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介绍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介绍分析

时间:2022-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二、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目前的教育领域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一)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年招生数、在校生规模稳中有升。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对一线人才量的增大,急需一大批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好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界定就属于后一种。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要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要知道其内涵,所谓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体系中,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为引导学生掌握在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中从业所需的实际技能知识和认识的教育服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表明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包括专科、本科以及“包括不属于博士学位的所有研究课程,如任何一种硕士学位课程”,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论型的,为研究做准备的或可从事高技术要求的职业的课程”,是普通高等教育,用5A表示;“另一类是实用的、技术的或适应具体职业的课程。”“课程的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的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与资格”。这就是高等技术和职业教育,即我们所说的高等职业教育,用5B表示。

总的来说,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而不是低层次、低水平的高等教育,它涵盖了从大学专科(副学士)、本科(学士)、研究生(硕士、博士)等多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备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1]

二、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在目前的教育领域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加速了高等教育向社会化方向的转变,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实践型人才。高职教育历经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是区别于通常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一)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年招生数、在校生规模稳中有升。2010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学校1246所,招生数310万人,毕业生数316万,在校生数966万人。到2015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341所,招生数348万,毕业生数322万,在校生数1048万,占到高等教育的41.2%,全年为社会提供技术培训超过2000万人次。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适龄青年提供了进入高校学习并掌握就业技能的机会,对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我国在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在未来,后工业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系统中,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在或即将发生深刻变化,包括高技术在内的知识型劳动者的就业岗位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护理专业领域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将十分紧缺。这些急需的人才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行业。这些人才普遍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属于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是提供这类人才的主要教育机构,因此,高职学校应该抓住历史机遇,培养学生获得职业能力从而为经济建设服务。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也赋予了更多更新的要求,重视教育和发展教育,特别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实现现代化的迫切要求,目前,在党和政府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方针的指引下,高职院校日趋增多,高职教育发展的规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已占“半壁江山”,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质量的“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提高有发展,发展有空间”的技术复合型人才。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对一线人才量的增大,急需一大批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好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适应新形势的需求,近十几年来,许多老牌的中职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同时,许多新的高职院校也顺势而立。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的出台,确立了“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的地位,并明确了“到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的目标;2006年,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以上种种因素,为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带来良好契机。尤其是近十年来,高等职业院校迅猛发展,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力军。同时,高职院校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

在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满足社会需求”的办学方针指引下,为了适应21世纪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中小型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和我国加入WTO后蓬勃发展的外贸形势,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需求持续旺盛,商务英语专业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2000多所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于上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开始普及,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建设也进入新一轮改革高潮,重构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一种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仅有利于培养对外商贸人才,而且有利于培养既精通英语,又熟悉国际商务运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高职教育形成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阶段,是一种高等技术教育,它是以培养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职业教育的界定,世界各国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但总体上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面向生产、服务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计划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它与企业的实际和岗位需求紧密相连,它的人才培养更多的是面向某一职业或职业群的实际需要,更倾向于实际工作,并且体现职业的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承担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在推进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界定就属于后一种。[2]

可见,高等职业教育相对于初等、中等职业教育来说,它是高等教育,具有高等教育的特点;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它又是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因而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高等性和职业性。

1.高等性。主要表现为:一、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完成高中教育的毕业生;二、教育的内容是面向特定的学科领域,并研究相关的理论及应用,课程内容有较强的理论性;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科学与应用科学领域的人才,并使其具有较高的知识含量和职业综合素质。“高等性”是高职教育的内容和本位,反映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内涵,高职教育的发展迫切要求走内涵发展之路,提升办学层次与水平。

2.职业性。职业性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外延,高职教育是把职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每一职业或职业群中技术与应用的合理配置和发展,按照职业类别去划分不同的专业,依据每一职业或职业群中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的不同类别和特点,去设置专业和课程,从而培养某一类职业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具体表现为:

第一,培养目标的实用性。高职教育是为生产、服务等各行各业的第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这就体现了其具有典型的职业技能性,通过高职教育的培养,使人的才能直接、充分、迅速地体现在职业岗位上,进而创造出直接的生产力。所以,高职教育把重视学生岗位业务能力的培养放在工作的首位。

第二,专业设置的职业性。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线,是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高职教育的专业方向有着较强的职业定向性与岗位针对性,其培养的人才与当地的市场、职业、技术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必须要以市场、职业和技术为目标,适时调整专业,推进专业建设。

第三,教师队伍的“双师型”。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除了应具备普通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外,更重要的是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强调知识与能力的双重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从整个教师队伍的结构而言,既要有专职教师,又要有兼职教师;既要有高校自己内部的教师,又要有来自企业外部的教师;既要有侧重专业理论教学的教师,又要有侧重专业技能教学的教师。其二,从教师每个人而言,每一个专业课教师都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岗位实践经验,并且要逐步向复合的专业技术职务方向发展。即便是从事基础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也要让他们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到企业实践和锻炼,授课时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授课内容与企业的实际更加接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