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自杀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自杀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研究通过门户网站,选取了全国部分高校学生自杀个案217例,探讨了大学生自杀现状及其原因。而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繁发生,已俨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我国大学生自杀率高于同年龄段的非大学生和一般人群。本研究通过搜集全国大学生自杀的案例资料,试图了解大学生自杀现状及影响因素,从而为大学生的自杀预防提供参考依据。在本研究中,感情纠葛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最主要因素。

柯年满

(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

【摘要】近年来,全国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繁发生,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本研究通过门户网站,选取了全国部分高校学生自杀个案217例,探讨了大学生自杀现状及其原因。结果显示:感情纠纷、就业压力家庭状况、学业压力、精神问题五大方面是当今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诸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关怀等方面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 感情纠纷 学业压力 就业压力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繁发生,已俨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美国,自杀排在大学生死亡原因的第三位,发生率比没有上大学的同龄人高百分之五十。在日本,自杀是大学生死亡的首要因素。而我国大学生自杀率高于同年龄段的非大学生和一般人群。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资料显示,我国青少年是自杀的高危人群,而大学生的自杀率更是居高不下,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研究通过搜集全国大学生自杀的案例资料,试图了解大学生自杀现状及影响因素,从而为大学生的自杀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因为大学生自杀事件较为敏感,所以大部分学校对于这种事件通常会封锁消息,从学校官方网站、国家权威机构等渠道获取有关大学生自杀的真实有效数据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本研究对样本的收集主要是通过大型门户网站进行的。使用这种方法具有以下三个优点:①大型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网易等新闻的可信度较高;②网站媒体不受纸张和版面的约束与限制,对于自杀的新闻报道得更为详细;③网站上的新闻报道在多种媒体间可以进行相互印证,进一步提高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根据上述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03—2014年间全国大部分高校326个大学生自杀案例,其中有效案例217个(有效案例指的是自杀原因有相关证据支持或经过警方通报的)。

大学生自杀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统计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自杀现状分析(n=217)

表2 关于自杀原因的描述性统计(n=217)

从表1可以看出,男生自杀的比例高于女生;学历越高自杀的越少,这也许与高校金字塔形的学生结构有关;东部沿海地区学生较多;文科生高于理科生;从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来看,呈明显的“V”字形结构,新生和毕业班的学生自杀比例高。

从表2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因素是:①感情问题,占比高达22.1%,在所有因素中是最高的;②学习压力,占比为20.7%,如果加上考研、论文等因素,比例会更高;③精神问题,占比为13.4%;④心理问题,占比为9.7%;⑤就业压力,占比为9.7%;⑥家庭原因,占比为6.9%。除此之外,同学矛盾(1.4%)等因素也不可忽视。

在本研究中,感情纠葛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最主要因素。本研究中感情受挫包括情侣间的争执不和、失恋等纠纷问题。处于由青春期步向成年期的大学生恋爱心理并不成熟,双方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偏差。失败的感情对于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尚未成型的学生来说,是一次严重的精神打击,容易诱发自杀发生。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十七八岁到三十岁之间是个体形成亲密与孤独的关键期,是建立友谊和爱情等亲密情感的重要发展阶段,一个人在这一阶段如果不能与他人进行深层的情感交流,就会陷入孤独和寂寞[1]。”在我国,17~25岁正是大学生相互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时期。但是,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生理上的成熟使得他们渴望接触异性,并希望与异性建立恋爱关系,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所以他们不能很好地应对恋爱中的冲突与矛盾,从而会因为各种恋爱挫折产生抑郁、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甚至有心理危机和过激行为。来自南京市危机干预中心的调查也显示,恋爱占大学生自杀原因的44.2%[2]

从表2的分析结果看,由于学业压力导致自杀的比例高达20.7%,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这让学校忽略对学生进行以生命存在的价值为内容的教育;家长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较高;加上大学生本身也较有上进心,因此大学生往往具有高成就动机和高自我期望,一旦遭遇学业挫折(考试出现挂科、绩点不理想),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以至于部分学生走向极端。

表1的分析结果也表明,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毕业年级学生的自杀比例显著偏高。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越办越好。各类大学招生越来越多,大学生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大学生已经不再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大学生毕业后必须到人才市场寻找就业机会,接受企业的苛刻条件。从当前情况来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相当大。由于社会就业岗位还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因此,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压力,从而出现轻生的念头。

从表2的分析结果看,精神问题和心理问题原因共占自杀人数的23.1%。2013年的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全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自杀已成为我国15岁到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自杀人群中一半以上患有抑郁症[3]。实际上,上述数字很可能低估了现实情况,因为抑郁症等精神问题及其他心理问题比较隐蔽,往往难以发现甚至容易被忽略,以致当自杀发生后无法知晓其自杀原因;另外,即使学生生前已经发现患有抑郁症或存在其他心理问题,部分人讳疾弃医,进而采取沉默的方式进行掩饰,最后导致自杀事件无可避免地发生。

同时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社会经验不丰富、心理承受能力差、依赖性强,稍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极端之路。崔玉华等在对28名自杀死亡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有75%的大学生性格内向、多疑敏感、孤僻[4]。张道祥对32例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大都有不良人格倾向,如偏执、多疑、抑郁、自卑、内向、消极等[5]

研究结果也显示,因为家庭因素导致自杀的案例不在少数。杨惠琴和翟瑞(2007)[6]的研究也表明:农村学生自杀意念的出现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家庭学生;男女分布无显著差异;自杀意念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组织性因子呈负相关,与矛盾性因子呈正相关。首先,家庭经济环境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压力水平。即使国家和学校采取各种措施扶助贫困学生,但学生还是需要承担较高的学费和生活费,生活压力和现实的窘迫,容易导致其产生自卑心理。当难以支撑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重担时,一些学生便容易放弃生命。其次,家庭不和谐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如家庭矛盾、父母关系不和甚至离婚、缺乏凝聚力、沟通不畅、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环境容易对儿女造成心理创伤,从而导致心态畸形或不健康,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从而发展为自杀行为。再次,家庭过高的期望值加剧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由于现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寄予厚望,从生活上、学习上为其增加许多无形的压力,若子女无法达到其期望状态,父母偏向采取恶言、愤怒加诸子女身上。这些方面综合在一起很容易突破学生的心理防线,导致无法承受者采取自杀行为。

学校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承受挫折的能力、新环境适应能力和辨别是非的综合判断能力。鉴别易感人群,限制某些特定自杀方法获得性,对于某些易感人群的早期干预是有可能预防自杀发生的。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网络、广播、心理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心理危机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格与情绪调控的基本规律,让学生能够平稳地走出心理的低谷。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早发现学生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对那些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需要逐一面谈,进行有效的心理帮助或干预。同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和心理咨询老师的作用,定期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方面内容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及心理健康常识。

父母不仅要关注子女的教育与学业,更要关注子女的心理发展是否成熟,是否患有精神类疾病及心理问题,避免失去发现子女异常行为的机会。同时,家庭和睦有助于子女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长;父母要理解子女并给予情感温暖和支持,这将有利于子女发展成外向、情感稳定的个性特点。学校有必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最新的心理发展变化,将心理危机遏制在萌芽阶段。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特质,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大学生所在的年级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于大一、研一等年级的新生,可通过“帮带制”助其尽快适应新校园环境,减少其不安、紧张情绪,使其更快融入新的生活圈,如深圳大学实施的“新生导师”制度在这个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对于大四、研三等毕业年级的学生,通过学校讲座、心理辅导、就业推介会等形式,指导学生处理毕业面临的问题,以缓解其毕业、就业压力等心理负担;同时,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多举办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全面接触社会,减少现实与心理的巨大落差。

[1]邓成英. 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曲莉. 大学生自杀意念因素在不同年级的差异分析. 大连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崔玉艳,沈峥嵘,黄蒙. 中国每年约25万人死于自杀 一半以上患抑郁症. 中国江苏网,2013-09-10.

[4]崔玉华,方明昭,马长锁. 大学生自杀者社会心理因素和临床特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3):177~179.

[5]张道祥. 自杀倾向大学生的心理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2002(6):526~527.

[6]杨惠琴,翟瑞.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家庭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7~1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