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分析介绍

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分析介绍

时间:2022-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上,按照汇率变动的幅度;汇率制度被分为两大类型;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是指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④爬行钉住制、汇率目标区制、货币局制爬行钉住制是指汇率可以作经常地、小幅度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首先,实施国负有维持某种平价的义务,这使得它属于固定汇率制这一大类。

(一)汇率制度概述

1.汇率制度的内容及历史演进

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汇率制度制约着汇率水平的变动。

传统上,按照汇率变动的幅度;汇率制度被分为两大类型;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从历史发展看,自19世纪中期金本位制在西方主要各国确立以来,一直到1973年,世界各国的汇率制度基本上属于固定汇率制,而1973年以后,世界主要工业国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

2.汇率制度的类型

(1)汇率制度的内容

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汇率制度制约着汇率水平的变动。

(2)汇率制度的类型

①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固定汇率制是指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确定、公布及维持本国货币与某种参考物之间的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充当参考物的可以是黄金,也可以是某一种外国货币或一组货币。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不同货币之间的固定比价往往是人为规定的,在经济形势发生较大变化时可以调整,因此所谓的固定汇率实际上可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浮动汇率制是指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但是,目前各国政府或多或少的都对汇率水平进行着干预或指导,因此所谓的“浮动汇率制”也只能加上一个定语,称为管理浮动汇率制。

②自由浮动(“清洁浮动”)和管理浮动(“肮脏浮动”)

按照政府是否干预来区分,浮动汇率制可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意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不加任何干预,完全听任汇率随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动而自由涨落。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市场汇率朝有利于己的方向浮动。目前各主要工业国所实行的基本上是管理浮动,绝对的自由浮动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③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

按照浮动的形式,浮动汇率制可以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单独浮动,又称独立浮动,是指本国货币不与外国任何货币发生固定联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单独浮动。目前有美元、澳大利亚元、日元、加拿大元和少数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采取这种单独浮动。联合浮动是指原欧洲货币体系各成员国货币之间保持固定汇率,而对非成员国货币则采取共同浮动的做法。

④爬行钉住制、汇率目标区制、货币局制

爬行钉住制是指汇率可以作经常地、小幅度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这一制度有两个基本特征。首先,实施国负有维持某种平价的义务,这使得它属于固定汇率制这一大类。其次,这一平价可以经常、小幅度地调整(例如调整2%—3%),这又使得它与一般的可调整的钉住制相区别,因为后者的平价调整是很偶然的,而且一般幅度很大。

汇率目标区制的含义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汇率目标区是泛指将汇率浮动限制在一定区域内(例如中心汇率的上下各10%)的汇率制度。狭义的汇率目标区是特指美国学者威廉姆森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以限制汇率波动范围为核心的,包括中心汇率及变动幅度的确定方法、维系目标区的国内政策搭配、实施目标区的国际政策协调等一整套内容的国际政策协调方案。

汇率目标区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汇率制度。首先,它与管理浮动汇率制的区别有两点:第一,目标区中,当局在一定时期内对汇率波动制定出比较确定的区间限制;第二,在目标区中,当局要更为关注汇率变动,必要时要利用货币政策等措施将汇率变动尽可能地限制在目标区内。它与可调整钉住的主要区别则在于:目标区下汇率允许变动的范围更大。

货币局制是指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外国可兑换货币保持固定的兑换率,并且对本国货币的发行作特殊限制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的汇率制度。货币局制通常要求货币发行必须以一定的(通常是百分之百)该外国货币作为准备金,并且要求在货币流通中始终满足这一准备金要求。这一制度中的货币当局被称为货币局,而不是中央银行。因为在这种制度下,货币发行量的多少不再完全听任货币当局的主观愿望或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而是取决于可用作准备的外币数量的多少。货币当局失去了货币发行的主动权。香港实行的就是货币局制(即联系汇率制)。

3.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比较

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效率问题

表2-5-6 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的比较(一)

(2)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利益问题

表2-5-7 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的比较(二)

(3)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表2-5-8 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的比较(三)

4.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

(1)本国经济的结构性特征

如果一国是小国,那么它就较适宜采用固定性较高的汇率制度,因为这种国家一般与少数几个大国的贸易依存度较高,汇率的浮动会给它的国际贸易带来不便;同时,小国经济内部价格调整的成本较低。相反,如果一国是大国,则一般以实行浮动性较强的汇率制度为宜,因为大国的对外贸易多元化,很难选择一种基准货币实施固定汇率;同时,大国经济内部调整的成本较高,并倾向于追求独立的经济政策。

(2)特定的政策目的

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之一就是固定汇率有利于控制国内的通货膨胀。在政府面临着高通胀问题时,如果采用浮动汇率制往往会产生恶性循环。

(3)地区性经济合作情况

一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情况也对汇率制度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当两国存在非常密切的贸易往来时,两国间货币保持固定汇率比较有利于相互间经济关系的发展。

(4)国际国内经济条件的制约

一国在选择汇率制度时还必须考虑国际条件的制约。例如,在国际资金流动数量非常庞大的背景下,对于一国内部金融市场与外界联系非常紧密的国家来说,如果本国对外汇市场干预的实力因各种条件限制而不是非常强的话,那么采用固定性较强的汇率制度的难度无疑是相当大的。

(5)“三元悖论”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指出,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存在着无法解决的“三难困境”,也称为汇率制度选择中不可实现的“三位一体”,即在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三个目标中,一国只能同时实现两个目标而不得不放弃第三者。若一国选择资本自由流动和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则不得不实行浮动汇率制。

(二)汇率水平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1.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经常账户差额和资本流动的影响。

(1)贬值对经常账户差额的影响

一是弹性分析法所强调的相对价格效应:只要一国进出口弹性条件满足,在一段时滞后,贬值会带来经常账户收支的改善。二是吸收分析法所强调的收入效应:在国内生产资源尚未充分利用的情况下,通过影响产出和贸易条件,贬值通常会带来一国经常账户收支的改善。三是吸收分析法和货币分析法所注重的现金余额效应或者财富效应: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贬值通过物价和实际货币存量的变化,往往会给经常账户收支带来显著的改善。

(2)贬值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贬值对一国资本账户收支的影响情况,取决于贬值如何影响人们对该国货币今后变动趋势的预期。如果贬值后人们认为贬值的幅度还不够,汇率的进一步贬值将不可避免,即贬值引起了汇率将进一步贬值的预期,那么人们就会将资金从本国转移到其他国家,以避免再遭损失。但如果人们认为贬值已使得本国汇率处于均衡水平,那些原先因本币定值过高而外逃的资金就会抽回到国内。如果人们认为贬值已经过头,使本币价格已低于正常的均衡水平,其后必出现向上反弹,那么,就会将资金从其他国家调拨到本国,以牟取好处。

2.贬值对产出的影响

贬值后,一国贸易收支往往会得到改善。如果一国还存在闲置的要素(包括劳动力、机器等资本品、原材料),一国生产的产量就会扩大。贸易收支改善将会通过乘数效应扩大总需求,带动国内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如果一国经济已处于充分就业,贬值只会带来物价的上升,而不会有产量的扩大,除非贬值能通过纠正原先的资源配置扭曲来提高生产效率。

3.贬值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贬值后,出口品本币价格由于出口数量的扩大而上升,进口替代品价格由进口品本币价格上升带动而上升,从而整个贸易品部门的价格相对于非贸易品部门的价格就会上升,由此会诱发生产资源从非贸易品部门转移到贸易品部门。这样的话,一国的产业结构就导向贸易部门,整个经济体系中贸易品部门所占的比重就会扩大,从而提高本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即更多的产品同外国产品相竞争。

在发展中国家,贬值往往还会有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首先,贬值后,一国就可以相应取缔原先因本币定值过高而设置的进口关税、进口配额等超保护措施,有利于进口替代行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其次,贬值后,原先因本币定值过高而受到歧视性损害的部门(往往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部门)获得正常发展。再者,与国外相竞争的贸易品部门扩大,往往也有助于效率提高。

4.贬值对物价的影响

一是通过贸易收支改善的乘数效应,引起需求拉上的物价上升。二是通过提高国内生产成本推动物价上升。首先,贬值后,进口商品以本币表示的价格会立即上涨,其中进口消费品的价格上升会直接引起国内消费品物价某种程度的上升;进口原材料、中间品和机器设备等的价格上升,还会造成国内在生产使用这些进口投入品的商品时的生产成本提高,推动这类商品价格的上升。其次,贬值后,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价格上升,也会造成使用这些产品作为投入品的非贸易品生产成本上升,也推动了非贸易品价格的上升。这样,贬值对物价的影响就会逐渐扩展到所有商品。此外,物价的上升会推动生活费用的上涨,从而导致工资收入者要求更高的名义工资。更高的名义工资又推动货币生产成本和生活费用的上升。

5.贬值对收入再分配、财政赤字、货币供给等方面的影响

贬值引起国内物价水平上涨,由于工资合同签约在先,且不可能作瞬间调整,因此名义工资的增长滞后,实际工资收入下降,企业利润增加。因此,贬值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有利于利润收入者,而不利于工资收入者。

贬值最终将引起本国货币工资也随之上升。在一个实施累进所得税制度的国家里,纳税人将因名义收入增加而升入较高的纳税等级。此时,若存在财政拖曳现象,即政府的实际支出并不因为其税收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那么贬值就会使财政赤字得以改善。

贬值后,由于货币工资和生产成本上升,货币供给也可能增加。且在外汇市场,贬值后政府在结汇方面将被迫支出更多的本国货币,也会导致本国货币供给增加。

【复习提示及知识补充】

联想:为什么历史上曾发生过各个国家货币竞相贬值的事情?广场协议(日元升值)的影响有哪些?为什么人民币升值近年来一直是热门话题?人民币汇率是否该升值?

(三)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1.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目的

(1)防止汇率在短期内过分波动

(2)避免汇率水平在中长期内失调

汇率在中长期内进行调整时,存在着汇率的平均水平以及变动趋势。如果这一平均水平或趋势比较明显地处于定值不合理(高估或低估)的状态时,就被称为汇率失调。汇率水平是否失调,一般是对均衡汇率的估算和比较得出的。汇率中长期内的合理水平是怎样决定的?请回顾购买力平价说(PPP)。另一种方法是威廉姆森提出的基本均衡汇率。

【复习提示及知识补充】

一般说来,政府干预外汇市场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持本国汇率稳定,维持汇率合理水平。联想:汇率水平合理以及汇率稳定的意义。

(3)进行政策搭配的需要

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是一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中央银行在市场上买入外汇就意味着基础货币投放的增加,具有与国债市场上的公开业务操作相类似的效果,这就提供了货币政策内部不同工具搭配的可能性。同时,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还可与财政政策以及其他政策进行多种形式的搭配。

(4)其他目的

2.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类型

(1)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

按干预的手段,可分为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

直接干预是指政府直接入市买卖外汇,改变原有的外汇供求关系以引起汇率变化的干预。间接干预指政府不直接进入外汇市场而进行的干预。

(2)冲销式干预和非冲销式干预

按是否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分为冲销式干预和非冲销式干预。

冲销式干预是指政府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同时,通过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在国债市场上的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前者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从而使货币供应量维持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为抵消外汇市场交易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而采用的政策措施被称为冲销措施。非冲销式干预则是指不存在相应冲销措施的外汇市场干预,这种干预会引起一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3)单边干预和联合干预

按参与者的国家,可分为单边干预和联合干预。

单边干预是指一国对本国货币与某外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在没有相关的其他国家的配合下独自进行的干预。联合干预则是指两国乃至多国联合协调行动对汇率进行干预。当前各主要大国对外汇市场进行的比较有影响的干预基本上采取的都是联合干预。

西方5国(英、美、德、日、法)财政部长于1985年9月22日在纽约的广场饭店召开会议讨论美元贬值的问题,发表了将采取联合干预措施以使美元从过于高估的汇率水平上降下来的“广场宣言”。外汇市场上的美元汇率在宣言发布的第二天就开始下降,并在美国采取降低利率等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美元贬值一由持续到1987年。广场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乃至于各国在干预外汇市场问题上态度的转变,它们不仅认识到了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必要性,而且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也进入了各国协调联合干预的阶段。到了1986年底,美元的币值又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此时,其他国家都认为美元的贬值已经足够了。1987年2月22日,在法国卢浮宫召开了一次会议,在该会议上达成的卢浮宫协定上,各国承诺将使美元汇率基本稳定在目前水平。1987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发生危机,外汇市场又进入相对动荡时期,卢浮宫协定中确定的汇率变动范围基本上都被放弃。

3.外汇市场干预的效力

政府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是通过两个途径发挥效力的。一是通过外汇市场上及相关的交易来改变各种资产的数量及结构,从而对汇率产生影响,这可称之为资产调整效应。二是通过干预行为本身向市场上发出信号,表明政府的态度及可能将采取的措施,以影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预期,从而达到实现汇率相应调整的目的,这可称之为信号效应。

(1)干预的资产调整效应

干预的两种基本方式是冲销性干预与非冲销式干预。

运用货币模型进行的分析和运用资产组合模型进行的分析结果如下:

表2-5-9 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的效应

【复习提示及知识补充】

冲销式、非冲销式干预是考纲上要求熟练掌握的内容,是最重要的分类方式,它们各自的效力也是外汇市场干预讨论中最受关注的问题。要仔细体会两者的区别(内容,结果)。

(2)干预的信号效应

外汇市场干预的信号效应的实现,除要求市场参与者遵循理性预期要求外,还要满足如下条件:第一,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必须不存在其他目的。第二,干预必须比其他传递信息的方式在改变市场预期方面更具有优势。第三,干预所预示的未来政策必须能够引起汇率的相应变动。第四,政府发出的信号具有可信度。

干预的信号效应一般在市场预期混乱、投机因素猖獗时特别有效果。当市场对未来汇率变动的看法非常不一致时,政府的干预可以提供交易者所能普遍接受的依据,引导市场参与者的预期,遏制投机活动的发展,使汇率回到理想水平。

【相关链接】

◆横向联系:浮动汇率制是完全浮动吗?

◆参考阅读:《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姜波克)P148-156

热点拓展:我国目前的外汇市场干预主要目的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属于什么类型?效力怎样?对内部经济的影响有哪些?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香港政府的干预又是怎样的情况?

(四)外汇管制

1.外汇管制的目的

外汇管制指的是一国政府利用各种法令、规定和措施,对居民和非居民外汇买卖的数量和价格加以严格的行政控制,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汇率稳定,以及集中外汇资金,根据政策需要加以分配。

政府经常采用直接管制措施以实现经济金融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当一国政府不能够或不愿意用紧缩或通胀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来调节其国际收支失衡,并且让本国货币自由浮动也不具备条件时,他就必须采用对其国际经济交易进行直接控制的方法来恢复国际收支平衡,这种控制的最主要方法就是实行外汇管制。外汇管制作为一种重要的外汇政策手段,除了用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稳定外汇汇率外,还被政府用于实现某些其他的经济或政治目的。然而由于它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运行,违背了价值规律,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2.外汇管制的手段

外汇管制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不外乎价格管制和数量管制两类。

在价格管制方面,具体包括实行本币定值过高和采用复汇率制。本币定值过高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问题,在外汇管制条件下,它的出现有几种情形:

第一,实行外汇管制的主要目的是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尤其是由于结构性因素造成赤字时,由于其他调整政策不易奏效(指贬值)或者代价太大(指通货紧缩),一国就往往愿意采用外汇管制来强制弥补外汇市场的供求缺口。在这种情况下,本币的定值过高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第二,由于外汇市场不完善,一些国家的汇率是由官方制定的,由此形成的汇率是武断的,因此也难免出现本币的定值过高。

第三,有些国家为了鼓励先进的机器设备进口、促进经济发展,或者为了维持本国的物价稳定、控制通货膨胀,或者为了减轻政府的外债负担等原因,也就有意识地实行本币定值过高。

在这三种情形下,只有最后一种情形下的本币定值过高才是作为外汇管制的价格措施出现的,而且重要的是这种情形在发展中国家中并不少见。但不论哪种情形,本币定值过高,总是与外汇短缺联系在一起的。

在定值过高的条件下,由于外汇需求被人为压制,其中无法从官方供应渠道获得的部分,就会求助于外汇黑市,由此形成较官方价格高的黑市外汇价格。黑市价格与官方汇率的并存,就有了客观上的复汇率制。但作为外汇管制价格措施的复汇率制还是指当局对外汇汇率人为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汇率,不同的汇率适用于不同类别的交易项目这样一种制度。复汇率制根据需要对不同的交易实行歧视性待遇,原则是对需要鼓励的交易规定优惠的汇率(如对出口收汇适用较高的外汇价格,对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用汇适用较低的外汇价格),对需要限制的交易则规定不利的汇率(如对奢侈品进口和资本输出用汇规定适用较高的价格)。在有些国家,只存在两种或三种的歧视性汇率;有些国家则甚至规定有几十种的歧视性汇率。

外汇数量管制是指对外汇数量统筹分配,其方式不外乎外汇配给控制和外汇结汇控制两种。由于本币定值过高,出口商等外汇净收入者不愿将所获外汇按官价结汇,故当局为集中外汇数量,就需要强制外汇收入者按官价向指定银行全部或部分出售。其控制办法有:(1)颁发出口许可证;(2)由出口商向指定银行事先报告出口交易,请其发给出口证书,借以办理出口业务,并由银行负责收购其所得外汇;(3)强制居民申报国外资产,必要时收购。

在外汇配给方面,当局主要根据用汇方向的优先等级对有限的外汇资金在各种用汇方向之间进行分配。其控制办法主要是进口许可证制和申请批汇制。

实行外汇管制对于短期内缓和国际收支困难、维持汇率往往见效很快,对抑制物价上升、促进产业结构改善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外汇管制措施是不可缺少的。但其弊端也不少,主要表现在:(1)通过维持本币的定值过高,必然形成黑市外汇市场,使外汇市场陷入混乱状态,并导致社会的不公平和资源配置的扭曲。(2)无助于外汇失衡的消除和国际收支问题的根本解决,除非配套采取其他改善经济结构的政策措施。(3)造成行政费用加大,助长官僚主义、贿赂之风。

(五)货币的自由兑换

1.货币自由兑换的含义

是指在外汇市场上能自由地用本国货币购买(兑现)某种外国货币,或用某种外国货币购买(兑现)本国货币。

(1)经常账户下的货币自由兑换

经常账户下的货币自由兑换是指对经常账户外汇支付和转移的汇兑实行无限制的兑换。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章程第八条的二、三、四款中,规定凡是能对经常性支付不加限制、不实行歧视性货币措施或多重汇率、能够兑付外国持有的在经常性交易中所取得的本国货币的国家,该国货币就是可自由兑换货币。

(2)资本和金融账户下的货币自由兑换

资本和金融账户下的货币自由兑换是指对资本流入和流出的兑换均无限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下的货币自由兑换要比经常账户下的货币自由兑换难得多。因此,一国货币要实现完全可兑换,一般来说要经历经常账户的有条件兑换、经常账户自由兑换加上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有条件兑换、经常账户自由兑换加上资本与金融账户自由兑换这样几个阶段。

2.实现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

(1)健康的宏观经济状况

第一,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即没有严重通货膨胀等经济过热现象,不存在大量失业等经济萧条问题,政府的财政赤字处于可控制的范围内,金融领域不存在银行巨额不良资产、乱集资等混乱现象。

第二,有效的经济自发调节机制,即市场机制。一国具有一体化的、有深度的、有效率的市场体系。

第三,成熟的宏观调控能力。政府必须能娴熟地运用各种宏观政策工具对经济进行调控,有效地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包括健全的货币管理机制,央行的作用。

(2)健全的微观经济主体

一国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后,企业将面临非常激烈的来自国外同类企业的竞争,它们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货币自由兑换的可行性。从一般企业来看,对它的要求体现在制度与技术两个方面,而对一国商业银行,其应该经营状况良好、资本充足、不良资产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3)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国际收支的可维持性

合理的经济结构主要体现为国际收支的结构可维持性。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要求之一是消除外汇短缺,即实现外汇收支在趋势上的大体平衡,尤其是要将经常账户中的外汇短缺基本消除,否则在资本与金融账户开放后,经济意义上的外汇短缺将转化为统计意义上的收支失衡,导致持续的经常账户赤字及外汇债务的上升,在有的情况下还会演变为资本逃避。要求之二是政府具有充足的国际融资能力或国际储备。

(4)恰当的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

汇率水平恰当不仅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前提,也是货币自由兑换后保持汇率稳定的重要条件。在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下,汇率的高估和低估极易引起投机,从而破坏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而汇率水平能否经常保持恰当则是与汇率制度分不开的。一般来说,在资本可以自由流动时,选择具有更多浮动汇率特征的汇率制度更为合适。

3.货币自由兑换可能带来的问题

(1)资本逃避问题

是指由于恐惧、怀疑或为规避某种风险和管制所引起的资本向其他国家的异常流动,境内外资产的收益与风险的差异是形成资本逃避的主要原因。从收益因素来看,本国资产收益率较低可能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本币汇率高估;低利率;本国较高的通货膨胀带来的实际利率的下降等。从风险因素上看,本国政局不稳、新的管制政策的出台或政策多变、法制不健全可能会导致本国资产风险更大。

资本逃避可以通过种种合法与非法途径进行,如:高报进口,低报出口。

资本逃避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从短期看,大规模的资本逃避会带来经济的混乱与动荡。从长期看,资本逃避降低了本国可利用的资本数量,减少了政府从国内资产中可获取的税收收入,增加了本国的外债负担,从而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后果。因此,一国政府必须创造一个持久稳定发展的宏观环境,减少、预防资本逃避行为。

(2)货币替代问题。

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内对本国货币的币值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国货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外币在货币的各个职能上全面或部分地替代本币发挥作用的一种现象。货币替代描述的是一种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

货币替代会对一国经济产生复杂的影响。首先,本国居民可以持有外国货币、外国居民也可以持有本国货币,并且这种持有处于不断的替换之中,这使得汇率的决定更加复杂。一般认为,货币替代加剧了汇率的不稳定性。其次,从它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看,货币替代会使货币的定义更加困难,例如本国居民持有的外国货币现金及存款是否应计入货币的范围;从货币替代对财政政策的影响看,它导致本国政府难以从本币发行中获得铸币税与通胀税,政府的收入降低了。

提高本国货币的币值稳定性、实际收益率和信心是解决货币替代问题最根本的方法。这就要求政府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及其他宏观不稳定状况。

【相关链接】

◆热点拓展:我国实现货币自由兑换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当前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展怎样?你认为应该怎样推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