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青马工程”培养的课程化建设思考

高校“青马工程”培养的课程化建设思考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马工程”是社会主义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开创出的有社会主义特色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道路。“青马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高校纷纷建立各种院校两级团校扩大培训规模、不断扩充学员、加快培训周期。提高大学生骨干培养的覆盖面的确是落实“青马工程”的重要举措。

高校“青马工程”培养的课程化建设思考[1]1

喻 蔚[2]

(浙江工商大学校团委)

摘 要:当前高校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的最重要阵地,但目前各高校在“青马工程”培养的课程化建设质量参差不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缺乏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没有固定师资队伍、团课学分设置难以认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脱节,针对以上弊端,本文对高校“青马工程”课程化建设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关键词:“青马工程”;课程化建设

为了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广大青年,进一步巩固执政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共青团中央于2007年5月15日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印发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工程启动后,全国各地团组织积极响应,陆续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其中,高校大学生骨干培养成为工程实施的重点。合理整合高校资源——组建导师、讲师师资队伍、建立课程化体系、开辟挂职锻炼基地、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成为高校“青马工程”培训的课程化建设重要难题,解决这些难题对于培养杰出的青年领袖和巩固党在青年中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青马工程”成为高校培养接班人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

高校承载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引领的重大责任,是传播知识、价值和思想的主要阵地。“青马工程”是社会主义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开创出的有社会主义特色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道路。在青年大学生中实施“青马工程”,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特殊意义。社会发展需要我们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坚定的、与时俱进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就是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接班人。

(一)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是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随着我国进入经济转型的加速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的思维方式更加活跃、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在接触新事物、新观念过程中更容易受到不同思想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在这样的形势和条件下,党要承担起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迫切需要使党的理论学说和思想价值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拥护,迫切需要旗帜鲜明地表明在青年一代中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决心和力度,使更多的青年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高校承载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重大责任,是传播知识、价值和思想的主要阵地,集中了青年群体中的优秀知识青年。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具体表现。高等教育是现代高素质人才成长的必经阶段,这一阶段也正是青年人理想信念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不仅要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而且要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使之成为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较高、忠于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二、高校“青马工程”的课程化现状与存在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大学生骨干的培养,就是要使他们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先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构建他们的精神支柱,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来武装青年,并积极引导学生骨干将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与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认同感自觉结合起来,将学生个人价值目标的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自觉结合起来。

(一)“两课”成为高校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青马工程”实施的基础

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最新成果的传播。可以通过“两课”的学习使青年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性质。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重点阐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的道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侧重于结合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变化所包含的深刻内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重点阐明如何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最新成果的传播,还可以通过学生骨干喜爱并乐于接受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或讲堂以及时政报告会进行,通过安排对学生骨干的集中理论培训来提高其政治素质

(二)各级团校成为“青马工程”培养的重要场所,然而团校课程化建设滞后

“青马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高校纷纷建立各种院校两级团校扩大培训规模、不断扩充学员、加快培训周期。然而,团课的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学分设置、结业条件、实践课程与理论脱节等问题凸显出来,成为当前共青团团课缺乏吸引力的顽疾。当前,各地在推进“青马工程”的进程中都扩大了培训规模,如浙江工商大学每年院校、团校开展学生骨干培养人次达1200余人,共计18个学院开展近20期团校,各自团校课程质量参差不齐,师资也相对缺乏。提高大学生骨干培养的覆盖面的确是落实“青马工程”的重要举措。如果不进行培训结构的优化,只是扩大培训规模,将会影响普遍培养的效果。特别是在课程设置、师资分配、理论与实践课程等环节没有落实到位的情况下,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青马工程”的公信力

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缺乏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当前高校普遍将团校培训当做“两课”之余的时效性补充培训,因而培训课程更多是体现专题模块的主题教育、时事教育、经验型总结、学校倡导行为规则说明等。各学院团校更是各自选取课程模块,比较自由随意,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和规范的教学大纲和结业规范,更难形成学分课程。

2.没有固定师资队伍。团课培训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且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团课需要用有着深厚的历史、政治、党史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经历、实践阅历以及坚定的政治信念的任课教师才能给予培训学员以精神上的震撼和知识上的熏陶。团课的基础团知识理论、团学组织活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需要不同的师资力量来授课,因而固定的、分层次的师资队伍成为团课培训质量的关键。目前,高校团课的师资非常不固定,且缺乏师资培训、备课的机制,很多高校团课授课老师多为初次上岗的辅导员担任,理论课程的教学往往显得生硬,走马观花之嫌浓厚,且缺乏传帮带的培训机制。

3.团课学分设置难以认可。正因为团课缺乏规范、科学的课程化体系和严格的结课条件,高校团课学分普遍难以获得学校教务处认可。

4.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脱节。当前高校团课理论课程占据绝大部分内容,一方面教条式的灌输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青年团员的要求,且部分理论和主题思想难以在当前条件下得到生动灵活的展示和讲解,单一的理论课程缺乏生命力;另一方面实践课程难以量化,且缺乏指导老师带队引导,往往流于形式,导致两者难以达到互相促进的效果。

三、高校“青马工程”课程化建设的有力探索

1.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实施“青马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全面、系统、生动、有效的教学活动可以夯实广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课程、教材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传播给青年学生,在高校持续兴起学习、宣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潮,牢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大学生中的群众基础和现实影响力,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2.加强院校两级团校课程化体系建设。高校团委要牵头组织各学院团委组建团课课程体系,按照团课的基本理论、组织建设、活动载体党建带团建、团的宣传、素质拓展、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模块开展团课教程编写和培养体系构建,制订严格的考核机制和学分要求,促进团课的课程科学化、传承化、体系化,有助于团课授课教师的素材库的极大丰富和优秀经验的传承。

3.组建稳定的团课师资队伍。一方面,团课师资队伍应该分层次,针对普通课程模块可以选择有相应经验和授课经历的辅导员、思政教师担任团课讲师。在全校范围筛选团课讲师并按授课模块分类培训各模块讲师,并在全校范围自由聘讲,使之模块专业化。另一方面推行“导师制”培养模式。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充分发挥导师在跟踪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聘请一批兼具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杰出人士担当培养对象的人生导师,建立相对稳定的培养关系。各位导师要经常与自己的“弟子”进行“心灵对话”,及时“传道、授业、解惑”,在长期的亲密接触中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同时,导师要利用自己的人际资源,为培养对象争取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帮助大学生骨干快速成长。

4.采用学分制形式,引进“必修课+选修课”制度。高校在对学生骨干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学分制,对课程的学习任务进行量化,设定每位学员完成学业所需的总学分以及每一项课程应取得的学分数,如志愿服务这一课程,根据《纲要》的要求需要达到志愿服务100小时以上,可将该门课程要求设定为10个学分,每完成10小时的志愿服务即获得一个学分。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各类学员的特点和需求,对带有普遍提高意义的课程设置“必修课程”模块,规定相应学分,如理论学习报告、实践锻炼环节、工作素养提高等;对不同类别、不同需要的学员设置一些“选修课程”模块,供他们进行选择,如社团干部工作技巧、学生会干部工作艺术等,学员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所需课程,促进不同类别骨干之间的交流,提升普遍培养的效果。可将以上培训课程确定相应学分,跟教务部门协商,如学员在规定时间修满相应学分可获得学校的公选课学分,将“青马工程”培养纳入教学体系,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5.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合。大学生骨干培养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强化理论培训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有效途径组织大学生骨干到基层深入地了解国情、民情,经受磨炼,增长才干。通过实践环节能够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现场辅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知识积累、能力锻炼与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增强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与明确成才方向相结合。通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能够加深大学生骨干对农村问题和农民生活状况的了解,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国家惠农政策的正确性。“温暖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行动会让大学生骨干更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培养社会责任感。深入企业、生产车间的挂职锻炼活动有利于学生骨干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领悟科技利企、科技创新兴国的道理,也为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志愿者行动等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骨干将自身所学、所长回报和奉献社会,增强了大学生骨干对城市的归属感,消除了重功利、轻长远的心理。新农村建设、改革开放成果的体验,增强了青年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以涵养大国心态和情怀。研究生支教团、大学生西部计划让青年认识到祖国西部和落后地区急需建设,扎根基层、扎根艰苦地区大有可为。高校应将学生骨干参与实践环节的锻炼形成制度,不仅重在寒暑期、重在集体组织,更要重在平时、重在个人参与。

可在校园文化较为丰富的高校尝试实施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学分化,根据学生学习任务轻重、学生成长规律等具体情况,在大学一、二年级专门设置社会实践学分和成绩,学生只有真正参与了社会实践的锻炼才记入成绩,这样做到将社会实践环节真正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实践环节锻炼的实效性。

院校两级团课作为“青马工程”的课程培训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骨干培训的目的,然而在团课的实践当中,我们发现学生骨干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同辈依赖,同伴群体对大学生骨干行为的选择有相当大的影响。同龄人在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比较相近,在大学阶段也经常在一起进行直接的交往与互动,这就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念容易相互影响。高校在实施“青马工程”时,应认识到青年学生和骨干的这个特征,可以依靠团组织发挥青年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来激励青年,使之成为团课之外的有益补充。

除此之外,还可以依靠某些理论型学生社团强化自我教育。大学生社团分为理论学习类、文化体育类、兴趣爱好类、公益服务类等类型,因能“集同学之感情,补社科之不足”而成为团组织外联系学生的有效载体和延伸的触角。要重点扶植理论学习类社团的发展,建立学生骨干理论学习的阵地。如浙江工商大学2003年在全校14个学院成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读书会”。通过集中学习、分组研讨、撰写论文、参与社会调研、开展博览论坛等形式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同时在此基础上开展“时事员评论大赛”和“青春先锋、创先争优”宣讲团宣讲活动,一方面对社团的学生骨干是极大的锻炼,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高涨。

【注释】

[1]该论文为浙江工商大学“商大青年研究基金”项目。

[2]喻蔚,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