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策学”的产生与发展

“策学”的产生与发展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策学”之名最早出现于隋代,是一个比科举学出现得更早的古老的词语。经过唐宋元明清的发展,“策学”与中国科举史相始终,曾经盛行过1300年。可见,“策学”一词起初是带有一定的贬义的。到了清代,“策学”已成为一个常用词,一个流行词。因此,试策类似于现代的综合考试,古代的“策学”就是准备应对经学、史学和百科知识考试的一门专学,是指备考科举中的策问而出现的专门之学。

“策学”之名最早出现于隋代,是一个比科举学出现得更早的古老的词语。经过唐宋元明清的发展,“策学”与中国科举史相始终,曾经盛行过1300年。

(一)“策学”释名

制策取士从汉代就已开始,但“策学”一词到隋代才开始出现。自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建立进士科举之后,没过多久,就出现了专门对付策试的学问“策学”。《旧唐书·薛登传》载:“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于是后生之徒,复相放效,因陋就寡,赴速邀时,辑缀小文,名之策学。”[1]隋炀帝建立进士科时,是以策试士,当时一些举子为对付策试,模仿取中之范文,准备了许多模拟策文,被人们称之为“策学”。可见,“策学”一词起初是带有一定的贬义的。

虽然隋代才真正出现“策学”,但追寻“策学”的渊源,可以发现,清人一般将其倒溯回汉代。晚清《策学渊萃》王维璠序说:

自汉人发策决科,历代因之,而策学遂昌。国家试士,以第三场策问五、殿试对策四,凡以说经之才、读史之识、天文地理之旨、礼乐政治之模,以及名物象数之纷歧,所为洞其源委、判其异同、别其真、鉴其得失,士之孑孑而来者,非仅博雅与简陋可以立分,而读书得间,斟酌古今,通材致用,亦莫备于是。为此,策学之重,不惟是觥觥之论、铿铿之说,徒夸十事对九已也[2]

光绪十四年(1888)上海大同书局出版之《增广群策汇源》也指出:

汉武以三策殿最天下士,是为策学所祖。自时厥后,以迄今兹,或重或轻,卒未尝或废。夫研究天人,经纬时政,古之策也;醲郁典籍,详晰条对,今之策也。古策难于精,今策难于博[3]

也就是说,清人将汉武帝开始的策试看成是“策学”的起始。制诏举人、对策呈政是科举考试的一种重要形式,如果以创立制举作为科举制的起始,就应该说科举制始于西汉。清人论述科举“策学”时便认为:“历代取士之制,行之久而不能废者,惟汉之策问。”[4]但狭义或严格意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起始于隋代。考虑到约定俗成,我们现在通常还是使用狭义的即严格意义的科举概念[5]

大体而言,科场试策起初可以分为时务策、方略策和经史策三类。前两类性质基本相同,属于要求应试者回答政务或策略方面的咨询。汉唐间秀才科所试为方略策,到唐高宗永徽二年(651)以后,秀才科名存实亡。唐玄宗时,秀才科从制度上合为进士一科。唐后期,时务策与方略策基本上已属于一类,后来两者逐渐合流了。因此,后来可以将策问大概分为经、史、时务策三类,“其试策,经问圣人旨趣,史问成败得失,并时务。”[6]《明史》卷七十《选举志》云:“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

经策是以儒家经典中的问题来发问。“自汉人以经义发策决科,历代因之,则经义固策学第一要领。”[7]“经义本学者素肄,即不能全通,亦当十得五六,故其关系尤切。且士不通经,不足以致用,如果经术湛深,既于古今政术治体,一以贯之,未有不通于时务者。……经义支流与策学滥觞,错综贯穿,亦有可为举业先资者用。”[8]史策则是考察对历史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时务策是考察举子对现实问题的见解[9]。《皇明策衡》序说:“本朝乡会试,末场以策五道,士之通经学古、识时务者,皆于是收之,其法最为近古。”[10]晚清“策学”著作《试策絜矩》序谈到策试的功用说:“制科之有策,所以考古学、觇经济也。其体式昉自汉时董江都天人策、贾长沙治安策。”[11]《试策法程正续合刻》序也谈到试策的功用为:“通经史、识时务、展经济。”所谓经济,便是指经世济民之法,这是时务策的一个主要考察方面。

明清时期不仅乡会试第三场试五道策问,而且殿试只试策问,试策优劣成为殿试高下的唯一依据。有的学者认为,从考试学的角度看,古代殿试策问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这就是:坦诚相见,与对策者拉近距离;表扬激励,使对策者树立自信;贴近现实,使对策者有的放矢;明确要求,使对策者有章可循[12]

到了清代,“策学”已成为一个常用词,一个流行词。而且,与科举时代“科举学”或“科举之学”始终带有一定贬义不同,“策学”一词在宋以后逐渐脱离了贬义,清代“策学”被部分人看成是有相当难度的一门大学问,故有“策学大矣”[13]的说法,或云“策之难,言非一日矣”[14]。也有人专门总结学习“策学”的经验,侯风苞撰《策学例言》说:“策学不可不讲也。宜于平日拟定门例,取经史、《三通》等书可备策料者,并旧策佳者,逐门分摘,每类集成一篇或数篇,场中所问,虽细目不必尽同,而大纲已得,便可运用此平日之功也。”[15]相对于写八股文、律赋、试帖诗等,对策虽也讲究文辞,但主要考察其内容,士子只要模仿其体例便可。对策文关键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以见解和文理取胜,就写作技巧而言,策文的写作难度比八股文、诗赋稍小。

“策学浩如烟海。”[16]按苏轼的说法,试策是“无所不问”[17]。“策学”著作的内容非常丰富,《策学纂要》序说:“制策决科久矣。析经典之旨以汇其理,择制度之精以通其事,参古今之变以酌其宜,采论断之言以定其实。凡夫一切天地名物、纲纪制度之大者,靡不欲综核条贯也。”[18]“策学”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以及经史典籍中的问题,实际上是包括自然、社会的百科知识。因此,试策类似于现代的综合考试,古代的“策学”就是准备应对经学、史学和百科知识考试的一门专学,是指备考科举中的策问而出现的专门之学。

(二)唐至明代“策学”的发展

唐代各种常科都有试策的内容。进士虽以文学为重,但时务策通常是必考的文体,故有“明闲时务,通达一经者为进士”[19]的说法。其他如明经科、明法科、明书科、明算科,都采用策问这种考试文体。至于制科基本上都是只考试策。唐代士人参加制科策试或私下模拟策试,往往直言不讳地批评时弊,提出应对方案。皇帝在开科诏令和策试题目中每每自谦德薄才寡,坦言施政失误,国家危难,恳请考生帮助自己,因此,唐代策试具有匡时济俗功能[20]

为了应对策试,唐人一定有一些“策学”著作,只是很少流传下来,唯一流传至今的只有白居易所作《白氏策林》一种,这也是现今所能看到的最古老的“策学”著作。白居易为准备制科考试曾作了大量的模拟策问,被称为《白氏策林》。《白氏策林》为白居易《策林》七十五篇的单行本,现在各种《白居易集》都收有《策林》四卷,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白居易在《策林序》中说:“元和初,予罢校书郎,与元微之将应制举,退居于上都华阳观,闭户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门。及微之首登科,予次焉。凡所应对者,百不用其一二。其余自以精力所致,不能弃捐,次而集之,分为四卷,命曰《策林》云耳。”[21]《文苑英华》载有大量的唐以前策问和对策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唐代策试文体的大概情况。

宋代科举仍高度重视策,在进士科考试中,有时策论比诗赋还更重要。从宋代以后,“策括”之类的书籍盛行。如《精选皇宋策学绳尺》、《眉山新编十七史策要》(含《眉山新编南北七史策要》二十八卷)[22]。《策学绳尺》与当时流行的《论学绳尺》、《表学绳尺》成为一个应举参考书系列。流行至今的《精选皇宋策学绳尺》共五卷,仅有国家图书馆抄本,主要收录一些策问题目和对策范文,策文作者身份包括“私试都魁”、“私试亚魁”、“公试经魁”、“公试亚魁”、“上舍赋魁”、“太学私试放等都魁”、“太学发解经魁”、“省元”、“邵武堂魁”等。每篇范文之后都有“总论”和“主意”,如卷三策问题目为《问西汉儒术、东汉名节、晋清谈、唐词章》,在“公试经魁易辟英”的范文之后有:“总论:策问题目多者,或随事条答,或抑彼扬此,在人区处何如耳。此篇乃所谓随事条答者,而于逐段断之以名实二字……”[23]按宋代官修《崇文总目》,宋代还流传着白居易的《礼悦策》十卷,郑樵《通志·艺文略》文类第十二《策类》,也载有《礼部策》十卷,并注云:“唐白居易应制举,自着策问,而以礼部试策附于卷末。”由此看来,白居易《礼部策》的主体部分,应该就是《白氏策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中,录有《擢犀策》一百六十九卷、《擢象策》一百六十八卷,应该属于较大型的“策学”文集。

《四唐全书总目提要》类书类《源流至论》条说:“宋自神宗罢诗赋,用策论取士,以博综古今,参考典制相尚,而又苦其浩瀚,不可猝穷,于是类事之家,往往排比联贯,荟萃成书,以供场屋采缀之用。”宋代因为“备场屋之用”产生了许多类书[24],如高承的《事物纪原》、孙逢吉的《职官分纪》、吕祖谦的《历代制度详说》、祝穆等的《事文类聚》、潘自牧的《积纂渊海》、章如愚的《山堂考索》、谢维新的《古今合璧事类备要》、林、黄履翁的《古今源流至论》、王应麟的《玉海》等,虽然书名没有出现“策学”或“策论”字样,但实际上主要是为写策论或应博学宏词科而编写的。另外,从《宝祐四年登科录》收有文天祥《廷对策》来看,宋代当时广为流布的登科录之类的文献,也包含有“策学”范文。

元代科举规定蒙古、色目人“第二场,策一道。以时务出题,限五百字以上”;汉人、南人“第三场,策一道。经史、时务内出题,不矜浮藻,惟务直述,限一千字以上成”[25]。元代“策学”著作,朱礼撰有《汉唐事笺对策机要》前集十二卷后集八卷[26]、谭金孙编《精选增入文筌诸儒奥论策学统宗前集》五卷、吴黼编纂《丹墀独对策科大成》二十卷、赵天麟撰有《太平金镜策》八卷,相关的还有刘锦文《答策秘诀》、祝尧《策学提纲》等。赵天麟《太平金镜策》现存四卷,从卷四的主题“限田产、务农桑、广屯田、课义仓、宽逃民、薄差徭、禁奢侈、停淫祀”,便可知道这类“策学”著作与传统社会的“兵刑钱谷”密切相关。另外,官方所编《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皇元大科三场文选》之类的科场范文中收有对策文,也可为举子模仿学习的“策学”资料。

明代因乡会试第三场和殿试都试策,“策学”大行其道,“策学”著作花样翻新。据嘉靖间晁瑮编《宝文堂书目》“举业类”,收录科举参考用书38种,其中“策学”著作有:《策场便览》、《策场制度通考》[27]、《唐宋名贤策论文萃》、《诚斋锦绣策》、《郑淡泉策学》、《梁氏策要》、《策海集成》、《保斋十科策》、《群书策论》、《丹墀独对》、《翰林策要》、《汉唐事笺对策机要》、《宋名公抄选策脍》、《策学蒙引》、《答策秘诀》、《宋策宝》、《策学提纲》、《橘园李先生策目》、《策学衍义》、《策学辑略》等20种,另外《贤良进卷》、《济美录》、《源流至论》、《真儒至今三元待问集》等[28]。也可能是专门的“策学”著作,只是从书名无法断定。在38种“举业类”书目中,“策学”书占到大部分,可以想见“策学”在明代科举之学中是何等重要。可惜的是,这些“策学”文献多数没有流传下来。

此外,明代还有冯忠《新编策学矜式》、汪灿《增注唐策》、茅瓒《策学拔萃》、郑晓与郑履淳辑《司寇端简郑公策学》等“策学”著作。这些策学著作对应举者帮助颇大,如冯忠曾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拜谒侍讲济之王先生于京师,问为学之方,先生首曰:“《策学矜式》五篇,受用处最多,不可不读。”于是冯忠与他的乡会试同年章景恂认真钻研这一“真可矜式,而利于科场”的策学著作,“明年春榜,景恂与忠皆忝前列,是书之助良多。后往往勉人读之,随试随效,掇科第譬之持左券以取物。”[29]王文禄《策枢》五卷,都是与当时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内容,如“裕国策”包含《正俗》、《节冗》、《辟疆》、《通货》四首,“振兵策”包含《体心》、《足饷》、《精器》、《悯漕》四首。而保存至今的大量明代各科《乡试录》、《会试录》,一般都载有五道策问题和部分范文,《登科录》一般也都录有策问题和状元策,在当时也可以成为举子揣摩效法的“策学”材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