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一五”期间促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

“十一五”期间促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十一五”期间促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1.在继续保持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力度,增加对外投资的总体规模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地区,并且有了一定的投资基础和经验。③完善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社会服务体系。

四、“十一五”期间促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

1.在继续保持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力度,增加对外投资的总体规模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地区,并且有了一定的投资基础和经验。鉴于目前的状况,从投资区位上看除保持在亚洲地区投资的优势外,应逐步扩大对拉美和非洲地区的投资。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力度。这是由于发达国家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它们拥有世界先进的技术、管理,以及悠久的海外投资历史,这些都是可供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通过向发达国家投资获取了先进技术,加速了本国的产业技术升级,这无疑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①有一定技术条件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行业,应率先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虽然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通过加强对发达国家投资,以海外子公司的区位优势为平台可以较为便利地获取世界领先技术,有利于迅速向国内扩散,加速提升我国技术水平。②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投资经验和市场经验的优秀企业率先向发达国家地区投资,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和竞争力。以海尔为例,由于在美国投资生产,开发出美国市场最高端的酒柜,且迅速提升了自己的品牌。如果仅在发展中国家设厂,不会有这么快的成果。③积极鼓励企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通过海外研发中心可以雇用大量当地的科学家、工程师,有利于较快获得前沿的技术信息。

2.鼓励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我国是一个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在组建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的同时,也应重视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到海外投资设厂,开展国际化经营,由此形成多元推动、合力发展的“走出去”的新格局。国际经验表明,中小企业机制灵活、机动性强,容易在国际市场中寻求空缺,从而在国际化经营业务总量中赢得较大份额。当前,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等问题,为了保证我国中小企业能顺利地进行国际投资:①中小企业自身必须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搭建一个有效的管理平台,建立规范、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效用实现最大化发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产权保护意识。②政府应改革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扩大中小企业的外贸自主权,简化相应的审批程序,加强管理,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进行国际投资。③完善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社会服务体系。从西方发达国家推动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力量有限,在对外投资中往往需要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持。因此,我国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在人才培训、市场调查、经营管理咨询,以及可行性研究等方面提供帮助。此外,政府还要进行一定的金融改革,在进出口银行增加满足中小企业海外投资所需的信贷项目,并采取措施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出口信贷,国家提供政策性出口信贷担保,等等,为中小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信贷支持。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明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强调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也是企业国际化的关键。国外大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都是靠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与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在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上差距尤为突出。我国企业研发人员比重不足10%,而美国和日本平均超过30%,有的甚至超过50%。研发投入比重,我们平均不足销售额的3%,而一般跨国公司超过10%,微软等高新技术企业更是接近20%。国外大公司不仅在技术创新上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到中国建立合资企业时,甚至要求取消中方原有研发机构、商标和品牌,把核心技术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已从简单的技术转让转向研究开发。到2004年底,来华设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达到700多家,涉及电子、通信、化工、汽车、医药等众多领域。

面对跨国公司的先发优势,我国企业要实现国际化,绝不可把创新能力的提高寄托在人家的施舍上,必须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因此,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企业研发的投入,构建鼓励创新的机制,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系统,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技术追赶实现技术升级;增加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使产品质量满足国际标准化要求;此外,还要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善于引进和使用人才,特别是高级科技人才。

4.重视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能力,着力培育中国的世界跨国公司

品牌是企业的形象。拥有自己的品牌,一个企业才拥有进入世界市场的通行证。日本从品牌做起,进行了30余年不懈的努力,逐步使欧美发达国家和全世界接受了“日本制造”。丰田、本田、索尼、松下东芝等,成为家喻户晓的全球品牌。韩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倾尽国力培育大企业,现代、三星、LG等品牌不断向世界发出强有力的信息,逐步为世人所认知和接受。而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最主要的竞争优势是成本优势和产品优势,缺乏国际知名的品牌。因此,如何建立中国品牌的高品质形象,快速扭转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低质低价的印象,已成为考验中国企业的难题之一。

为此,我国企业要善于学习发达国家品牌建设的经验,在品牌建设上要具有长远眼光,舍得投入资金,要有品牌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具体实施步骤,要重视现有品牌的保护和培育,积极开展以品牌为中心的国际营销和服务,扩大产品市场,拓展发展空间,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逐步打造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提升企业的国际地位。就通过拓展全球市场实现自有品牌和企业的国际地位提升而言,海尔集团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按照国内、出口、FDI三种市场开拓方式齐头并进、大致均衡的原则,1992~2003年间,海尔家电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76.2%;正由于全球范围潜在市场相对巨大,2003年海尔在全球范围实现主营销售收入116.9亿元。主要由于国际市场规模扩张,海尔品牌和企业地位获得了国际承认:全球著名战略调查公司Euromonitor(欧洲透视)公布,2003年海尔跃升全球第二大白色家电品牌,世界品牌实验室在2004年1月则将海尔排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的第95位。

5.转变经营方式,大力推进本土化战略,与当地企业一起成长

本土化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必然阶段,是企业在人员、生产、销售和研发几个重要方面实现国际化转变的必由之路。我国企业只有顺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转变经营方式和经营思路,走本土化经营的道路,才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①要实施“全球公民”战略,积极融入东道国经济。IBM、SONY、飞利浦等全球公司在跨国经营中都极力淡化本公司的民族身份。②要树立为当地服务意识。跨国公司在海外经营中十分注意为当地服务,它们把自身利益与东道国利益有机地融为一体,这不仅为树立其全球品牌奠定了基础,也使跨国企业深深扎根于东道国的土壤。③要积极吸引使用当地员工和管理人才。著名跨国公司沃尔玛、通用电气、摩托罗拉等企业在中国经营中,员工的本土化都在90%以上。④要尊重当地风俗习惯,融入当地企业文化,实现共同发展。

6.加强对海外子公司经营管理的有效控制

对海外子公司的有效控制是实现母公司战略的重要保证。正确的母子公司关系既要体现母公司对海外企业的战略性控制,又要给予海外子公司充分的自主经营权。从控制结构来讲,我国跨国经营企业的发展步伐有快有慢,这种差异应该反映到企业的组织结构上来,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的跨国经营企业,应该及时把国际业务部组织结构转变为全球结构。从控制业务和控制信息角度讲,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必须加强海外子公司内部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完善海外子公司的治理结构、目标管理及对海外子公司管理层的有效激励机制、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建立母子公司有效沟通制度,等等。

7.加强宏观管理与指导,完善相关的政策、法律体系,为企业对外投资创造便利条件

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政策上的支持,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一个基本条件,近20多年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通过制定和实施鼓励和保护政策,促进和加速了这些国家的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培育了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我国近年来,虽然陆续出台了一些支持和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和措施,但尚不完备。为此,政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引导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向并规范其行为,使其符合本国的总体利益。鉴于我国目前情况,应加紧制定《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法》和《境外合资经营法》等一系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律、法规,使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做到有法可依,促进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提高我国国际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建立健全财政、金融、外汇、税收、保险等配套政策,对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内企业关联带动性强的企业进行扶持,提高其竞争力。

(2)完善我国对外投资监管体系。加强对外投资企业的监管,对于促进海外企业的健康发展,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要明确对外投资主管部门,理顺对外投资管理分工,彻底改变境外投资多头管理的问题。应将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对外投资职责重新整合,明确分工。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单个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成功率,而且可以提高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整体协调性和规模经济效益。二要彻底改变过去重事前监管,轻事后监管的做法,努力构建以事后监管为中心的对外投资监管体系。不仅要从中观、微观上确定监管的重点,而且更要从宏观上对我国对外投资进行管理和控制。为了提高监管效果,必须授予监管部门必要的监管手段。三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对外投资企业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责任和义务,加大违法惩罚力度,保证我国对外投资的健康发展。

(3)保护本国投资者的利益,使其免受歧视待遇,为我国企业到海外投资设厂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如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以及利用《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的有关条款保护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利益。

(4)不断加强信息建设,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服务。一要充分发挥现有各驻外机构的作用;二要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各类涉外中介组织的作用;三要考虑设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境外投资信息中心,负责向境外投资企业提供目标国家各方面的准确信息。

专栏38—1

中航油巨亏事件的启示

2004年11月30日,在新加坡上市的航空燃料供应商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因从事投机行为造成5.54亿美元巨额亏损,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在新加坡成立,是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的海外控股公司,石油类跨国企业。公司于2001年12月6日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是新加坡“全球贸易商计划”成员。2003年,经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授权,中航油开始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该公司时任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这是一种金融赌博行为。陈久霖和日本三井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戈利银行等在期货交易场外签订了合同。陈久霖买了“看跌”期权,赌每桶38美元。没想到国际油价一路攀升。2004年10月以来,中航油所持石油衍生品盘位已远远超过预期价格。根据其合同,需向交易对方(银行和金融机构)支付保证金。每桶油价每上涨1美元,中航油要向银行支付5000万美元的保证金,结果导致中航油现金流量枯竭,累计亏损达5.54亿美元,而该公司的净资产不过1.45亿美元。其总裁陈久霖也因局内人交易、公司业绩报告造假、没有向新交所披露重要信息、欺骗德意志银行等六项罪名,而被判四年零三个月的监禁和33.5万新元罚款。中航油曾被评为2004年新加坡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爆出如此丑闻,发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航油巨亏破产?

1.外部监控机制缺位。国家明令规定,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允许进行套期保值,不得进行投机交易;禁止不通过期货交易所的场外交易;国有企业从事套期保值业务而进行的期货交易总量,应与其同期现货交易总量相适应。但中航油在以上三方面均无视国家禁令违规操作。而这些违规行为长期畅通无阻,足见外部监控机制形同虚设,国家建立的境外期货监管体系几成一纸空文。

2.公司的治理机制不健全、董事会虚置。第一,个人权力压倒制度。在公司治理结构上,陈久霖的个人权力没有得到有效制约,凌驾于公司内部监督及风险内控制度之上。按公司规章的规定,如全公司交易亏损额超过500万美元,应通知公司高级管理层并停止交易。此事件中亏损额已等于公司净资产值的3倍以上,却未按规定及时上报和纠正。第二,经营透明度不高。良好的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制度应密切相连。但中航油违规操作并形成巨额亏损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内投资人竟一无所知,严重地侵犯了投资人的知情权,也导致公司的命运掌握在个别人手中并被葬送。

续专栏38—1

中航油轰然倒下,损失的不仅是银行上亿美元贷款,不仅是为数众多的中、小股东的利益,更大的损失是目前和未来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的信誉。所以中国航油集团站出来向投资者表示,中航油的所有问题将由其母公司解决,国资委也作出决定,重组中航油,不会任其破产。2005年12月5日,历时一年多,中航油重组方案终于尘埃落定。中航油母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航油集团)联合英国石油公司(BP)亚洲投资有限公司与淡马锡的非直接全资子公司ARANDA共同注资1.3亿美元,为中航油填平了窟窿。重组后,中航油集团仍保持控股股东地位,占总股本的51%,BP、ARANDA分别持有20%和4.65%的股份,小股东持有14.35%股份,债权人持有10%股份。2006年3月30日,重组后的中航油在新加坡重新挂牌上市。

中航油事件带给人们的思考和启示是多方面的,该事件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重大投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重大投资报告制度和重大投资后评价制度,对从事股票、债券、期货、外汇、对外担保等高风险业务从严控制,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等成为社会讨论中央企业严控企业风险的新话题。

资料来源:根据新华网、商务部网站有关资料整理编写。

专栏38—2

2005年中国企业10大海外并购案例

中石油收购PK石油:2005年10月26日,中石油获得加拿大当地法院的最终裁决,100%收购PK石油公司,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收购案。根据中石油提出的收购条件,中油国际以每股55美元现金要约购买PK公司所有上市股份,这一报价总价值约为41.8亿美元。至此,中石油海外并购油气资源计划初战告捷,这将使中石油的储量增长1.5%,产能增长3%。

中石油、中石化联手收购南美石油资源:2005年9月,历时一年多的谈判,中石油和中石化共同组成的中国石油投资集团——安第斯石油公司,以现金形式收购加拿大石油公司在厄瓜多尔的石油资产和管道资产,总代价为14.2亿美元。此次,中石油与中石化联手攻下南美石油资源,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南美洲的能源联系。

网通收购电信盈科:2005年初,中国第二大固定电话运营商中国网通集团宣布,它已经同意用10亿美元收购香港电信盈科20%的股权。这笔交易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公司向香港特区的公司进行的最大的一笔投资。这笔交易将使在香港面临市场萎缩的电信盈科把宽带网业务、固定电话业务和付费电视业务推向祖国大陆市场。

续专栏38—2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2005年5月1日,联想集团完成对IBM PC业务的收购。完成收购后,联想以年销售额130亿美元的规模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企业,同时从一个中国公司,一举转变成全球公司。联想2005年公布的几份财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9月30日,联想营业额达285亿港元,增长404%。2005年12月8日,联想的股价已升至每股3.675港元,同期飙升了61.9%。

海航收购香港中富航空:2005年11月,海航与香港中富航空就收购中富航空60%股权进行深入谈判。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正式进驻中富航空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海航将成为内地第一个拥有香港基地的航空公司。

TCL整合阿尔卡特未果:2005年5月17日,TCL宣布,将以换股方式取得阿尔卡特T&A公司45%的股份,使T&A公司变成TCL通讯的全资子公司。阿尔卡特则变为持有TCL通讯4.8%股份的一个“公众股东”。一年以前,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与阿尔卡特公司投资1亿欧元一起组建了T&A合资公司。其中,TCL出资5500万欧元,占55%股份。但自2004年9月正式运营以来,公司截至2005年一季度亏损已超过6.6亿元,不到3个季度便蚀光了TCL拿出的5500万欧元,这是促进双方分手的主因。

华为放弃收购马尼可:2005年8月初,有消息披露华为欲以6.82亿英镑的金额收购英国马尼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然而,10月底,爱立信以12亿英镑收购马尼可宣告成功。至此,华为欲借马尼可驶进欧美的计划彻底夭折。

海尔并购美国泰克公司失败:2005年6月下旬,海尔财团提出以每股16美元的价格并购美泰克并承担其债务,美泰克公司表示了出售意愿。但7月17日,惠而浦公司突然表示愿意出每股17美元的价格并购美泰克。最后,惠而浦以每股21美元、总计约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泰克。海尔并购美泰克计划宣布彻底失败。

中海油放弃收购优尼科:2005年1月,中海油有意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消息首度传出,意向价格为130亿美元。6月23日,中海油斥资185亿美元现金正式向优尼科发出要约。然而,由于竞争对手雪佛龙使出政治手段施压,中海油无力面对强大的政治阻力,于8月2日宣布撤回对优尼科公司的收购要约。

万向欲购德尔福:2005年12月,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称,万向集团正与德尔福谈判,拟收购其在美国的部分资产。如果这项收购最终成功,将意味着万向由二级零部件供应商升级至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目前,万向已持有6家美国制造企业的股权。一旦万向和德尔福的买卖谈成,这部分资产将成为第二个舍勒。2000年4月,万向美国公司收购了美国舍勒公司,正是借助后者品牌、技术和销售渠道,万向才得以顺利在国际市场大步向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1月25日有关资料整理。

【注释】

[1]胡景岩、王晓红:《新形势下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载《宏观经济研究》,2005(7)。

[2]《“十五”期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超过500亿美元》,载中国经济信息网,2006年2月16日。

[3]资料来源:《2005年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进展、新特点》,载http://www.mofcom.gov.cn,2005年12月27日。

[4]黄磷:《グローバル亻比のなかの中国企业》,载加藤弘之、上原一庆编:《中国经济论》,ミラルヴァ书房2004年。

[5]胡景岩、王晓红:《新形势下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载《宏观经济研究》,2005(7)。

[6]Sanjaya Lall.The New Multinationals,Chichester:John Wiley&Sons,1983.

[7]胡景岩、王晓红:《新形势下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载《宏观经济研究》,2005(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