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与管理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与管理

时间:2022-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与管理软件技术学院王海燕美国管理学家梅奥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首次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概念。梅奥指出,人是社会动物,有追求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受尊敬等的心理需要,因此,非正式组织确实存在于长期合作的社会群体中,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成员的行为。1.自发性强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是以相近的心理特征为前提,以同级别的心理需求作为其凝聚力的。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与管理

软件技术学院 王海燕

美国管理学家梅奥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首次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概念。他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种。正式组织是指,为有效实现特定组织目标,经过自觉地筹划和设计,并具有具体的规范、规则和制度的组织,带有明显的管理者的意图和价值取向,以效率逻辑为其行动标准。而非正式组织是与正式组织相伴而生的,是由正式组织中的一些成员,在满足其心理需要的推动下,自发地联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些联合行动的松散组织,以感情逻辑作为其行动标准。梅奥指出,人是社会动物,有追求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受尊敬等的心理需要,因此,非正式组织确实存在于长期合作的社会群体中,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成员的行为。

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多层次和多方面的需求,并且随着高校扩招力度的加大,高校中的正式组织——班级、团支部、学生会已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自发地形成非正式组织就成为必然。高校学生年龄相近、生活环境相似、接触广泛,使得这一社会群体成员社会标准化倾向和社会从众倾向更加突出,团体压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力巨大,因此,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由于其具有自发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对学生个体行为发挥着较大的影响力。

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引导和管理,对学生管理工作、校园安全与稳定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与作用。

一、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成因与类型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是指除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外,在高校学生中实际存在着的、完全由大学生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它是在学校等教育管理部门正式规定和管理下,由学生自发形成的。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因学习的需要而组合在一起的,还有因为业余兴趣和爱好聚集在一起的,也有因各种感情需要等组合而成的。由于非正式组织大多是自愿形成的,且以一定的情趣为基础,具有不稳定性,可以由一个组织分裂为几个小群体,也可以由几个小群体聚合成一个较大规模的组织,一个组织中的人可能和其他组织的人组合成新的组织。这些变化在非正式组织中经常出现,具有普遍性。根据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不同特点,可以把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消极保护型

这类非正式组织,主要以组织内个体心理安全需要和情感需要的满足为目的。它又可以分为地域亲缘型和情感包容型两种常见类型。

地域亲缘型,是指以来自同一地域或相近地区的学生为成员,以相同或相似的地方风俗和习惯为基础,以相近的心理特征和相同的心理需要为纽带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老乡会”、“老乡联谊会”等是此类组织的典型形式,具有明显的自我欣赏和较强的排斥异乡人的心态,并总处在不断适应和重新组合的过程中。此类组织跨系、跨院校,活动空间大,成员较固定。此类组织消极保护的功能明显,容易形成许多不稳定因素,甚至支持其成员违反规章制度。

情感包容型,是指由个性相近、心理相容或见解相似的成员自发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组织。这类组织感情色彩比较浓厚,成员在对问题认识的角度和方法上相同或接近,感情较深,相互间比较信任,讲义气、重友情是这类组织成员信守的准则。因此,这类组织具有排他性,容易导致个人感情的小圈子,意气用事,对其他同学甚至整个校园环境易产生不信任感。

2.积极发展型

这类非正式组织,主要以满足组织内个体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它又可以分为学习型和兴趣爱好型两种常见类型。

学习型,是指以满足成员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习能力或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而形成的非正式组织。这类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多是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勤奋、勤于思考的学生,他们对自身要求严格,遵守纪律,经常在一起讨论学术上的问题、交流学习经验。

兴趣爱好型,是指非正式组织内成员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组建的非正式组织。其成员来源广泛,相对固定,多为校园课外文化的活跃分子,组织活动的内容明确。

3.组织干扰型

这类非正式组织,主要以满足成员情感安全、情绪发泄为目标,不惜干扰正式组织的运作与管理,甚至对抗校园的管理制度。按照其对正式组织运作与管理的干扰方式和程度不同,它又可以分为不合作型和对抗型。

不合作型,是指通过正式组织个人意愿无法或很难得以实现的学生,联合起来形成干扰正式组织运作的非正式组织。表现为沉默不合作、消极抵制、散播虚假信息和不满情绪等形式。

对抗型,是指由因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受到处分的学生,或通过正式组织个人意愿无法或很难得以实现的学生,联合起来形成反抗正式组织的非正式组织。此类组织一般规模小,但凝聚力很强,表现为同时旷课、同时不参加集体活动等。其成员逆反心理极强,对正式组织的活动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

二、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既有一般意义上的非正式组织的特点,又因为高校学生这一群体的特色而具有自身的特色。

1.自发性强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是以相近的心理特征为前提,以同级别的心理需求作为其凝聚力的。高校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自发特性表现突出,同时相对于社会其他领域而言,高校中更为开放、平等的环境对学生非正式组织约束较少,这使得非正式组织的自发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2.内聚性强

一般而言,非正式组织成员的兴趣、爱好、需要相容,成员在交往中有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心理相容。在非正式组织内容易形成一致的意见,往往会引起强烈的共鸣。高校非正式组织成员往往具有更强的内聚性,组织内成员表现出很强的凝聚力。高校学生年龄相近,一般都在20岁左右,刚步入成熟期,又大多是刚离开家庭独立进入一个相对集中的环境进行生活,自身的盲动性及对新环境的探索心理的结合使他们更容易感情用事和从众。这就使得基于感情而产生的非正式组织的内聚性相比于其他社会群体形成的非正式组织要强很多。

3.隐性影响力大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很多没有明确的名称,没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活动场所,也没有明确的成文制度和规则;并且一般人数少,少则三五人,多则几十人,单个组织活动及影响的范围小,活动的范围相对封闭、独立。虽然如此,但若干个不同类型、形式、功能的积极性质的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与活动,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使得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与完善,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弥补了教学与活动的不足。

4.核心人物威信高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或因经历、兴趣、爱好的相似,或因情感上的互补、心理上的依恋,维系的纽带较强。同时由自发形式形成的核心人物,其活动能力强,有号召力,在群体中依靠个人能力、魅力形成的威信较高,核心人物的言行往往会左右群体成员的行为,虽然没有成文的规则,但整个群体以核心人物为中心形成不易为外界环境所影响的凝聚力较强的组织。

三、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作为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自发形成的组织形式,与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并存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有形或无形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成员个体的导向作用,分担了正式组织的领导和管理职能

由于非正式组织内存在着很强的团体内聚力,无形中促使成员都要遵守不成文的非正式组织规范和行为准则,个体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语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非正式组织团体的影响。因此,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对其成员个体的行为导向作用,和团委和学生会组织一样,发挥着对学生思想和言行的塑造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学生正式组织的领导与管理职能。

2.对成员个体的情感调节功能,有助于增强组织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大多数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较好地满足了大学生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弥补了正式组织在这些方面的欠缺和不足,为学生有效地提供了情感的“保护圈”和受到挫折时发泄情绪的通道,减轻了各种原因引起的孤独感和恐惧感,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心态平衡,推动了学生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化发展,对成员的社会化定势、人际关系、激励、需要等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非正式组织的这些作用,有效增强了正式组织的稳定性和班级、团支部等组织的稳定性与凝聚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培养并锻炼了优秀的学生干部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开展的各类校园活动,对成员个性和才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引导得当,可以加快其成员个性和才能的发展。由于团体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干扰作用的影响,成员受到群体的支持、赞赏和鼓舞,发展了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演讲能力。这些活动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一部分,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为学生管理工作培养和锻炼了优秀的学生干部。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是两方面的,如果非正式组织的团体利益和目标追求与正式组织的利益和目标相冲突,则会造成个体的角色冲突,左右为难,增加了学生的思想顾虑。另外,非正式组织对成员的导向作用也会出现倾向保守、给个体造成不良压力等消极影响。非正式组织的团体压力与正式组织的团体压力相比,往往更沉重,如讽刺、挖苦、打击、造谣、孤立、群体排斥等,可能迫使个人脱离团体。高校非正式组织数量多也有可能带来小道消息和谣言增多,这是因为非正式组织是以感情作为基础,一切以能取悦对方为前提,往往会歪曲事实、无事生非,从而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四、积极引导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服务学生管理工作

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出现和存在,以其特有的功能对其成员和正式组织产生着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这就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加强对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管理与正确引导,使之扬长避短。

1.区别各种非正式组织的不同性质,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方法

对于积极发展型的非正式组织,需要保护、利用、助其成长,充分发挥其作用。如对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种学习小组、课外活动小组等,应给予支持和保护,从而助其发展。对消极保护型非正式组织,坚持正面引导和热情帮助的方针,注意联络其成员的感情,给予他们以充分的信任,注意发挥其积极作用,消除消极影响。对于组织干扰型非正式组织,密切关注,及时防范,避免产生消极后果。对于对抗型的非正式组织,要采取果断措施加强管理,特别是对那些违反校纪经教育不改者,要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取缔或适当处理。

2.根据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特点,积极引导,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根据学生间相互信任的特点,引导他们互相帮助、互相教育、取长补短,开展自我教育与自我认知活动,以提高其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根据学生间信息传递顺畅的特点,多找学生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疑惑及一些处于萌芽状态的问题,从而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以防患于未然;针对非正式组织中核心人物威信高、号召力大的特点,挖掘学生中不同组织内的核心人物,鼓励其竞争、担任学生干部职务,发挥其才干,以点带面,利用他们去做好其他成员的工作,从而把整个非正式组织纳入实现正式组织目标的轨道。

3.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深入学生做好调研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特长和才干,扩大各种活动的参与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娱乐功能和对不良风气的抵制作用。强化非正式组织成员在正式组织中的角色意识,使他们有一个发挥自己才华、展示一技之长的机会和场所。同时,加强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大学生行为规范,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把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教育与管理纳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来,用行之有效的方法管理和教育大学生非正式组织。

4.重视沟通渠道的建立与完善,减少负面情绪的蔓延

在调研的基础上,发现、挖掘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建立并完善与这些核心人物的联系渠道与方式,做到以点带面。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对其他成员乃至整个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和规范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做好核心人物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有利于对非正式群体实施有效的引导。

另外,要注意网络环境下对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与管理。注重引导学生增强对各种信息的筛选和过滤能力,选择良性发展的非正式组织的活动,在网络中将主流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和规范转变成非正式群体的组织文化和行为规范。建立内容丰富、健康的工作网站,进行互动交流、讨论。在网络环境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加入有主题的讨论社区、虚拟社区,从而引导非正式组织成员达到积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国华,张德,赵平.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43-260.

[2]陈涛,崔德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分类管理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2):33-34.

[3]黄明睿.非正式组织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及其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4).

[4]吴志斌.高校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引导[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58-160.

[5]杨玲.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与校园稳定[J].法制与经济,2009(5):118-120.

[6]马永义.高校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特征分析及管理研究[J].教学研究,2007(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