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奥克斯“两化”融合的机理

奥克斯“两化”融合的机理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案例剖析:奥克斯“两化”融合的机理“两化”融合既是一种理论突破,又是一次技术革新。“两化”融合关键在“融”,要实现有机融合,实现“信息化+工业化”的化学反应,而不是物理变化。因此,政府提供的政策、资金、技术支持等,指明了“两化”融合的方向与进程,成为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激励方法。

第三节 案例剖析:奥克斯“两化”融合的机理

“两化”融合既是一种理论突破,又是一次技术革新。“两化”融合关键在“融”,要实现有机融合,实现“信息化+工业化”的化学反应,而不是物理变化。因此,本部分将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在“两化”融合的管理模型上,通过探索和总结,归纳了奥克斯“两化”融合的管理模式,最后,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为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机融合,探寻出一条科学而可行的新路子。

一、奥克斯“两化”融合的模型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融合过程中必然存在各种发展模型的相互作用,层次模型实现“两化”的有机融合,动力机制模型推动“两化”融合,生产要素替代模型加深“两化”融合程度,从而逐级推进,梯度展开,使“两化”融合愈发成熟。这些模型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在相互作用中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建立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层次模型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特征是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一体化的。信息化不只是与个别工业门类融合,而是与所有工业门类都融合。信息化不只是与工业企业的某个环节融合,而是与采购、设计、生产、销售、客服等多个环节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仅体现在技术、产品层面,还体现在管理、产业层面。此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把生产和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管控一体化。分类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可以分为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四个层次(如图2-4所示)。

img8

图2-4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层次模型

以奥克斯集团为例,阐述以下四个层次。

技术融合是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推动技术创新。例如工业生产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融合产生的工业控制技术。

产品融合是指信息技术或产品融合到工业产品中,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普通空调增加电子遥控技术之后就成了遥控空调,传统家电采用了电子信息技术之后就变成了信息家电,产品价格比原来有大幅提高。

业务融合是指信息技术应用到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环节,促进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如计算机管理方式改变了传统手工台账,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进销存管理等企业管理效率;通过网上订购系统,可以直接在网上下订单;产品信息可以在网上发布并达成交易。

产业衍生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可以催生出的新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手机、IT咨询业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业、电信业等产生了大量市场需求,可以有效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动力来自技术推动、需求拉动和政府引导(如图2-5所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前提是信息技术的出现并迅速发展。与其他技术相比,信息技术创新周期非常短,另一方面,业界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价值,对信息技术产生了巨大需求,从而不断把信息技术引入到工业领域。

img9

图2-5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对于奥克斯集团来讲,它的“两化”融合通过生产函数关系影响了资金、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运行方式,进而以技术融合、产品融合的形态渗透到生产、设计、管理、营销等业务中,生产出具备信息技术、信息产品的产品,并逐渐流通到市场,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而市场的需求又会逐渐升级,从而使得它再次向前推进技术融合、产品融合。由于技术边界、产品边界的模糊化会使不同产业边界模糊化的现象出现,从而实现产业融合、新产业衍生等,进而达到社会价值模式、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从而使得“两化”融合在市场、企业不停传导中不断前进。

从政府层面上看,政府提供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支持是推进“两化”融合的外在动力。一方面像奥克斯这样的企业主体生产率提高、成本下降,政府的财政和税收收入自然而然就会增加,使得政府有能力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供下一轮的资金、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政府作为一个社会部门,受到信息技术、信息产品、网络平台的影响,它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为政府对企业、市场需求、监管提供了有利的手段。因此,政府提供的政策、资金、技术支持等,指明了“两化”融合的方向与进程,成为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激励方法。

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除市场机制外,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非常明显。

(三)生产要素替代模型

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能源、信息等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随着企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对奥克斯来讲,在创业初期,资本、劳动力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发展阶段,资源、技术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跨越式发展阶段,信息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信息要素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替代程度,可以反映出奥克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程度。

表2-2 奥克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生产要素替代举例

img10

(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梯度模型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应该逐级推进,梯度展开。即信息化先要与工业融合,其次与直接为工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再与其他与工业相关性不大的产业融合。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梯度模型图(如图2-6所示),以奥克斯集团为例来具体阐述这三个梯度。

img11

图2-6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梯度模型

第一圈是工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这是最核心、直接相关的方面。具体表现在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广泛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制造业、钢铁行业、医药行业等,使传统工业焕发新的生机。

第二圈是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的服务行业。一般认为,所谓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它的主要功能是为生产过程提供服务产品,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中、下游诸个环节中,包括物流、研发、信息、中介、金融保险、贸易、咨询、广告等相关服务。信息化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是指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这是次核心、非直接相关的方面。

第三圈是其他产业。这些产业与工业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但与工业本身关系不大,如农业、非生产性服务业。圈外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所需要的宏观环境,包括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有利于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梯度与产业的IT密集度有关。一般来说,IT密集度越高的产业,在圈层中越靠里层。IT密集度越大,意味着这个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高,越容易融合,也越需要融合。IT密集度较大的产业有装备制造业、电力行业、石化行业、医药行业、物流行业等。

(五)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熟度模型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可以划分为初始级、基本级、适应级、成熟级、优化级五个阶段(如图2-7所示)。

img12

图2-7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五个阶段

奥克斯风雨兼程,从幼稚走向成熟,才成就了今天的伟业。在初始级阶段,信息技术开始导入,处于尝试和起步阶段,能够提供初始的支持,尚未表现出明显的IT绩效。在基本级阶段,信息技术正式导入,能够满足基本需求,但功能实现或技术应用不够完善。在适应级阶段,信息技术应用趋于全面,能够满足需求现状,业务支持能力较强,表现出一定的IT绩效。在成熟级阶段,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形成完善的信息化体系,规划、建设、管理、维护较为规范,IT绩效较为明显。在优化级阶段,信息化建设与业务流程再造相结合,信息技术与管理创新相结合,IT绩效非常明显。

二、奥克斯“两化”融合的模式

奥克斯在深刻理解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方式的基础上,通过理念与方法上的创新之举,突破“两化”融合在技术融合水平低、信息人力资源水平低等制约因素,以层次模型、动力机制模型等模型为指导,构建了以“一个依托,两个平台,三大管理”——即以数据信息网络技术为依托,构建内网、外网“两个平台”,实现扁平化、人本化、信息化的“三大管理”目标。建立实效性、实用性、互动性、全方位和全过程的信息管理平台,以信息为平台,以管理为结果,再造管理,以新的模式重新配置资源,使管理迈向系统化、扁平化和科学化的路径。

(一)一个依托

信息网络技术创建系统的进程,即奥克斯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也是对管理模式进行再造的过程。现代信息管理模式及手段的推行,对奥克斯集团管理中的一些思想、方法及行为是一次有力冲击,可以促使奥克斯集团的员工转变管理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增强整体配合意识。

(二)两个平台

1.内网平台——规范模式,统一管理

在现有OA系统基础上建立内部管理平台,为各种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信息平台,将原有的分级管理向统一管理转变。把信息资源合理、科学、规范配置,直接在浏览器中实现企业的动态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和基层运作的需要(其结构图如图2-8所示)。

img13

图2-8 内网平台结构图

(1)沟通信息系统

沟通信息系统包括文字沟通与图像沟通等方式。一是利用系统处理发送信息、日常办公、公文处理、催办程序等功能,可以减少信息传递的层次以及信息失真的可能性,借助一站式办公制、限时办结制度等手段,达到及时快速传输信息的目的;二是通过系统实现远距离的面对面交流,使用人机对话的模式,通过联机在线,召开视频网络会议,这样可以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与水平,实现企业真正意义上的办公“提速”。

(2)数据信息系统

借助统计、财务和资产数据信息系统的建设,对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格式化等方面进行整顿和完善,将下属企业数据信息纳入企业内网平台,通过人机互动的方式实现数据动态管理,统一数据口径,及时输入、更新数据,并加以分析与处理,使数据处于不断更新、积累和利于实时查阅的状态,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提高企业的调控能力和反应速度。

(3)员工信息系统

建立企业及下属企业全体员工信息库,重视员工的本位价值观,借助基础信息、薪酬体系、社保、培训和人才库等子系统,实行员工激励机制,使员工能通过系统清晰地了解自身职责以及提升空间,实现自我满足。

(4)内部管理系统

此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动态的、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文档管理子系统、资产管理子系统、营运管理子系统、工程管理子系统、安全管理子系统、投资管理子系统、党建管理子系统、工会管理子系统、企业文化子系统等。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快传统载体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进程,实现信息资源的存储数字化、管理自动化、利用网络化,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构建起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

2.外网平台——贴近用户,触手可及

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载体,将所有用户纳入同一网络平台,将原来的分类管理向统一管理转换,用户凭借卡号即可以进入系统对所属名下信息和费用进行一键查询、交费操作。同时利用这一平台向用户公布便民、惠民活动、广告宣传等消息,使之更贴近于用户、服务于用户(其结构图如图2-9所示)。

(1)用户信息系统

一是基础信息查询功能,用户输入身份代码和密码进入外网平台,即可直接通过网络查询名下所有的信息资料。二是业务申办功能,通过外网主页,也可以进行业务的申办。

img14

图2-9 外网平台结构图

(2)收费查询系统

自动收费查询系统是一套能提供24小时信息服务的自助系统,实现收费数据的实时浏览与查询,改变传统的被动式客户服务,提高用户主动获取信息的自动化服务。

(3)费用交纳系统

交费系统包括网上银行子系统和POS刷卡子系统。第一,通过网上银行系统,用户可以在线完成费用交纳程序,也可实行由网上银行代收代缴业务;第二,与银联合作,可以制作企业银联卡,适用于刷卡交费的方式,这样,通过POS机就可以对小区用户进行集中上门收费服务,多渠道多方位地方便用户。

(4)用户服务系统

此系统包括维修申报子系统、便民服务子系统、安全服务子系统和广告宣传子系统等。第一,通过平台,用户可进行维修申报,在程序中显示办理流程和目前处理状态;第二,通过平台主页进行便民、惠民活动、安全知识和广告宣传等信息公告,使用户及时了解公用动态。

(5)平台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平台系统严格按照权限等级进行管理,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分工的不同,每个账号赋予了不同的权限,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杜绝非法操作。对数据备份管理,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

(三)三大管理

1.扁平化管理

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利用现代高新的信息技术提升信息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增强调控能力和反应速度。实行扁平化管理,通过缩短经营管理通道和路径,扩大经营管理的宽度和幅度,进而提高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合理、科学、规范地配置系统平台,使信息资源具有更高的利用性和共享性,形成良好的整体配合协作环境。

2.人本化管理,深度发掘资源潜力

本着内网以员工为本、外网以用户为本的原则,为员工工作、用户服务提供便捷、高效的平台操作系统,塑造新型品牌特色。现代企业管理技术是通过现代管理模式与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企业合理、有效地经营与生产,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设备、资源、人力、技术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扩大企业经济效益。

3.信息化管理,建立现代管理模式

“以信息为平台,以管理为手段”建立内网和外网系统,将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用户管理纳入一个平台,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奥克斯“两化”融合的启示

前文研究了从融合实现的角度分析了奥克斯“两化”过程的发展模型,基于此,本文从企业、政府等角度提出进一步推进“两化”融合的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一)企业视角下进一步推进“两化”融合的对策

企业作为“两化”融合的微观主体,也是决定“两化”融合传导和运行的关键环节。从“两化”融合的过程来看,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等是发生在企业内部的。要真正地实现“两化”融合,企业自身对于“两化”融合的需求,推进“两化”融合的具体措施十分重要。因此,以企业为视角,考察企业本身推进“两化”融合的对策,对推进“两化”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1.根据自身需求,切实推进“两化”融合

推行“两化”融合最终都是源于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只有对“两化”融合产生需求,才有可能有动力地成功推行“两化”融合进程。

第一,企业要增强“两化”融合的推行意识,将“两化”融合作为企业发展所必须的系统性工程。企业推行“两化”融合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手段,也是满足市场之需的手段和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流程融合等具体的手段和步骤,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加速企业全面创新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提高管理水平等。

第二,企业要深入地分析自身对于“两化”融合的需求状况,并在推进“两化”融合过程中做好总体规划、制定明确量化的应用目标、可引入管理咨询等方式构建企业推行“两化”融合的构架;注重引入项目的监管制度和项目的绩效评价制度,及时保证“两化”融合与企业的切实之需结合起来。

第三,企业应善于借助第三方,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善于利用第三方信息平台协助构建自己的信息系统,缩短系统建设周期,减少项目投资和项目风险,并将企业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结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等公司运营的重要环节投放到信息平台上来,实现“两化”融合在公司内部的推行。

2.重点推进企业内部技术融合、产品融合

推进技术融合是“两化”融合的关键,同时也是决定一个企业主体是否能够成功推进“两化”融合的关键。

第一,强化传统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联。根据企业需求,开发和利用智能生产工具,推广集散控制、现场总线控制、柔性制造和敏捷制造等技术,实现两种技术的成功对接,并对工业部门装备、工艺、手段进行改造,强化生产过程的在线检测、预警和控制,实现精确高效的融合式生产,提升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第二,积极推进集成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与传统产品融合。推行信息技术融入产品,提高机电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程度,加大生产装备与信息技术、信息产品的融合程度,推动装配和加工的自动化和精密化,提高产品的精度和加工装配的效率。

3.推进企业内部的业务融合

推进企业业务融合,不仅仅要重视企业设计、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的技术、产品的融合,还要注重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强化企业的业务流程跨行业、跨区域的协作。

第一,利用网络应用平台,推行设计、生产、销售、管理等业务流程的“两化”融合。积极实现企业业务流程跨系统、跨专业、跨区域的集成与系统,积极推行各种资源要素的汇集和重组,提升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水平,发展虚拟制造、总装制造、转移制造和全球协作制造等新型业务模式。例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实施“嫦娥”奔月工程等科研生产管理过程中,通过信息系统和软件功能集成、业务过程协同,搭建起一个综合的数字化集成能力平台,实现所有计算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集中统一管理,在三维设计、总体和总装等环节实现了可视化、可操作的异地网络协同。这样,由于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升,使业务出现分解和重新配置,产生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业务融合。[1]

第二,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仿真、虚拟样机技术和产品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对产品的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尤其要注重推进内部管理环节的“两化”融合进程,降低企业内部的管理交易成本,通过网络平台等实现对办公、财务和人力资源等内部系统集成,形成各内部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局域应用,提高管理效益;此外,在企业中强化管理者对于“两化”融合重视程度,也是企业内部推进“两化”融合进程的关键因素。

(二)政府视角下进一步推进“两化”融合的对策

政府是推进“两化”融合的主体部门,能够为“两化”融合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并通过资金、技术支持等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等的实施,从而达到推进“两化”融合的效果。因此,政府政策在推进“两化”融合中显得十分重要。

1.推进差异性融合对策,改善“两化”融合现状

第一,要根据目前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确定推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点产业。该产业要满足与信息技术、信息产品、信息产业具有较大关联的特性,同时兼顾该产业与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带动作用,优先在制造业、金融、物流等产业中推进“两化”融合战略;同时,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以电子商务和网络服务为重点,扩大其接入服务领域、内容服务、应用服务中心建设等,为提供“两化”融合的服务打下基础。

第二,要根据产业性质不同、技术特征不同等特点,建立属于专业领域的实验室,整合两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共同开发和研究技术融合、产品融合等“两化”融合的关键环节。

第三,要根据地区信息化、工业化发展水平不同的特性,建立适合于各个地区的“两化”融合政策。首先要提高工业技术、信息技术水平,并由此提高工业化水平、信息化水平,以期达到“两化”融合的信息化、工业化水平条件。

第四,要根据企业大小不同,建立不同的融合激励机制。可效仿美国,对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有科研需求的企业建立“科研减税”政策;同时,针对中小企业资金、技术不足等现状及相关问题,建立专项资金支持和科研支持,将融合技术在具备相同性质的企业中共享。

2.强化培养适合“两化”融合的人才体系

第一,加强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正规的信息化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大学与信息公司等联合培养人才,按照公司需求定制化培养信息化人才,建立类似思科、微软等技术认证标准等,为实现我国的“两化”融合积累宝贵的人力资源。“两化”融合是一项实际的工作,需要懂得信息技术、企业实际过程,企业需求的专业化人才。建立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研究机构,交流理论与实际信息,开发适合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融合技术;同时,与公司联合建立正规的信息化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以研究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等具体实施过程的需要,开设信息技术、专业化的课程,努力做到专门的产业有专业的人才相对应。

第二,建立综合高级信息管理人才储备。在企业和组织内部将信息技术职位列入高管序列,拥有相当的权力、威信和薪酬,并能够影响公司决策,科学地推进并监督和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的实施,维护和升级信息应用系统、为选择最佳信息管理技术和服务类型提供指导、提供适应公司发展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IT规划方案。

第三,提高公众意识。公众的需求是市场需求的来源,提高公众对融合产品、融合业务方式的使用程度,是提高公众意识的关键。可通过加大普及信息应用技术教育及技术建设(融合技术、融合产品大多数要求在信息化平台上实施),加大普及融合产品的力度,提高公众对融合产品的信心。

3.拉动企业对“两化”融合的需求动力

企业对“两化”融合的需求动力是推进“两化”融合的直接因素。我国面临着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企业资金、技术水平条件低等现状,政府为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的支持,是对融合有需求、缺少条件的企业的直接动力;同时,政府购买是支持直接拉动产品市场需求的做法,直接购买“两化”融合的产品,支持“两化”融合业务,带头运用电子商务系统,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市场需求,即为“两化”融合企业打开更多的市场需求,激励小企业推进“两化”融合。

4.建立“两化”融合的激励机制

首先,加大开发我国高端设计技术、管件制造设备和新材料,通过这些基础材料、基础设备的应用,将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基础整合,从而直接加大了不同技术之间的关联,促进了“两化”的技术融合。

其次,有针对地开发基础性系统软件、具备专业性能的计算机。加强对针对性基础软件的激励机制的开发,将待融合的两种技术边界模糊化,打破软件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边界的清晰界限;针对专业领域,开发专业性能的计算机,适应该领域技术要求的特点,扩大专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交互能力和互动能力。

再次,加强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抓住“两化”技术融合的关键点,即两种技术内核之间的融合。加大对技术内核研发的投资力度,鼓励我国科研机构自主研发技术内核,确保“两化”中的关键技术融合。

5.选择适当的产业切入推进“两化”融合进程

选择适当产业切入“两化”融合的实施。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传统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到现今,这些产业仍然是我国的主导产业,产值仍然在增加,其技术相对成熟,但增长速度较慢。在这种背景下,政府选择以汽车业、钢铁、电气设备、化工等行业作为推进“两化”融合的关键产业,并利用信息技术、信息产品等实施对钢铁、电气设备生产管理等业务流程的改造,同时利用互联网络和电子商务,广泛销售产品、管理产品。正是由于这些产业对“两化”融合过程的推广和实施,同时,由于这些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中间位置,其上下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使得其上下游产业也纷纷推行实施信息技术改造、信息产品应用等具体措施,从而推进了“两化”融合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