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关管理研究的研究背景与目标

海关管理研究的研究背景与目标

时间:2022-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关管理研究项目编号:X08011项目名称:海关管理研究项目负责人:郑俊田项目组成员:刘文丽、何晓兵、崔鑫生、徐晨、徐伟项目类别:教材建设项目建设时间: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成果形式:已出版教材关键词:海关管理研究生一、研究背景与目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海关管理必须遵守多边贸易规则,采取符合国际惯例,并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措施。因而海关管理已经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海关管理研究

项目编号:X08011

项目名称:海关管理研究

项目负责人:郑俊田

项目组成员:刘文丽、何晓兵、崔鑫生、徐晨、徐伟

项目类别:教材建设

项目建设时间: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

成果形式:已出版教材(《海关管理研究》,2006年4月由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海关管理研究生

一、研究背景与目标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海关管理必须遵守多边贸易规则,采取符合国际惯例,并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措施。这就对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海关提出了更高要求。海关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必须随之改变。海关通过对进出口商品的流向和商品结构进行分析,合理运用多边贸易规则,调整关税政策和关税水平,使得进口商品成本相对提高,本国产品的生产得到合理保护,这是我国加入WTO后,对海关提出的重要任务。作为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主体的进出口企业来说,也必须要更加熟悉海关法律、行政法规、海关规章,熟悉海关规定的基本流程和海关计征关税、进口环节国内税的计算方法。这样才能加快通关速度,力求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企业进出口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这是项目组编写《海关管理研究》教材的目的,是中国加入WTO后时代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作为研究生课程所需要的教材,项目组还注重从理论的高度去理解它、研究它,因此本课程除了讲授通关管理的具体程序外,还注重从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经济学、法律、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等学科的角度去分析它,使得该课程既有理论基础,又具有实践性,凸现该课程的特色。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了60%。因而海关管理已经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这种进出口贸易量大量增加的形势下,企业对海关通关人才,特别是高级海关事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尤其是既有扎实的外语基础,又通晓经济贸易知识、法学知识和管理理论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更是紧缺,急需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作为专门培养精通外语和海关管理知识,通晓经贸、管理、法律等方面知识人才的全国唯一的本科教学单位,面对这样的市场需求,当然责无旁贷,理应顺应形势,抓住机遇,为培养出高质量的海关事务管理高级人才、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发挥作用。

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站在企业角度研究通关手续和进出口关税的工作起步较晚,有些领域还是空白。企业迫切需要这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设立海关管理研究课程,编写好《海关管理研究》教材将会为企业培养和输送精通国际贸易政策、海关管理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复合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教材是为行政管理专业海关管理方向的专业必修课所用,该教材的定位符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教学要求。作为全国一流的财经类院校和全国海关系统的最高学府,我校必须,而且也有条件和能力为开好《海关管理研究》课程做好各方面的基础工作。

二、项目组成员与教学团队

目前,“海关管理研究”课程由郑俊田教授主讲,该课程的成员有刘文丽、何晓兵、崔鑫生、徐晨和徐伟。

郑俊田教授毕业于北京外贸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前身),1983-1985年曾在加拿大圣玛丽大学商学院攻读MBA,1990-1993年曾在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商务处工作;是中国海关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报关学会报关员职业分级专家组专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县级研究会副会长,目前担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在海关制度的研究上居于学科领先地位,近年来主持完成了教育部课题“入世与涉外管理制度的变迁”、海关总署课题“全国海关报关员资格考试试题库”,北京市课题“空港综合保税港区制度创新与政策研究”等科研项目,其主编的《中国海关通关实务》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8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二等奖。何晓兵副教授有7年海关管理的实践经验,专攻关税理论方向,对关税理论与关税法律制度研究极有造诣,对应用经济理论分析关税职能作用政策有独到的见解,其著作《关税理论政策与实务》是国内唯一的海关关税方面的专著;近年来参加《海关法》、《关税条例》的起草工作,被国务院法制办列入专家库名单。刘文丽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从事进出口商品及“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了世界银行科研项目“中国税则税目细化与子目增列的研究”,作为专家应邀参与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国家标准的审定。

崔鑫生、徐晨和徐伟是本课程的第二梯队教师,精通英文和海关业务知识,年轻有为,已经步入该课程的授课队列。

本项目的授课教师具有长期的本科、研究生的教学经验,理论基础扎实,科研成果较多,主持完成了多项省部级课题,发表和出版过多部学术专著和数十篇论文

本项目的教师队伍老中青结合,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梯队已经形成,为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发展配备了充足的师资力量。

三、研究结果与结论

(一)教材内容

本教材共有9章:第一章,海关概况;第二章,中国海关发展历史;第三章,不平等条约对中国海关的影响;第四章,赫德与中国海关;第五章,中外海关比较;第六章,现代海关制度;第七章,海关法律体系;第八章,对外贸易管制制度;第九章,海关税收征管制度。

本教材重视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首先,鉴于近年来海关不断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为使教学不是被动地跟在变化后面作改革的跟随者,教师要先行掌握海关管理的国际惯例,以预测海关管理的改革走向。其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跟踪体系,掌握海关制度改革的最新动态,保证授课内容与海关制度变革的同步变化,实现与时俱进。在课程讲授中,把教材内容与当前发生的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这样既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体现强烈的时代感,如每年项目组都会将当年全国海关关长会议的精神及时融入教材中。

(二)教材的配套建设

本教材目前已具备适宜课程发展的与教材相配套的良好教学条件:

1.教学大纲建设

教学大纲从开课初期就已编写并一直沿用。为了适应通关制度改革出现的大变化,2007年对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编写,每年都进行适当微调。在新修订的教学大纲中,删掉一些陈旧过时的内容,增加了许多新内容,主要体现在适应大通关的新格局,并对其他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完善及更新。

2.教材建设

郑俊田教授2006年出版的《海关管理研究》(第一版)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由于近年来海关的政策规定变化很大,通关制度日趋完善,海关管理全面与国际惯例接轨。为适应经济贸易领域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为满足各类专业外贸进出口公司、“三资”企业和不断增加的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工作人员掌握海关法律、法规,熟悉进出口货物的通关程序,加快通关速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需要,项目组计划编写一部更适合本专业专业硕士研究生使用的教材。

3.与该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

“海关管理研究”课程的教学内容使为其服务的教学参考资料有着不同于其他课程之处。第一个特点是它是不断变化的。教学资料必须长期、不间断地跟踪人大、国务院和海关总署制定的法律、法规;第二个特点是社会上不易找到与该课程教学有关的现成资料,只能靠教师一点一滴地积累,归纳汇总。

为了充实教学内容,项目组结合教学对课程可用的教学参考资料进行认真地搜集、整理。对于繁杂的教学资料,项目组认真筛选、选用与教材联系最紧密的、最新的、最通俗易懂的资料。海关管理的教学参考资料是不断变化的。项目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坚持长期、不间断地跟踪人大、国务院和海关总署制定的法律规定。诸如加工贸易方面,项目组就选用最新的文件规定、法律、法规,一有新的规定出台,马上将其穿插到课程中,例如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最新版本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归类意见汇编》(世界海关组织下属的协调制度委员会作出的归类决定)、海关商品归类问答书(当年);此外还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了解海关工作遇到的新问题。本课程做到了并还将继续坚持教学内容与海关制度改革同步。

4.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情况

本课程适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我校可以提供适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教学场所,项目组能编制并运用高水平课件讲课。今后需要通过课程建设完善现有的课件,使之更丰富多彩,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5.优良的学术环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国内唯一设置海关专业方向研究生层次教学的院校。本科教学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该学科已发展成为具有较为完整的教学、研究体系的成熟学科,在海关管理及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等诸多方面,均居于国内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该学科拥有关税研究中心、关务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的研究机构,依托对外经贸大学的全国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和国际商法的支持,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海关管理研究”教学的学术环境。

此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拥有大量图书、期刊和资料,为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资料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拥有完善的多媒体教学条件,为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创立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及设备保证。

四、教材的主要特色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该课程渐成体系、独具特色。该课程纵横交错(历史和现在,国际和国内),以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为依据,将通关作为进出境物流链条中重要的一环,立足于进出口企业,以进出口通关为主线讲述和研究我国海关的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理论创新,紧密联系外经贸工作实际,做到有理论有实际,有分析有案例,服务于进出口企业的经营,是一门很有特色的课程,该教材是针对这些课程而编写的。

(一)编写指导思想具有前瞻性

教材将通关作为进出境物流链中重要的一环,并以其出发点,力图更好地为进出口企业的经营服务,为海关提高管理效率服务。将通关作为进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环节,立足于进出口企业,讲述和研究我国海关的管理制度,该指导思想具有前瞻性。

(二)所使用课程建设历史悠久,国内领先

海关管理研究课程基础扎实,本科教学历史悠久。自1977年以“海关监管”名称设课(1992年更名为中国海关通关实务)以来,该课程不断充实完善,现在已是一门成熟的、具有特色的课程,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在此基础上加以充实提高,该课程可以成为研究生的优秀课程。

(三)“海关管理研究”内容领域独特

该课程所涉领域广泛,包括:海关历史,做到以史为鉴;海关管理理论与制度,海关管理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对海关管理理论与制度的研究,项目组主要侧重于海关通关制度的研究,如何使通关制度促进贸易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与国际惯例相衔接,这正是该教材关注的焦点;关税管理,是海关管理的重要手段,关税较之其他税种更为复杂,在国际上有通用可比性;海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行政,为国把关;中外海关制度比较,真正做到与国际惯例接轨。

(四)教材配套资料独具特色

海关管理研究教学参考资料的第一个特点是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对象,教学资料必须长期、不间断地跟踪人大、国务院和海关总署制定的法律、法规;第二个特点是社会上很难找到与教学有关的资料,只能靠教师一点一滴地积累,搜集案例,并且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搜集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经过分析、筛选作为教学中使用的案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