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化媒体促进媒介融合

社会化媒体促进媒介融合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问题的提出本研究所指的对象性节目是以电视观众的年龄为特点来设置的节目(以下同)。这类节目究其根本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到观众的生理、心理特征及其全程社会化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电视编导者专业素养结构还不够完善,比如,缺少对人的社会化全程发展的理念和相关的知识。

一、问题的提出

本研究所指的对象性节目是以电视观众的年龄为特点来设置的节目(以下同)。这类节目究其根本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到观众的生理、心理特征及其全程社会化(即优势心理需要)发展的问题。电视编导者能否全面、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会直接影响到这类节目的准确定位及其传播效果。

社会化是有机体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必须通过人的整个一生才能完成。”[1]鉴于“大众媒介是最重要的教育工具和社会化的手段。”[2]因而,以年龄为特点来设置的对象性节目,必须观照人的社会化的全程发展,满足各个不同年龄阶段(包括婴儿期、幼儿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观众在不同社会化发展时期的优势心理需求,应当帮助观众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自己所处年龄段的主要生理、心理矛盾,推动其人格的健康发展。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这类对象性节目仍然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专门针对婴儿期和中年期的电视节目缺失;(2)青少年节目虽然比较多,但是年龄分化得还不够清晰;(3)少儿节目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创作理念上的成人化,价值取向上的说教化,表达方式上的幼稚化”[3]等。这些问题反映出电视编导者专业素养结构还不够完善,比如,缺少对人的社会化全程发展的理念和相关的知识。

其实,关注受众的心理需求,特别是其社会化发展的需求,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传播学者梅尔文·德弗勒在指出“影响不一致论”注重“此时此地”,即是以短期的角度来考察媒介效果,而不能解释媒介对人的长期影响的不足之后,提出了“社会化论”:将“社会化”作为研究大众传媒长期影响的理论框架。几十年来,不少中外学者按照这一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有学者研究儿童在认知、语言、智力、情绪、想象力、理解能力、社会行为、道德水平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对电视使用的特点,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媒介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但是,综观中外有关“社会化论”的研究,发现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注重媒介与儿童的社会化,却很少涉及媒介与受众社会化全程发展的研究(所谓受众全程社会化发展是指将受众这个群体划分为几个主要的年龄阶段,如婴幼儿期、青少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研究不同年龄阶段人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主要矛盾、主要影响者及朝向积极或消极方向发展的后果)。注重媒介与儿童社会化研究是很正常的,因为儿童期是人在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最为突出的时期(以至于最初绝大多数学者将人的社会化仅限于儿童期,如弗洛伊德)。另外,电视对儿童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所以国内外有关媒介与人的“社会化”研究中有大量儿童与电视使用方面的内容是很自然的。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技发展导致人类生存环境发生巨变,社会演化速度加快,人的社会化波及到整个人生全程发展,中、老年也存在继续社会化的问题。[4]在这种情况下,仅仅研究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就不符合实际了。

缺少对受众社会化全程发展的理念,会影响传者站在全局的高度去理解、制作以年龄为特点的对象性节目,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如丢掉受众婴儿期、中年期,忽视老年期)和已有的节目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因为没有全局就难以分化出局部,因而对局部的认识就容易失于精细、具体,就难以把握对象性节目的准确定位,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儿童节目成人化,成人节目儿童化及缺少中年节目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