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反思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反思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与教学是不可分离的,课程是一系列课堂教学事件以及由此实现的内容变革与意义的生成。2001年,我开始涉足社会科课程的研究和探讨工作,社会科课程的教学实践自然地成为我密切关注的内容。所以,当我将目光投向社会科课程时,必然要将目光投向社会科课程教学,也必然无法越过正在“经验”课程的活生生的人。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从事社会科课程教学的这一群人还处在“寂静无声之处”。
体验和理解之间_关于社会课程教学的研究_寻求理解之路——社会科课程研究

我相信任何有人文社会方面思考的人,都不会不遭遇狄尔泰、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等人。我在对社会科课程的思考中也诚惶诚恐地和这些大师打了一个照面。和千万个读者一样,“回到事情本身”如巨雷震撼我心。

我在读完当代课程专家范梅南(Max van Manen)的《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之后,深深地被现象解释学视野中的教育研究方法吸引。现象学大师舍勒(Max Scheler)说,现象学既不是一门新学科的名称,也不是哲学的代名词,而是一种精神直观态度,人们通过这种态度就可以直观或者体验如果没有这种态度便始终不会显现出来的事物,即由现象学事实组成的特殊“王国”;以现象学为基础的哲学,要求哲学家必须最直接、最强烈和最生动地体验和接触世界本身,要求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世界,阐述在生活情境中处理或然事件时进行判断的一系列特征;这是一种与事件相关的另一种知识,是一种智慧(机智)方法,它是针对具体情景的,因而它就必须在其无限的变异中把握具体情形,其中还包含着积极的社会伦理考虑。[1]就现象学研究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而言,范梅南指出,“从现象学观点来看,搞研究就是对我们感受世界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提出疑问”;“现象学研究首要的特点是它总是起始于生活世界”;“许多教育研究倾向于将生活彻底割裂成细小的、抽象的碎片,而这对实际工作者来说几乎毫无用处”。[2]

“教学”是一个动词,任何教学的发生都是一个动态连续的生活片断,只有这样一个生动的、动态的情境本身才能够告诉我们关于教学的问题。

带着这样的现象学态度,我们需要回到并置身于教学事件本身,倾听教学的故事。课程与教学是不可分离的,课程是一系列课堂教学事件以及由此实现的内容变革与意义的生成。[3]教学的秘密藏在教师日复一日的教学实践中,课程教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描述和揭示课程教学的复杂性,实现对社会科课程教学特征的解读。[4]不是探讨目前社会科课程实施中存在什么问题,而是从现象学研究的角度,揭示社会科教学是什么样子,其“本质”如何?所以在课程教学层面,我叙述了四位社会科教师的教学故事,以现象学的态度直观面对课程的教学活动,倾听来自课堂的声音,并对之进行“质”的反思与追问。可以说,现象学研究方法是一个远未穷尽的方法论源泉,我个人认为这是教育领域研究的正确方向,它吸引并召唤我在这条道路上行走与跋涉。

2001年,我开始涉足社会科课程的研究和探讨工作,社会科课程的教学实践自然地成为我密切关注的内容。从理论出发点和归属来讲,我属于信奉“课程即经验”的那一群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课程不仅仅是学生的经验,它更应该是学生和教师共同构建的经验:一方面,如果没有教师的存在,是无所谓“课”的存在的。在我看来,“课”这个字的“言”字旁就代表了作为言说者的教师。没有这个言说者,就没有课。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倾听的人,“课”也没有存在的必要性。所以,当我将目光投向社会科课程时,必然要将目光投向社会科课程教学,也必然无法越过正在“经验”课程的活生生的人。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从事社会科课程教学的这一群人还处在“寂静无声之处”。那么,在每一个真实的教室、每一段不容忽视的生命时光中,我们正在经历着什么样的社会科课程?带着这样的问题,我来到了真实的教室,亲身体验这一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