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边疆多民族档案资源体系的思考

构建边疆多民族档案资源体系的思考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目前云南民族档案资源建设也存在诸多问题。
构建边疆多民族档案资源体系的思考_以云南为例_民族档案研究与学科建设

边疆多民族档案资源由具有国家或全省意义、省内区域、城市、乡村意义的民族文化资源以及反映边疆各族人民工作和生活的历史文化资源等组成。“十二五”时期,云南省主要实施“杰出名人”“口述历史”“特色文化”“特色支柱产业”“品牌普洱茶”等全省重点项目,以及重大自然灾害、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胜古迹、宗教典籍等省内各地统筹推进的项目。这些项目是以档案部门建档存史的特有方式和视角,主动记录和见证当下边疆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把档案资源建设提升到档案文化建设的高度,引领边疆民族地区档案事业实现新跨越。这种以档案部门为主导,以边疆民族档案资源建设为切入口,推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工程,势必对传统的档案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拟对构建边疆多民族档案资源体系的历史、现状和不足,实施目标、原则、方法、路径等问题展开粗浅思考。

一、边疆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的历史、现状和不足

在旧中国,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忽视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发与建设,歧视少数民族,不可能开展民族档案工作,使得反映和记述民族问题、民族内容、边疆发展的档案资料相对较少。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边疆民族地区档案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到2011年,云南省各级档案馆已保存有少数民族的各种载体的档案2056万卷(件、册),〔244〕毕摩经、东巴经、贝叶经等一大批极具保存价值、富有民族特色的档案资料被征集进馆,彝文档案、毕摩经典被选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东巴文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工程”。近年来,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设桥头堡战略的大背景下,国家档案局批准云南省作为抢救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试点地区,云南省档案部门抓住“先行先试”机遇,实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濒危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即大力开展少数民族档案抢救保护工作,对于反映全省25个世居少数民族尤其是15个特有少数民族民间风俗、民间传说、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档案进行抢救性收集,将各个民族的天文地理、语言文字、饮食服饰、婚姻习俗、音乐歌舞、传统医药、手工技艺等档案征集进馆,建立民族档案资源特藏库和专门数据库。目前,阿昌族、布朗族、独龙族、基诺族档案抢救保护工作已取得切实成效,建立了阿昌族、布朗族、独龙族、基诺族档案数据库,形成了文字、照片、录音、录像、实物兼备的多种形式相互补充的系统化民族档案资源。

但目前云南民族档案资源建设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馆藏结构依旧变化不大,同质化现象突出。纸质载体档案仍占馆藏量的95%以上,反映党务、政务的官方文件、红头文件、历史传统档案仍是馆藏主体,反映民族地区重大活动和发展状况的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网络档案散存于各机关、部门或个人手中,大量民族的、民间的、非公的历史记录尚未得到有效收集和科学管理。二是民族档案资源馆藏量比较小,内容失衡,结构单一,特色不明显,且没有把最具有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料充分挖掘整理出来,转化成一系列档案文化产品,形成品牌,远不能适应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的多元化需求。三是对民族记忆的抢救保护手段单一,保存效果较差。工作还停留在采访、记录、拍照、实物收集等简单层面上,形成的介质多为纸张、胶片等传统载体材料,不仅难以长期保存,且开发利用也不可避免地造成这些材料的损坏。四是云南记忆工程(边疆民族记忆工程)在体制、机构、人才、经费、基础设施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加之民族文化多样性、民族语言文字复杂性、民族档案形成管理分散性、突发自然灾害毁灭性等都加大了工作难度。五是围绕云南跨越发展和桥头堡建设战略如何在政策、法规、宣传、制度、落实上创新民族记忆工程实施方法和途径,如何建立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的长效机制,仍缺乏理论层面的深度研究和思考。

二、构建边疆多民族档案资源体系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一)目 标

1.建立健全系统的民族档案信息资源保存、展示、开发、利用体系

依托档案信息化手段,结合多样性民族人文数据库的建立,初步建成内容丰富的少数民族档案资源特藏库和功能强大的专门数据库,搭建便捷高效、方便社会公众的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平台。

2.实现打造少数民族档案品牌的新目标

把档案资源转化为档案品牌,倾力打造以少数民族档案和茶文化档案为代表的独具云南特色的民族档案品牌,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品牌的树立,使它在实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初步构建具有边疆民族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

在探索完成阿昌族、布朗族、独龙族、基诺族4个少数民族档案抢救保护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对白、哈尼、傣、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布朗、阿昌、普米、怒、基诺、德昂、独龙族15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初步建立以云南15个独有少数民族为重点,涵盖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充分体现民族性、群众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覆盖人民群众的、富有边疆民族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

(二)原 则

1.优先抢救保护原则

本着优先抢救保护无文字少数民族档案、优先抢救保护特有少数民族档案、优先抢救保护人口较少民族档案、优先抢救保护反映边疆民族地区历史文化特色的国家重点档案的原则,突出档案记录历史发展轨迹的特点,注重资料的原始性、真实性和直观性。

2.紧扣特色、突出重点原则

以记录和保存少数民族历史发展和社会文化为重点,全面完整地征集记录反映少数民族发展历程、生产生活和文化传统的档案,特别是反映改革开放以来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新时期档案,建立起一套既反映各民族文化传统,又反映各民族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的富有鲜明特色的新时期少数民族档案。

3.整体推进原则

突出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在国家档案资源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把边疆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纳入全国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范围,有计划地稳步推进。

(三)方 法

采用口述历史采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方法,通过种种方式,全面收集分散在社会和民间的少数民族濒危、珍贵、重要档案,为了解和研究民族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宝贵资料。一是通过对民族文化研究者、代表人物、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能工巧匠和古稀老人的访谈,采集口述历史,真实记录无文字少数民族口耳相传的历史记忆,全面记录未用或无法用民族文字记载的濒临失传的口碑文献,补充、丰富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二是采用档案收(征)集、影像记录、文献翻译、个人访谈等多种方式,广泛采集和记录散存或散失在社会和民间的反映各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宗教信仰、民风习俗等情况的档案资料。

采取省统一规划,省、州(市)、县级档案馆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方式开展试点工作,即省档案局统筹规划、统一部署、上下协同、落实经费、科学组织,各地、州(市)、县级档案馆明确责任、分解任务、分工协作、分步实施、合力推进,参与相关工作的地区和单位按照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深入调研、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密切配合,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实施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档案计划。

三、构建边疆多民族档案资源体系的几点浅见

(一)围绕民族地方特色开展收(征)集建档工作

各级综合档案馆应当投入足够的工作力量,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落实必要的经费,协调各方共同收集和征集本地区特色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充分挖掘和整合边疆民族地区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边屯文化、现代时尚文化等最具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源。加强对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研究,立足区域经济和产业特点,突出抓好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的建档工作,全面征集和接收反映烟草、茶叶、药材、蔗糖、橡胶、林纸、旅游、生物、矿产、水利、电力等少数民族特色支柱产业的相关档案资源。紧密结合口述历史采集,按品牌和山系,收集、积累完整的普洱茶产品,采集普洱茶口述历史档案,形成一套完整的集古茶树资源档案、普洱茶产品档案和各民族茶文化档案为一体,反映云南茶产业、茶文化之大成,文字、照片、录音、录像、实物兼备的普洱茶档案资源,〔245〕为古茶树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服务。

(二)建立档案资源特藏库和专门数据库

一是面向社会和普洱茶生产企业开展品牌普洱茶建档工作,通过征集和筛选全省具有代表性的普洱茶知名品牌,征集普洱茶实物档案,采取永久收藏并结合展览的方式,编制唯一档号,设立专门库房,建立品牌普洱茶实物档案资源特藏库,永久收藏与展览品牌普洱茶产品,全面记录和展示云南省普洱茶品牌和普洱茶文化。〔246〕二是建立集中反映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产生活的发展进步及民族繁衍历史的专门数据库。如阿昌族、布朗族档案数据库保存记录与其相关的语言文字、原始宗教、祭祀文化、生产方式、技术技艺、社会习俗、节庆风俗、社会组织、文学艺术、民间传说、天文历法、民族医药、衣着服饰、建筑风格、饮食文化、交通工具、民族工艺等方面的口述历史访谈、图片、音像资料、书籍资料、名人档案、服饰乐器实物等。〔247〕独龙族、基诺族档案数据库记录和反映其聚居区在贯彻执行民族团结、民族扶持、兴边富民政策中的代表性成果;副省级以上领导关心民族发展工作的文字、照片、影视资料;反映农牧业生产方式和主要经济作物、产品、产业、重要代表性基础设施,农田水利改善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情况资料;代表性服饰、手工艺品等实物;反映日常生活方式、民居、民俗、歌舞、乐器等方面的照片和影视声像档案;本地公开或内部出版的书籍、手稿等资料;代表人物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家庭和个人档案资料等。〔248〕

(三)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方法

在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潮推动下,档案部门应创新工作方法,加大资金投入,购买数字化采集和存储设备,采取个人访谈、文字记录、拍照、录音、录像等方式,采集和整理少数民族口传历史记忆和反映民族民间音乐、歌舞、戏曲、节庆、服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和图片资料,保存全文数字化信息,探索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模式,推进少数民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时建档、真实完整、系统有序、分级保护及优化利用的工作方法,依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定档案分类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249〕加大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力度,编辑出版非遗档案汇编,建立非遗档案数据库,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成为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四)加快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当前,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建设少数民族档案资源数据库,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专家学者和广大群众搭建一个了解和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平台,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通过建设多媒体档案资源库,少数民族档案能以最为保真的形式长久地保存下来。也可以把一些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如手稿、唱片、照片、影像、历史图片等,编辑转化成数字化格式存储,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摆脱时空的限制,传递更迅速、传播面更广,针对性更强,大众更乐于接受和容易理解。例如,彝族毕摩经由祭司用彝语念诵,不懂彝语的人根本无法听懂,更无法领会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因此数字化加工的现实意义很大。又如纳西族东巴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和保护不易,过去的传统方式很难达到完整保护的目的。在数字化时代,迫切需要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将东巴诵经、唱经、音乐、舞蹈、绘画以及东巴教现存的各种祭祀仪式真实记录下来,作为音视频资料和乡土教材予以有效保存和开发利用。

(五)大力开发民族档案文化精品

积极参与“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深入实施“档案文化精品工程”,树立精品意识,科学选题,注重质量,深度开发,着力学术研究,凸显文化特色,打造具有深邃思想内涵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档案文化精品力作,不断推出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系列档案文化产品,把档案馆变成“思想库”,“死档案”变成“活信息”。不断丰富档案文化内涵,彰显档案文化的价值,提升档案文化产品的服务功能,使档案宣传活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彰显档案文化的社会教育作用。

(原载《档案学研究》2014年第6期)

【注释】

〔244〕云南省档案局馆.民族特色档案事业实现新跨越[N].中国档案报,2011-10-18(1).

〔245〕黄凤平.在西双版纳州古茶树资源调查和建档工作启动会上的讲话[J].云南档案,2010(12):5.

〔246〕李晓蓉.云南省开展知名品牌普洱茶建档活动[N].中国档案报,2011-6-3(1).

〔247〕李晓蓉.保护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历史,服务团结发展——云南省完成阿昌族、布朗族民族档案的抢救和保护[N].中国档案报,2011-5-2(1).

〔248〕李晓蓉.保护云南特有少数民族历史,服务团结发展——云南省完成阿昌族、布朗族民族档案的抢救和保护[N].中国档案报,2011-5-2(1).

〔249〕李蔚.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档案资源整合新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征集与管理[J].云南档案,2011(2):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