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礼仪习俗

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礼仪习俗

时间:2022-06-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礼仪习俗酒店服务人员要接待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习俗的客人,要了解和熟悉各国、各民族的有关礼仪礼节和习俗,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促进与客人的沟通,融洽客我关系。男子见面时可相互招呼、相互行鞠躬礼并握手。男子成年后必须去寺庙至少当3个月的和尚,王公贵族也不例外。

第四节 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礼仪习俗

酒店服务人员要接待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习俗的客人,要了解和熟悉各国、各民族的有关礼仪礼节和习俗,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促进与客人的沟通,融洽客我关系。如与西方人交往要注意“七不问”,即不问年龄、婚姻、收入、住址、经历、工作、信仰。

一、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礼俗

(一)日本

日本人勤劳、守时、工作和生活节奏快,重礼貌、集体荣誉感强。

1.宗教信仰

日本人大多信奉神道教和佛教,少数日本人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2.饮食习惯

日本人日常饮食主要有三种:一是传统的日本料理,又称“和食”,这种料理中最典型的食品有“沙西米(生鱼片)”、“怀盖阿盖(类似我国的火锅)”、“寿司”(日式饭)和日式面条等;二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中华料理”,即中餐;三是从欧洲传过去的“西洋料理”,即西餐

3.礼貌礼节

日本人等级观念强,待人接物讲究礼仪规范,常用自谦语,妇女交谈时总是语气柔和,躬身相待。和服是日本传统的民族服装。日本人与人见面时,常行鞠躬礼。另外,日本的茶道不仅是日常生活中的饮茶,而且是高级礼遇接待。

4.禁忌

日本人忌讳“4”、“9”。因为在日语中“4”与“死”同音,“9”与“苦”发音近似。此外,日本人还忌讳绿色,忌荷花图案。

(二)韩国

韩国的主要民族是朝鲜族,勤劳勇敢,性格刚强,民族自尊心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1.宗教信仰

韩国人大多信奉佛教。

2.饮食习惯

韩国人以米饭为主食,爱吃辣椒、泡菜、烧烤等,最爱吃的是“炖汤”,用辣椒酱配上豆腐、鱼片、泡菜或其他肉类和蔬菜加水煮制。韩国人用餐时不随便出声,不可边吃边谈。

3.礼貌礼节

韩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规矩严格。男子见面时可相互招呼、相互行鞠躬礼并握手。女性通常不与他人握手,只行鞠躬礼。

4.禁忌

韩国人忌讳“4”这个数字,因其发音与“死”相同,认为不吉利。韩国人、日本人住饭店或进餐厅,不要安排其住第4层或第4室,坐4号桌。

(三)泰国

泰国人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与我国南方一些省份相似。

1.宗教信仰

泰国人大多信仰佛教,该国以小乘教为国教。男子成年后必须去寺庙至少当3个月的和尚,王公贵族也不例外。

2.饮食习惯

泰国人主食为大米喜欢吃辣味食品,就餐前一般先喝一杯冰水,喜食鸭梨、苹果等水果,但不吃香蕉。

3.礼貌礼节

泰国人常进寺庙烧香拜佛。进寺庙须衣冠整齐。泰国人常用礼节是行“合十”礼。朋友相见稍稍低头,互相问好,晚辈向长辈行礼,双手合十举过前额。泰国人也行跪拜礼,但局限在特定场合。给长者递送物品时必须用双手。

4.禁忌

泰国人忌讳当面议论佛和国王;最忌被人触摸头部,忌讳用红笔签字;泰国男女尊奉“授受不亲”的戒律,在泰国人面前男女不宜过于亲近。

(四)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国家,主要的居民有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及原住民族。

1.宗教信仰

马来西亚大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为国教。

2.饮食习惯

马来西亚人口味清淡、怕油腻,喜食牛肉、羊肉和我国的广东菜和四川菜。马来西亚地处热带,盛产水果,马来西亚人喜食椰子、椰油、椰汁。

3.礼貌礼节

马来西亚人注重礼貌礼节,和善友好,尊老爱幼。

4.禁忌

马来西亚人忌食狗肉、猪肉,忌用猪皮革制品,忌用漆筷。他们认为左手不干净,不能用左手传递东西。忌用黄色,忌讳“0”、“4”、“13”。在马来西亚是禁酒的,因此,用餐时不用酒来招待客人。

(五)中国台、港、澳地区

生活在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炎黄子孙,热爱祖国,有强烈的民族感和乡土观念。

1.宗教信仰

台、港、澳地区的人们主要信奉佛教,也有不少人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回族同胞则信奉伊斯兰教。

2.饮食习惯

台、港、澳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与大陆基本相仿,他们回国观光、探亲访友时喜欢吃家乡菜和传统风味的小吃。

3.礼貌礼节

台、港、澳地区通行礼节是握手礼。他们在饭店就餐,接受服务员斟酒,倒茶时行“扣指礼”,以示谢意。

4.禁忌

台、港、澳同胞,尤其是老一辈、岁数大的人忌讳讲不吉利的话,特别忌讳“4”。可用“两双”或“两个2”来替代“4”。

二、北美洲国家

(一)美国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形成了以欧洲移民传统习惯为主的习俗和礼节。美国人性格开朗、不拘小节、讲究实际、直言不讳。

1.宗教信仰

在美国,大约30%的人信奉基督教,20%左右的人信奉天主教,其余则多信仰东正教、犹太教或佛教等。

2.饮食习惯

美国人饮食习惯喜清淡,忌油腻,喜咸中带甜的食品,忌吃动物的内脏。美国人喜欢喝冰水、冰矿泉水、冰牛奶等。在美国,干杯时,杯子往往举得越高越好,因为这代表“high”。

3.礼貌礼节

美国人乐于与人交际,不拘泥于传统礼节。见面时并不一定握手致礼,而是笑一笑,说声“Hi”(你好)。行接吻礼只吻面颊,仅限于特别亲近的人。在美国社会生活中,重视隐私权,注重“女士优先”。

4.禁忌

背叛耶稣的犹大在“最后的晚餐”中排列第13位,因此美国人忌“13”、“星期五”等。忌讳有“蝙蝠”图案的商品和包装。

(二)加拿大

加拿大是“枫叶之国”,幅员辽阔,南部与美国接壤。加拿大人热情友好,踏实勤奋。喜爱现代艺术,酷爱体育活动。

1.宗教信仰

加拿大人大部分信仰天主教、基督教。

2.饮食习惯

加拿大人喜食甜酸、清淡、不辣的食品,不吃胆固醇含量高的动物内脏。不少加拿大人嗜好饮酒。

3.礼貌礼节

加拿大人讲究实际,与其交往不必过于自谦,不然会被误认为是虚伪或无能。加拿大人通行握手礼。

4.禁忌

加拿大人忌讳别人赠送白色的百合花,此花在葬礼上才使用。

三、欧洲国家

(一)英国

英国工业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相当发达,国民生活水平高。

1.宗教信仰

绝大部分英国人信奉基督教,北爱尔兰地区的一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

2.饮食习惯

英国人饮食口味喜清淡酥香,不爱辣味。英国人每天喜欢吃水果,晚餐喜欢喝咖啡。英国人有喝午茶的习惯。英国人饮茶时,首先在茶杯里倒一些牛奶,加糖,再冲茶(一般为红茶)。如果先冲茶,再倒牛奶,会被认为缺乏教养。他们常饮用葡萄酒和冰镇的威士忌苏打水,一般不饮烈性酒。

3.礼貌礼节

英国人重视隐私权,重视礼节和自我修养,崇尚绅士风度初次相识的人,见面时行握手礼。英国人较注重服饰打扮。“女士第一”在英国比其他国家表现得更明显。讲究时间准时和照章办事。安排住房时,要注意他们有喜欢大房间并愿单独住的特点。

4.禁忌

英国人忌讳“13”、“3”,尤其忌讳用1根火柴或打火机连续点燃3支香烟。许多人不喜欢“666”,认为它是魔鬼撒旦的代表。他们讨厌孔雀,忌送百合花,认为百合花意味死亡

(二)法国

法国是西欧发达国家之一,旅游资源丰富。

1.宗教信仰

大多数法国人信奉天主教,少数人信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2.饮食习惯

法国人重视正餐,一般晚餐很丰盛,喜欢喝啤酒、葡萄酒等。

3.礼貌礼节

法国人乐于助人,约会准时。他们喜欢有文化或艺术价值的礼品。他们彬彬有礼,礼貌语言不离口,在公共场合从不大声喧哗。法国人行接吻礼规矩严格,一般人贴脸颊,长辈亲吻晚辈额头。

4.禁忌

法国人忌黄色的花,认为黄花不忠诚。忌送香水给一般的女人,法国人认为送香水给女人意味着求爱。

(三)德国

德国是欧洲发达国家之一,国民生活水平高,公民出国旅游十分普遍。

1.宗教信仰

德国居民中约有50%的人信奉基督教,大约46%信仰天主教。

2.饮食习惯

德国人早餐简单,午餐是正餐。他们不爱吃油腻、过辣食品,口味清淡、喜甜酸。喜喝啤酒,也爱喝葡萄酒。

3.礼貌礼节

德国人讲究礼节形式,喜欢清洁,纪律性强,约会准时,接电话时要首先告诉对方自己的姓名。

4.禁忌

德国人对颜色禁忌较多。他们忌讳黑色、茶色、红色、深蓝色等,忌吃核桃,忌送玫瑰花。

(四)意大利

意大利是西欧发达国家之一,旅游资源丰富。

1.宗教信仰

绝大多数意大利人信奉天主教。

2.饮食习惯

意大利人喜欢米和面食。他们喜吃海鲜,喜喝葡萄酒。意大利菜肴具有原汁、浓味的特点。

3.礼貌礼节

意大利人喜欢跳舞联欢,待人接物也颇显艺术情调,见面时多握手或招手致意。

4.禁忌

意大利人忌菊花,菊花多用于丧葬。

(五)俄罗斯

俄罗斯国土辽阔,历史悠久并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

1.宗教信仰

俄罗斯人主要信仰正教,即东正教,这是该国国教。

2.饮食习惯

俄罗斯人通常早餐简单,午、晚餐比较讲究。俄罗斯人喜欢中国菜,但不吃木耳海蜇、海参之类。俄罗斯人喜欢喝高度数烈酒,而且酒量也大。

3.礼貌礼节

俄罗斯人讲礼貌、有教养,性格豪放、纪律性强、习惯统一行动。他们认为面包和盐是招待远方客人最高贵的礼品。

4.禁忌

初次结识时,俄罗斯人忌讳问对方私事,以及背后议论第三者。对妇女忌讳问年龄。

四、大洋洲国家

(一)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地大物博,该国独立后仍为“英联邦”成员国。

1.宗教信仰

大多数澳大利亚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2.饮食习惯

澳大利亚人口中英国移民后裔占绝大多数,饮食习惯与英国相仿,口味清淡,不喜欢辣味。

3.礼貌礼节

澳大利亚人见面时行握手礼。澳大利亚人办事很注意守时。

4.禁忌

澳大利亚的风俗禁忌与英国人相仿。

(二)新西兰

新西兰为“英联邦”成员国,农牧业发达,绝大部分国民也是英国移民的后裔。

1.宗教信仰

新西兰人有的信奉基督教圣公会、长老会,有的信奉天主教。

2.饮食习惯

新西兰人喜乳制品和牛羊肉,喜喝啤酒。

3.礼貌礼节

与澳大利亚人一样,新西兰人见面时行握手礼。待人诚恳热情。

五、非洲国家

1.宗教信仰

大体上非洲人黑种人和白种人两大类。黑种人大多数信奉原始宗教、拜物教,白种人多信奉伊斯兰教。

2.礼貌礼节

非洲人一般行握手礼。

3.禁忌

非洲国家不论黑人或者白人,忌讳猪肉、动物内脏之类食品。对于穆斯林教徒,不要用左手递送东西给他们。由于历史的原因,非洲人很注意别人对其尊重的程度。

六、拉丁美洲国家

拉丁美洲国家主要指中美洲、南美洲诸国和地区。

1.宗教信仰

拉丁美洲人大多信奉天主教,其次为基督教、原始宗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等。

2.饮食习惯

拉丁美洲人主食多以面包为主,其次为玉米饼。口味与欧美国家基本相同。

咖啡是拉丁美洲人普遍饮用的饮料,巴西产的咖啡闻名于世。此外,他们也习惯喝红茶,喜爱各种果汁等软性饮料,喜喝葡萄酒。

3.礼貌礼节

与拉丁美洲人交往,一般行握手礼即可。

4.禁忌

拉丁美洲国家大多讳忌紫色。

七、英美节日

(一)元旦

1月1日元旦(New Year’s Day)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这天,无论在大街小巷,还是在都市村庄,人们见面都要互相祝福,恭贺新年快乐。“Happy New Year”,“The same to you”已经成了人们共同的新年贺词。夜半时分,到处可听到“辞旧迎新”的钟声(Ring out the old,ring in the new)。

(二)情人节

情人节(Saint Valentine’s Day)是西欧基督教节日。它原本是为了纪念圣瓦伦丁在公元270年殉教一事,在每年的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人们庆祝的方式是互寄写有诗文的信件。这些诗文或浪漫柔情,或幽默风趣,情人节的信件叫做“瓦伦丁”。美国最初的商业性情人节贺卡是由爱丝特·艾·赫兰德于19世纪40年代首创的。

(三)复活

复活节(Easter)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它又是东正教最为隆重的节日。据《新约全书》记载,耶稣受难日为星期五(13日),死后第三天(星期日)复活。公元325年,“尼西亚会议”规定每年春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为“复活节”。一般在公历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间。

复活节期间的活动,除宗教仪式外,各国还有其独特的习俗。在英国要举行化装游行:有马戏团的小丑踩高跷,有受孩子们欢迎的米老鼠,有民族风格的乐队,有孩子们装扮的维多利亚女皇时代的王宫卫士。墨西哥有的地方焚烧犹大的模拟像。希腊有象征性的耶稣葬礼等。在美国,复活节第二天,总统邀请客人们带着孩子到白宫参加“滚彩蛋”游戏。孩子们在欢快的乐曲声中,提着绘有彩色、象征兴旺发达、生活幸福的熟鸡蛋,在草坪上滚着玩。全国各地的公园也为孩子们举办“复活节”彩蛋游戏。复活节在欧美各国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重大节日,许多国家放假休息一天或几天。

(四)愚人节

每年4月1日,欧美等西方国家都要纪念这由来已久的愚人节(April Fools’Day),墨西哥则在每年的12月28日纪念这一节日。

愚人节这天,任何人可以用任何方式欺骗、愚弄其人,同时称那些上当受骗被愚弄的人为April fool。在苏格兰,称被愚弄的人为cuckoo(杜鹃),cuckoo是呆子的象征。人们对这种恶作剧不负任何道德和法律上的责任,政府司法部门亦不会追究。现在,电台报纸也都各尽其才,制造各种耸人听闻的消息来欺骗愚弄读者或听众。据说,平时很严肃的英国BBC广播酒店在愚人节曾开过这样一个著名的玩笑:据报道,最近出现了奇异的地理现象,地心的引力变得越来越弱,请听众在自己的房间里试跳一下,看是否比平时跳得更高,然后打电话告诉广播酒店。果然,不一会广播酒店就收到了上万通电话。一位先生在电话中竟说道,他跳得那样高,头简直要触到天花板了。

(五)母亲节

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为纪念母亲的节日。在美国,庆祝母亲节是在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母亲节一般认为是由安娜M·贾维斯发起的。她的母亲在1905年5月9日去世。以后每年,她都要举行纪念仪式,来鼓励别人家的子女同样来纪念他们各自的母亲。当时贾维斯写了数以千计的信给有影响的人。1913年,她的家乡宾夕法尼亚州和美国国会投票赞成把这一天作为纪念母亲的特别节日。国际母亲节规定在5月11日举行庆祝。在印度,母亲节规定为庆祝全国政治和宗教领袖穆汉达斯·K·甘地夫人的纪念日。庆祝这个节日的国家还有阿富汗、哥斯达黎加和西班牙。

(六)父亲节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母亲节,但像美国那样有父亲节(Father’s Day)的是很少的。

美国的父亲节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主要是由达德夫人热心倡导的。达德夫人是美国华盛顿州斯博坎市人,从小母亲就去世了,兄弟姐妹六人全靠父亲一人抚养。其父亲每天起早摸黑,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们的成长。父亲的这种自我牺牲精神极大地感动了她。她长大以后,就积极倡导:普天之下,作父亲的也应该像做母亲的一样,有一个正式的节日。她的倡导,得到斯博坎市当局的重视。终于在1910年,斯博坎市第一次举行了全市性的庆祝父亲节的活动。1972年美国国会正式规定了一个新的节日——父亲节,节日的时间是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至此,父亲节便成了法定的、全国性的节日。

(七)感恩节

1620年9月,为了寻求自由,摆脱宗教与政治上的迫害,有102个英国清教徒扶老携幼乘坐“五月花号”木船,经过65天的海上漂泊,于当年11月21日抵达美国马萨诸塞州科德角的普洛·文斯敦。当时找不到安身之处,他们只好居住在船上,后来他们在普利茅斯找到了一个印第安村落,村前有辽阔的渔场,村后有已开垦的玉米田、熟荒地。峻峭的山丘、清澈的溪水,是理想的生活环境,但村中空无一人。原来这里几年前发生了一场“天花”,夺去了所有村民的生命。就这样,这群英国移民便在这儿定居下来。那时他们白手起家,遇到了很多困难。他们缺衣少食,又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上天寒和疾病,第一个冬天人就死掉了将近一半,幸存下来的仅有50多人。后来,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他们学会了狩猎、捕鱼、种植玉米、荞麦等,并且获得了极好的收成。

为了感谢上帝赐予的大丰收和增进同印第安人的友谊,1621年秋天,这些移民把在普利茅斯猎取的火鸡,自种的南瓜、玉米、红薯、果品等制成美味佳肴,大摆宴席。当时有90名印第安人带着5只鹿和火鸡等礼品,应邀前来赴宴。庆祝活动进行了3天,白天设宴,举行摔跤、赛跑、射箭等各项体育比赛。晚上燃起篝火,移民们同当地的印第安人围着熊熊篝火,载歌载舞,共享欢乐。这样,年复一年,形成了一个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1795年美国第一位总统华盛顿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那时感恩节的日期并不固定,直到1941年美国国会才将感恩节定为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一直延续至今。

(八)圣诞节

圣诞节(Christmas Day)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从每年的12月24日至1月6日。大多数教会规定每年12月25日为圣诞节,东正教则规定在每年的1月6日或7日。圣诞节沿革至今,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宗教节日,而且同时又成为许多国家民间盛大的欢庆节日。传说公元1年为耶稣诞生之年,出生在这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公元354

年,基督教把罗马帝国密斯拉斯教在12月25日纪念太阳神诞辰的节日,定为“圣诞节”。

圣诞节定于12月25日和世俗的农神节同一天。这个日子,昼长夜短,太阳赐给人们的光明和温暖与日俱增,两个节日一致,其用意在于表示耶稣的降生就是太阳的再生。

(九)狂欢节

狂欢节(carnival)起源于古罗马的农神节,发展于中世纪,盛行于当代,是欧美各国的民间传统节日。由于各国习俗各异,因而狂欢节的日期不统一。拉丁美洲的巴西被公认为“狂欢节之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