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分析

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分析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曲折发展。实施措施: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整体规模不大,仅有学校87所,在校学生约1.4万人,多数学校因教育经费短缺、教育设施不足而困难重重,甚至处于停学、半停学状态。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曲折发展。综观这60多年来的发展,可以将我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六个主要的阶段。

一、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恢复时期

历史背景: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恢复时期,即新中国成立至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49—1957)。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在整顿中实现发展。当时的中国,农业占据了国民收入的绝大部分。在农业方面,党中央希望通过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耕者有其田”,而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客观上要求在较短时期内培养出一大批农业类人才,满足农业发展对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这赋予了建国初期我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具体的办学责任

实施措施: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整体规模不大,仅有学校87所,在校学生约1.4万人,多数学校因教育经费短缺、教育设施不足而困难重重,甚至处于停学、半停学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接管了旧的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并对其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调整和改造,通过整改,逐渐形成了统一的招生制度、培养目标和就业制度,并统一了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制和教学内容。(1)在招生和就业方面,实施了“统招统分”的制度,即由涉农部门根据各自的用人需要确定招生计划,将计划汇总后列为国家指令计划,待学生毕业后,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到相关用人单位,纳入干部编制范围。(2)在培养目标方面,确立了使受教育者德育、智育、体育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人才培养目标。(3)在学制管理方面,基本确立了“三年制”的学制管理模式,并确定了“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办学方针。(4)在教学内容方面,明确了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即专业课(农学类课、畜牧类课程)、文化基础课(政治、化学、军体类课程),以及生产实习、教学实验等。

效果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是在国家“统一包办”的情况下进行恢复、调整的,学校完全没有管理的自主权。但在当时,这种管理模式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业中等职业学校(仅限农业中等专业学校)数量由解放前夕的87所,增加到1951年的125所,到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达到149所。在校学生人数也由解放前夕的1.4万人,增加到1951年的2.1万人,到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迅速增加到8.5万人(详见表2-3)。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在解放初期,党和政府的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管理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快速发展,为当时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表2-3 恢复时期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发展概况(1949—1957)

数据来源: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计划财务司.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2).

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困难时期

历史背景: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困难时期,即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至“文化大革命”开始前(1958—1965)。1957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基本确立,全国上下为之振奋,期待做出一番更伟大的事业: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1956)上,提出了“积极的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争取在15年内,或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在主要的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或超过英国”;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1958)又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当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上1959—1961年连续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国家进入了极度艰难时期,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挫折。

实施措施:在“大跃进”运动中,中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开始了“大跃进”。多数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高等农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人数方面,都出现了超常规增长:在学校数量方面,全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仅限农业中等专业学校)由1957年149所,锐增到1960年的1064所(详见表2-4)。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出现如此快速的增长,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然而,各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设施、仪器设备严重短缺,一些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场地和实验室,甚至连正常的教学工作都无法顺利展开。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无法支撑起各个方面(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超常规发展,1960年之后,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迅速萎缩,中央颁布、实施了一系列调整政策。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调整工作会议纪要》(1961年8月)指出:为了缩短教育战线,压缩城镇高等和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必须调整招生指标。会议确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为2.4万人。同时提出在今后三年内继续缩短教育战线,压缩城镇中等以上学校的在校学生人数。之后,全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数、招生人数、在校学生人数、专任教师人数等,都呈明显减少趋势。

表2-4 困难时期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发展概况(1958—1965)

数据来源: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计划财务司.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2).

效果评价: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困难时期,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我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进入了“失控”状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忽视了当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并迅速陷入困境。但随后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全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得到了改善,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为新中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倒退时期

历史背景: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倒退时期,即“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项事业刚刚有所起色,但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进入了严重的动荡期,以“四人帮”为首的反革命集团发动了违背教育规律的“教育革命”,摧残、迫害知识分子,使整个教育体系受到了严重破坏。在这期间,学校被大量损毁,课程被大量压缩,传统的教学方法、考试方法被各种新的尝试所取代,引起了教学秩序混乱,科学研究停滞,师生走出校门从军、从农,身心疲惫。

实施措施:这一时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培养目标被曲解,认为有文化就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被排除在劳动者之外。受此影响,校长、书记被夺权,广大教师挨批评,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严重扰乱。无论是高等学校,还是中等职业学校,抑或部分中小学,一度停招学生、中断办学多年。在这期间,教师队伍受到严重摧残,学校场地被大量被占,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遭到严重损坏,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在招生制度方面,“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招生采取“群众推荐”的形式,造成了生源质量、教学质量的下降。在教学内容上,缩短了学制、缩减了授课时间和教学内容、完全取消了外语课教学。在师资方面,一些年轻教师被下放到乡村进行劳动改造,一些专家、学者被扣上历史反革命等罪名打入大牢,甚至被迫害致死。

效果评价:“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在反革命集团的糟蹋下,学校教学场地、教学仪器、教学资料受到了严重破坏,原有的教育教学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等受到严重批判。在农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场地被侵占、教师被下放农村后,学生没有场地学习、没有老师授课,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并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调整时期

历史背景: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调整时期,即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1978—1990)。1976年,党中央粉碎了以“四人帮”为首的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从根本上挽救了党、挽救了社会,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的召开,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新路线、新方针、新政策,并确立了从农村开始的改革路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解决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然而,尽管全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在经历了“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洗劫后,得以恢复,但其发展十分缓慢。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基本上被取消,几乎全部都被办成了普通中学,造成中等学校结构过于单一。中等职业学校、职业中学、技工学校所占比例很少。这与当时农村改革、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极不对称的,客观上对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改革、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实施措施:为恢复国民经济的发展,缓解农业经济发展和涉农人才短缺的困境,党和政府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农业中等职业学校进入了调整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时期所采取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在宏观政策方面,针对“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教育事业受到重创后,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奇缺的局面,教育部组织召开了全国中等专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发展中等专业教育,使其适应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各种教育、培训措施,提高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三是增加经费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中,党中央再次提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要求在全党、全社会范围内加强教育,树立行行光荣、行行出状元的观念,树立劳动就业必须有一定的政治素养、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基础的观念,解决历史遗留的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要求在改革教育体制的同时改革有关的劳动人事制度,按照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各单位在招聘、任用人才时,应首先从各种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在第一次全国职教会议(1986)中提出,要关注农村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该逐步形成培养初级和中级技术、管理人才的能力。这次会议的召开,有力地动员了全社会提高对发展职业教育和农业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2)在招生制度方面,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首先在农村地区展开。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在广大农村地区,专业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乡镇企业等迅速兴起,形成了对大量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巨大需求缺口。为此,党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1983)中明确提出,为疏通人才通向农村的渠道,农业中等职业学校要试行招生和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明确中专学校可试招少量农村学生,不包分配,毕业后仍回农村。之后各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开始陆续招收毕业不分配班。这种尝试,打破了传统的统招统分的办学模式,满足了农村基层、农业生产一线对人才的需求。这些学生回到农村后,大多被聘用为农技站技术人才、职业中学专业教师,或者成为农村社会的致富能力、专业户。因此,招生制度的改革尝试,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在学制管理方面,在《全国中等专业教育工作纪要》(1980)中,明确规定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制,中等职业学校是在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技术教育,中专的高年级与大学低年级交叉,中等职业学校是介于“高级中学”和“高等教育”之间的一种学校,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专业门类的多样性,中等专业教育的学制可以多样化:初中起点的学生,一般学制为四年,个别为五年或三年;高中起点的学生,一般为两年,个别为两年半或三年。此外,中等专业教育除“全日制”外,还有“半工半读”、“半农半读”、“业余学习”、“函授教育”、“干部轮训”等多种形式。这些改革和尝试,使我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学制更加多样化,办学更具活力。

(4)在办学形式方面,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尝试多种办学形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开展联合办学,实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联合发展。例如:黑龙江省4所农牧学校与周边地区40多所农村职业中学联合起来,组建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更好地发挥了其在省内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骨干作用。

总之,改革开放之后,得益于党和政策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以及有力的支持,我国中等专业教育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中等职业学校得以快速发展,无论是学校数量、在校学生人数、招生人数,还是专职教师人数、校均学生人数等,都有明显的增长(详见表2-5)。

表2-5 调整时期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发展概况(1978—1990)

数据来源:(1)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计划财务司.中国教育成就(1949—198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2);(2)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4—1985)[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1985;(3)原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中国教育成就(1986—1990)[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2).

效果评价:在改革开放政策和全国第一次职教会议精神的鼓舞之下,我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经过有效的调整、改革,学校规模迅速扩大,为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后,无论是学校数量、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还是校均学生人数、专任教师人数等,都有明显的增加。可见,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是非常有效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快速发展,保障了改革开放之后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五、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时期

历史背景: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时期,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1991—1997)。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也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广大农民以满腔热情积极投身市场经济建设浪潮之中,但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却严重制约了他们前进的步伐。事实证明,农村社会要发展,农业经济要增长,最终要靠农民素质的提升。这不仅给我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为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实施措施:为了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对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体制、教育教学进行了改革:

(1)在宏观政策方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地位的提出,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第二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1991)明确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工作目标,确立了在各级政府的统筹指导下,发展各方面的联合办学,扩大教育经费的来源,逐步实行“双证书”制度的发展思路;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1996)进一步提出了跨世纪职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包括:调整职业教育结构,加强职业教育内部建设和管理,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的颁布、实施,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规定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个人、社会等各主体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将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由政府、行业、企业、社会行为升格为国家意制,确立了职业教育的法制化道路。总之,在政府政策的正确引导下,这一时期基本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

(2)在招生就业制度方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尝试招生“并轨”改革,将原来国家任务招生、委托培养招生、自费招生等合并为统一的形式,在录取学生时,也按统一的分数线录取、严格按考生志愿投档。与招生“并轨”改革相对应,在就业方面,也统一实施“双向选择”制度,学生自主择业,被用人单位聘用后,再由省级计委员统一发放派遣证,毕业学生持证到用人单位办理相关入职手续。

(3)在管理体制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实施国家“统包”的政策,学校完全按“上面”的要求招生、安排教学活动等,完全没有自主管理的权限,学校的办学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明确提出中等及以下教育由地方政府按中央的方针、政策要求,实行校长负责制。这一规定,赋予了学校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各学校机构开始尝试竞争上岗,并制定了奖惩分明的制度,激发了学校活力,提高了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4)在教学和课程设置方面,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满足创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各中等职业学校改变了长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尝试采用“模块化教学”,在教学讲授的基础上增加了实践操作、课堂讨论等新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的实际效果。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加了选修课的数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

效果评价:20世纪90年代,由于改革了传统的招生就业制度、教学考试制度、学校管理体制和教学方法、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效率,在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成长、壮大,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绩(详见表2-6),也表明这一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是符合时代需要的。

表2-6 改革时期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发展概况(1991—1997)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1—1997)[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998.

六、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转型时期

历史背景: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转型时期,即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1998至今)。经过前期的探索发展,我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已初具规模。跨入新的世纪,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面貌的焕然一新,我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战略,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高校扩招,普通高中也随之扩大了招生规模,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源压力;另一方面,农业中等职业学校自身的发展也存在一些缺陷,如盲目增设专业、重数量而轻质量、重升学而轻就业,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导致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很多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工作与农业毫无关联。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客观上要求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实现转型、升级,以更好地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满足农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实际需要。

实施措施:进入21世纪以来,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一致,我国的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开始了艰巨而漫长的转型探索,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对策、建设。

(1)在宏观政策方面,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002)提出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构合理、自主发展的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第五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004)提出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强化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2007)提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制度,提出了“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支持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资助制度;2009年,国家教育部又提出对“涉农”专业学生免收学费的支持措施。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推进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更帮助了家庭困难学生的求学,促进了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

(2)在专业设置方面,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呈现出三方面的变化:一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调整专业,以更充分地发挥中等职业学校在推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是根据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要来调整专业,这样既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率的提升,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三是在取消部分过时专业的同时,积极开办特色专业、新兴专业,以扩大学校的招生规模,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3)在教学管理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转型,主要针对教师和学生展开。在教师管理方面,一是采用公开竞聘的方式,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将社会上有深厚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知识、娴熟劳动技能的“双师型”人才吸纳到中等职业学校;二是以函授学习、在职学习、脱产学习等方式,加强对在职教师的教育培训力度,或者让教师深入基层,在实践中提高劳动技能,以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和专业素养;三是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和自修,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实现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在学生管理方面,执行“双证制”管理,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同时取得毕业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在相应的职业技术岗位就业。“双证制”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农村中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效果评价:在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我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尤其在专业设置、教学管理方面的成功转型,为我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强化了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我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历程表明,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各个发展阶段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紧密联系的。深入分析我国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演变历程,可以总结出驱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六大动力源,即:经济驱动、政府驱动、政治驱动、市场驱动、人才驱动和综合驱动。因此,要想推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必须从这六个方面创造条件,尤其要立足现实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