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备课策略包括的主要内容的分析介绍

备课策略包括的主要内容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备课内容第一方面备教材1.教科书的解读。也就是说,学生不仅应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更应该是教师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备课要备学生自然是每位教师在每节课的备课环节上要考虑的重中之重的问题。

一、备课策略

备课,是指教师在课堂授课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即教师根据大纲、课程标准等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对教材内容作加工和处理,规划教学活动。概括地说,备课是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既包含着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水平,也包含着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一)备课原则

1.更新观念。备课应体现创新的教学思想,融入新的理念,结合所授知识内容,把握高考改革方向,从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入手,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获取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把握教材。在了解全部高中英语教材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重点阅读当前学生所学教材,弄清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教学要求和在整个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知识前后衔接和能力培养的近期目标和终极目标

3.遵循规律。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发生、发展的规律性。教学也不例外,也有其自身无法随意改变和违背的规律。所以,我们要遵循教学规律,按照教学规律办事。同时也要遵循《英语教学大纲》、《英语课程标准》和《英语高考考试说明》这些纲领性文件,去探索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师运用这些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使之不断充实和发展。

4.关注差异。根据具体学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好的教学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看、最热闹的,而应该是最适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合教学内容且效果较好的方法,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二)备课内容

第一方面 备教材

1.教科书的解读。科学地分析、研究、提炼教科书中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内容,整体把握教材的结构框架、知识内在联系,以及前后知识点的衔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知识整合,作必要的删减、增补、变式、转换、链接等。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师生沟通的中介。充分地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2.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高考说明的解读。通过阅读、分析这些材料,教师能充分把握学生对所授课内容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设计出为能达到这些目标所选择的突显授课技能策略。

3.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学科内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生旧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的联系,教师要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请教有关学科教师,或通过上网查询有关知识来充实个人的知识储备,以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种种问题。因此,教师在解读教科书这一课程资源的同时,也应该收集、筛选、整理和课堂所传授知识相关联的其他课程资源,如必要的拓展和延伸知识所用的文字、插图、列表的材料,可以用实物展示,也可以编辑成课件材料进行放映。

备教材是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和开发教科书及其相关资源,使教师自身实现知识内化、能力提升,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备教材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时间和精力做到既不走马观花,印象不深;也不细嚼慢咽,玩味不已。

案例:

Book 1,module 2 My New Teachers(Reading And Vocabulary)

备这节课时,我通读了本模块全部教学内容。首先,明确这一模块的任务、目标,了解被介绍的词汇和本文阅读部分的关系。其次,设计引出课题的导入问题,准备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散思维,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Free talking: How do you like the life in Senior High School?What kind of teacher do you like most?And can you describe the teacher who you like most?为后面课文My New Teachers埋下伏笔,同时营造轻松的英语氛围,使学生能自然进入到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中。在这部分还收集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关于优秀教师的信息资料,如孔子、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何炅等等。然后,备课时设计出有益于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的表格,把三位教师的特点和教学风格进行对比。再者,梳理课文中知识点,精讲难句和语法,即动名词的用法和with的复合结构。最后,设计出帮助消化、理解、巩固本课知识的各种习题及相关的作业。

第二方面 备学生

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要想收到师生双赢的效果,教师既要钻研教材,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到掌握学情,分类推进,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科学发展。美国教育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也就是说,学生不仅应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更应该是教师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我们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是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来考虑,否则,无论多么丰富的教学都将失去它的真正意义。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已经变单一目标为多元目标,教学过程应该关注知识、能力、思维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心体验、个人感悟等诸多方面。

好的教师和好的教学行为,无论课前、课中、课后都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学生诸多因素的关注上。备课要备学生自然是每位教师在每节课的备课环节上要考虑的重中之重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备课时的切入点要面向中差学生,课堂教学注重抓基础教育。内容包括有: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备学生的知识基础;备学生的经验、思想和生活关注点;备学生的能力;备学生的情感因素;备学生的身心特征等等。

1.备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

每一学科都有每一学科内在的知识结构,前后知识点的内在联系非常紧密。普通中学学生的学科知识都是有欠缺的,所以每个环节都要有衔接,给学生梯子,让学生够得着。教师在教授新知识之前,把知识本身分析透彻是首要的条件,而对于教学对象的学生——教学主体,能够清楚地了解更为重要。教师备课期间,要充分考虑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已有基础是什么样,对于接受新知识中间还存在哪些衔接性知识需要填充或铺垫。在讲授新课前,特别要了解学生对原有知识的预习准备是否充分;新课讲授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以及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是否浓厚等。

案例:

Book 1,module 2 My New Teachers(语法——动名词)

首先,解释动名词的意义。教师用简练易懂的语言解释:表示行为动作,但在一个句子中又充当名词所能做的成分(个别基础不好的学生对于名词与动词的观念不能全面理解,教师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简单介绍)。

其次,要运用某些策略让学生了解什么情况下用动名词。如有些动词后面一定要接动名词的,如practise,mind,enjoy,finish,escape,delay…

再次,和学生一起对实际运用中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如动名词复合结构、动名词否定……

最后,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2.备学生的文化知识背景。

学科知识不是孤立存在于其他学科知识之外而存在,知识间都是相互渗透、相互关联,尤其是语言学科知识更是有其他学科知识作为载体呈现出来。语言是一切知识的外在表现形式,知识都是通过语言释义、表达、呈现、归纳、概括、总结出来的,离开语言也就无从谈起对知识的领会、理解、掌握、消化、吸收,反之,离开其他各方面知识语言的存在也是没有意义的。以上所叙述的辩证关系表明,要学好语言,先要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常识、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等为背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背景知识,可以做必要的扩充或增补,以便学生能更有效地接受和理解所学新知。

案例:

Book 5,Module 6 Animals in Danger

在教该课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广泛收集有关动物的信息资料,并做相应整理,同时,把收集来的内容分类记忆。如,按动物生存地域分类、按动物性情习惯分类、按动物的存在数量大小分类等等。师生共同探究动物濒临危险的原因,具体拯救办法等。无论在课前还是在课后,师生共同关注与本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的积累和储备。

3.备学生的学习方法。

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各不相同,决定了他们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也各有差别。有的孩子喜欢死记硬背,有的孩子喜欢理解记忆,有的孩子喜欢用旧知识带新知识,有的孩子喜欢边学边联想,有的孩子喜欢集体合作……针对普通高中的生源现状,我觉得采用教师引领,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式较为有效。

案例:

Book 1,Module 2 My New Teachers(Speaking)

本节课是口语教学,备课时,教师要考虑学生口语水平和对描述自己喜欢的教师所涉及的有关常用词汇、短语、句式等知识,设计小组活动任务,通过小组活动和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使合作、探究与独立思考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4.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

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单一知识目标为多元目标,教学不应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应该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提高,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思维的同时,给学生以丰富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感悟;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同学生接触和沟通,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热情等心理变化,同时又要定期做好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听取学生的意见,尤其是他们的批评意见和建议,通过辩证的分析和判断,及时总结经验。总之,课前备学生,需要教师注意观察和总结,走进学生中去。

5.备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姓名、年龄、视力、身体状况、特长爱好、师生关系等状况详细了解,作为备课依据,以便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另外,学生的个性品质也是教师备课应该认真对待的,包括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信息接受能力等。还包括学生的气质、性格、动机、兴趣、自信、自律等非智力因素。“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很大的。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智力差异,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6.备学生发展过程。

教师既要从静态角度了解学生,更要从动态角度熟悉学生。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变化。如学习进退、作业完成的变化、兴趣爱好的变化,特别要了解关爱差生的情绪变化。差生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自卑心理强、缺乏学习动力。对差生的微妙进步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并加强引导,使之体验成功的愉悦和增强前进的动力。

7.备学生就是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高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提高,应该建立在一定生活经验、生活阅历以及相应的知识基础上的。那么教师备课时,首先就要考虑怎样才能把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知识的传授尽量在已知基础上,加上个人的经验和阅历,方能收到更加效果。

8.备班集体学生整体学习氛围。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考虑班级特征、学生构成、智能结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对本学科的学习态度及代表性意见等。只有对班级了如指掌,才能通览全局,科学实施。

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水平以及具体需要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搜集相应的教学资源或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只有事先“备好了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有经验的教师,通过备学生获取学生的有关信息,在备课时常把学生可能想到的内容、难懂的内容、质疑的内容、遗忘率高的内容作出预测,想办法就这些内容进行提炼、升华,甚至通过自行改编教材的办法,帮学生找到记忆规律,完成有针对性备教材的过程。

第三方面 备教学法

1.备教法。就是遵循课标、考纲,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优化的课堂教学过程,以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把教材的厚度(教材中隐性的内容)、精度(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梯度(学生通过循序渐进才能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广度(学生获得新的教材内容中有关的知识和观念)等内容备出来。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而采用的一套教学行为,也是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所以说,没有绝对意义上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好与坏是相对于具体的教学目标、学生、教师而言的,是与当前的教学情境相适应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特定的功能,也有其自身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尤其备英语阅读课的时候,既要考虑其使用性,更要考虑其灵活性,无论教学方法本身,还是组织形式或课堂管理因素的组成,都要让这一切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教法的确定要考虑以下四个要素:(1)教学目的;(2)教学内容;(3)学生情况;(4)教师素养。四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

英语阅读教学的教法通常有:事实细节梳理教学法(文章线索教学法);主旨大意归纳教学法(文章主旨教学法);推理判断演绎教学法;猜测词义联系法;段落提问教学法;文章讨论教学法;文章要点摘录教学法等。根据所给阅读素材的不同和学生的实际,在英语阅读课教学时就要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那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仔细斟酌,全面考虑,处理好多样性和综合性、灵活性和调控性、积极性和整体性的关系。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有利于教育与教学、教法和学法的统一,在关注教学效果的同时,关注学生其他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正确的做法是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最后实现优化。

2.备学法。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及教学要求等特点,导之以高效的学法。从课前预习、课堂阅读、听课笔记、知识记忆、分析运用,到课后训练、笔记整理、知识梳理拓展等方面都精心设计,以便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

3.备考法。教师认真研究大纲、课标、考纲等纲领性文件,针对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重难点和注意点,研究考练规律,精心创设课堂提问,设疑讨论、目标练习、课后作业、单元检测、模拟训练、各类题型解析等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动脑、强化学生记忆、深化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能力。

第四方面 备教具

善于运用网络辅助备课,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不但精心地备教法、学法;还善于自己动手制作精美实用的教学课件,使教学直观。

特别应备齐学具,要根据学法确定学具的数量。

第五方面 备自己

备课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教师们已经对此认同并接受实施,而“备己”,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经常思考的,或者说能足够关注的。备课“备己”是教师学习、反思、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教师一定要清醒认识、深刻理解,并主动地进行实践,提升自己并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发展。

教师“备己”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备课“备己”有利于教师积极适应新的课改精神,践行新的授课思路,更新课改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广大教师把教学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要放手,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把学生的才能与个性真正链接并得以发挥。另外,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将教学游离于课程,而是要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建设者和开发者。所以,教师备课时“备己”可以帮助教师真正地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的理念及要求,以形成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师生观、教学质量观等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其次,备课“备己”有利于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是指教师备课“备己”能够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的各种情况及最终效果进行认真的剖析与反思,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积极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通过“备己”也可以使教师真实、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真实知识含量、业务水准、语言层次等各方面的素质。坚持备课“备己”,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及语言表达等综合素质都能极大提高,实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标。

再次,备课“备己”对学生也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人格、学识、言行等对自己的学生来说,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身教胜于言教”,备课“备己”正是使教师检视自己、完善自我、增强自信心以及自身魅力,所有这一切对学生而言毫无疑问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育人方式,会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在心里产生震撼,它能使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老师的乐观、积极、向上、关爱和期待,进而“亲其师信其道”,使学生得以更加健康地成长,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师或多或少的也都在“备己”。如:上课前,老师会写课前思考,从自己的已有知识和教材要求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对接情况,考虑自己的教学切入点。教学设计时,教师时常会想如何运用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如何扎扎实实地提高课堂效率等等;教学后,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课后反思等等。

第六方面 备板书

教师的板书应该说就是知识主体及教学思路的外在呈现形式,既能体现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更能体现出教师教学的综合素质,因为板书的规范性、逻辑关系的严谨性、语言呈现的精炼性、知识呈现的科学性与巧妙性均能清晰地展示出来,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能忽视备板书。对于一个普通高中的生源情况来说,上好一节英语阅读课,如果忽视板书的作用,是不明智的做法,如果利用好板书,会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七方面 备辅导

辅导形式宏观分为课内辅导和课外辅导。课内辅导是指在课堂上,贯穿整个授课过程所进行的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领会、吸收、巩固新知识,延伸和拓展已有知识的途径和办法。简单地说,就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课内辅导的策略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外辅导是指“课外辅导的内容包括疑难问题解答、课下作业指导、课外预习指导、课外读物指导、课外小组辅导等。课外辅导,是优化教学全过程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也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之一,它不仅使学生增长知识,打好学习基础,而且也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不断改进教学工作。”(顾明远主编的《实用教育学》,1990年)。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另外,教师利用学生自修课时间深入班级进行辅导,也属于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大致包括:

1.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

2.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缺课的学生补习。

3.指导学习方法。

4.对尖子学生作提高性指导。

5.为有学科兴趣的学生提供课外研究的帮助。

6.开展课外辅助教学活动,如参观、看教学影片或录像。

7.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性和社会服务等。

概括说,课外辅导是照顾个别差异,实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之一。备课的时候要对课内课外的辅导方式、辅导所需素材进行准备、整理和选择。

第八方面 备作业

学生的作业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消化和巩固提高的过程,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教师备课时对所设计作业的内容、形式、数量都要做详细的考虑,认真对待,因为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有效途径。如果作业布置得科学,学生既节省时间,又少花费精力,还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不但要花掉大量时间,又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结果事倍功半。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精心设计,科学安排。

第九方面 备反思

传统的备课,只注重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备后记。课后记是对自己备课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效果的一个反馈,为以后的教学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成功的教学体现出教师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所把握的教学内容,教师将教学过程中自己感受深刻的、达到预期效果和引起教学共鸣等的做法一一记录下来,教学后记的过程也就完成了。

(三)备课策略

备课的形式多种多样,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分析。

1.参与者: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教师的个人备课就是教师个人通过对要讲授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挖掘、提升,再加工后,通过某种途径和办法传授给学生的提前准备过程,是集体备课的基础。个人备课的基础是钻研学科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个人备课的关键是在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德育和美育目标;个人备课的重要环节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方法和意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个人备课的基本流程要全面考虑有目的地设计教学程序。对讲授的内容、基本训练、教学方法、教具使用、复习提问的内容、板书设计、作业选择等,怎么设计、怎样安排都要周密计划好,使教学成为有目的的系统活动。备课过程,除了研究知识目标,更应该关注如何通过教学过程,完成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集体备课是把教同一门课程的教师组织在一起,对所授课内容集体分析、归纳、整理、挖掘,共同研究、探讨,进行有效教学的课前准备过程,是在教师个人钻研的基础上集体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是一种集集体智慧共同讨论研究教学中的普遍性问题的方式。集体备课采取的形式主要是通过参加学年组的集体备课会议进行。

集体备课的保障措施:

(1)确定三项内容:时间、内容、发言人。

(2)确定统一标准:进度统一、内容统一、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

(3)氛围要和谐:参与备课者要各抒己见,认真讨论。

(4)过程要明确:一要剖析好教材及相关材料,弄清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及新知识的生长点,吃透教材内涵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二要确定所传授知识目标及内容,明确培养哪些能力,把握知识的范围和深度。三要对备课内容进行详细记录。

2.掌握知识,提升能力:运用分层教学法和张思中外语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从科学学科(science subjects)教学法中迁移过来的。是在学生的智力、体力、文化基础、学习动机、情感、毅力、学习环境及条件都不一样的情况下(同一个班级、同一个教师的指导下,每个人的收获也是不一样的),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在清晰理解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把握好哪些知识是基础知识,是A组学生应该掌握的,哪些属较高要求的知识,是B、C组学生应该掌握的,然后,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其中,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和有特长学生潜能的发展。

备课的时候不但要把授课过程分层,还要把辅导和作业也分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按不同层次进行作业设计,以实现课堂中教学、学习、发展同步和协调进行为宗旨,力求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特级教师张思中老师,根据“心理优势理论”,创造了“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的十六字外语教学法,即“张思中外语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用一段话来表示:“在一定条件下,集中时间,运用相对集中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有一定难度的听、读、说、写技能训练,科学地反复、循环强化,以较少的时间获取较大的效益,使各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对所要达到的目标都能产生成功的渴望,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成功的把握,建立心理上的优势。”十六字外语教学法中,“适当集中”是关键,“反复循环”是保证,“阅读原著”是目的,“因材施教”是核心。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的流程图见图4-1。

img1

图4-1 张思中外语教学法流程图

因此,在备课的时候,就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素材,准备大量的资料并进行详细的分类别、分层次。具体操作过程为:

(1)适当集中

①单词集中

将本模块单词及和本模块话题相关的单词集中在一起,确定不同的分类原则。如按词性分类、按事物类别分类、按事件发生过程的先后顺序分类、按词根变化规则分类等,确定分类原则,然后集中识记。

案例:

Book 1,Module 3

在备课的时候,将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和交通运输工具有关的词、行程路线有关的词归类集中。

交通运输工具的用词:bike,bus,taxi,car,sheep,double decker bus,coach,motor coach,taxicab,trolleybus,tramcar,streetcar,underground,tube,subway,railway,train,express train,fast train,through train,stopping train,slow train,excursion train,commuter train,suburban train,railcar,sleeping car,sleeper,dining car,restaurant car,luncheon car,sleeper with couchettes,up train,down train,luggage van,baggage car,mail car,airline,boat,ship,plane,aircraft,jet,airliner,passenger aircraft,medium-haul aircraft,long-range aircraft,long-haul aircraft,propeller-driven aircraft

和交通运输有关的人员用词:taxi driver,cab driver,conductor,inspector,ticket-collector,gateman,car attendant,train attendant,conductor,air hostess,stewardess,steward,aircraft crew,air crew,pilot,ticket inspector,porter

和交通运输场所相关的用词:taxi rank,taxi stand,railway system,railway net-work,station,railway station,station hall,booking office,ticket office,platform,waiting room,platform ticket,platform bridge,left-luggage office,platform-ticket,airport,air terminal,tarmac

和交通运输有关的其他常用词:ride,minimum fare(of a taxi),track,terminal,terminus,rack,baggage rack,registration,timetable,change,transfer,connection,to change trains at...,to break the journey,to embark,to ship,to land,to transship,to disembark,to board a ship;to embark;to go aboard,to disembark from a ship,to go ashore,to land,on board a ship,aboard,to stop over at,take off,landing

将单词归类后,利用适当的时间集中识记,然后利用每节课课前五分钟反复循环记忆,直到学生熟记为止。

②短语集中

归纳本模块短语,用联想记忆法,将新短语以及和新短语相关联的短语进行相应的延伸和拓展。

案例:

Book 2,Module 1

教材中有a lot of这个短语,讲到这里的时候,就将所有学过的和“许多”相关的短语进行归纳和总结:

img2

③语法集中

某一模块讲完之后,将其中出现的语法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规律,集中练习。

Book One和Book Two讲完后,将教材中涉及的定语从句的句子摘录下来,集中到一起,让学生理解句意,体会、分析句子结构,总结规律,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集中整理整个知识系统:定义——结构——引导词分类——特殊情况下引导词的运用——与其他类似结构的区别——习题演练——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所有内容在备课的时候都要认真准备,精心设计。涉及其他方面知识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集中,循环操练。

此外,备课的时候还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集中策略,如分类记忆、对比记忆、区别记忆、分解记忆、联想记忆、前后缀记忆等。

(2)反复循环

学过的知识要反复重现、再认,要及时同遗忘作斗争,强化记忆,循环操练,不断强化。

(3)阅读原著

阅读原著就是尽量多读外文的文字材料、文章和教材等,不断丰富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4)因材施教

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征、心理品质各不相同,在备课的时候就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准备。

3.授课流程:导语、新授课内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德育目标、课堂巩固练习、作业的布置

备课既是对新知识进行梳理、加工、补充的过程,也是对知识传授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分析、合理安排的过程,更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预设的过程。所以,备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

(1)备导语

导语是一节课的引子,既是新知识的引入阶段,也是课堂氛围和学习气氛的引入阶段,导语运用得好坏,对一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备课的时候备好导语尤为重要。好的导语要具备目的性和计划性强,激励性和趣味性高,简练性明显,新奇性、灵活度大等特点。

目的性强表现为重点、难点突出,段落清楚,层层紧扣,上下衔接,任务明确,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在符合总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体现教学意图,注意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教师在备课时,对课堂导语要精心策划,表现在课堂导语言语的先后、讲述的缓急、语气的轻重、行态语言的配合、板书的布局等等,都要做到充分、周密。

好的课堂导语就是要如投石击水,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要具有极强的激励性,导入时的举手投足、一词一句都应具有激励性,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强烈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愉悦中进入学习。

课堂导语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防止“千篇一律,千课一面”。再者,在课堂教学这一双边活动中,常有一些突发事件发生,令你措手不及,会让原先设计好的导语无法顺利实现,这时,教师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变措施,临时变通。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教学机智,“吃透”教材,掌握精髓,“吃透”学生,摸清基础和接受能力,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总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出“百花齐放”的导语,做到以“情”、“奇”、“疑”、“趣”入境,从上课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从而达到思维定向、内容定旨、情感定调的作用。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盎然,有备而战,师生能配合默契,为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做好铺垫。

(2)备新授课内容

如何上好一节英语课,对于每一位英语教师来说,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上好每一节英语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成绩。要做到这一点确实需要我们精心设计,不仅在内容上要仔细斟酌,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激情等方面也要认真研究。

首先,备课前要研读课标,比较教材,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只能讲课标上有的学生可能懂的内容,决不讲课标没有的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选择确定符合课标,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纵横渗透,综合整合。

其次,备课要备好五个点,即起点、重点、难点、交点、疑点。所谓起点,就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备课时起点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实际,学生才能学,才肯学。起点过低,学生没兴趣,不愿学;起点过高,学生又听不懂,不能学。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重点为中心,加之以知识讲练,加强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学中会重点。难点即是新知识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例如,Book One Module Two中重点就是动名词的用法及其特殊情况下动名词的运用,难点即是动名词的一些特殊用法。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对动名词的特殊用法之处进行认真的归纳和整理,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认真分析和研究,找出能让学生掌握的最清晰和最简洁的理解和消化动名词的方法和策略。梳理的主体知识包括:①只能接动名词的特殊动词(finish,forgive,avoid,allow,advise,appreciate,mind,miss,practice,put off,postpone,insist on,keep,enjoy,escape,suggest等);②动名词复合结构的构成和运用;③动名词的否定;④有些动词后面既可以跟动名词也可以跟不定式,要进行严格的区分(如forget,remember,regret,stop,go on,try,mean,need等)。

此外,交点即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英语知识本身系统性很强,要真正搞懂新旧知识的交点,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生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疑点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实际能力,找准疑点,充分准备。学生的基础思维能力有时不好把握,备课时要充分准备,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多启发,让学生积极思考,质难质疑,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教师指导则点到为止,让学生自己把能力充分发挥,将疑点搞清楚。

(3)德育目标

英语教材的每个模块都围绕一个话题展开,每个话题都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升华某种情感或某种精神。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在理清语言知识、传授语言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问题。具体做法:

①钻研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提炼思想精髓

新课标下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这些丰富的思想内容能否充分利用,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语言教学之中,实现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教学目标。

a.利用教材,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发展会产生强大的良性影响力。例如,第一册第四模块的主题为A Social Survey—My neighbourhood,谈论的话题涉及描述居住地,了解社区居委会等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怎样处理好邻里关系,直至引申到人和人之间如何和睦相处的话题,通过这些让学生明白友爱团结的重要性,知道善待别人便是善待自己,从而改善学生的不良态度,对形成和谐、融洽、友好、团结的人际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b.利用教材,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例如,第三册书第五模块,利用课文中提到的孔子、孟子、墨子三位古代哲学家的一些事例和名言,教育学生积极地面对人生,激励学生形成遇到困难不退却,知难而进,勇于吃苦,甘于奉献,独立解决难题,勇于冒险,勤于探索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再如,第二册书第五模块Newspaper and Magazines里讲述的是杨利伟凯旋归来的事迹。可以借此契机激励学生形成“遇到困难不退却,知难而进,勇于冒险,探索大自然”等乐观的人生态度。还有My New Teachers围绕学生喜欢的老师的形象展开话题,文中涉及一个理想的老师应具备的一些特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来归纳、总结一个备受学生欢迎的理想老师应该具有哪些特质。备课的时候涉及这方面内容的素材要进行必要的收集、整理,并进行切合实际的设计、安排。

c.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自信心是人们对自己力量充分估计的一种体验。自信心可以说是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如果缺乏自信心,自己不相信自己,这样将失去主动精神,严重阻碍内在潜力的充分发挥。反之,意志坚定、自强不息也是一个成功的人所应具备的品质。例如,第四册第四模块课文《问问题的学生》中,讲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袁隆平对目标不懈追求的精神令人钦佩。帮学生积累一些描述奋斗、现身、冒险,不懈努力、不断进取等内容的词汇,如hard-working(勤奋),devote all her life to science(一生致力于科学事业),never give up、never lose heart(从不气馁),be careful in science but be simple in life(对科学认真仔细,生活朴素)等词汇、词组。在此基础上,再为学生准备一些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而孜孜不倦地探索的科学家的事例,为学生知识面拓宽准备充分的素材,从而激发学生为人类和祖国的未来而发奋图强的情感。

②收集相关素材,拓展能反映本话题思想内涵的材料

例如学习第一册书第二模块时,教师指导学生主要归纳对比几位教师的基本特征和业务素养后,再收集古今中外一些举世闻名的老师的实例,像孔子、孟子、易中天、何炅、俞敏洪等等,通过学生自己收集和筛选的过程,让学生理解这些优秀的老师之所以备受人们的尊敬和信赖,是因为他们自身的人品和学识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从而让学生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思想。

③力求为创造和谐的德育环境做出准备

英语课堂的德育渗透,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使课堂生活充满爱、尊重与信任,处处呈现出诚实、宽容、自律、助人、同情心、合作、勇气等价值追求。教师应该把静态的书本知识转变为学生能自行解决多变的实际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

④力求为教学过程的德育渗透精心准备

这种渗透要适宜、适时、适度。在英语教材中,有一些我们进行德育的好素材。可以通过这些教材,找准切入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良好品行的养成教育。

渗透德育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水到渠成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任何形式的硬灌、勉强,都有可能产生消极效应,使学生反感。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关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找准机会,适时教育。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体验,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

(4)课堂巩固练习

课堂巩固练习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的有效手段与途径。学生掌握新知识后,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和知识检测内容,对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备课的时候,科学、合理地设计好巩固练习是必要的,它是授课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5)作业的布置

作业是学生在一节课的学习之后,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提高的过程,因此说,具有针对性的课外作业,是学生升华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手段和办法。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能忽视这一环节,要精心设计。

4.静态备课和动态备课

(1)静态备课

静态备课是指认真研究学科教材和教学大纲以及考试说明等材料,弄清整体教学任务。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即知识目标,同时,确定重点和难点。在备课的过程中对知识点和技能点等仔细剖析,反复斟酌,理清思路,摸索办法。

静态备课最主要的是要把握好教材的知识目标。要把教材中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整理清晰,理清脉络,区分类别,同时,根据需要做适当的知识扩充和延展。如我们讲定语从句,就要把定语从句的相关知识整理好:定语从句的定义;定语从句的引导词的基本确定思路;特殊情况下定语从句引导词的运用;定语从句引导词和名词性从句引导词的区别等。

(2)动态备课

动态备课是指在明确知识目标的基础上,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把握好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动态过程,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也有人这样定义:所谓“动态化备课”就是指备课内容、环节既要相对固定,同时又要尽可能富有弹性,把学生的反应考虑进来,以应对课堂的生成;既要课前备好,又要根据课堂的真实表现课后反思,再备课后的经验要迁移到下一次备课中去,下次的备课要在前次备课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使自己备课水平动态发展,而不是原地止步。这种备课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对教材内容、结构、情感、道理等有深入的理解,针对所教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联系以往的教学经验,选择合适教法、学法,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发展。

动态备课最主要的是把握好教与学的动态要素。每一节课都应该有自己特有的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对“教什么”和“怎样教”进行规划。动态思维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备课设计出的每个环节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实现这个目的大约用多长时间?每个环节用什么方式展现?准备提出哪些问题?每个问题有什么样的针对性?如果学生超出预设怎么办?如果学生按预想的回答出来了,用什么样的语言肯定?

整个设计过程的这些个“为什么”、“如何”都是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最终标准的。对自己每节课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做到精心准备,那么学生出现的任何问题我们都会游刃有余地去处理。这才是真正的放开的课堂,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动态备课的另一个角度是过去主要备知识,因为过去的教学是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教师们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所以备课主要是备静态的知识。而新课改下的教学是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教师们是陪着学生走向知识,备课主要是备动态的学生。

此外,新课改中备课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活动,因为每一个新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就是对旧教学方案的创新和改革。研究型备课有四性:开放性、互动性、反思性、创造性。开放性指备课内容;互动性指备课方法;反思性指备课过程;创造性指教学设计。过去静态的文字教案不断地向文字与思维相结合的动态的教案转变。

最后,动态化备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关注课程资源的整合;关注学情、教法、学法;关注课后反思,及时进行再备课。

5.备课呈现的形式:文字叙述式、表格式、图文相间式、音频播放式

我们都知道,形式应当为内容服务,形式只是一种手段或是途径,而不是最终的结果。教学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过程,没有哪一种备课形式能适合所有的课堂教学,备课的关键是思想和方法,而恰当的备课形式对教学是有着积极的影响的。英语备课呈现形式多种多样,这里针对普通高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列举一些形式,仅供参考和借鉴。

(1)文字叙述式

文字叙述式一般由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构成。其中教学过程是核心,最常见的模式:复习——新授——巩固,这种模式的授课过程和备课过程都比较简洁,方便,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这种方式备出的课程学生容易接受,但主要强调教师的作用,不是很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缺乏对知识技能以外的目标的关注。

案例:

(备教学设计):

Module 3 Cultural Corner(Earthquakes Around the Pacific)

背景分析:学生情况分析:The students have grasped some words,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about disasters.The students’reading ability can be improved further.

学习任务分析:To help the students learn the text deeply and improve their speaking ability.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To teach the students to gain key information through scanning and careful reading.

2.To enable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natural disasters.

3.To train their reading comprehensive skills.

4.To train their speaking skills.

过程与方法:Process:Revision,Lead-in,Skimming and scanning,Careful reading,post reading,work in pairs,inquiry learning.

Method:Communicating method,Task-based method,Heuristic method

情感态度价值观:To learn about the earthquakes of different areas around the pacific and its damage.

To make the students cherish life and develop the sense of protecting environment.

重点:To train the students’ability of reading.

难点:To grasp key information about the text.

To talk about the natural disasters.

课型:New lesson

教材处理与课程资源开发:

1.教材处理:The students should skim the reading passage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then read it carefully to complete the diagram.

2.资源开发:To use some material about natural disasters for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To motivate the interest of students in studying.

学法引导:Cooperating learning

Findinglearning

教学环节:课前,课中,课后

板书设计:Module 3Earthquakes Around the Pacific

Part one(Para.1):There are many earthquakes in the world

Part two(Para.2):The worst ever earthquake in China.

Part three(Para.3):The worst ever earthquake in UUA and its cause.

教学反思:(略)

(2)表格式

表格备课的方式,其特点是简洁清晰、层次分明。表格备课的具体样式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第三册书的第三模块:

Module 3 The Violence of Nature

The students should skim the reading passage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then read it carefully to complete the diagram to use some materials about natural disasters for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to motivate the interest of students in studying.

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chart.

img3

img4

虽然表格式的备课形式有很多的优点,但绝非尽善尽美,也不一定适合所有课型的教学。

(3)图文相间式

普通高中英语教师经常运用语言叙述式进行备课,同时,为了把有些问题更清晰化,文字表述所设计的教学流程中,还要加些必要的对比图示、图表等,以使备课内容更加丰富、具体,凸显重点和难点问题。

例如,讲授第三册书的第三模块“文化角”时学生讨论题的设置,就考虑用图文相间式的教学。

(4)音频播放式

在有些课程的备课中要准备音频或视频材料,如阅读课、听力课、研究性学习课程等。在授课或展示教学成果的时候都要应用到音频或视频内容,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采集、整理相关的素材,进行必要的剪辑、录制等,选取有用的部分,为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备课方式,如流程图等。列举的备课形式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而产生较好的效果。为此,需要有建立模块库、资源库的备课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