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心理分析与干预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心理分析与干预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结合大学生自杀的一般心理过程,从其身心特点出发对大学生自杀行为进行心理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这些特征使得大学生的自杀行为表现出与一般个体不同的规律性。这也是自杀行为可以预防和救助的心理基础。目的可能是为了摆脱旁人对其自杀行为的阻碍和干预。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心理分析与干预

赵小荣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自杀身亡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学校内部的管理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结合大学生自杀的一般心理过程,从其身心特点出发对大学生自杀行为进行心理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人格障碍;情绪控制;心理干预;群体干预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身亡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夏学銮教授认为,现代社会中,人们面对的压力日益增大,自杀行为不断发生反映出我们社会关系的整合程度比较低,加之现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心理上的失衡就容易导致对身体的伤害,甚至是对生命的放弃。的确,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的身心处在青春晚期;另一方面,脑力劳动是他们的主要活动方式,用脑的频繁性和复杂性影响着他们心理的变化和发展。此外,他们的内心世界也相对较为复杂,他们的心理境界、需求、思想和价值观念等等,不同一般。这些特征使得大学生的自杀行为表现出与一般个体不同的规律性。

一、大学生自杀的一般心理过程

大学生自杀的心理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杀动机的形成。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动机,可分为心理解脱型、寻求关注型、抗争惩罚型和要挟让步型。心理解脱型主要表现为把自杀作为逃避现实、解脱痛苦的手段,多见于遭遇挫折、打击后的自杀。以自杀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和勇气,企图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同情,这是常见的寻求关注型。还有以死抗争,把自杀作为一种惩罚他人的手段,多见于恋爱中失恋或被抛弃的一方,这属于抗争惩罚型。最后,就是并非真的想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是把自杀作为一种讨价还价的手段,要挟对方,迫使对方就范或让步的要挟让步型。当个别学生在遇到挫折或打击时,为逃避现实,就会产生自杀动机,将自杀作为寻求解脱的手段。另外,一些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强迫症等也会带给个体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导致大学生产生自杀的行为。

第二阶段,心理矛盾冲突。自杀动机产生后,求生的本能可能使自杀者陷入一种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之中,难以最终作出自杀决定。此时,自杀者会经常谈论与自杀有关的话题,预言、暗示自杀,或以自杀来威胁别人,从而表现出直接或间接的自杀意图。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做是自杀者发出的寻求帮助或引起别人注意的信号。此时,如能及时得到他人的关注,或在他人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杀者很可能会减轻或打消自杀的企图。这也是自杀行为可以预防和救助的心理基础。但周围的人往往认为常喊着要自杀的人其实不会自杀,因而不太关注自杀者发出的信号,以致痛失救助良机。

第三阶段,自杀者平静阶段。自杀者似乎已从困扰中解脱出来,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情绪好转,抑郁减轻,显得平静。这样周围的人真以为他的心理状态好转了,从而放松警惕。但这往往是自杀态度已经坚定不移的一种表现,当然也不完全排除是自杀者心理状态好转的表现。因为发展到这个阶段,自杀者认为自己已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再为生与死的选择而苦恼。因此他们不再谈论或暗示自杀,甚至表现出各方面的平静。目的可能是为了摆脱旁人对其自杀行为的阻碍和干预。

某高校大学三年级学生李××,在中学时是班上的“尖子”,进了大学后,他总认为自己的成绩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便沉浸在自怨自艾之中,加上中学时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独立生活能力差,以致进大学后生活难以自理,身体状况下降,患上了肝炎而不得不住院治疗。这期间他的情绪极度低落、抑郁,甚至拒绝接受治疗。他曾对护士和前来探望的同学谈论过自杀的一些问题,并说过诸如“我没什么希望了”、“真想死了算了”之类的话。医生、老师和同学并未对此加以足够重视,只是安慰了他一番。后来一段时间,该生的心情逐渐好起来了,甚至还和前来探望的同学开玩笑。大家都以为他的心情真的好起来了。然而一天他趁周围无人,悄悄溜出病房,在医院后山的一棵树上用一根粗麻绳结束了自己19岁的年轻生命。从这例自杀案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最初促成其自杀动机的原因有三个:成绩不尽如人意,生活适应能力差以及身体患病。这三种因素同时或相继出现在该同学身上,使他对生活产生了绝望感。之后他又试图通过拒绝治疗、谈论自杀渴求得到他人的帮助,但这种尝试又遭失败,因而坚定了他自杀的决心,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二、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分析

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年期个体所面临的最大心理问题可归结为两点,即人格顺应和情绪控制。在青年期,一方面,社会化的要求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促使个体与社会不断发生冲撞,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如学习、工作与恋爱之间的矛盾,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等等。能否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决定了个体能否顺利地实现人格的良好发展。另一方面,性成熟需要的日益强烈使青年期个体处于“风雷激荡”的状态。日本心理学家依田新说:“青年处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中间世界,所以内心动摇大,情绪的紧张程度一般较高,对很小的刺激也容易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一时陷入被打败似的悲痛里,一时由于有希望而昂首挺胸,一时由于失意而俯首顿足。情绪如此不稳定,是青年期心理的一个特征。”能否调控这种具有两极性的情绪也是个体能否顺利度过青年期的条件之一。大学生属于青年的一部分,他们同样具有青年期的心理特征和青年期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

在大学生自杀案例中,几乎每位自杀者都有程度不等的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这两个因素在导致他们自杀的原因中起着首要的作用。要指出的是,与一般个体青年相比,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富有理想和抱负,憧憬未来。心理上的需求也相对较多,包括实现自身价值、受人尊重、爱情和审美等等。除生理上的发育成熟与文化知识技能的提高以外,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完成的是个体角色的定位以及独立性的形成。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把自己目前的状况与将来的角色协调起来。同时,当今的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是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期望也不时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加上自身生理和心理尚不成熟,使得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些心理特点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上的反差,导致各种心理挫折,因而更易于形成自杀动机。

(一)人格障碍与大学生的自杀行为

心理卫生学认为,情绪失调和人格障碍是相互作用的,情绪失调往往导致人格障碍,而人格障碍又体现出情绪失调。情绪失调与人格障碍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如自卑、抑郁、孤僻、悲观、鲁莽、急躁、害羞、多疑、狭隘、焦虑等等,但并非每一种表现都易于诱发自杀行为。根据对大量自杀个案的分析得知,容易引发自杀行为的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抑郁。当大学生自杀事件成为象牙塔内的噩梦时,一个过去常常被忽视的病症——抑郁症逐渐浮出水面。有专家表示,高校自杀身亡的学生中,有60%都与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有关。北大六院唐登华医生指出,大学生患抑郁症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社会学的,心理学的和生物学的。社会学的,就是某些生活事件可能会带来外在的压力,比如学习、就业、情感上的问题;心理学的,则与个人心理素质、性格有关;至于生物学的,他认为人大脑中的神经介质如果含量发生紊乱,也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抑郁是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问题。在行为上表现为丧失学习和工作的兴趣及动力,反应迟钝,无精打采,拒绝交际,回避朋友,并伴随着食欲减退、失眠不良反应。大多数学生都多少有过这种消极情绪,但体验的时间比较短暂,随着时过境迁也就消失了。但其中也有少数性格内向、孤僻、自尊心强、怀疑心重、承受挫折能力低的学生容易长期陷入抑郁状态,导致抑郁性精神症状的出现。有这么一个案例,某大学中文系三年级一女生B,其男友W在与她恋爱了近两年后宣布分手。此后,她情绪陷入低落,时常自叹,目光呆滞,寡言少语,常以身体有病为由拒绝参加集体活动,学习成绩也下降很快,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她的自我否定和内疚感,终于有一天在市内一家宾馆的11楼,她跳楼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由此可见,B因失恋及学习落后导致抑郁,又因其性格内向、心理承受力差而患抑郁症,最终导致自杀。很多自杀者被认为生前具有明显的抑郁症状,有的甚至是处在极度抑郁状态之下,这说明自杀与抑郁有很大的关联,抑郁症状可以作为评定自杀危险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2.悲观。悲观表现为个体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信念,常常带着幼稚、消极的心理观察社会和对待人生。因此,当理想和现实一旦发生矛盾冲突时,悲观者便垂头丧气,自我否定,感到前途渺茫,最终对人生失去信心,走上厌世轻生的道路。大学生都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充满着美好的希望,力图塑造完美的自我,但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显然是存在差距的。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这种差距,遇到一点挫折、失败,便认为自己“无能”,是个失败者,那么就会使自己陷入悲观的消极状态之中。例如有的大学生因一次考试失误而认为自己智力低,将来在学业上会一事无成;有的大学生因一次失恋而认为自我形象丑陋或有缺陷,异性会对自己产生厌恶等等。以悲观来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等于是在原有的失败感中增添新的失败感,这必定会导致不良情绪的恶性循环,很容易对人生失去信心以至产生绝望,走上自杀的道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A.Beck对自杀未遂者的研究表明,自杀者在一般期望量表上的失望分数很高。他认为失望与自杀意图的联系比抑郁更紧密,他同意自杀者是抑郁的,但更重要的是自杀者的期望是消极的。他们常常歪曲了其本身的体验,只预期最暗淡、最悲观的后果。这种悲观的态度往往带来失望感,最后发展成绝望。

3.自卑。自卑是因生理上的伤残、疾病或智力水平低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对自我认识所产生的消极态度。表现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看不起自己,并且认为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而终日忧虑不安、抑郁沮丧乃至自暴自弃。一般说来,个体或多或少都有过这种消极情绪,但只要经过努力,重新评价自我,积极进行自我调节就能减轻和消除自卑感。如果长时间沉湎于强烈的自卑之中不能自拔,心理就容易失去平衡。这种人在外界刺激的诱发下极易导致自杀。有这样一例,李××,男,21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上吊自杀身亡。该生身体瘦小,皮肤偏黑,眼睛近视,身体素质差,体育成绩常处于全班最后一名,性格内向,参加班级活动不积极,人际关系不和谐。同学都认为他为人过于敏感,不好相处。一天,全班上体育课,内容是100米跑,两人一组,由于男生的人数单一个,而他又排在最后,老师只好将他和一名女生排在一组,结果他没有跑赢这名女生。这种场面自然引起在场同学的哄笑。从这以后,该生变得更加沉默和孤僻,一天夜晚外出未归,第二天早晨发现他已在学校的后山上上吊身亡。不难看出,这名学生是因无法排解因自卑带来的心理压力而引发的自杀。

(二)挫折与大学生的自杀行为

所谓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的无法克服的障碍。对挫折的消极反应,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对受挫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构成危险,成为自杀行为的心理基础。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因其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生活的道路较为平坦,阅历也比较简单,在遇到挫折时,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表现。不良的行为表现主要是源于错误的认知及脆弱的承受力。

大学生对挫折的错误认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们认为挫折不应发生在自己身上。生活中出现一些不顺利、不愉快,学习和交往中存在一些挫折、失败本来是正常的事,但有的学生认为这些是不应该发生的。他们认为大学生活应是丰富多彩、充满快乐的,大学学习也应是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同样也应是和谐的;而对于挫折,他们缺乏思想认识和心理准备。二是以某方面的挫折来否定整个自我。如一次考试成绩差便认为自己的能力差,不是读书做学问的料子,前途完了。这种以一两件事来评价自身价值的认知方法,其结果往往会引起强烈的挫折反应,自暴自弃。三是大学生把某一次挫折的后果想象得非常可怕,对挫折缺乏正确的认识。比如有的学生一次生病,便害怕影响学习,害怕考试不及格而退学;或一件事情没办好,便担心别人对自己有看法而失去信心。

挫折承受力比较脆弱也是导致不良心理行为的原因之一。耐挫力较强的大学生在挫折面前不会过分紧张,没有强烈的情绪困扰,能够尽快地找到适应和对付挫折的办法,从而保持心理行为的正常。而耐挫力弱的大学生对挫折过分敏感和紧张,稍遇挫折就惊慌失措,并且容易长时间陷入不良情绪中而不能自拔。这样,几经挫折打击,也许是并不很严重的挫折打击,都容易造成心理和行为的失常,甚至直接引发自杀行为。例如,吉林某大学的一位女生,聪明俏丽,从小一直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中,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后,曾被评为“三好学生”,还担任了班干部。但后来一次班干部的改选中,她落选了。于是,她开始认为世人都在与她作对,不久后的一个晚上,她走出校门,融入深深的夜色之中。当人们发现她时,她已经沉睡在长春南湖的一湾绿水里。还有一位大学生,只不过因为在联欢会上唱歌走了调,引起同学们的哄笑,她便觉得无法忍受,当晚在学校里自杀身亡。通过分析得知,那些体弱多病,涉世未深,生活道路一帆风顺,名利思想和虚荣心强,意志薄弱,胸怀狭窄,消沉抑郁,孤僻内向的个体耐挫力较差。其实耐挫力是可以通过平时的训练提高的。只要正确地认识挫折,冷静客观地分析挫折的原因,不断调整自己,乐观、豁达地看待人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自身的耐挫力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三、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干预

虽然自杀在大学生总体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但它不仅给个人及其家庭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各种研究表明,有自杀现象的大学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开展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心理干预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干预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干预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措施,包括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的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设立心理咨询机构。目的是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大学生对青年期心理特点的认识,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人格顺应和情绪调控的基本规律,教给他们有关青年期心理适应的技巧,如合理的宣泄、代偿、转移、升华等,使其应对挫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增加自杀预防的有关内容,对自杀及其预防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认识。另一方面注重大学生中自杀现象的早期识别和处置。加强大学生心理卫生的普查和建档,对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关注。结合心理量表的测评结果,又有以下临床表现的大学生应受到特别关注:①具有明显的外部因素刺激,如经济困难、学业危机、恋爱失败、躯体疾病、染上恶习等;②情绪低落、悲观抑郁、自责不已,有强烈的罪恶感和缺陷感;③性格孤僻内向,与周围人缺乏正常的感情交流;④有严重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⑤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和信心,易产生悲观失望的体验;⑥诉说准备自杀的想法或过去有过自杀企图。如果一个大学生具有明显的上述表现则可认为他有较高的自杀危险性,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二)对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主要目标之一是让当事者消除自杀的意念,这不但有助于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度过当前的危机,而且也有利于其以后的适应。以下心理干预的策略可以采用:①决不排斥或试图否认任何自杀念头的“合理性”。当有大学生谈到自杀时,决不能把这一问题看做是“操纵性的”或并不是真的想自杀。对每一次报告,不管是真是假,都要当“真”来看待;②倾听。处于危机中的大学生,迫切地需要有人能倾听他所表达的信息,接受他(或她)所有的抱怨和情感;③对处在危机中的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进行评估。处于危机中的大学生在做出自杀行动之前,既可能表现得很平静,也可能表现出情绪激动。如果既处于明显的抑郁之中,又伴随着焦躁不安,出现自杀的危险性最大;④直接面对危机。处于危机中的大学生一般喜欢直接问及自杀问题,并能公开对此进行讨论。根据经验,在适当的时候直接询问这一问题并不能产生不良的后果。但一般应在与处于危机中的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后再询问这一问题;⑤要特别注意那些很快“反悔”的人。处于危机中的大学生经常会因为讲出自杀的念头而感到轻松,并且容易错误地认为危机已过。然而问题往往再次出现,这时的自杀防范工作就更为重要;⑥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任何一个个体都有内部资源(生理的、心理的),又有外部资源(环境的、家庭的、朋友的)。心理资源包括理性化、合理化以及对心理痛苦的领悟能力等。如果这些资源缺乏,问题就很严重;⑦及时与专业人员商讨和咨询。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及时与有关专业人员联系。任何事情都由自己一个人去处理是不明智的;⑧及时与学生辅导员和学校有关部门反馈信息。对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的进行心理干预,只能实行有限保密的原则,以便让学校采取相应的危机干预对策。

(三)自杀现象发生后的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干预

自杀现象发生后的个体心理干预是针对自杀未遂者。发生自杀未遂的大学生,除及时治疗有关躯体伤害外,主要是启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心理支持系统,暂不对自杀行为本身进行道德、情感或法律等方面的评判,只给予自杀未遂者一些关爱和帮助,使他们找回生存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另外,对家属、同学或朋友,可欢迎他们对自杀未遂者的处境和矛盾提供情报,目的是为了以后的矛盾解决。对自杀现象发生后群体的心理干预也特别重要,一位大学生自杀后,每个与他生活过的人都会有不同的反应,与死亡者关系越密切的人心理损伤越重,他们会出现悲痛、后悔、自责、不相信事情的发生、抑郁甚至反感等反应。当有大学生自杀后,学校的专业人员应尽快到事发班级,评估哪些人在事件中受影响较大并给予支持和早期干预。同时,需要对他周围的同学做哀伤心理辅导,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在表达的过程中接纳学生真实的感受,肯定积极的想法,对消极的看法不指责不批评,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看待生命。同时,通过对死去的同学适当的悼念,回忆与他在一起的情景,把内心的感受以外在的形式表达出来。另外,对大学生自杀的过程不要强化,以防止“心理感染”现象。

总之,自杀者在自杀前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和习惯上的突然改变,这常常是青年精神崩溃的信号。这种行为的异变表现为容易感情冲动,爱发脾气,不合群,情绪极度低落,生活规律紊乱,甚至于饮食和睡眠也受到影响。由于自杀者在自杀前有了一系列的行为表现,这就为预防自杀提供了一些依据。学校有关的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人员以及党团干部、学生干部都可以成为预防自杀的主要人员,只要通过一定的培训学习,他们就能及时地从自杀者的行为表现中发现其自杀企图,及时加以疏导、解救和阻止,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明.霃过人生河——社会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汪元宏,吴贵春,陈传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翟书涛.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马剑侠.大学生自杀问题与干预策略.中国学校卫生,2002.

[5]崔玉华.大学生自杀者社会心理因素和临床特点.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

[6]张道祥.自杀倾向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2.

[7]RICH C L,RUNESON B S.Simlarities in diagnostic co morbidity between suicide among young people in Sweden and the United States.Acta Psychiatr Scand,1992,86:335-3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