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学生资助工作中思想教育的探讨

关于学生资助工作中思想教育的探讨

时间:2022-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学生资助工作中思想教育的探讨李萍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学生资助工作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帮助大学生加强自身锻炼,提高自身素质,引导、促使其全面成长成才,是十分必要的。贫困生比例的逐年上升,困难学生队伍的扩大,使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越来越显得重要。

关于学生资助工作中思想教育的探讨

李 萍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益突出,并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学生资助工作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帮助大学生加强自身锻炼,提高自身素质,引导、促使其全面成长成才,是十分必要的。我校学生资助是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中心,包括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困难学生补助、社会资助和学费减免等在内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在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下,逐步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帮助和解决了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和生活。

2004年困难学生占我校学生的比例为15%,从近三年的比例看,这一比例有扩大之趋势。贫困生比例的逐年上升,困难学生队伍的扩大,使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原来意义上的扶贫,只是一味地给钱,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经济贫困”仅是特困生的压力之一,因为经济贫困给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精神等方面带来的诸多压力,已超越了单纯的经济问题。有关教育专家认为,高校贫困生群体的相对集中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和可塑性,远比其他贫困群体要大。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高校的健康发展以及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

贫困生,在学校中作为一个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关怀。在大多数人眼里,贫困生大多比较自卑、抑郁、偏激,过于敏感,对金钱既重视又鄙视。贫困生多来自农村,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以及城市下岗家庭、突遭变故的家庭、单亲家庭,各种各样的原因使他们一入学就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无形中影响了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活等诸方面,面对周围新的环境,他们一时表现得难以承受。因此了解和掌握贫困生心理特点和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及相关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紧迫任务。

我校绝大部分贫困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超越自我,接纳自我的独特性,接受现实。他们明白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只有不完美的才是真实的。自身情况的客观认识,使他们懂得只有奋发成才,才能改变自身的处境。这种良好的心态使他们具有自强自立的精神,并且能够为此而拼搏、奋斗。从2002至2003年两年来,获得国家奖学金的贫困生有200多人,相当一部分贫困生荣获“优秀班级干部”、“优秀团员”等光荣称号。能够自强、自立的贫困生占相当大一部分比例,不少贫困生在勤工俭学的同时,刻苦努力的学习,多次获得校奖学金,为自己赢得了荣誉,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困难问题。

贫困学生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其教育基础本来就差,学习压力大,加上经济带来的影响,饮食数量和质量上无法满足生理的需求,为了生活开支而奔波,个别同学宁愿逃课、旷课外出打工挣钱,当然,造成这种现象还有其他因素,比如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搞不好等。如2000级一个男生,学习上不如意,加上生活上困难,使该同学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外出打工,经常旷课,成绩直线下降,以至于最后被迫退学。

我校艺术类专业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类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家庭条件差别显著。极少数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在人际交往中独来独往,久而久之,便产生一种抑郁、偏执、粗暴等心理倾向。自卑和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生的心理特点。一方面,他们会因为家境贫寒而觉得寒酸,但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自我意识已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在人际交往和群体生活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他们有融入集体的强烈愿望,但或许会因为自身问题,比如衣着、谈吐、金钱方面而怯场,他们希望得到周围环境的认可,又极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这样的心态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从而使身心受损,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极个别的贫困生过于极端化,缺乏最基本的心理素质,稍遇到挫折及不如意就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这与其孤僻、自卑的性格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也不乏其家庭因素、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贫困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自强不息,刻苦上进,但在大学校园里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此类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心理贫困”的“双困生”。这些学生为自己的贫困出身而自卑、痛苦。“双困生”的出现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首先,经济原因是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不少贫困生来自农村,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许多地方的农村学校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在这些学校中往往只是一句空话,因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容易导致“心理贫困”。贫困生进入高校后面临的第一个考验就是生活环境的适应问题。由于绝大多数大学设在大中城市,贫困生要适应大学生活,就要逐渐养成城市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建立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这对贫困生来说,是相对困难的。另外,贫困生对大学学习环境的适应也会更困难一些,由于经济的原因,他们不能和其他学生一样拥有录音机、电子词典甚至电脑等自学工具。因而要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贫困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其次,贫困生在应对方式上的不正确、不完善也导致了他们抑郁心理的产生。贫困使贫困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并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有的贫困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着师生善意的同情;他们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封闭;还有些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再次,是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带来就业的压力。当前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在新旧体制转型期,由于社会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贫困大学生没有父母可以依赖,自身在风度、言谈、气质等方面也有不足之处,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最后,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

“双困生”的心理危机究竟能不能化解,又该怎样化解?我以为,学校应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帮助贫困大学生建立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经济贫困保障线,从而使贫困大学生从根本上消除心理焦虑。应充分认识到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是具有可塑性的,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绝不应仅仅限于心理咨询,而是应该形成一个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和经济帮助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教育环境。应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心理卫生的角度,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获取心理健康。对贫困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给贫困生以关爱,开拓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家庭环境和他们特殊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我们在关注他们精神世界的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与挫折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同学增进交往、接触社会、锻炼更多的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有助于他们个性心理的发展。另外,要帮助贫困生正确对待贫困,变消极为积极、由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对贫困、挫折的理性超越。学校还要设法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在校园里提倡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鼓励其他同学走近贫困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尊重他们的人格;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也要有更多的耐心、爱心,主动关心贫困生,体谅他们的心理感受。学校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也应以同样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远离心理危机。针对这些同学的特殊情况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活动。此外,班主任、辅导员首先要全面准确掌握这些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学生进校后,应对其尽快进行摸底调查和心理普查,建立困难学生档案。在此基础上,同有自卑、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同学进行个别交流,予以特别关注。其次应点面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案例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我。经常性地开展主题活动也是帮助这些“双困生”打开心扉的好办法。在贫困生中开展“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活动,号召他们资助自己周围的困难对象,组织他们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做些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帮助贫困生认识到,自己已经得到资助,但还有一些与自己一样困难甚至比自己更困难的人没有得到资助,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同时还应注意选拔贫困生的优秀代表,抓典型,树榜样,表彰勤工助学先进个人,营造“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更光荣”的氛围。

贫困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实践中来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不只在于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自己的尊严和信心。贫困大学生要从认识上改变对贫困的看法。贫困包括物质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贫困。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手段。懂得拥有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财富。不要认为贫困决定一切,要认识到时下的贫困并不意味着一生的贫穷,自己的物质条件虽然不如别人,但自身具有的如坚忍、勤奋、吃苦耐劳等品德都是自己独有的美德;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只要宽容待人、诚实、大度豁达,别人就愿意与你沟通,建立好的人际关系;大学校园里人才济济,不要盲目通过追求成绩来满足自尊的需要,学习能力的获得、创造力的发展以及健康人格等都是学有所成的体现。贫困大学生更要百倍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努力消除自卑,增强自信、自强、自立意识,用知识和能力来武装自己,以自己能够拥有服务于社会的知识和能力为荣。让人格朝着有益于身心、适应社会和完善自我的方向发展。

通过这几年的学生资助工作实践,我觉得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和改进学生资助的思想教育工作: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高校贫困生问题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高校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贫困生队伍也将日渐扩大,贫困生的心理状况也将日益复杂。因此,及时准确地掌握贫困生心理,做好贫困生工作将越来越重要。作为学生工作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坚持把解决贫困生问题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同时也当作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抓细抓好。

2.强化育人环境

对贫困生而言,经济上的贫困和心理上的自卑、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其他问题。因此,要注重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深切地体验到社会的支持,培养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特困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

3.制定并完善各项资助政策和体系

建立贫困生档案,做好贫困生的界定和摸底调查工作,制定并完善贫困大学生管理办法,贫困学生勤工助学实施方案,助学贷款发放等制度。要求严格条件、严格程序、严格把关,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在不让贫困生因经济原因辍学的前提下,合理发放补助、贷款,尽可能合理地安排贫困生勤工助学等等。做到细致工作,确保重点,使贫困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走规范化道路。针对贫困生的自卑、孤僻、抑郁心理加强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端正心态、正视贫困。在此基础上,增加贫困生工作的透明度,推行贫困生资助的有限度的“公示”制度,发挥学生的监督作用。提高贫困生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程度。

4.充分发挥勤工助学等在帮困助学和培养学生自强自立意识中的作用

根据教育部有关精神:高校应加大对助学贷款的扶植力度,完善助学贷款的相关制度,积极宣传助学贷款的好处和办理办法,简化贷款程序,保证贫困学生能贷到款。开辟“绿色通道”,“以助代免”,即借钱给学生交学费,再通过助学金和国家贷款的方式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筹措贫困生专项基金,保证专款专用;使贫困生专项基金有“造血”功能,把勤工助学活动正规化、系列化。并努力拓宽“勤工”渠道,与后勤和有关部门联系,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岗位

5.学习与思想教育要紧密结合

服务贫困生,奉献贫困生已成了社会的一个敏感的话题。既要帮助物质贫困的贫困生,更要帮助精神贫困的贫困生。教育贫困生生活上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挖掘自身优势,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发奋图强,完成学业。对于有特殊状况的特殊学生应以情感教育为主,要时刻体现亲情、体现真情,充分体现国家、社会、学校对贫困生的关心与爱护,使他们能以轻松愉悦的心情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6.助困与育人有机结合

学校以育人为根本宗旨。贫困生问题的解决也应遵循这一宗旨,在帮助他们解困的同时,应着重培养贫困生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鼓励他们成才。首先,要使经济资助与自立自强有效结合。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困难补助改为贫困生奖学金,同时加大勤工助学力度,优先满足贫困生的需要,力求通过贫困生的诚实劳动获得报酬,从而达到既解决实际困难,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其次,要使勤工助学与成才有效结合。在勤工助学基础上,要大力开辟文化、技术型岗位,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贫困生参加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在我校勤工助学中,有一部分贫困生为学校的有关部门设计、编制网页、帮助老师搞课题研究,以此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7.加强信用教育,要把解决贫困生经济上的困难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日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国家信用贷款贴息,社会、学校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资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饮水思源,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却有少部分贫困生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后,恶意拖欠,不还贷款,影响学校和在校贫困生的贷款工作。出现如此现象,不能不引起深思。因此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不能把资助工作在观念上简单化,贫困生的困难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注意把经济上的资助同思想上的教育引导、素质的全面提高结合起来,帮助贫困生不仅在经济上脱贫,而且在精神上解困,使其健康成长;使他们成长成才,回报社会。

最后,要注意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途径与方式。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途径与方式多种多样,每一种方式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善良的愿望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未必总能产生好的结果。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原因和程度是不同的,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水平也是各种各样的。因此在考虑资助的方式时不能简单给予,要根据他们的思想状况和认识上的差别,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承受能力,采用灵活的方式,因人而异,因事而宜,才能保证资助工作的成效。

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把助困工作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培养自强、自立的观念联系起来,提倡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把争取奖学金作为经济来源的最好途径,建立健全与勤工助学金、贷学金、助学金挂钩的解困运行机制,引导学生树立自强、自立的艰苦奋斗精神,并学会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在资助工作中要注重探索和研究,不断总结新的卓有成效的教育、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不断解决资助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注重研究贫困学生的特点和思想轨迹,提高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处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