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学校校友资源的开发的分析介绍

高等学校校友资源的开发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做到对知名校友心中有数,他们是社会的精英和佼佼者,学历层次高,知识面广,是学校的一种无形资产,是对学校的无声宣传,是学校校友中的典范和榜样,是学校的“名人”。要利用“名人效应”去吸引更多的校友聚集在学校周围,向社会宣传学校,提高学校知名度,要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展现名人校友的风采,发挥名人效应,要调动名人校友的积极性,大力支持学校,要鼓励更多的校友加入到名人校友行业,为学校发展作更大贡献。

一、高等学校校友资源的开发

(一)广泛收集校友信息是校友资源开发的基础

收集校友信息,挖掘校友信息源,是开发校友资源的第一步。校友信息的收集是一项艰苦繁重的工作,由于校友的人数多,分布面广和一些历史原因,高校不可能存有每一位校友的最新的资料,但每一位校友的最新资料对校友工作而言又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就要采取多种方式,动员一切力量,广泛收集校友信息,才能够壮大校友队伍,增强校友力量。要做好校友工作,广泛收集校友信息,这是开发校友信息的基础,为确保信息收集能够准确、及时、完整,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相应的办法措施:

1.以建立校友工作网络形式收集校友信息

信息收集是一个繁杂的、经常性的、长期持久的基础工作,它需要形成一个由学校领导、专职工作部门、各院系、部处、各专业、教研室、教师、职工、学生社团和学生个体组成的校友工作网络,建立健全信息收集机构,这个校友工作网络要体现:

(1)工作网络中有专人负责。学校层面、院系以及各地方校友会组织等各个层次有专人分管信息收集这项工作,由有耐心、工作细致、善于沟通以及有亲和力的人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统筹规划,经常性的研究、思考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指挥衔接和处理各种信息关系。

(2)工作网络中有各种保证。有充足的信息工作人员的人力保证,有必要的信息收集工作的经费保证,有相应的信息收集的制度保证,做到信息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3)工作网络中有收集方式。校友信息收集要借鉴图书资料馆和档案馆的一些工作方式,使校友信息收集工作变得更有组织性、规律性和科学性,使校友工作网络能够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2.重点收集校友信息

有重点的收集校友信息,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1)收集杰出校友信息。做到对知名校友心中有数,他们是社会的精英和佼佼者,学历层次高,知识面广,是学校的一种无形资产,是对学校的无声宣传,是学校校友中的典范和榜样,是学校的“名人”。要利用“名人效应”去吸引更多的校友聚集在学校周围,向社会宣传学校,提高学校知名度,要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展现名人校友的风采,发挥名人效应,要调动名人校友的积极性,大力支持学校,要鼓励更多的校友加入到名人校友行业,为学校发展作更大贡献。

(2)收集海外校友信息。海外的校友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分布在高校、研究部门、企业集团方方面面,是国家和学校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学校适应经济科技全球化发展,促进高校和国际合作交流,建设高水平学科和师资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如建立海外校友会、利用网络登记查询、电子邮件交流等手段收集信息,尽可能地与之保持联系,掌握他们的情况,主动联系,关心他们,向他们寄发校报、校园信息,邀请他们回校讲学、合作科研、参加校庆活动、作学术报告、协助校际交流、促进学校对外合作等形式,使学校在国际化、社会化、现代化办学中得到更多有用的资源。

(3)收集年轻校友信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毕业的年轻校友,他们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兴起、发展时期,是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战略目标这一大舞台上的主要人物,是各项事业的接班人,是支持学校发展建设的后备军。他们的思想观念、工作环境有时代的特点,既有超越前人的长处,也有当今社会反映在年轻人身上的一些弱点,对此学校要重点收集他们的信息,更加关心他们的成长,要经常调查和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挖掘和宣传他们的优秀典型,总结和分析他们的成长道路,鼓励和帮助他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好本职工作,用工作成绩回报学校,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出贡献。

3.以点带面的收集校友信息

同学会、校友返校活动为广泛地收集校友信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以点带面地收集校友信息,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

(1)通过院系的校友组织、地方校友会等收集。院系的校友组织、地方校友会是容易接触校友的基层组织,校友在学校学习时,与院系老师接触最多,感情最深,走上工作岗位后与当地校友会组织联系较多,通过这些基层组织,集中开发校友资源,可以更为广泛和全面地收集信息,联系校友。

(2)通过同学会、校友返校活动等群体性活动收集。校友之间或以地区、或以班级年级、或以行业等等举行各种形式的聚会,除了互叙友情之外,最重要的是可以使校友信息量增大,因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其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同学和校友之间相互联系和帮助对其成长的作用最大,同学会、校友返校活动对于校友们加强相互交流,促进个人事业发展是一个主要的途径,对校友们的吸引力很大,他们往往会互通信息,主动关注和参与这些活动,而且在活动中还会新增更多的校友信息。

4.利用现代化的联络工具收集校友信息

高校校友信息量大,种类繁多、变化大、作用不一,高校要在信息就是财富,就是资源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为己服务,就不能只靠传统的一些方式来收集信息,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联络工具来开展信息收集工作。

(1)通过校友网站收集。网络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交流渠道,以开办校友网站的方式来收集校友信息,可以以其功能齐全、内容新颖、使用方便吸引广大校友的眼球,让更多的校友通过网络来了解学校,联系学校。

(2)通过电子邮件收集。电子邮件可以随时随地地使远在世界各地的校友频繁地产生互动,永久地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对收集更新后的校友信息帮助很大,因为,它相对比较稳定、方便,不容易变化。

(3)通过电话收集。电话收集校友信息,具有快捷、及时,亲切的优点,电话的联系,声音的传播,会使得更多的校友感受到母校的温暖和召唤,容易打动校友,感染校友。

(4)通过新闻媒体收集。各种新闻媒体、报纸杂志收集校友信息,可以更加理性、有说服力,有真实感,容易吸引更多的校友汇聚在母校的身边。

这些现代化的联络工具其优势就在于可以成批量的收集信息,信息量大,信息数据增长快;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信息情况,及时更新信息资料;可以使联系变得很有亲和力,使信息的收集更有质感、更容易进行;可以使信息人性化,互动性强,有助于进一步地联系和工作的开展。

(二)有效的管理校友信息,是校友资源运用的前提

如果说校友信息收集是基础,那么校友信息管理就是关键,校友信息管理不好,无利于后一步工作的开展,也使得前期的工作前功尽弃。有效的管理校友信息是校友资源开发的关键,是校友资源运用的前提。

1.建立校友信息库,进行校友价值的挖掘

校友信息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组织就是死水一潭,毫无使用价值可言,只有将校友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和有序地组织、建立信息库,根据需要方便及时地加以利用,校友信息才能产生价值。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互联网的日益发展,随着校友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高校校友信息逐年增加,校友资源越来越丰富,对校友信息进行现代化的分类管理,对校友资源进行科学的优化分析,建立校友信息库,建设有效的校友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校友工作的当务之急。它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将有利于各项校友工作顺利开展,有利于校友工作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实现。

如何建立校友信息库?这是需要运用计算机的专业知识,结合校友工作实际才能实现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委托专业校友资源研究和挖掘机构开发与维护升级,也可以采取完全自建方式,无论采取哪个方式要注意:一是确立校友信息库建立的目的和标准。建立校友信息库的目的是为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使校友信息资源的管理更有序,校友信息资源的使用更有效,挖掘校友资源中的有用价值,标准是以校友资源利用的需要为标准而建立;二是校友信息库基本的功能要齐全、信息的查询和分析要方便,大量的历史数据和汇总数据存放要安全可靠;三是校友信息库要由相对稳定的运作团队来管理,及时采集、整理、更新数据,使学校拥有校友资源的自主性、数据的安全性。

2.分层管理信息,使校友资源价值最大化

高校每一位校友都是校友资源的组成因素,都是学校的重要人力资源和宝贵财富,但是由于工作情况的不同、学校建设需要面不同以及对学校贡献大小的不一等多种原因,相对某个时期、某个方面而言,每个校友对学校的使用价值是不一样的,学校应该针对校友对学校价值的大小,合理分配和使用学校在维护校友关系的人、财、物等方面的有限资源,采取不同的校友关系管理策略,对校友实施差异性的分层管理。

校友关系管理,是指学校与校友的关系是一种亲情关系,也是一种合作的利益关系,学校通过各种策略与校友进行交流沟通,以期影响校友们的行为,获得校友们对学校的理解,最终维持好学校与校友间的亲情关系,建立起双赢的利益关系,增大校友对学校的贡献,提高校友对学校的价值。校友关系管理对于校友资源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校友差异性的分层管理是实现校友关系管理策略的重要方式,差异性的分层管理是指按照校友对学校的贡献程度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区分与界定校友价值,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别管理,提高校友关系的管理效率,以提高校友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校友差异性的分层管理将校友分成重要校友、主要校友和普通校友三类:

(1)对重要校友的关系管理:学校要设立由学校领导、或有影响的知名人士组成的专门联系队伍,负责与他们保持经常性地联系,逢年过节不忘拜年问候,学校建设中的重要活动及时相邀,大力宣传他们为学校和社会所作的贡献,充分地表现出学校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以调动他们对学校作出更大贡献的积极性,给他们更大的空间去体现人生的价值。

(2)对主要校友的关系管理:学校可以通过校友工作者开展的常规性工作,如定期群发信件,或利用网络进行联系,邀请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如同“走进母校、了解母校”的活动,以激活深藏于心的母校情感,激励他们主动地为学校作出贡献,并使他们尽可能转化为学校的重要校友。

(3)对普通校友的关系管理:尽管他们是普通校友但不能忽视其作用,他们是一个潜在的贡献源群体,学校应该向他们经常性地宣传学校的现状,了解学校师生的动态,定期赠送校报、学报等校园刊物,进行抽样电话交流、节日问候等亲情化的联系,以培养他们对学校的更深的感情,在未来可能的情况下,对学校的建设作出贡献,尽量帮助他们转化为重要校友。

(三)精心培育校友资源,是校友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

优质的校友资源能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能在学校的育人、就业、人才培育、融资、信息使用和发展等等方面发挥着功效,优质的校友资源除需要有效的收集和管理外,还需要培育,培育校友资源,是高校校友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

(1)让校友拥有一个高平台的高校价值。在当今社会上,一流高校的学习经历对求学者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一流高校的声誉会为校友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本和身价,可以为其辉煌人生铺垫坚实基础,所以,高校应该通过其特有的知识、关系和声誉,努力建成一流的学校,并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使校友自身价值得到提升,拥有一个高平台的高校价值,致使校友的社会起点高,有一个持续进步,不断发展的基础。

(2)为校友创造一个高层次的关系圈。高校的作用是吸收和培养一流的人才,建成一流的大学,声誉越好的学校吸收的精英越多,在精英的集合体——高校内,学生们借助学校平台,相互交往形成一定的关系结或圆圈,结识与之相似的优秀人才,为日后形成优质的校友资源做好了铺垫。

(3)高校要利用名校效应,形成更多的校友社会资本。美国的哈佛等名校之所以拥有众多世界级政要和超级富豪校友,有学校的教育环境和自身聪明才智的因素在内,而更重要的是借助校友资源和学校声誉从而获取更多的成功机会,这就是名校效应带来的优势,它可以搭建庞大的关系网络,为毕业生顺利就业牵线搭桥,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和获得发展机会,从而促使新一代优秀校友不断产生。校友的声望会无形中注入校友集合体的高校,进而形成更多的校友社会资本,成功校友将会利用其拥有的社会资本,对学校进行反哺,发挥校友社会资本的融资、信息、发展三大功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资金、信息和发展机会,促进高校的发展。

(四)校友资源开发和运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高校在校友资源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这是今后高校校友资源开发和运用的工作中需要加以重视和改进的。

1.思想认识上的几种错误现象

(1)重物质资源轻育人资源的现象。一些人总认为校友的作用主要就是为学校捐款捐物,开发校友资源主要就是把校友的这些资源开发出来,它的功效远远重于校友的育人资源功效,这是一种急功近利地短视现象。

(2)重校友资源轻准校友资源的开发现象。一些人认为校友工作就是针对毕业后的校友开展工作,没有必要花精力和时间培养在校生即准校友的校友意识,其实,在校生也是校友资源的一部分,树立在校学生争做知名校友、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服务的信心和理念,对于提高校友素质,提升校友资源的质量是有作用的。

(3)重重点校友资源轻普通校友资源现象。因为校友对学校的贡献和关系不同,校友工作中很容易出现对个别重点校友格外关注和热情,而忽视更多普通校友,让他们心酸、寒心,这种现象是校友工作大忌,决不能因个体而毁一整片。

2.校友信息管理的几个弊端

(1)信息管理的人力和物力不足。由于校友信息量大、信息变化大,信息格式不等,加之学校的变迁等原因,校友资料的收集、整理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必须要有充足的人力和物力作保证,而许多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

(2)信息管理的专业人员缺乏。许多学校校友机构编制相当薄弱,缺乏网络信息管理人员,甚至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无法正常使用和维护信息库,无法使校友信息库发挥其巨大的功能。

(3)校友信息记录方式原始。校友工作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是及时跟踪校友的流动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校友通讯录,与校友保持密切的联系,为校友和学校提供有效的服务,但目前许多学校校友信息记录方式,采取的是最为普遍的一种静态记录方式,这种静态记录,不便于对变化后的资料查询。

3.思想上的几个重要认识

(1)付出才有回报。校友资源要得到有效的开发,需要学校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要懂得付出才有回报,也许短期见效不一定很明显,但这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就会得到量变到质变的成效。

(2)要用心去培育。校友资源要运用,必须全力去开发,校友资源要用心去培育,常年去经营,才会真正发挥实效,才会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否则,校友资源的丰富和永远只是一个理论性的概念、一个纯语文术语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