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受众对主持人的个性期待的分析介绍

受众对主持人的个性期待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说普通受众在体验和考察主持人的个性时未必会做到如此细致的划分,但主持人若能顺着心理学思路来努力锻造个性的话,便有可能最终契合受众对他的个性期待。理性个性则主要包括主持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等。

四、受众对主持人的个性期待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个性都是当今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也是当今时代最具魅力的词汇之一,正所谓“展现与众不同的风格和个性,可以说是现代时尚大潮的主流”。于是,被人说成“有个性”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一种至高的赞赏。个性一词的正式来源乃是心理学,“个性是一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个性和“人格”、“面具”同属一词。美国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在统计、考察了50多种关于个性的定义后提出:“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16) 尽管阿尔波特的定义因为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个性研究的各个方面,但此定义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人来说,理解起来却相当困难。与之相比,另一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兹关于个性的定义——“个人所以区别于他人的行为”(17) 则相对更易理解,也更接近日常生活中所用“个性”一词的含义。当然,要想对“个性”一词有个较为清晰的理解,还得将其放回心理现象的大系统中。(见下图)

img7

从心理现象分类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个性其实是由个性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两个方面共同构成。虽说普通受众在体验和考察主持人的个性时未必会做到如此细致的划分,但主持人若能顺着心理学思路来努力锻造个性的话,便有可能最终契合受众对他的个性期待。当然,个性作为“个人所以区别于他人的行为”,除了可以在人的内在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上得以体现,还可以通过人的外在特征,如相貌、装饰、语言、动作等来体现。其实很多时候,人的所有个性正是通过这些外在的个性特征来表现的,透过所有这些外在的个性特征,亦能看到深藏在内的个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又可以将主持人的个性分为外在个性与内在个性,或感性个性与理性个性两个部分。其中,感性个性主要包括主持人的外在相貌、装束、语言、动作,甚至镜头感等方面。理性个性则主要包括主持人的气质、能力、性格等。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不仅提出了人的需要的层次理论,而且还根据自己的考察和研究成果推断并概括出了达到需要的最高层,即自我实现者的一些个性特征,如“他们能准确充分地认识现实”,“他们表现出对自己、对别人以及对整个自然的最大认可”,“他们表现出自然、朴实和纯真的美德”(18) 等。借助社会心理学的有关态度变化和喜欢的理论,结合受众对主持人的心理期待,并借鉴相关节目主持人职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不难发现,深得受众喜欢的主持人在个性上表现出的特点,或受众对主持人的个性期待主要体现如下方面:

1. 较好或一般的外在条件

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表明,受众“形成最初印象的因素主要是认知客体的外部线索,如仪表、非语言表现、声调、面部表情和眼神等”。(19) “实际上,在约会情境中,‘长相’是决定彼此吸引力的最主要的占绝对优势的因素”(20)。 而在我国也一直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说法,这些都说明了好的外在条件对人的不可阻挡的吸引力。反过来,“非常有吸引力的人同时还被认为具有其他各种积极肯定的品质,而不管他们实际上是否具有”,“人们倾向于把自己喜欢的人看做和自己相似,倾向于认为外观好看的人更可爱、能力更强”(21) 又为一个人在外部条件的优越性做了最好的注释。从这一点上说,要成为一个受人喜欢的主持人首先便应该在外部条件上具有吸引力,即在相貌和声音等方面具备一定的条件,能够让人赏心悦目。说到主持人应当具有较好的外部条件,也许有人马上会举出崔永元、白岩松、张越或是美国黑人女主持温弗瑞的例子对此质疑,但不能否定的事实是,当崔永元、张越等刚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确实有许多人在为其担心,也确实招致过不少受众的非议。再者,即使是崔永元、张越,他们的外部条件其实也都至少还保持在一般人的水平,还没有差到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在笔者所进行的随机访问中,当问到为何会喜欢某位主持人时,很多受访者就毫不讳言是因为他人长得漂亮,而像中央电视台的亚宁、孙晓梅这些比较成功的主持人也不止一次地公开承认,良好的外在条件确实对主持人赢得受众的喜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当然,从崔永元、白岩松等主持人取得成功的例子也能看到,外在条件固然是招人喜欢的重要条件,但并非必然如此,“随着认知的深入,认知客体的人格特质将逐渐成为印象形成的决定因素”,(22) 受众更看重主持人的还是他们的内在修养而不再只是其外部条件。还需注意的是,有时候主持人外在条件如果太好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其良好的外在条件不仅会因为太吸引人而干扰受众对其传播内容的注意,而且还会成为受众怀疑其传播动机的诱因,正如许多心理学家所说,“美貌只在不怀其他动机的情况下才是有用的”。甚至在有些时候,如果主持人“太漂亮”的话,还会容易使受众产生一种偏见,认为这个主持人好打扮,是不学无术的“花瓶”,从而对他们的传播产生不信任的心理反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太漂亮反而是主持人的“天然缺陷”。

2. 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尤其是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具有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既是其基本条件,也是其突显魅力的主要手段。毫无疑问,一个口齿不清、说话木讷的人无论如何是不会成为一个好主持人的。在这个意义上,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于主持人而言就如同一个门槛,如果跨不过这个门槛的话就很难胜任主持人的工作。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对些就深有感触,在接受笔者的访问时,白岩松直截了当地说道:“一个木讷的、有才华的思想者他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主持人,因为他进不了这个门槛。”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于主持人除了具有工具性的意义之外,还具有展现主持人魅力和促使主持人成为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按照人际交往心理学的观点,魅力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由喜欢而引起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条件,魅力的展示主要是通过构成魅力的因素来实现的,其中语言则是构成魅力的重要因素。同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产生领导的个性特征包括语言活动水平、地位和避免与群体的分离”(23),这就意味着在一个群体中,一个人口语表达的能力越强,他就越有可能成为这个群体的领袖并对该群体产生较大的影响,而这正是一个传播者所期望的效果。事实也是如此,在中外众多成功的主持人中,越是有名、越是在受众中影响大的主持人,其口语表达能力往往也越强。受众在对主持人评价上,或是在解释他们为何喜欢某个主持人的时候,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或“语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如很多人喜欢崔永元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语言表达能力强,说话机智、幽默,善于总结和概括。所以,能否很好地驾驭语言从某种意义上确实是衡量节目主持人水准的一个重要依据。

3. 真诚、热情,富有同情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安德森在1968年曾做过一个实验,在研究中向被测试的大学生呈现了555个形容词,让他们说出在多大程度上喜欢具有这项品质的人。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大学生中受到评价最高的品质是“真诚”,在8个评价最高的形容词中,有6个多多少少都和“真诚”有关。(24) 美国心理学家阿希也曾通过实验发现,除了“真诚”,“热情”也是吸引他人的核心品质之一,对人们印象的形成产生强烈的影响。(25)在卡耐基所列出的6种使人喜欢的方法中,他不仅将“真诚地对待别人”放在首位,而且两次提到了真诚,足见真诚在人际交往,或在引起人的喜欢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26) 其实,不光是在60年代的美国,中国现在的情形也一样,在现在所见到的受众对主持人评价时所使用的词汇中,“真诚”、“不做作”、“真实”同样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朱军就曾坦言:“对于主持人来讲,最大的技巧莫过于善良和真诚。”而《今日说法》年轻的主持人撒贝宁也毫不掩饰地说道,“真诚是我之所以讨人喜欢的诀窍”。杨澜在总结美国著名黑人女主持温弗瑞成功的原因时也发现,她成功的秘诀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与观众真诚的感情交流。这与传播学者所说“传播者的坦诚是传播者极为重要的品格,这种品格既能赢得受众的信任,也能赢得受众的喜欢”(27) 这一结论不谋而合。

说到热情,其中主持人身上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热心公益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总是对观众报以真诚地微笑。虽然微笑并不是热情的全部表现,但缺乏热情、态度冷漠的人却绝不会总是在脸上挂满笑容,即使他们勉强挤出一些笑容,也会因为不是发自心底而很快被受众识破,并引起受众的反感。其实,微笑除了能表明主持人的热情以外,其本身也是让人喜欢的重要原因,如卡耐基就把“微笑”也单独列为一种使人喜欢的方法。众所周知,美国NBC的早间新闻节目《今日》之所以备受观众喜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凯蒂·库里克的微笑,“她甚至被称为是全国广播公司的‘甜心’”。微笑固然能够让人喜欢,但微笑也不能不分场合,如果传播内容本身是悲痛或愤懑的,而主持人在传播这些内容时还在一味微笑的话,微笑不仅不会惹人喜爱,而且还会因为具有某种幸灾乐祸或者傻笑的意味而使受众感到厌恶。

4. 性格开朗、喜欢交往、具有亲和力

社会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心理时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对人的合群性进行研究,并根据人的行为和心理特征证明了人的合群性的存在。如果试着对主持人的合群性也略做分析的话,似乎可以发现,优秀的主持人身上有着某种强烈的合群倾向,并伴之有开朗的性格和高超的交际能力,如美国著名的女主持人沃尔特斯和温弗瑞都有着“与有用的人交际的极高技巧”。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只有性格开朗、喜欢交往的人才更容易保持真诚、热情的品质,也才更容易接近自己原本不太熟悉的人,很快赢得他们的信任,并成为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反之,一个性格内向、不爱交往、一见生人就脸红心跳、不知所措的人肯定不会很快与其不认识或不熟悉的人成为朋友,也很难一下子让人产生喜欢和信任的感觉。而在某种意义上,受众就是这些主持人原本不认识或不熟悉的人,很快获得受众的信任并与他们很快成为朋友既是主持传播对主持人的要求,也是主持人从事这项工作时首先遇到的挑战。实际上,很难发现哪个主持人能够性格闭塞、不爱交往却还能深受受众喜欢。

5. 冷静、镇定、临阵不乱

冷静、镇定、临阵不乱是优秀主持人不可缺少的特殊能力。与冷静、镇定、临阵不乱相反的是紧张和慌乱。心理学认为:作为一种心理现象,紧张是环境刺激与机体能力不平衡的结果,是机体不能适应环境的“情绪应激”行为,通俗地说也就是“怯场”,是由于人在面临重大场面或变故时而出现的一种极度兴奋状态。虽说兴奋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现象有时并非坏事,但过度兴奋却绝不是什么好事,过度兴奋往往会对大脑皮层中的某些中枢神经造成抑制,并引起人体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影响人的正常思维和行为。具体到主持人,由于紧张,许多心理素质不太成熟的主持人在身处强光照射之下,面对大量受众或进入直播时,往往会表现出“思维滞塞、言辞不畅、手脚发抖、表情僵硬”等状态,严重的还会出现脑中一片空白、暂时失语的情况,使得在传播之前所精心准备的“创作蓝图”都化为乌有,前功尽弃。这样的主持人显然不能适应主持传播需要,更无法使受众对其产生喜欢的感觉。相反,如果换成是比较优秀或心理素质比较高的主持人,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一般都能很快让自己冷静和镇定下来,不慌不乱地进入传播状态,更不会影响自己的正常发挥。当然,紧张和慌乱绝不是不可克服的,随着实践的增多和经验的积累,紧张和慌乱的情况在主持人的身上也会慢慢消退,这需要主持人有意地去克服和锻炼。

6. 高超的采访提问技能

采访提问是主持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具备高超的采访提问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同样既是优秀主持人必备的特殊能力,也是主持人之所以招人喜欢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知名作家吉妮·格拉汉姆·斯克特在说到“美国脱口秀之王”拉里·金的成功时,便认为“他发现了使他名扬天下的模式——通过提问来采访和吸引嘉宾”。杨澜也表示,《60分钟》的主持人内部有句名言很值得主持人学习——有时提问比回答更重要。因为你的提问反映了你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背景的了解,有时我们不是因为不知道才问问题,而正是因为我们知道了一部分还需要知道更多才提问的。实际上,主持人在传播中的大多数采访提问都是代替受众来向当事人发问的,而大多数受众最不愿意看到或听到但却总是看到或听到的主持人的提问往往是:“您此时的心情怎样”、“请问您有何感想”以及“能不能请您就这个问题讲几句”这样的“感想式”提问,(28) 甚至有人毫不客气地称之为“弱智式”的提问。敬一丹就把“请问您有何感想”这样的提问列为自己在镜头前提问时的采访忌语,并强迫自己根据具体的采访情境来设计问题。例如有一次她到西北一个受风沙侵蚀破坏的村庄采访,正当她走进一家院里是沙、门口是沙、屋顶漏沙的人家但不知从哪里问起时,她恰巧听到女主人在叫他的儿子“沙沙”,于是她灵机一动,便从孩子的名字为什么叫“沙沙”开始了她的提问,而女主人“出门也是沙,进门也是沙,就叫他沙沙”的回答则又让受众对沙漠人家的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29) 这样的提问显然要比那种平庸的“感想式”提问生动得多,也招人喜欢得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为主持人,尤其是优秀的主持人,其采访提问应该是一种艺术化的创造,至少是一种提示,应因人而异,层层深入,问得对方有感而发,与访问主题自然融合,使受众有所感悟,引起共鸣。

7. 必要的专业知识

在主持人招致的所有非议和指责中,“没有知识”、“不知所云”、“一窍不通”可能要算是最常见的字眼。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主持人对自己所主持的节目内容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主持人当然也就无法对所谈的话题说出什么有专业水准的意见,而这一点,无论是从传播效果的角度——传播者的内行性可以增加传播内容的可信性,还是从主持人招人喜欢的角度——智力性因素比社会性因素更能增加受尊敬的程度——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即“观众希望在屏幕上见到的主持人必须是学识渊博,即便是主持人不熟悉领域的话题,也应该掌握较全面的材料,否则很难谈到问题的症结上去”(30)。 在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期间,中央电视台财经栏目《对话》的女主持人沈冰一出现在专门评说足球话题的栏目《你好世界杯》中就立即引来了受众的一片嘘声。这位号称“美女”的主持人虽说与体育还算是有点关系(她曾经打过篮球),怎奈对足球却是一窍不通,因而她被受众报以嘘声也就是情理之中。有的观众就毫不客气地嘲笑她“只知道对着镜头微笑”,(31) 而这时的微笑显然是帮不了她了。虽说后来的沈冰逐渐也被许多受众所认可,但她的遭遇却有力地证明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在主持人受欢迎方面所起的作用。作为一个主持人,没有与自己主持节目内容相关的专业知识其实是很难受到受众喜欢的,缺少专业知识的主持人不仅无法对其传播内容进行整合,与受众的期待相去甚远,甚至连与嘉宾和观众对话的资格都难以保证。

8. 具有一定的才艺

随着主持传播的逐渐普及以及主持人水平的不断提高,受众对主持人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好的主持人要赢得更多受众的目光,博得大家的喜欢,除了掌握传播的基本功和专业知识外,受众也越来越在意他们是否具有某些自身专业之外的才艺。主持人,尤其是综艺娱乐类的主持人,如能够在自己的传播专业之外具有某个方面的专长的话,则又会增加受众对他们的喜爱程度。赵忠祥不仅主持起节目来得心应手,而且还精通中国古典诗词,更擅长画以驴为题材的中国画。当他将自己的这些才华在适当时候展现给受众的时候,受众不仅增加了他富有文化的印象,还增加了对他的喜欢。同样,大家至今对于鞠萍记忆犹新的还是她所开办的那场少儿歌曲演唱会,而对刘纯燕(金龟子)仍念念不忘的是她给老人、小孩等不同人物惟妙惟肖的配音,这些都是主持人因为具有除主持之外的某项才华而赢得受众喜欢的例子。值得欣喜的是,现在的许多年轻主持人,如何炅、李湘、舒高、白燕升等都具有他们各自的才华,他们或能唱歌,或能演戏,这些才艺当然也是他们之所以赢得受众喜欢的原因之一。由于意识到了一定的才艺对于主持人的重要性,有些栏目在选择主持人时也非常注意去发掘他们的才艺,如《挑战主持人》中也设有让选手们展示他们才艺的环节。尽管如此,也要看到,主持人具有某种才艺固然重要,但却不能不顾时机地故意炫耀自己的才艺,更不能将才艺发展为主持人的主业或成为评价主持人的关键指标,毕竟,“主持人的主业是传播;个人才艺的表演纯属个人爱好,是副业。”否则,即使有再令人拍手叫绝的才艺,也会削弱受众对主持人传播内容的注意,而且会有卖弄之嫌,引起受众反感,这也是为何“才艺展示要适当”(32)的原因。

9. 富有个性,但不过分张扬

大众传播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化的新闻和国内新闻比标准政治新闻及国际新闻容易记忆和再认。”(33) ,形象学的研究也证明,适度张扬的个性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个体获得更多发展机遇的“法宝”。原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等知名栏目的制片人,如今已是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的孙玉胜曾说:“我们选择主持人的标准或者对他们的要求是,一要有个性,二要有热情,第三还要有吸引力。”孙玉胜将个性作为对主持人的第一要求而提出既显示出他深谙电视或主持传播的规律,也说明了个性对于主持人招人喜欢的重要意义。的确,现在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只要看看我们身边那些叫得很响,深得受众喜爱的主持人,又有哪一个不是个性鲜明呢?“无论是崔永元的幽默,何炅的活泼,还是张越的智慧,白岩松的冷峻,王刚的机智,目前成功的主持人几乎全都是极具个性的主持人”(34)。 富有个性固然是引起受众喜欢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个性越突出越好,也不是富有个性就必然具有吸引力,必然能招人喜欢。有个性却又不讨人喜欢在很大程度上乃是主持人的个性太过于张扬,或为了个性而个性,在追求个性的过程中掺入了很多虚饰、夸张、轻狂和空洞的东西,而这无论是从主持人真诚的角度,还是受众欣赏习惯和受众心理承受力的角度而言都是受众所不能容忍的。这也就是鲁豫为什么会说“我们做这个节目(指《鲁豫有约》)一方面要保持个性,一方面又不能走得太远”的缘故。(35)

10. 善于倾听

研究者发现,在良好的倾听技巧和工作效率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美国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拉里·金在他的《妙语口诀》中曾说:“我们没法因为说话知道更多的事情。因此,如果我今天想要知道一些事情,我所要做的,就是倾听。”另一位美国的脱口秀主持人温弗瑞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她的同情和倾听使她在观众中极有人缘”。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表明,“其实大多数提出问题的谈话者所需要的就是一位能给予理解的聆听者”。这正应验了人际交往心理学上的那句话:“如果你要成为一个谈笑风生、受人欢迎的人,你需要倾听别人的谈话。”遗憾的是,有些主持人只注意到了这句话的前半句,误以为要成了一个谈笑风生的人,就肯定能受人欢迎,因此,他们在节目中总是要竭力表现自己的语言天才,总想把精彩留给自己,根本不去顾及嘉宾和受众的感受,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引起嘉宾和受众的反感。当然,善于倾听并非是要主持人被动听讲,也不意味着主持人可以有某些“内部应答”,真正的善于倾听应该是既保持适当的沉默,又能表现出注意听讲的身体语言,发出一些表示注意的声音,同时也能顺应地提出问题。

11. 平等亲切、没有架子

弗里德曼等人在总结喜欢与吸引的条件时,除了看到个人品质等方面的原因之外,同时也把认知主客体之间的相似性、邻近性列为喜欢与吸引的条件之一,因为“缺乏必要的相似性,信息交流每每遇到障碍,合作者难以理解”,“一般说来,在采纳过程中有影响的舆论领头者与他们所影响的人非常相似。”(36) 而喜欢则使人们“倾向于寻找平衡”,(37) 这就意味着人们总是喜欢那些与他们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的人。相似性与邻近性体现在主持人的个性方面就是主持人的平易近人和平民化定位,或主持人以与受众相似的身份和地位参与传播以及主持人没有架子等。说到与受众地位相似,又不能不提到那位以平民化定位而著称的平民主持人崔永元来,其实,正是崔永元的这种平民化的定位,拉近了他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他与同是平民的受众的相似性,使得他深得受众喜欢,难怪受众在看了他的节目之后会亲切地称他“邻居大妈的儿子”,而美国主持人温弗瑞也因为在节目中善于和受众进行平等的交流而被称为是“每位妇女的朋友”和“一个好打听的邻居”。从这个意义上说,“观众喜欢的是平和亲切、不摆架子的主持人”。当然,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相似性还不能仅仅停留在某些与受众的处境的相似性上,而是要努力实现与受众在人格上的相似性,因为在人的合群性上,“人格的相似性比处境的相似性是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当然,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这种相似性也只能是相对的,如果主持人与受众之间完全相似,主持人无法让受众感到某种必要的差异性时,受众则又会对主持人的传播完全失去兴趣。正如谁也不会去在意我们生活中那些熟视无睹的东西。

12. 良好的道德品质

传播学研究表明,在人际传播中,决定受传者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相信传播者所传递的信息的,是传播者的人格。白岩松在几年前曾经撰文呼吁,希望主持人把“主持”缩小,把“人”放大,并且指出:“对于任何一个主持人来说,只有先拥有一个大写而丰满的人,才能派生出一个被观众认可的主持人形象。”(38) 在做了将近十年的主持人之后,白岩松的初衷依然毫无改变。当笔者在2006年重就这个问题向他发问时,他的第一个反应是:“这(指主持人如何赢得受众喜欢)跟主持人没关系,而是跟做人有关系。做人本身这一撇一捺是否写得比较大,最终决定观众是否接受你。”虽然经过了10多年的沉积和磨炼,但白岩松不仅没有改变当初的信念,而且似乎对这种信念更加坚定,这本身就足以说明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一个主持人受欢迎的意义。当然,对于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何能增加主持人的受欢迎程度,还可以从传播学上有关信源的可信度、说服学上有关的信誉证明以及人类自身具有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上找到有力的证据。关于这个问题,在后面的论述中还会专门论及。

13. 良好的镜头(话筒)感

良好的镜头感,在广播主持人而言,则是良好的话筒感,也是优秀主持人或主持人在引起受众喜欢方面所不可缺少的个性特征。现实中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主持人在台下时尽管可以谈笑风生、妙语连珠,但等到一上台,摄像机的红灯一亮时,这位主持人一下子就又好像换了个人似的,一下子全然没有了感觉,仿佛忽然晕了一样,播音主持专业的人为此专门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晕镜头”(广播当然是“晕话筒”)。其实,主持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晕镜头”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主持人的神经紧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主持人缺少良好的镜头感,无法用镜头感来调整自己的传播状态。良好的镜头感除了能克服“晕镜头”的心理现象外,也还体现在如何利用镜头来有效传播的问题,如有的主持人就懂得如何利用镜头来突显自己的长处,懂得如何通过镜头来和受众交流等,关于这一点,也有人将其称之为主持人的对象感,即主持人虽然在主持传播时面对的只是镜头或话筒等无生命的机器,但好的主持人却依然能够表现出面对真实传播对象时所具有的传播状态,表现出良好的虚拟交流感,使受众能够透过主持人的瞳孔看到他们自己的影子。镜头感虽然重要,但比较麻烦的是,镜头感无法用量化的指标来测试,甚至也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只有通过实际的观察才能看得出来。为此,现在很多栏目在选择主持人的时候,除了检测主持人的其他能力外,还一定要让主持人“上镜”,通过“试镜”来考察主持人的镜头感, 这也是为何一些在主持人大赛或央视《挑战主持人》栏目中表现上佳的选手立即会成为真正的主持人的原因。

14. 良好的文化修养

曾经因为成功主持了《综艺大观》而深受全国亿万观众喜爱的著名主持人倪萍,在后来主持《文化视点:倪萍访谈录》的时候却遭遇滑铁卢,没能再次博得受众的喜欢。倪萍在受众一片质疑声中草草收场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受众觉得倪萍文化功底不适合主持这样的文化节目。其实在此之前,受众对主持人“没有文化”的指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主持人在节目中所表现出的低文化修养,如将“床前明月光”一诗的作者说成是白居易,将莎士比亚说成是美国人,将“趋之若鹜”念成是“趋之若鹰”,将“颐指气使”念成是“顾指气使”,把成语“尾大不掉”解释为“尾巴大了不容易掉”等却是受众对主持人所最不能容忍的事情。现在,主持人们似乎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不因为缺少文化修养而被受众指责,也是为了增加受众对自己的喜欢程度,主持人们眼下都会在业余时间忙着读书“充电”,毕竟,“文化是装不出来的”。

以上所列举的这些个性特征,或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谓的素质虽说是优秀主持人招人喜欢的原因,但在现实中,一个优秀主持人所具备的个性特征并非仅限于这些,一个主持人也并非只要具备了这些素质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就一定能够得到受众的欢迎,毕竟这中间还有许多影响主持传播的因素,如媒体定位、栏目性质、受众欣赏习惯等,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或一个在受众中拥有大量人缘,有生命力的主持人却肯定具有这些素质中的全部,或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当然,由于媒体定位、栏目性质及定位等因素的影响,受众对于不同的主持人身上所具备的个性因素所期待的权重也会不尽相同。如笔者在中央电视台总编室通过调查了解到的观众对不同类别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风格和特征资料中,庄重严肃、幽默风趣、着装生活化、热情活泼、男性主持等风格和特征分别居于新闻评论类、综艺娱乐类、教育服务类、少儿类和体育类节目之首便是有力的例证。(39)

除此之外,不同受众对主持人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期待也不完全一致,尤其是对于一些对象性较强的节目来说,由于其对媒介的功能需求和媒介的传播内容均有特定或不同寻常的期待,其对于这些栏目的主持人的期待也不尽相同。遇到这种情况,主持人在拥有一般个性的前提下,只有拥有契合那部分受众的个性期待,才更有可能被观众认可和喜欢。

思考题:

●何为受众?其在主持传播中的地位及作用如何?

●受众一般在对主持人的个性上会有哪些期待?

【注释】

(1) 沙莲香:《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2) 张建堂:《主持人的形象与受众心理效应》,《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6年第5期。

(3) 〔苏联〕A.B.彼得罗夫斯基等主编:《心理学辞典》,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4) 刘燕南:《电视收视率解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94页。

(5) 摘自广西新闻网(www.gxnews.com.cn),2002年9月8日。

(6)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09页。

(7) 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参见《人的潜能与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62~177页。

(8) 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参见《人的潜能与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23页。

(9) 〔美〕杰克·富勒:《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页。

(10)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11) 〔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诸论》,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140页。

(12) 〔美〕格尔文·L. 德弗勒等著:《大众传播总论》,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13) 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4页。

(14) 晓君:《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准确定位与非我表演》,《电视研究》,1999年第6期。

(15) 徐树华:《略论节目主持人的受众期望》,《现代传播》,2002年第1期。

(16) 〔美〕赫根汉:《人格心理学导论》,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7页。

(17) 转引自高玉祥编著:《个性心理学概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7页。

(18) 〔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74~211页。

(19) 高玉祥等主编:《人际交往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7页。

(20) 佘丽琳:《人际交往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274页。

(21) 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页。

(22) 高玉祥等主编:《人际交往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7页。

(23) 弗里德曼等:《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48页。

(24) 佘丽琳:《人际交往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255页。

(25) 高玉祥等主编:《人际交往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3页。

(26) 〔美〕卡耐基:《人性的弱点》,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16页。

(27)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254页。

(28) 参见中央电视台研究室编内部资料《观感先辑》(第35期)。

(29) 敬一丹:《话筒前》,现代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页。

(30) 时间、乔艳琳主编:《实话实说的实话》,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416页。

(31) 杨子:《沈冰:跟着足球的感觉走》,《南方周末》,2002年7月4日第18版。

(32) 石伍:《节目主持人的“才艺展示”要适当》,《电视研究》,2001年第12期。

(33) 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34) 张锦力:《解密中国电视》,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页。

(35) 夏辰:《追问者鲁豫》,《南方周末》,2002年7月18日第20版。

(36) 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大众传播诸论》,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217页。

(37) 弗里德曼等:《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10页。

(38) 白岩松:《我们能走多远》,《现代传播》,1996年第1期。

(39) 高贵武:《解析主持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4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