还尚无定论。

6.政治活动

不同的政治活动为社会成员获取政治经验、参与政治实践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如政治事件的发生、政治制度的变革、政治秩序的变动等,都会对社会成员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心理产生重大影响。

在各种政治活动中,民主选举无疑是现代社会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活动。在选举期间,社会成员得以广泛参与政治活动,评价政治代表,了解公共政策,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这些都有助于社会成员提高政治认识和政治技能。因此,选举活动不失为政治社会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政治事件也是人们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尽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影响并没有被研究政治社会化的学者们充分地注意到。事实上,任何重大的政治事件都会引起人们对政治对象的认识、评价和情感的巨大变化,甚至引起人们整个政治观念的根本改变。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东德和西德的统一、前苏联的解体等,都在各国引起了一场遍及全国的深刻的政治社会化。在这样的社会化中,人们不仅动摇或改变了原有的许多政治信念和政治情感,而且也引发了许多新的政治问题,促使人们去面对和思考,并导致社会政治文化的显著改变。

7.政治组织

政治组织是为了某种特定政治目的而组成的社会成员共同体。政治组织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主要表现在通过宣传组织的主张、信仰来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取向,以及通过组织的活动向其成员传播政治知识和培养政治技能,塑造特定的政治文化。在所有的政治组织中,政党和政权系统又是最为重要的社会化媒介。

政党是现代社会政治组织的高级形式,也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政治社会化途径。这是因为,政党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夺取并掌握国家政权,它的主要活动方式就是广泛宣传自己的政治纲领,在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面前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或者在选举和竞选的过程中,政党总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成员的同情和支持,因而在政治社会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党一旦掌握了政权,便会在将自己的政治主张通过公共政策付诸实施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来努力塑造良好的形象。而对某一政党的党员而言,政党是志同道合者的政治组织,它一般具有严密的组织系统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因此,政党可以通过组织系统对成员进行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规范他们的行为,动员他们为实现本党的政治目标积极工作,从而使政党成员形成共同的政治信仰、政治行为准则以及较高水平的政治技能。

由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组成的政权体系,构成了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各种政权机关在发挥自己的职能的同时,都会利用自己掌握和控制的各种宣传手段,不断地向社会成员输送大量的政治信息,宣传自己的方针政策和取得的成就,为获取政治合法性,支持现行的政治体系、塑造自己所需要的政治文化而不懈努力,因而成为最根本的政治社会化媒体。“因此,那些较接近政治领域且其中的权威模式在性质上与政治体系中的权威模式较为相似的机构,可能对政治态度的形成更为关键。”[4]

8.政治符号

国旗、国徽、国歌、政治人物的肖像等特定的政治符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政治文化传递作用,尤其是对于人们的政治心理来说,它们更具有直观的刺激作用,从而产生特定的政治心理效应。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社会和政治文化背景下,担负政治社会化功能的主要媒介往往有比较大差别,这种差别将直接导致人们的政治态度、政治认同和政治理念的差异。在传统社会中,政治社会化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是家庭、宗教团体、村社等,社会化的方法是感情的、经济的方法。而在现代社会中,政治社会化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则是学校、大众传播媒介、政治组织,社会化的方法是理智的、理论的方法。两种社会在政治社会化的媒介与方法上的差异,必然会造成不同时代的人在素质与观念上的不同。当然,在同一个政治体系中,由于社会成员个体之间的差异,各种媒介对不同人的影响也是不尽相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