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自杀行为及其预防策研究

大学生自杀行为及其预防策研究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通对造成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原因及行为特征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分析,给出大学生自杀的预防策略,注重心理预防,以减少自杀事件的发生。大学生自杀率为同龄一般人口的2-4倍[2],自杀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学生自杀的调查结果看,当代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频发,其自杀意念比较高。大学生主体内在的因素对其自杀行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大学生自杀行为及其预防策研究

袁书卷 漆林波 郑宽明

【摘 要】 近年随着自杀率显现上升趋势,自杀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大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已成为关系国家稳定发展的社会问题,必须得到全社会和各高校及心理卫生工作者的普遍重视。本文通对造成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原因及行为特征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分析,给出大学生自杀的预防策略,注重心理预防,以减少自杀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大学生;自杀;自杀预防策略;心理预防

一、概述

自杀(suicide)是指主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统计表明:2000年至2003年4年来,自杀已成为世界全人群第13位、14-44岁年龄段第4位死亡原因。而在中国,自杀是全人群第5位、15-34岁年龄段第1位重要死亡原因[1]。作为该年龄段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已成为新的自杀高危群体,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大学生自杀率为同龄一般人口的2-4倍[2],自杀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作为自杀的高危人群之一,近年来自杀率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八所高校统计,1984年至1988年5年间大学生自杀者为39人,自杀率为0.011%。而近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自杀事件也在不断增加。2001~2002年仅仅两年全国高校大学生自杀身亡55人。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对部分高校的调查,大学生自杀率约为0.02%,高出近1倍;2003年武汉地区的36所高等学校,在开学不到3个月就发生了12起自杀事件,其中10人死亡;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仅北京高校因自杀而死亡的学生有19名,2005年人数为15名,2006年是9名[3]。而事实上真实数字远非如此,各个高校对此一直都讳莫如深。

从大学生自杀的调查结果看,当代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频发,其自杀意念比较高。抽样调查显示,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过去几年曾有过自杀想法的人高达34.3%,有自杀经验的比例达到4.4%。大学生的平均自杀意念为10.7%,博士生自杀意念高,并呈现出性别、年级和家庭经济状况差异[4]。在自杀率上,大学生高于一般青年,重点大学高于一般大学,研究生高于本科生。刘华山等人重点对我国4个省、市的16所大学以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有关人员进行访谈调查,并对100多个大学生自杀案例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的自杀率大致为0.002%-0.004%[5]。另有研究显示,山东省大学生自杀率大致也为0.002% -0.004%[6]于此相印证。从自杀方式看,主要有坠楼、服毒、溺水、割腕等。从自杀的类型来看,对13所高校的2260名大学生的挫折情境、挫折感进行了聚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大学生的挫折类型分为九种,即学习受挫型、交往受挫型、恋爱受挫型、情绪受挫型、生理健康受挫型、适应受挫型、家庭受挫型、学校受挫型、就业受挫型[7]

自杀本就是复杂的社会问题[8],大学生自杀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应该引起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从调查结果看情况不容乐观。

二、大学生自杀原因的分析

大学生的自杀事件时有发生。认真分析、深入探讨自杀背后的问题,对于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具有重大意义。

(一)主体内部因素

青年时期是人生的多事之秋和心理问题的高峰期。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和适应身心变化的机制,因而容易发生各种心理问题。大学生主体内在的因素对其自杀行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1.认知不协调是大学生自杀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如果同时有两种或更多的不一致的意见或观念,或者我们的价值观与行为之间不符,我们就会体验到认知的不协调。在现实生活中,轻生者通常以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如遇挫折就自认“没用”,从而导致自卑的心理。习惯以“糟糕透顶”的思路看待事物,认为一旦某事情发生,就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且无法弥补,因而导致不良的情绪体验。此种不良的情绪体验持续存在,且与其消极认知互相影响,更加剧了其自卑感和自我否定,使自己处于高度的自卑状态中。不能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与之相关的人和环境,持续的消极认识,推动其对自己境遇的内部感知向越来越消极的状态发展。如此循环往复,不能自拔,就意志瓦解、精神崩溃、万念俱灰,走上不归路。

2.大学生心理矛盾冲突增多是自杀行为发生的潜在因素

此时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伴随而来的自我意识的分化及其所产生的矛盾,往往使他们内心充满冲突和危机。这些心理冲突和矛盾如果强度过大或持续过久,就会导致心理、生理机能的紊乱,进而有可能发展为神经症或精神病,甚至导致自杀。

3.大学生的某些消极状态是自杀行为发生的潜在因素

大学生主体内在的心理状态对其自杀行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一是不稳定的情绪状态。美国心理学家霍尔用“疾风怒涛”来形容青年人的情绪,也就是说,大学生的情绪往往处于动荡不稳状态,具有冲动性、突发性、两极性、心境化等鲜明特征,也容易产生某些负性情绪,如紧张、焦虑、抑郁、愤怒等。严重的负性情绪容易转化为内向攻击,导致自杀意念和行为。二是敏感而脆弱的意志状态。大学生的心理具有易感性,其内心及行为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变化较为显著。另外,由于当代大学生的特殊成长环境,独生子女较多,生活经历较为简单,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存在着脆弱的一面,容易产生受挫感,对危机和冲突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因而很多因素都可能成为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导火线

4.大学生的某些消极性格特征是自杀行为发生的潜在因素

日本心理学家发现,自杀和自杀者的心理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性格而言,性格往往影响个人对环境适应和对具体事物的反应方式。那些具有敏感多疑、内向退缩、自卑抑郁的人,那些依赖性强、自我中心、易走极端的人,那些好胜心强、期望值过高、攻击性强的人,较一般人更容易在挫折面前产生自杀意念甚至自杀行为。更有少数性格内向、孤僻、自尊心强、怀疑心重、承受挫折能力差的学生容易长期陷入抑郁状态,导致抑郁症的出现。在行为上表现为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反应迟钝、无精打采、拒绝交际、回避朋友,并伴随着食欲减退、失眠不良反应。据京、港、沪等地对高校自杀者所作的调查分析发现,自杀者均不同程度地具有脆弱、自卑、孤僻、抑郁、悲观等性格障碍

5.大学生心理素质差是影响自杀行为的核心因素

这里的心理素质主要是指承受力抗挫折素质差。抗挫素质是指个体遭受挫折后,能够承受和排解挫折的总体水平,即个体适应挫折、排解挫折的一种能力。抗挫素质是个体保持与环境的良好适应、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主要由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两个部分组成。面对同样的挫折、困难,有的大学生能应付自如,有的却走上了自杀的道路,这与个人的抗挫素质密切相关。值得高度重视的是,目前大学生中抗挫素质存在严重或较严重缺陷的人比例较高,有自杀潜在倾向的大学生人数远比已有自杀行为的人数高出许多倍[9]

6.心理落差是导致大学生自杀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

成就动机与受挫形成的心理落差造成人生的“终极”目标缺失。由于社会、家庭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较高,大学生自身也有强烈的上进心,因而无论在哪方面都往往具有高成就动机和高自我期望。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一旦受挫,就心灰意冷,这主要是因为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缺陷。而这与自杀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决定自杀行为的重要思想基础。因为一个人总有他看重的东西作为他生活的支撑,当原本引以为傲的“资本”失去了往日光彩,产生了严重的心理落差,原来优良的自我感觉迅速向另一端变化,无法面对时就可能选择自杀。对于自杀的认知,已有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其实既可以成为自杀的原因,也可以成为抗自杀的资源[10]。这就需要平时的引导教育,帮助学生们能够审视人性的弱点,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外界环境因素

大学生所处的外界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部分,这三部分往往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外界环境因素一方面作为大学生生活的背景因素存在,构成了大学生心理(包括自杀心理)的基础;另一方面又作为现实因素存在,其中一些因素则成了大学生自杀行为的诱发因素[11]。像家庭方面,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早期心理创伤、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学校环境影响,如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学业压力过大,以及社会大环境巨变给心理带来的巨大冲击等因素,都可成为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因素。

(三)自杀行为的导火线———刺激事件

研究表明,达到一定强度的心理刺激事件是构成自杀行为发生的外因[12]。刺激事件主要有:严重的人际冲突、挫折失败、受人威胁或羞辱、失恋、父母离婚或亡故、严重的突发性疾病等。其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悲观、绝望、无助等体验,进而想到自杀。

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并非上述诱因的必然结果,诱因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起的是“扳机”作用,其根源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问题[13]

三、大学生自杀的预防策略

大学生自杀者大都是无精神疾病的正常人,作为一群高智商、高情商的现代大学生来说,自杀在很多情况下只是心理失调而一时冲动的行为,只要发现及时,危机干预的成功率就会很高。很多案例表明悲剧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还是心理原因。而对于自杀者最积极的干预是预防,最好的自杀干预也是预防。由此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心理预防策略。

(一)学校对自杀心理的预防策略

大学生作为一群居群体,学习和生活几乎都在学校范围内,学校不仅是他们身体发育,也是他们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以及社会角色调适的场所。学校当然成为大学生自杀心理预防的主要阵地。

1.建立心理健康中心

一是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根据结果筛选出高危个体,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并与各学院心理辅导员一起对这些学生做好干预与跟踪控制工作;二是进行各种心理健康的宣传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制定全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修及选修,举办心理讲座,在心理普查基础上组织专题辅导,协助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周活动,使大学生从实践和认知开始,以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形成自我调适的健康心理;三是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培训,建立各系—班级—宿舍的预警体系,由辅导员担任。其主要职责是按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制定的计划、本院系心理辅导课程的授课和心理健康宣传工作,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形成有效人际支持系统,了解熟悉学生基本情况及时发现心理问题。

2.设立心理咨询中心

心理咨询中心,配备足够的专职心理辅导人员,开设专用咨询电话、电台以及信件咨询,昼夜为学生服务,为有心理障碍和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和有效的自杀预防。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减压场所,像通过打沙袋来减压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网上心理咨询,建立虚拟房间,让有相同感受的人进入同一个房间,体验到归属感,并能够得到团体性治疗。发现有潜在自杀倾向的学生,应给予专门心理辅导。帮助其发现、挖掘自己的不良认知,代之以理性、现实的认知,能使其迅速摆脱危机情境,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要帮助大学生识别自己的错误认知,就必须让他们了解人们的非理性认知的特点,如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透顶等。然后针对这些特点,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大学生的错误认知。还必须帮助其采取一些诸如寻求社会支持、合理宣泄、转移注意力等积极有效的措施,向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观念宣战,以期大学生自杀者能够真正调整自我,改变自我,最终摆脱自杀观念。帮助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力图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保持健康的睡眠,坚持与他人交往,争取老师和朋友等社会支持,引导其多理性思考在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但又未尽的事情。

3.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其成员应该是熟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经过危机干预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专业人员。其主要功能是对处于危机状态的大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干预,避免学生的心理危机进一步恶化。主要目的是帮助已经处于危机状态中的学生解除心理痛苦,重新振作,采用积极的建设性的方法面对困境。根据大学生心理危机程度,可采取心理支持、及时阻控、实时监护、心理咨询、紧急救助等方法,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支持主要由学生辅导员、班干部实行,对当事人多一些关爱与支持。及时阻控主要指对于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人、事或情景等刺激物,学校应协调有关部门及时阻断,消除对危机个体的持续不良刺激。实时监护是指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监护,除学生和老师的监护外,学校可通知学生家长领回并建议其去专业机构治疗。心理咨询方面,心理中心设立热线电话和网络咨询,对发出危机求助的学生提供咨询服务,缓解心理紧张状态。关于紧急救助方面,当学生发生突发性事故,学生所在学院、学生处、保卫处、校医务室、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人员应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紧急救助,包括学校应及时与学生家长或其法定监护人取得联系,并做好当事人的安抚工作,学生处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校内学生的稳定及相关工作,保卫处负责保护现场,协助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取证,配合学校及医疗部门对学生进行医疗救护过程中的安全监护,学校心理中心制定心理救助方案,实施心理救助,稳定当事人情绪。学校要保证危机干预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有正常运转的人员、经费和场地,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是高校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必然需要。

4.开办心理社团

招募社员,组建社团,负责自杀预防的宣传工作,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自杀预防知识、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主要包括自杀的危害、自杀的常见表现、自杀的原因、自杀的高危因素、自杀心理、自杀相关机构的情况等;限制自杀常用药物、工具,加强对高危地点(如高楼等)防范的一些基本常识,能辨别出学生有无自杀危险的信号,密切注意自杀迹象,做到防患于未然。这不仅可以和课堂教育遥相呼应,并对心理社团的活动起宣传推广作用。同时,净化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加强媒体指导,要求不能不负责任地过度渲染自杀及详细描述自杀过程,尽量减少渲染自杀情绪、气氛的大众传媒,并加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社会舆论。

(二)课程开设

1.开设思想教育课程

注重思想内涵的培养,提升精神境界。树立崇高的理想,引导世界观、价值观、恋爱观等正确观念的建立。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提高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教育学生积极正确的自我认知,消除自卑、树立自信,积极参与和正确对待社会竞争,以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开设必修心理学课程,普及心理学和心理健康卫生知识,教育中增加学生自杀预防的内容,向学生教授解决心理冲突的自助方法,如:深呼吸法、放松法、倾诉法、睡眠法、音乐放松法、旅游法、改善饮食法、大喊大叫法、有限破坏法、适当哭泣、写日记法、温泉浴法、找心理辅导员等。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处理好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困难、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从而缓解心理压力,预防极端行为发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为生命教育设置专门的科目和课时,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系统和集中,降低实施难度。加强大学生对人生与生命的认识,其一,要让大学生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教给他们各种生存的知识,处理危机的方法,逃生的本领,掌握突发事件应急自救的技能。其二,要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的教育,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其二,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四,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教育,生命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珍爱和维护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社会关怀精神,学会欣赏他人,接纳他人,尊重和爱护他人的生命,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三)开展活动

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快,但社会经验缺乏,自控力不强,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高校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学生联谊,师生联谊活动,吸引大学生参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可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长,提高自信心,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良好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陶冶情操,激励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务实的人生态度,进而明确生活的目的、意义和生命价值。营造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正面激励,使他们体验到归属感、充实感、找到朋友,拓展交际面,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对自杀预防起到有效的人际支持。此外,高校还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采取同伴教育的方式,配合心理咨询中心开展一系列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自杀。

(四)自杀的自身预防

自杀是个人自愿实施的,所以要使行为人放弃自杀,就要从个人预防开始。一般个人预防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配合学校预防工作,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生活充满自信心;提高心理承受力和挫折排解力,随时准备迎接即将面临的困难、挑战和挫折;掌握人际交往的艺术,寻求广泛的社会支持;主动走进心理咨询室或与辅导员、老师联系,争取他们的帮助,及时化解心中的郁闷、疑团;当遇到问题时,利用以下方法,学会自我调节,保持与辅导中心的联系:做有意义的事转移注意力、写日记。生活、做事有规律,做力所能及的事,向朋友倾吐隐私,把自杀念头大声说出来,避免接触情绪不安的人,不要看关于自杀的电影、小说、报道,参加集体活动,参加郊游,禁止单独上楼顶或靠近深水池。另外注意陶冶艺术情操,遇到难解的困惑时,多读名著,欣赏美术佳品,聆听优美音乐。情移心境,重获乐趣,找到启迪,在美好的事物中排遣烦恼、烦躁、苦闷和忧郁。遇到不愉快之事,用积极的办法进行代偿,使不良心情得以舒缓,迁移自己的目标和态度。品尝学习中得到的乐趣来抵消逆境带来的痛苦,从而使自己变得坚强,尤其值得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心理学表明,身体上的健康、充满力量感,可以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起到舒缓压力,抵制消极情绪的作用。多经受耐力训练、挫折训练还可以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对自己情绪的自控力。

四、总结

大学生自杀的问题主要是心理问题,最主要的预防是心理的预防,而心理预防实质上是大学生自身心理不断发展成熟、人格健全完善的过程。最终还是要落到各位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重视内心世界这一重点上来。“盛年不复来,一日难再晨”,愿每位大学生能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Phillips MR,YangG,ZhangY,etal.Risk factors suicide inChina:a national case-control psychological autopsy study[J].Lancet,2002,360(9347):1728-1736.

[2]翟书涛.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94.

[3]于情,王礼桂.大学生自杀问题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4,21(4):159-165.

[4]李旭.大学生自杀研究及其预防策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6,17(2):74-75.

[5]刘华山.专家称国内大学生自杀率在2—4/10万[EB/OL].中国频道网http://www.china.com.cn/chinese/news/1009826.htm,2005-10-25.

[6]马艳玲.关于大学生自杀的调查分析及启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32.

[7]张旭东.当代大学生心理挫折及调适[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

[8]Rachel Jenkins.Addressing suicide as a public-health problem[J].Lancet,2002,359:813-814.

[9]张旭东,车文博.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7.

[10]杨德森.行为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19.

[11]姚月红,马建青.影响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三因素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0(5):34-36.

[12]夏晓平.本校学生死之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7(2):42-43.

[13]吴远,管晓琴.认知疗法在大学生自杀预防中的应用[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2):99-1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