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高校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关于高校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感恩教育的组织者过于单一,单凭辅导员的说教和主题教育活动还难以将感恩教育长效化。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未能充分发挥其在感恩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为学校的感恩教育寻找家庭支持。同时,大力推进学校的感恩教育与社会的融合,通过社会实践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针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体系,形成长效机制。

关于高校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浙江传媒学院 刘 蕾)

一、案例内容

案例1:小×同学,男,某高校2007级贫困学生。该生在贫困生认定时班级和学院认定均为一般贫困,但在2009年9月每年一度的贫困生认定时出示的贫困证明有问题,曾引起学院学工办老师注意。2010年5月该生反映家里遭遇水灾,房屋受损且作物收成受很大影响,特向学院申请临时困难补助。学院学工办了解情况以后,立即向学院分管领导请示,并向学校学生处资助中心汇报了此情况。在此期间,该生多次联系班主任、学工办主任和学工办分管资助的老师,希望马上得到这笔资助款。学校和学院都非常重视该情况,学院从贫困生资助经费中先行资助300元以解决学生生活的燃眉之急。当学工办老师通知该生可以领到300元生活补助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怎么这么少?!300块能干吗用?”待老师耐心解释说明学院资助经费有限以及正在积极寻求学校支持之后,该生不耐烦地说:“那就这样吧!”

案例2: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以来,为众多学生缓解了经济上的压力,解决了生活上的实际问题,有力地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然而,当毕业生走出学校,却将还款一事抛于脑后。每年高校都会接到银行的催款通知书,涉及各年级各专业学生,所欠款项从几十元到几万元不等。有些已经毕业多年,毕业后工作地点和联系方式也几经更改,学校与其联系起来很困难。

二、案例分析

1.高校受助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随着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各高校不断加大用于贫困生资助的专项资金,为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许多大学生在接受资助后都能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发愤读书,他们心怀感恩,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但也有部分贫困生以贫困为借口,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依赖于学校和社会方面的资助,把他人的帮助视为理所应当,思想上不求上进,学习上得过且过,生活中攀比享乐,活动中消极懒散,自立意识不强,感恩意识淡薄。

2.高校受助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对部分贫困生感恩之情缺失的现象,高校虽然也通过不同的形式对其进行感恩教育,但从实际情况看效果不尽理想,极个别贫困生“索取”与“感恩”心态失衡。归纳起来有以下多方面的原因:

(1)社会环境不良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各种消极思想也在不断地渗入国人的头脑,给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过程中的大学生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2)家庭感恩教育缺失

许多贫困生父母把自己未曾实现的理想和家庭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子女身上,在生活上从不要求子女感知自己付出的爱,感知家庭的困难和生活的艰辛。这种片面的教育方式无形中弱化了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助长了子女的依赖心理和寄生思想。

(3)高校感恩教育实效性差

当前高校进行的感恩教育常常停留在形式上,“假、大、空”的教育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本能地有一种抵触的心理。另外,感恩教育的组织者过于单一,单凭辅导员的说教和主题教育活动还难以将感恩教育长效化。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未能充分发挥其在感恩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4)受助学生自身原因

许多学生对感恩对象认识错位。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求学是父母含辛茹苦供养的结果,而未意识到国家和社会在人才培养中的投入。同时,部分贫困生在长期的贫困生活当中,形成了一种自卑的心理,他们把资助错误地理解为“施舍”,这就会影响到他们正常的交往,包括主动表达感谢之情。

3.高校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通过感恩教育使贫困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不仅有利于他们个人的成人、成才与成功,对于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扶贫与扶志相结合

国家的助学机制中包括了奖、勤、补、贷、减、免等几个方面,但这些都只属于“授人以鱼”的措施,真正的助学育人不仅是扶贫,更应该扶志,既扶贫又扶志才是“授人以渔”的措施。要把经济资助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结合紧贴时代的教育内容,积极培养贫困生对国家、学校、老师和周围人的感恩之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克服依赖心理和寄生心理,树立自立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宽阔的胸怀和宽容的心态,懂得理解、尊重和感恩他人的付出与奉献,将感恩意识付诸行动,感激帮助自己的人。在这个过程中,贫困生的感恩意识会不断增强,对感恩内涵的理解日益深刻,自己的人格不断完善。这样,当生活面临失败和无奈时,他们就能够勇敢地面对,找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并进一步激发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获取继续前进的动力。

(2)课堂教育与辅导员工作相结合

把任课教师的课堂授课和学生辅导员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任课教师把“感恩育人”教育带进课堂,而学生辅导员则将其贯穿到学院整个学生工作的始终。从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制度的实施,到国家助学贷款手续的办理,以及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金秋助学金、飘萍奖学金的评比,再到学院每月一次的贫困生会议,在各种场合学院辅导员都会对“诚信做人”和“感恩回报”作一引导,而不仅限于学生毕业前做诚信贷款的教育工作。将感恩教育落实在平时,融入日常管理和工作中,学生易于接受,也更有教育效果。

(3)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为学校的感恩教育寻找家庭支持。通过建立与受助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引导家长在为子女提供经济支持的同时,对子女的心理变化、道德养成等问题投入更多精力。同时,大力推进学校的感恩教育与社会的融合,通过社会实践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例如,我院资助工作的特色活动——“5·25”互助日活动,活动项目每年都会有所创新和变化,但都是围绕互助、感恩、提升自信等为主题,力图将感恩教育融入活动中,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们的交往中逐步激发贫困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贫困学生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他人的美好情操。

(4)完善制度与特色活动相结合

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针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体系,形成长效机制。同时,逐步形成校园文化氛围,组织“感恩育人”特色活动,让受助者以实际行动感恩生活、回馈社会,同时为受助贫困大学生搭建“感恩回馈”的舞台,真正将他们“感恩回馈”行动落到实处。特色活动如传统美德教育等,不但可以使大学生自觉感恩报恩,而且唾弃现实生活中那些“知恩不报”或“恩将仇报”的行为,这无形中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