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与构建基础医学实验课体系的思考

改革与构建基础医学实验课体系的思考

时间:2022-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考虑将原来的十余门基础医学实验课调整重组为六大门类实验课程,即形态学实验学、机能学实验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学、医学生物学实验技术、神经生物学实验学、局部解剖与外科手术实验学。

改革与构建基础医学实验课体系的思考

曾水林1 李 涛2 邓 红2 黄庆海1 朱建宝1

(1.东南大学,江苏南京,210009;2.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31)

【摘要】 本文对基础医学实验课体系构建原则、内容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实验课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 C642.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701(2006)08-0013-02

我国基础医学教学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完成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大平台框架的基本形成,为更为艰巨、尤为重要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先决条件。不少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办学层次有了大幅度提升,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调整。由此,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1]。医学的实践性很强,实验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而实验课程的设置与内容的设计是整个实验教学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下面就改革与构建基础医学实验课体系,谈谈我们的思考。

一、基础医学实验课体系构建的原则

1.确立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应有的地位,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状态,做到独立设置,这种设置应是真正意义上和实质性的,而不是走形式。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动脑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素养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与优势。

2.以学科建设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主线,以实验室建设为载体,将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寻找出一条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有利运作、相关资源得到最大利用、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3.在实验课程的设置上应打破原有的课程和学科界限,实行跨学科、跨课程的综合研究,创建既适应国际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又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的新型综合性实验课程。重组、调整、优化实验内容,把培养思路和目标融入精选的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纵向渗透,有机衔接、相互呼应、体现综合、启发创新。

二、基础医学实验课体系构建的内容

1.科学设置实验课程。根据基础医学原有各门课程实验内容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以及各自的特点和共性,既要发扬原苏联模式的优点,如知识体系的纵向系统性,同时借鉴欧美以问题为中心的横向整合教学模式,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实验课体系,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2,4]。可以考虑将原来的十余门基础医学实验课调整重组为六大门类实验课程,即形态学实验学、机能学实验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学、医学生物学实验技术、神经生物学实验学、局部解剖与外科手术实验学。而形态学实验学又可分为三门子课程,即形态学实验学(一),或称正常人体结构实验学;形态学实验学(二),或称组织与病理学实验学或实验病理学;形态学实验学(三),或称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学。

2.编写相应的教材与大纲。在广泛调研、统一认识、理出思路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与上述课程设置相对应的实验课教材和大纲,如《形态学实验学(一)》,包括人体的胚胎发生和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置于神经生物学实验学内);《形态学实验学(二)》涵盖细胞生物学、组织学、病理学、正常与病理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等;《形态学实验(三)》包括典型致病病原生物的形态结构和致病特点,免疫反应原理等;《机能学实验学》涵盖生理、药理与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等内容[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学》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实验技术》包括光镜、电镜的基本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常规染色、组织切片、细胞培养免疫组化、原位杂交、PCR技术等;《神经生物学实验学》综合性强、交叉广泛,涵盖神经系统的发生发育,形态结构(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内容列在此部分)、功能行为、衰老、损伤与修复再生,包括尼氏染色、束路追踪技术、神经元诱发电位、中枢立体定向、脑疾病模型制作、脑读片等;《局部解剖与外科手术实验学》是基础向临床过渡,临床医学专业必修的实验课程,涉及与各手术学科有关的人体各部分的层次结构和各结构的相互位置关系,侧重于实地解剖与手术操作和紧密联系临床应用,仿真性强。可将有关思考题和典型病案分析编写到教材中,着重于观察、分析与思考。

3.精心设计实验项目。实验项目的设计是实验课体系的核心与关键,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具体体现。其指导思想应是“精选经典,突出综合,反映进展,兼顾探索”,应具体落实在“原理、方法、思维、动手”上;内容的编排上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交叉渗透,避免重复,纵向深入,横向扩展,紧扣应用,经纬相连,启发思维,鼓励创新。可考虑以典型病例为切入点,围绕系统或器官分级分层展开,例如人体解剖的综合性实验可以选几个重要器官,联系临床应用展开,如心、肺、脑、肾、肝、胰、子宫、垂体、甲状腺、视器等位置、形态结构、血供、淋巴回流、神经支配及毗邻关系,激发求知欲望,鼓励大胆动手,训练综合思维,建立整体概念。

4.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赋予实验教学新的生机与活力,方便、逼真、再现、高效、互动,如建立多媒体实验室或数字化模拟互动实验室和医学形态学标本、切片等图像数据库,制作网上虚拟、模拟仿真实验课件等,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5.独立考核,综合评价。考核包括经典实验、综合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三部分,其比例可分别为50%、35%和15%;考核方式可采用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或课堂讨论。整个考核要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的基本方法与原理的掌握情况和合作精神。单独规定学分,可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不允许用理论课学分替代。

三、推进基础医学实验课体系构建的对策与措施

1.深化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善有关机制和制度。如实验人员岗位的设置、聘任、考核和待遇以及实验室设备的管理与使用等。要在实验室评估的基础上,加强建设,不断升级,管理到位,全面开放,趋利避弊,效率优先,有利于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最大利用,有利于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完善实验课质量监控评价指标体系。

2.重视研究,科学规划,严密组织。实行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负责制。实验课程负责人可由副高以上、有教学经验和组织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实验项目责任人应由高年资、中级以上职称,有经验、责任心强的实验人员担任。应制定相应配套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成立学院级专门的实验课程建设委员会,其主要职能为实验课质量考核评价指标的制定、实验教学的督导检查与监控和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指导以及实验课课程负责人的招聘审定等。委员会主任应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亲自挂帅,直接负责。

3.修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安排。实验课程的衔接一定要科学、合理,符合医学与生命科学教育的教学规律,如形态学实验学(一)和医学生物学技术可同时先开课,安排在公共课程基本结束之后;而后再是形态学实验学(二)、(三);继之是神经生物学实验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学和机能学实验学;最后是局部解剖与外科手术实验学。整个基础医学实验课在第二、三学年内全部完成。强化实验课课时比例与要求、开出率与开出质量的严肃性与刚性,不允许随意变更和降低。

4.加强实验课师资队伍建设。对实验课指导教师应有具体要求,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必须在实验中心相关实验组轮转实习一年,有计划,有专人指导,有考核。要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提高,没有高素质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要实施实验课改革和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是不可能的。

为了稳妥起见,可从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开始试点,取得经验,不断完善,逐步推开。

参考文献

[1] 文历阳.21世纪医学科学和医学教育发展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2):1-2

[2] 陈俊国,王谦,向焱彬,等.关于构建高等医学院校综合化课程体系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2):44-45

[3] 王竹立,陈克敏,林明栋.高等医学院校机能实验学实验“三合一”教改的回顾与前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2):54,59

[4] 朱德荣,席彪,殷长甫,等.高等医学院校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2):58-59

(原载于《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