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干预

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干预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来说,抑郁情况严重,尤其是有自杀意念和企图时,应积极采取预防自杀的措施,立即住院或进行药物治疗。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突如其来的和反复出现的莫名恐惧和焦虑不安为特征的一种神经症,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焦虑症患者的家族中患同样疾病的人较多。主要应用行为疗法。心理干预与治疗。社会心理因素在多动症的发病中多数起到诱发作用,如家庭暴力、心理虐待、家庭教育方法不得当、社会环境不良等。

第三节 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干预

一、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有严重的焦虑感。

(一)病因

人格特点。大多内向、孤僻、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少数外向、情绪不稳。气质多为抑郁质胆汁质

心理因素。常常具有明显的精神创伤作为病因。如生活中的不幸遭遇,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等。

(二)临床症状

心情忧郁。患者长时间(一般超过3个月)感到悲伤、忧郁,有很凄苦和痛苦的感觉,常常唉声叹气、焦虑不安。有相当一部分人想轻生或者有自杀计划和行动。

身体症状。头痛、头晕、心烦、失眠、胸闷、腹泻或便秘、乏力,男性多性欲下降,女性多月经不调。

(三)治疗与干预

心理干预与治疗。对抑郁症的心理干预应以抑郁反应的程度而定,且忌讳不分症状轻重,不做具体分析而一概而论。一般来说,抑郁情况严重,尤其是有自杀意念和企图时,应积极采取预防自杀的措施,立即住院或进行药物治疗。对中等程度抑郁的情况,可进行心理治疗,一般首先采取疏泄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此外,认知疗法也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社会治疗。其关键是动员社会力量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取得家庭成员、朋友和社会的支持,改变对患者的不正确看法,各方面关心支持患者,必要时可改变患者的学习、生活环境,均能收到奇迹般的疗效。

药物治疗。应用三环类或四环类抗抑郁药,用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治疗。坚持每天运动,如散步、做早操、打太极拳、慢跑等。

二、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突如其来的和反复出现的莫名恐惧和焦虑不安为特征的一种神经症,同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一)病因

人格特点。病人一般的性格特点是敏感、多疑、胆小、怕事、心胸狭窄、患得患失、依赖性强、过分关心自己、情绪不稳等。

心理社会因素。患者大多从小任性,被过分迁就溺爱。

遗传因素。焦虑症患者的家族中患同样疾病的人较多。其焦虑反应的生理学基础在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互动普遍亢进。

(二)临床症状

心理症状。紧张不安、忧心忡忡、注意集中力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作过度反应、难以做决定等。

躯体症状。心跳加快、过度出汗、肌肉持续性紧张、尿频尿急、烦躁、疲乏、睡眠障碍等不适反应。

小卡片

考试焦虑症案例

李某,男,上初中(非重点中学)时,该生的学习成绩很好,又是一班之长。在学校的各种竞赛中经常获奖。考入重点高中,他非常兴奋和高兴,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想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取得比初中时更优异的成绩。但刚入学的摸底考试,就让他大失所望。在极度的痛苦之后,他又振作起来,更加勤奋和刻苦,但期中考试的成绩仍不理想。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考试期间常常认为别人比自己强得多。他怀疑自己并不像原来那样聪明。考试之前,他常常缺乏信心,精神紧张,并伴有呕吐、恶心、小便频繁,睡不好觉等症状。

资料来源: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9398196.html

(三)干预与治疗

精神分析法。解除压抑,使潜意识中的冲突进入意识认知中,再加以消除。

行为治疗。主要是焦虑控制训练。①自我检测。每天记录焦虑的发作情况;②解释。使当事人了解焦虑问题;③放松训练。采用系统的松弛操作或想像松弛训练。

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

三、恐怖症

恐怖症是以对某一特定的物体或处境产生持续的和不必要的恐惧,并不得不采取回避行为为特点的一种神经症。

(一)病因

人格特点。胆小、怕事、害羞、依赖性强及高度内向。

心理因素。强烈的精神刺激诱发导致,如意外事件等。

(二)临床症状

社交恐怖症。主要特点是害怕被人注视,与人交往时表现不自然、脸红、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不愿交往、不愿在公共场合演讲等。

处境恐怖症。指对某一特殊环境的恐怖,如恐高症、黑暗恐怖、幽闭恐怖、广场恐怖等。

单一恐怖症。表现为对某一具体的物体、动物等不合理的恐怖症状。疾病恐怖症。指对某种疾病产生恐怖症状,如艾滋病、癌症等。

(三)治疗与干预

心理干预与治疗。主要应用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示范法、暴露冲击法对恐怖症的治疗可以取得相当好的效果。其他心理治疗如精神分析领悟、支持疗法也可采用,或者与行为疗法结合使用。

药物治疗。丙咪嗪和氯丙咪嗪对恐惧症有一定疗效,并能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其他。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增强对有意义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努力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

小卡片

社交恐怖症案例

有一个25岁的女青年诉说:“我10年前读初中,有一位男同学与我关系较好,常互相帮助,但有的同学则在背后不负责任地议论那位男同学对自己有‘意思’,于是自己一听就很气,一看到该男同学情绪就立刻紧张、心慌、脸红、头晕、脸发麻,逐渐发展到看见其他男同学,甚至女同学,就脸红,眼神很不自然,眼眶发红,眼皮好像就一下子肿起来,有时怕见人,甚至看见人就打战。每天躲在房里不敢出去,连上学的勇气都没有,真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资料来源:白洪海:《心理学基础》,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四、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和体征的神经症。

(一)病因

人格特点。患者大多数有强迫性格,特点是深思熟虑、富有思想、爱钻牛角尖,喜欢过细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有过高的道德标准,过分严格要求自己,十全十美。平时爱整洁、有条理、有秩序、动作刻板。

心理因素。学习、工作过分紧张,责任心太强的工作或发生一次重大事故以后,易引发此病。

(二)临床症状

强迫观念。表现为不自主呈现的某种想法、某种事情或某句话,虽想努力摆脱,却不由自主,内心非常苦恼。分为强迫回忆、强迫表象、强迫怀疑、强迫联想、强迫性穷思极虑、强迫性对立思想等。

强迫行为。主要表现为强迫检查、强迫洗涤、强迫询问、强迫整理、强迫计数、强迫仪式行为等。

(三)治疗与干预

心理干预与治疗。行为治疗、认知疗法和精神分析疗法均可用于强迫症。①意念转移法。症状出现时令病人想或做别的工作,如弹拉套在手腕上的橡皮圈。②森田疗法。

药物治疗。氯丙咪嗪和SSRI(如百忧解、帊罗西汀等)目前已经成为治疗强迫症的首选药物(8)

五、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以神经过程易于兴奋和易于疲劳为特点的,伴有情绪不稳、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体征的神经症。

(一)病因

精神因素。指持续的精神紧张状态和长期的内心冲突。如学习紧张、紧迫感、学习过度疲劳,不注意休息;人际关系紧张、家庭不和等。

个性因素。个性特点不是偏于胆怯、内向、孤僻、自卑、敏感、多疑;就是偏于好强、主观、任性、急躁、自制力差等。

(二)临床症状

(三)治疗与干预

心理干预与治疗。以认知疗法和放松疗法为主。认知疗法重在促进患者的认知改变。放松疗法通过促进患者放松,缓解紧张。通过心理治疗,主要要完成三个转变:思想上变悲观为乐观;情绪上变消极为积极;行动上变被动为主动。

药物治疗。一般根据患者症状的特点以选择抗焦虑剂为主。

运动治疗。说服患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跑步、做早操、打太极拳、散步等。适当增加营养,注意生活规律,对治疗神经衰弱很有帮助。

六、疑病症

疑病症是以过分关心自身健康,不切实际地解释躯体征象或感觉异常,深信自己患有严重疾病而焦虑不安为特点的一种神经症。

(一)病因

人格特点。患者有敏感、多疑、固执、吝啬、谨小慎微、追求完美的人格特征。

环境因素。不正确的的卫生宣传;医生的不良暗示;生活孤独,心境不良等。

(二)临床症状

对身体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其严重程度与实际健康情况很不相称。

对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性解释。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充分根据,但不是妄想。

反复就医或反复要求医学检查,但结果并无器质性病变,医生的合理解释也不能打消其顾虑。

(三)治疗与干预

心理干预与治疗。要耐心细致地听取患者的诉述,让他们出示各种检查结果,持同情关心的态度,应尽量回避讨论症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可取得亲属的协助,在患者信赖的基础上,引导患者认识疾病的本质,不是什么躯体疾病,而是一种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需要用心理的办法去治疗。

药物治疗。有忧郁、焦虑症状者,可用抗焦虑药。

七、多动症

“多动症”是一个通俗的提法,按照国际公认的提法,这类儿童行为问题应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一)病因

遗传因素。临床研究发现多动症的儿童具有家族聚集效应,即近亲中也常有多动症者。另外,寄养子、双生子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也都表明多动症具有明显的遗传性。

大脑发育延迟。临床观察发现,多动症儿童存在开口说话晚、语言发展延迟、言语功能异常、口吃、功能型遗尿等延迟问题。(9)

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在多动症的发病中多数起到诱发作用,如家庭暴力、心理虐待、家庭教育方法不得当、社会环境不良等。

(二)临床症状

注意缺陷。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受环境影响而分散,学习困难等,是多动障碍的核心症状之一。

活动过多。在需要安静的环境中,活动量和活动内容比预期的明显增多,在需要自我约束和秩序井然的场合显得格外突出。

冲动性。指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引发的快速且不准确的行为反应。情绪不稳定,易波动、易动、易兴奋。

学习困难。多动症儿童智商水平大多正常,然而由于以上症状,仍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治疗与干预

目前,国内对于多动症儿童主要通过药物治疗,这尽管能减轻多动症儿童的症状,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20世纪90年代国外有专家提出了综合干预的思想。单一的药物治疗能够控制儿童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但是不能改进学业成就和机能、增长知识,也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如果要更有效、更持久地改变儿童的这些问题,可以将行为治疗、情绪咨询、家庭治疗、团体辅导和实践支持相结合。

八、精神分裂症

(一)病因

生物因素。个体的体格和生理特征是人格特质之一,而这些特质主要由遗传决定,因此,遗传与精神分裂有关。

社会心理因素。如童年期心理创伤、不合理的教育方式、早期情感剥夺等。

(二)临床症状

行为表现。性格改变、孤独、与人疏远、痴笑、无故哭闹、扮鬼脸等奇异动作。感知障碍。如幻视、幻听等。

(三)治疗与干预

精神分析治疗。关键是在治疗过程中实现病人早期未满足的要求和欲望(如父母的爱和关心)。

认知行为治疗。注重建立培养病人有利的、适应性的行为方式,尽可能避免再次出现冲突的情形。通过解决问题的训练,认清病人不利的反应和行为方式,并给予矫正。

药物治疗。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有氯氮平、维思通、再普乐等。氯氮平作用明显,是目前公认的疗效最佳的抗精神病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