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课程中心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高校课程中心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课程中心建设的探索和思考高校课程中心建设的探索和思考[1]季至宇摘要:高校课程中心建设是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要一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课程中心就是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中的重要的一部分,课程中心是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平台,是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的核心,也是课程建设与展示、教学管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师生互动的中心。

高校课程中心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高校课程中心建设的探索和思考[1]

季至宇

(武汉大学教育技术与教室管理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高校课程中心建设是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要一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课程中心既是教师教学资源平台、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也是教学管理的集成信息平台和教学质量的宣传展示平台。课程中心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其长期维护,提高师生的认同度,区别于精品课程并且正确认识教育技术职能部门和人员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中心 教育信息化 教学资源

On Curriculum Center Construction

Ji Zhiyu

(The Center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Wuhan 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2)

Abstract:The curriculum center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and it has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The curriculum center is a platform of teaching resource,student independent learning,teach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teaching quality displaying.There are some issues to be paid attention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center:its longtime maintenance,improving identification degre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distinguishing with the excellent courses and correcting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education technology department and their staff.

Key Words:curriculum center;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teaching resource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高校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现阶段高校信息化建设在原有基础上步入快车道,逐渐向深层次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并正在回归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主要特点的教育信息化。2010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谈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问题,非常的详尽。文中谈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强调“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具体到教学部分谈到“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一是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二是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三是教育信息化的组织建设。

课程中心就是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中的重要的一部分,课程中心是基于网络的辅助教学平台,是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的核心,也是课程建设与展示、教学管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师生互动的中心。

一、课程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课程中心的建设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要求。全球大学排名前10名大学中,哈佛、斯坦福、剑桥、牛津等大学使用了网络教学平台。课程中心建设十分必要,与当今的人才培养模式方向是一致的,也是各个高校自身发展和高校服务社会的需求。

(1)课程中心建设符合当今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国家发展的主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育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承和培养技能性人才。大学教学不再是传统的以老师教授知识为主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学习不再是传统的以掌握知识要点、通过课程考试的死记硬背式被动学习;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原来那种仅靠黑板、粉笔和老师的讲授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的需求了。

(2)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通过建设课程中心,可以宣传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扩大学校在社会,特别是在高校的影响,引领教学改革和教育思想的新潮流;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及课程建设成果,显示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显示学校先进的教学管理手段和现代教育管理水平;详实的教学信息咨询服务,吸引莘莘学子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优秀生源。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单元,课程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需要,专业结构和培养计划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课程建设的任务很大,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平台,为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同时对课程建设进行监督与检查。

国内高校在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教学资源信息化以及课程建设方面与国际一流大学相比,所存在的巨大差距对中国高校的压力,以及中国高校实现建设世界知名大学的目标在信息化方面的距离都是显而易见。建设丰富的教学信息、完善的课程资源网络系统也是国内大学与国际教育水平不断缩小差距的手段之一。

(3)社会服务的需要

社会对学校的期望越来越高,希望学校对社会做更多的服务。信息咨询是主要内容,高校利用网络向社会提供优质课程已成为宣传学校的一种重要途径。

二、课程中心的职能

课程中心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课程中心立足于课程,向上形成学校专业的集成化信息平台,向下探索教学团队建设,形成各级教学组织的信息化平台,使教学工作全程信息化。

首先,课程中心应该成为教师的教学资源平台。课程中心可以创建个性化的课程网站,而不是软件开发公司千篇一律的模板,制作课程网站方便简单,设置课程建设项目及参数灵活方便;提供多种教学辅助手段和工具,例如题库建设,作业,网络考试,答疑,成绩管理等),实现在网上向学生布置作业、练习、作业批改、成绩管理与分析,完善教学考核手段,帮助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减低劳动强度,使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创造和科学研究;团队可以资源共享,进行教学研讨,实现课程组教师之间的讨论和分享;积累教学成果,帮助课程完善电子教案、教学录像,为申报各级精品课程、教学奖项等奠定基础。

其次,课程中心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课程中心提供的平台进行课程课后复习、课前预习、教学课堂学习;接受老师发送的各类课程信息,下载相关的课程资料,上传作业,查看作业批改结果;利用课程中心提供试题库进行自我检测,检查课程学习效果;通过在线交流平台和老师、同学实现交流和互动,进行自主学习;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空概念和教学资源利用的局限性,加强学习互动,从而提高课程学习效率。平台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兴趣导向的学习平台,在本专业学习之外,学生可以查看学校其他专业的培养计划和教学进度,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和课程进行学习。

再次,课程中心是教学管理的集成信息平台。课程中心平台可以提供动态实时的教学数据,比如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课程的开设使用情况、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等等;开展各类教学问题的调查,通过实时量化的数据,学生、督导的评价,对课程质量、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督考核,提升教学水平,科学地进行各类教学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最后,课程中心是教学质量的宣传展示平台。学校通过课程中心的展示系统,向社会展示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向社会展现了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师、教学团队资源体系,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大众提供了教学咨询服务;它免费开放优秀的课程资源,成为社会大众终身学习支持体系的一部分,为企业提供人才提供了选择途径,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人才服务。

三、课程中心建设的思考

首先,课程中心网站需要长期维护。很多课程建设的时候资料往往是一次性上传的,部分老师把课程中心建设当成是一次性的工作,很少补充和完善最新的学科知识;对于学生在网上提出的一些问题和咨询回复也不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网站使用率也逐渐降低。

其次,广大教师对课程中心的认同度需要提高。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加引入机器的手段或者作为个别部门的工作任务。部分教师,特别是一些年纪大的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亟待提高,在对他们进行信息技能培训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强化对信息素养的认识。教育学校教务部门和教育技术中心可以通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培训,首先要对学校教师、技术与管理及行政人员开展不同层次的全员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能力。只有教师把互联网技术密切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学会利用教学软件和通过网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才能提高和更新他们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和能力,全面地体现教育信息化。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快更新、周期短,为使教师能够在教学和科研中使用较新的信息技术,持续的再培训非常必要。

第三,要区别与精品课程的建设模式。精品课程是对获得“精品课程”称号的单门课程的建设,一般不考虑课程的整体布局和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课程中心建设却不同,它是面向全校课程的综合性网络平台,课程中心各个模块之间联系紧密,便于教师和学生日常教学应用;对于教学管理者来说,这个平台进行一些综合教学数据的统计管理,了解教学的基本情况。精品课程和课程中心项目建设的课程没有优劣程度的区别,而在于不同的功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最后,正确认识承担课程中心建设的职能部门和人员的作用。课程中心建设的职能部门往往由高校的教育技术部门来承担;教育技术部门在高校却往往被边缘化,难以引起高校管理层和决策层的重视。这样一来,课程中心项目的建设在师生和其他职能部门的意义难以得到认同,经常会被当作是一项任务来完成,没有从根本上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 祝智庭.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新视野[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8(2).4-9.

【注释】

[1]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专项资助重点课题“新闻传播类课程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研究”(项目编号:2009A0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