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 开发的保障措施
政府上网后,政府部门的局域网与系统的广域网和因特网互通,形成纵横交错的信息传输通道,政府成为一个开放的信息运作系统。利用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从管理、组织、内容和服务等方面入手,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
1.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统一规划,集中管理
我国有32个省市自治区,地域广阔,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到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各个领域、行业、部门,故应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分布实施、分工合作,以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出现。
2. 制定相关的法规条例和政策
政府上网必然要涉及到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及其法规问题。国家应制定政府信息资源开发的法规和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化原则、开发信息资源的组织机构及职责、政府信息的发布和收集等项工作,做出详细全面的规定,以确保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遵循统一的规定,确保更多的信息依法向社会和民众开放。
3. 建立一个全国性政府信息协调委员会
这是一个规划和管理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权威机构,如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它负责制定有关信息存储、获取、传播的一致性协议,统一数字化信息或记录格式的标准,协调网络运行的整体性,并具有开发和研究政府信息资源的科研功能。
4. 成立以办公部门为依托的由CIO负责的政府信息委员会
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首席信息官员)是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政府为了加强联邦政府各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而设立的,CIO从较高层次上全面负责本部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有效地改善了美国政府部门宏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我国政府办公部门处于当地行政领导的枢纽位置,来自上下左右的各种信息源源不断地汇集于此,成为巨大的信息中心。我们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以办公部门为依托的由 CIO负责的政府信息委员会,在全国性政府信息协调委员会的指导下,全面而集中地负责本机关的信息资源开发的规划、协调、运作、服务等项工作。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① 组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开展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等领域的信息化和信息安全等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并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提出政策建议;② 督促检查并协调推进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决议的执行,研究国家信息化的协调机制;③ 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协调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法规、标准及相关政策的起草工作;组织协调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④ 参与涉及全局的重大信息化项目的协调与审议;组织规划政府网,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协调国家重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促进跨行业、跨部门面向社会服务网的互联互通;⑤ 协调信息网络规划和实施中的问题,防止重复建设,促进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融合;⑥ 协调完善与信息化相关的统计调查制度,推进信息化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培训;⑦ 参与信息化相关的重要国际合作与交流;⑧ 承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5. 建立基于网络和数据库的政府信息资源应用系统
我国政府掌握着数千个非常有价值的数据库,但大部分都还是死库,亟需要采取有效手段让这部分死库“活”起来,为市场经济服务。因此,应围绕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和服务等应用内容,建立基于数据库基础上的政府信息资源应用系统,包括:综合服务系统,其功能有信息发布、信息检索、导航服务、信息处理、电子杂志等;公文处理系统,其功能有工作流管理、收文管理、发文管理、公文处理、公文检索、会议管理等;领导决策支持系统,其功能有信息处理、信息查询、决策分析等。
6. 加大对政府信息资源内容的开发
重视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重视政府网上信息的更新维护,就要以开发政府信息资源的内容为基础,这是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中之重,故应做好如下工作:
(1)信息内容的筛选
政府虽然掌握着80%以上的信息资源,但并不是什么信息都能上网的。因此,应按照信息公开的相应法规和条例确定信息审查标准,以区分和筛选政府信息资源的安全信息和不安全信息、内部信息和公众信息,把握好“保密与公开”的原则。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构的改革,使“大政府”变成“小政府”,政府将更多地以政策指导社会与经济事务。一般情况下,已经公开的政策能上网,而未经公开的政策就不能上网;政策出台,还未经过论证检验确定下来之前,不能匆忙上网,确定时才能上网;有些政策虽然确定,但辅助性的配套政策还未跟上,如房改、医疗改革,公布的时机还未成熟,就不能上网;有些涉及到政府形象的无定性的信息也不能上网,如某个党政干部涉嫌贪污被拘留,但对他未定性前不应公开此信息。
(2)挖掘信息内在潜力
政府网上信息不丰富,并不是没有信息,而是挖掘程度不够,服务方式单调。政府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社会需要其提供高质量、权威性的信息咨询服务。政府可以本地或驻外省办事处、各地市县的信息机构为分支机构,运用计算机终端,利用信息优势,挖掘信息内在潜力,积极开拓信息咨询服务的新领域,努力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引进项目资金、开展物资商品贸易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参加全球竞争而提供有价值的经济信息。具体操作是可在网上开辟咨询室,随时解答疑问。
(3)拓展政务信息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政务信息,通俗地讲就是政府系统的“情报”,它无所不包,起着上通下达的作用。政务信息的两大职能是“对上服务”和“对下引导”。“对上服务”也即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务,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对下引导”,就是及时将政府的政令、政策法规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意图等信息传达到各基层,引导经济走势,导向社会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处在攻坚阶段,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务运作行为极为敏感,发展难度日益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产生出来,信息量空前增加。领导的科学决策和信息引导工作对信息内容的及时性、准确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一方面,搞好政务信息应把握新、准、快、精四点,主动听取领导同志的意见,主动与部门、基层单位进行网上的或走出去的信息交流,拓展信息收集的内容,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还可利用因特网查询国际国内最新信息,并从这些资料中发现问题,捕捉动向,编制出有深度与广度、高质量与高层次的调研报告,提供给领导决策使用。另一方面,运用信息手段“对下引导”,要注意信息资源的广泛性,包括国内外经济和社会方方面面;信息时效性要强,充分发挥政府信息最方便、最直接、最迅速、最权威的优势;覆盖面要大,兼顾区域内政府管理的各行各业;实用性要强,去掉虚假信息,精选精编并经常征询意见;上下沟通,利用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通道,既向下提供信息,又注重吸收基层丰富的信息来源。总之,开发好政务信息的内容,才能保证政府网上的信息经常更换,达到服务于社会与公众的目的。
7. 努力提高公务员的信息素质
公务员的信息素质是指在网络信息时代,公务员所具有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信息品质。努力提高公务员的信息素质就应该提高他们对社会变革时期政府信息资源价值的自觉认识的意识;提高他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筛选、分析、重组的能力;规范他们在信息活动中所应遵守的道德。政府信息资源开发的主体是公务员,因而他们的信息素质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将产生重大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