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一五”期间促进民营企业成长的战略措施

“十一五”期间促进民营企业成长的战略措施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四、“十一五”期间促进民营企业成长的战略措施回首过去,民营企业成绩斐然,展望未来,民营企业前景美好。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宏伟目标,促进民营企业可持续成长,需要政府、民营企业自身,以及社会中介组织共同努力。

四、“十一五”期间促进民营企业成长的战略措施

回首过去,民营企业成绩斐然,展望未来,民营企业前景美好。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宏伟目标,促进民营企业可持续成长,需要政府、民营企业自身,以及社会中介组织共同努力。

1.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成长的外部环境

①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以落实“十一五”规划为契机,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等文件精神落到实处。根据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政府各有关管理部门应及时清理废除过时的政策,出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新政策,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同时,鼓励各省、市、自治区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中央文件政策精神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②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当前,某些舆论对民营企业发展不利,如个别媒体过于宣扬民营企业发家的“原罪论”,煽动“仇富”情绪等,使一些民营企业不敢做大做强,害怕树大招风,或者使某些民营企业主不敢安心在国内发展,一旦风吹草动,便试图卷资外逃等。舆论监督民营企业发展是完全必要的,但也要避免某些失实的对民营企业的负面报道,我国舆论监督工作需要改进。

2.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应“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等,这为民营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政策依据。①政府应加大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国家在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时,应彻底摒弃所有制歧视,对各种所有制企业应一视同仁。只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就有条件同样享受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设立民营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对推动科技进步有贡献的人员或集体进行奖励。②民营企业自身要根据新形势需要,重视研发工作,加大研发投入,吸引和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狠抓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长期以来,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体制优势。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民营企业原有的体制优势不再。民营企业要继续赢得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要靠完善管理制度,狠抓内部管理来获得。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自身对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①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这里并不是简单的抛弃家族制管理,而是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家族制管理与职业经理人制度有机地统一于企业的治理结构中来,合理配置企业元老与新招聘的职业经理人的权力,以达到激励与约束,监督与制衡的统一。②重视战略管理。现在,企业战略已不是某些领导人光“拍脑袋”就行的事情了,需要有专门的人或部门专门研究外部环境的机遇与威胁,企业内部优势和劣势,并结合其他许多信息才能做出的决策。民营企业要想避免像遇到2004年宏观调控时不知所措那样的情形,必须加强战略管理。③加强基础管理。更加重视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环境管理、企业职工安全健康卫生管理,有条件的企业要考虑通过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管理体系的认证,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④实行信息化管理。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招聘懂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在生产、销售、设计、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4.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重建市场经济伦理

市场经济体制有“好”与“坏”之分,世界上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全是“好的”。如果一国市场经济运行中贪污腐败盛行、欺诈猖獗、无情榨取劳工血汗、职工工作环境恶劣、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过度、缺乏最起码的人文关怀等,则这样的市场经济就是“坏的市场经济”,这是我们不愿意要的市场经济。我们所希望的市场经济应该是企业诚实守信、政府公正廉洁、职工合法权益得以保障、环境污染得以治理、具有人文关怀色彩的、可持续发展的“好的市场经济”,也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和谐社会。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失信问题比较严重的实际,各级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尤其是要强化产品、食品安全,职业安全健康与劳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性监管。对于民营企业,当前急需做好三件事:一是要建立诚信企业。二是要保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为员工提供劳动保护,缴纳社会保险金。三是积极治理企业污染,使环境污染“内部化”,把污染排放减到最小。

5.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积极组建地区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扩大民营企业从银行融资的途径。②鼓励设立各种基金,扩大民间融资能力。鼓励组建形式多样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特别是支持民营企业组建股份制的互助基金,发展有民间融资功能的信托产品。③鼓励民营企业通过IPO上市、借壳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多种形式的国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金。④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多形式、多渠道组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可由政府牵头,企业或自然人参加,采取股份制或会员制形式,也可由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企业群体共同出资设立担保组织。⑤大力推动市场化的企业互助担保组织和商业性担保组织机构的发展。鼓励企业以互助担保的形式拓展融资渠道;企业互助担保组织和商业性担保组织均纳入国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体系范畴;积极推进再担保体系建设,增强担保体系抗风险的能力。

6.发展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我国民营企业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许多问题,都与我国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发达有关。“十一五”期间应大力促进我国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①按照“自律组织”的要求发展民间行业协会组织,改变行政管理部门作为行业组织主管部门的做法。民间行业协会要注重加强与工商联的联系。②建立起全国性的企业信用记录和评价体系。成立信用评估机构,建立健全信用信息资源库,实行信用社会公示,倡导“重合同守信用”活动,对不良行为进行教育、警示和惩罚,引导企业守法诚信。③发展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环保和节能的中介组织,帮助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④建立民营企业的统计体系。科学设立民营企业的统计指标,准确反映它们的发展实际,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⑤建立人员培训制度。由政府组织并提供必要的资金、场地,对民营企业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进行国家政策、经营管理、职业技能等的培训教育,提高民营企业从业人员素质。

专栏34—1

民营企业欲进入更多产业领域

2005年2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强调“非禁即入”的精神,即“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也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并放宽股权比例限制等方面的条件”。该文件进一步明确规定: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业;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意见》对于打破原有国有企业垄断局面,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新的更多的产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根据《全国工商联对〈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调查问卷的分析报告》,目前民营企业正在或准备进入《意见》中提到允许和鼓励的领域的情况是:“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是非公有制企业投资意向最多的领域,占30.1%;“社会事业领域”、“金融服务业”和“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行业”也有较多的投资意向;另外分别有20.4%和19.7%的民营企业正在或准备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和“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详见下表。

续专栏34—1

目前民营企业正在或准备进入的领域

资料来源:《全国工商联对〈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调查问卷的分析报告》,载全国工商联网站。

【注释】

[1]本章使用了一些其他研究项目调查问卷所得出的数据,不同研究项目在界定的民营企业含义方面并不完全一致,调查范围也不尽相同。本章在使用这些数据时,并不影响所要说明问题的本质事实。

[2]由于2005年的数据暂时还难以获得,本章大部分数据截至2004年。

[3]黄孟复主编:《中国民营企业发展No.1(200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黄孟复主编:《中国民营企业发展No.1(200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609页。

[5]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主编:《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2~2004),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第46页。

[6]兰辛珍:《治理中小企业污染》,载《北京周报》,2004(44)。

[7]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企业信用:现状、问题与对策——2002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载《管理世界》,2002(5)。

[8]《全国工商联对〈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调查问卷的分析报告》,载全国工商联网站。

[9]记者赵晓强、崔玉清报道:《银监会加强改善小企业金融服务》,载《经济日报》,2006年1月11日。

[10]刘迎秋、徐志祥主编:《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报告No.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120~1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