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语》的个性化教育意蕴

《论语》的个性化教育意蕴

时间:2022-1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语》的个性化教育意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教育规划纲要》积极倡导个性化教育。《论语》中蕴含了孔子丰富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孔子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注重因材施教。本文着重探讨《论语》中的个性化教育意蕴。

论语》的个性化教育意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教育规划纲要》积极倡导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面对独特的生命个体,通过适合每个独特生命的手段,发掘个体生命的潜能,促进个体生命自由发展的教育。实施个性化教育是对教育真谛的深刻领悟,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诉求,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教育境界、教育理想,是教育的一种追求、精神,也是教育者的一种责任。个性化教育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实施个性化教育中,要把握生命的独特性,尊重每个独特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认识潜能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理解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思维方式;明确个性的根基性,有了自信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个性发展,满足社会要求。因此,开展个性化教育,我们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从国内外大学教育实践中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还应从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学习、吸收宝贵的思想和经验。《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生百科全书,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文化。《论语》中蕴含了孔子丰富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孔子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注重因材施教。本文着重探讨《论语》中的个性化教育意蕴。

一、深入了解学生

开展个性化教育,也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合适的是最好的。合适的教育,前提是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优势潜能、思想品德以及生活学习的状况,等等。孔子十分重视了解学生,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意思是,“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不了解学生,就无法实现因材施教,更谈不上个性化教育。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十分了解,并努力发现学生的优势。例如,“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孔子认为自己的学生各有所长,德行好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会说话的:宰我,子贡。能办理政事的:冉有,季路。熟悉古代文字的:子游,子夏。

怎样了解学生呢?总体来说,就是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意思是,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孔子了解学生的具体方法可概括为听、观、察、比较。

其一:听。

言为心声,言语是人们思想情感的反映。“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孔子认为,一个人大言不惭,他实行就不容易。因此,孔子经常与学生交谈,从他们的言论中了解学生。例如:

南宫适向孔子请教,表达了自己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的看法。孔子从南宫适的言论中判断:“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孔子对南宫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不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孔子与子贡交谈,子贡问:“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回答:“可以了。但是却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好礼啊。”子贡又问:“《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科,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听子贡的表述后,说:“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孔子在与学生交谈中,通过“听”,了解学生,从而决定对其教育可以从哪里开始,教育内容的取舍,以及教育如何进行。

其二,观。

一方面言为心声,但有时会出现言不由衷,言行不一。听其言,还要观其行,才能进一步了解学生。“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孔子认为,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因此,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孔子认为,人是各种各样的,人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什么样的错误就会由什么样的人去犯。仔细考察某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孔子注意在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行为,从而了解学生。

怎么“观”呢,孔子亦有论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当父亲活着,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则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则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十分重视“行”,重视对“行”的观察。他认为,后生小子,在父母眼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房间,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精力,再去学习文献。

其三,察。

察指考察,对人、对事深入调查、探究。在听、观之后还要察。这是因为同样的言、行,可能有不同的目的、动机和效果。只有深入考察,才能深刻了解一个人。孔子十分注重对人的考察。“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我对于别人,诋毁了谁?称赞了谁?假若我有所称赞,必然是曾经考验过他的。他对待自己的学生亦如此。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孔子在对颜回的考察中发现,“我整天和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回去自己研究,却能发挥,可见颜回并不愚蠢”。

如何进行考察呢?我们可以从孔子对人是否好学的考察中了解。“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可见,对人的考察要全面、深入,从多方面入手,方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其四,比较。

比较是指根据一定标准,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某种联系的事物间,辨别高下、异同。有比较才有鉴别。了解一个人,除听其言,观其行,并进行深入考察之外,还应与其他人进行比较。在孔子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比较,这突出表现在孔子对君子与小人的区分、比较上。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论语·子路》)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孔子对君子与小人多角度、多方面的比较,富有深刻的哲理,能给我们以启示。

二、针对性教学

个性化教育中要实行针对性教学,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认识水平,不同的知识结构、疑点难点,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不同的思想状态、道德水准进行教学。孔子注重针对性教学,下面列举四个方面的事例。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这是孔子针对性教学的一个典型范例。面对“听到就干起来吗”这同一问题,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孔子说,“闻斯行之”,要给他壮胆;仲由的胆量很大,勇于作为,所以孔子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要压压他。

同样“问仁”,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答。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孔子对学生问“仁”的解答具有针对性。例如,司马牛多言而躁,问仁时,孔子道:“仁人,他的言语迟钝。”孔子的回答是针对司马牛“多言而躁”的缺点而说的,并强调:“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意即:“做起事来不容易,说话能够不迟钝吗?”

同样“问政”,孔子对不同的人回答不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着来。”(《论语·子路》)

同样问政,孔子的回答不同。季康子为鲁国的正卿,位高权重,属于权臣,他问政时,孔子的回答是:政的意思就是端正。你自己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孔子对他问政的回答是:给工作人员带头,不计较人家的小错误,提拔优秀人才。子夏做了莒父的县长,孔子对他问政的回答是:不要图快,不要顾小利。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这些回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作用。

同样问孝,孔子的回答也是不同的。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孔子对不同学生问孝,给予了不同解释,如:孝是不要违背礼节。不仅能够养活爹娘,还要存心严肃孝顺父母,否则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肴,年长的人喝,这就是孝。

三、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规划未来

个性化教育的前提是学生认识自己,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规划未来,发展自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这句话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影响深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未来,规划未来。规划未来的前提是审时度势,认识社会发展趋势;审视自我,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孔子十分重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规划未来。孔子对学生的优势非常了解,并根据他们的优势,指导他们今后的发展。下面列举几个事例。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

孔子从与学生接触中了解,仲由果敢决断;端木赐通性达理;冉求多才多艺,从而认为,他们可以从政,在从政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

学生因其不同的优势能力,可以胜任不同的工作。孔子认为,仲由可以在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负责兵役和军政工作。冉求可以当县长勤务总管。公西华可以在朝廷接待外宾,办理外交。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适合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雍也可以使南面。”(《论语·雍也》)

孔子认为,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做一个部门或一地方的长官。

人不仅要认识自己的优点,还要认识自己的缺点。“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可见,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是很难的。

人都是有缺点的。但是自己的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眼睛,自己也不太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这时,需要老师、同学帮助我们从自我中跳出来,发现自己的缺点,只有不断发现缺点,人才能进步、发展。

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朝夕相处,相互十分了解。特别是师生、生生之间不处于分配领域,没有利益冲突,是一种十分纯洁的关系,更容易相互指出缺点。

孔子在当时已经有很高的地位,而且比他的很多学生大三四十岁,但他十分尊重学生,既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又结合具体条件、情境,善于指出学生的缺点。例如: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论语·公冶长》)

孔子谈到,“我没有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认为,“申枨应该是这样的人”。孔子回答:“申枨啦,他欲望太多,哪里能够刚毅不屈?”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

孔子说:我的“主张行不通了,我想坐个木筏到海外去,跟随我的恐怕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后,很高兴。孔子说:“仲由这个人太好勇了,好勇的精神大大超过我,这就没有什么可取的呀!”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公冶长》)

孔子对宰予白天也在睡觉,说得很重,“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杇”。并从中悟出考察一个人不能“听其言而信其行”,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学习了就有教育,没有学习就没有教育。教育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上。同样,个性化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自主学习上。我们要研究学习,探讨学习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孔子天性好学,不耻下问,学无常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是《论语》中天字第一号的反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这是孔子道行天下的信条。学习,是孔子留给中华民族的第一遗训。孔子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的学习。关于学习,孔子有多方面的论述。

其一,端正学习目的。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孔子认为,古代学者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在学者学习的目的却在于装饰自己,给别人看。学习目的要端正,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而不是装饰给别人看。

其二,端正学习态度。

“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论语·泰伯》)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孔子认为,学习的态度要端正,学习不要为了去做官;要生怕自己赶不上,要学而不厌;要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

其三,把握学习内容。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孔子在《论语》中,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学习内容,并对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科学阐述,对我们很有启发。

其四,掌握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

“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

孔子认为,学习中,在温习旧知识时,要有新体会、新发现;要将学习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都能透彻了解高深的道理;学习中,要以一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始终。

其五,学有榜样。

孔子在教学中,还十分注意用榜样来影响学生自主学习。颜回,字子渊,又称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他小孔子三十岁,死时四十一岁。孔子曾多次在多种场合对他表示肯定,以激励其他学生。例如: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以上,仅仅是学习《论语》的一些粗浅体会。今天,在个性化教育中,我们将面对更多的、更深层的问题,要深入探索个性化教育理念、方法、评价。在这种探索中,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会给我们诸多启示。

(本文发表在《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