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体育发展概况的分析介绍

学校体育发展概况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都是我国学校体育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体育发展的第一次高潮。从此才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没有体育的历史。全国大多数地区学校的体育课被取消,体育活动被停止。

第二节 学校体育发展概况

(一)我国古代和近代学校体育简况

原始社会时期,也就是大约一百万年前到距今约四千年这一漫长的史前时期,人们过着群居的生活,学会了制作和使用简单的工具,以采集和狩猎获得生活必需品。原始社会的狩猎、渔猎生活,对于人的身体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传说中的燧人教民取火,伏羲教民以渔猎,神农教民农作,黄帝做弩教民以射等,都反映了当时的教育内容,而这些教育内容中则孕育着体育的因素。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部落战争,战争推动了武器的发展和战斗技能的演进,对于战斗人员事先进行的身体和军事技能训练,促进了他们身体素质和技能技巧的发展,成为推动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公元前2l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经历了夏、商、西周三个朝代。在这一时期,由于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需要和频繁的战争,刺激了军事武艺的发展和对军队身体训练的重视。据史料记载,奴隶主为了将本阶级的年轻人培养成下一代的统治者便建立了学校,而夏商时期的学校中就已经有了体育教育的内容。西周时期,学校又有所发展,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但都是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其教育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要内容,其中乐、射、御都是学校体育的内容。这些都是我国学校体育的雏形。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经历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这一时期的军事体育大有发展,各国为了称雄争霸,十分崇尚武功,重视在军事上的改革图治,各种娱乐活动也相继得到发展,如蹴鞠、竞渡、投壶等。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体育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了数百年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国由此进入封建社会。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大多独尊儒术、文武分途。到了明清时期,就进一步主张静坐学习与思考,更助长了文弱之风。在我国三千多年封建社会中,教育重文轻武,体育基本上被排斥于学校教育之外。

直到20世纪初,清政府对教育进行了改革,设立新学堂,建立新学制,于1902年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但没有付诸实行,1903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实施的较为系统的教育章程。这一时期体育已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并广泛地运用了自然科学的成果作为其发展的理论基础,具有广泛的国际性和强烈的竞争性,成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从此才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没有体育的历史

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29年颁布的《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体育)》、《初级中学体育暂行课程标准》、《高级中学普通科体育暂行课程标准》,是我国第一部以学科形式颁布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华民国时期,由于受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反动统治者只把体育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和文化教育中的点缀品,不关心人民健康,不采取有效措施来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因而使得这一时期的体育未能深入发展,更没有成为全民的事业。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学校体育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体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体育的重视和对人民健康的关怀,体育事业被当做国家建设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载入了国家的宪法。1950年教育部颁发了《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1952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作为直属国务院的一个部门,负责统一领导和监督全国的体育事业,发展体育运动。1956年颁发了《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这一时期,通过学习和借鉴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体育工作经验,初步确立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体育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模式,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体育课程教材体系,初步奠定了我国第一代体育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但这一时期,一味效仿苏联的体育教育理论,因而对课程建设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过于强调课程的统一性、计划性,过分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程中心等。

2.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体育

1958年至1966年,国家先后颁布了《1958—1959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1958年)、《初中课程安排表》(1958年)、《国务院关于全日制学校的教学、劳动和生活安排的规定》(1959年)、《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1963年)、《全日制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1963年)、《关于调整和精简中小学课程的通知》(1964年)六个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文件。这些文件都对体育课程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明确了体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提出了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调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确立了体育课程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一时期颁布实施的我国第二部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材,标志着新中国体育课程建设走出了苏联模式,是探索本土化体育课程,努力形成自己特色的开端。它确立的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课程体系,是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从此奠定了新中国体育课程理论和实践基础。

3.“文革”时期的体育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我国教育事业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摧残。全国大多数地区学校的体育课被取消,体育活动被停止。1969年《人民日报》发表《农村中小学教育大纲(草案)》以后,体育课被改为军事体育,课外体育也遭到严重破坏,主要是“学军活动”、“民兵训练”和“参加劳动”。这一时期,我国体育课程走上了以军事训练和劳动代替体育的极左道路,完全违背了体育课程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拉大了我国竞技运动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4.拨乱反正时期的体育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我国体育进入了全面恢复期,1977年至1985年国家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1978年)、《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78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81年)、《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1年)、《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学教学计划(草案)》(1984年)与体育课程直接相关的《全日制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学计划(草案)》(1984年)等八个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和一份《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条例》。这一时期初步对体育教学进行了改革,以贯彻新大纲为中心,努力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体育课程也开始围绕增强学生体质而展开,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如是否打破以运动竞赛为中心的教材编排体系,增强体质与掌握运动知识、技术、技能的关系等。这些问题的讨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5.改革开放以后的体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义务教育法》(1986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初审稿)》(1988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1992年)、《关于印发中小学语文等23个学科教学大纲调整意见的通知》(1994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实验用)》(1996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00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年级—6年级)体育与健康(7年级—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以及1990年国家体委发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这一时期的体育教材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性质,落实并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完成了从教学大纲向课程标准的转变以及从体育向体育与健康的转变。这一时期的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也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1995年国家体委发布《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同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这些纲领性文件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大发展,使体育工作走向法治化的道路。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