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市场理念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

以市场理念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

时间:2022-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认为研究先行、科学决策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面对20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所面临的日趋严峻而复杂的形势,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做了充分、全面、前瞻的研究与把握。

记者:早在全国高校实施扩招之前,东北师大实行了三个“三分之一”的就业工作体制,这在全国高校中属于领先,事实也证明这一举措富有远见。那么东北师大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浓厚的市场意识、危机意识究竟来自何处?是什么促使东北师大的市场工作从观念上就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

杨晓慧:东北师大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所表现出来浓厚的市场意识、危机意识主要来自于对市场的研究与科学的决策。我们认为研究先行、科学决策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面对20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所面临的日趋严峻而复杂的形势,我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做了充分、全面、前瞻的研究与把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定期研究、分析国内大学生就业市场形势与走向;二是统计、分析全国与本校就业市场情况相关数据;三是研究国内与国际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主要问题和前沿课题,为就业工作提供科学、理性的指导依据。例如:我们编写《就业市场白皮书》,2007年就业市场白皮书6万多字,从就业率、区域流向、行业分布、供需关系及就业途径五个维度分析了我校师范专业、非师范专业、研究生三个毕业生群体近4年的就业形势,提出了新形势下就业工作的战略与对策。比较深入地分析了我们东北师大的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这就是一个科研报告,指导我们的招生和培养,也是指导我们市场开发的纲领性的报告。基于对市场的研究与科学决策,我们建立了毕业生就业状况信息发布和就业形势预测制度,使我校对大学生就业有了较强的市场意识与危机意识。

对于是什么促使东北师大的市场工作从观念上就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我想这主要来源于我校历来重视就业工作战略和模式的研究与探索。自上世纪90年代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改革以来,先后探索实施了三个“三分之一”(即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做就业行政管理工作,三分之一的时间做毕业生就业指导,三分之一的时间开辟就业市场)“内合外联”(“内合”东北高师院校,形成区域和规模优势,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外联”用人单位,建设毕业生就业基地,双方互为基地,互惠发展)等就业工作战略,有效适应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同发展阶段对高校就业工作模式转型的需要。

记者:您在2007年教育部就业工作培训班上的报告中曾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运营的经验给我们这样的启发。”能否详细谈一谈您是如何看待高校就业市场建设与企业市场开发与运营的异同?

杨晓慧:应该说高校就业市场的开发与企业市场的开发总的原理是一样的,但具体操作程序略有不同。高校就业市场面对的是“活”的产品,而企业市场面对的是“死”的产品。但其市场规律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校就业市场开发实施企业“营销组合”运营模式。我们以“产品生命周期”即: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市场营销战略为指导,进而实现我校就业市场的“高端巩固、中端拓展、基层引导、重点突破”。我们将企业的营销理念注入就业工作中,以营销决策、目标选择、市场规划、市场监控作为就业市场链条式运行的四个模块。第一,营销决策是确保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深化全员参与就业的工作格局,保证充足的人力与财力投入。第二,目标选择是以“巩固东部、开拓中部、渗透西部”为市场战略指导。第三,市场规划是全力巩固高端,重点培育中端,加强基层引导,不断优化市场配置。第四,市场监控是建立一整套市场信息反馈机制。

记者:在东北师范大学的就业市场开拓工作中,我们看到许多诸如“定位”“规划”“品牌”等关键词,这些市场营销学中常见的词汇,东北师大是如何在就业市场开拓工作中具体体现的?或者说东北师大在哪些领域借鉴了企业市场运营规则进行市场开发?

杨晓慧:为了适应当前就业形势发展需要,东北师大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我们把准确定位、精炼品牌、科学规划作为我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三项策略。

准确定位。东北师大的市场定位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校的市场定位,即学校数十年来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特色;二是毕业生的市场定位,即国内基础教育的中高端市场,主要指全国各经济发达地区或城市的重点中小学;三是就业工作的市场定位,根据学校的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就业工作并不以提升毕业生就业人数为终极目标,而是要最大限度地优化就业结构,并以就业为媒介打造学校品牌,拉动学校办学,实现学校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精炼品牌。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导致了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日益增长的毕业生数量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毕业生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从而促使竞争变得激烈而直接。但在这种“产品趋同”的背景下,却往往会有部分高校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发现,其根本原因在于有形的毕业生质量背后附加的无形价值,即市场品牌。对于用人单位来讲,这种品牌是一种承诺,是一种口碑,是一种质量基础上的情感认同;对于大学来讲,这种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既是多年积淀形成的社会信誉,也是长期宣传形成的社会影响。东北师大以“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为特色,坚持面向社会抓培养;同时每年实地走访1000多家用人单位,发放35000封邀请函,每到新年还给用人单位寄去专门制作的精美贺卡,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品牌宣传。如今,“东师品牌”已在全国基础教育界深入人心。

科学规划。在市场定位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大量的调研论证并结合现实就业形势,东北师大制定了一系列市场开发战略。在市场开发区域方面“巩固东部、扩大中部、渗透西部”,在市场开发层次方面“高端巩固、中端拓展、基层引导”,在市场开发性质方面“教育为重、六线并举”,科学准确的市场定位使东师就业实现了“双效”,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为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在全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2006年11月的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精品洽谈月”活动中,学校邀请了500多家高端用人单位到我校招聘,12月2日—3日的东北高师洽谈会上,邀请了1500多家用人单位。截止到12月上旬,学校80%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签约到了满意的用人单位。

记者:从您的经验而言,您觉得高校要做好就业市场建设,除了以上提出的“定位”“规划”“品牌”建设,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

杨晓慧:除了以上提出的“定位”、“规划”、“品牌”建设,还需要“竞合联动”“路径整合”这两方面的支持,我们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

竞合联动。在竞合战略的思想基础上,2001年,东北师大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内合外联”的就业工作战略,其目的在于通过“内合东北高师、外联用人单位”,打造教育人才的“大超市”,以规模打造市场,实现东北高师院校的竞合共赢。“内合外联”在国内首开了高校联合培育就业市场的先河,它体现的核心思想就是竞合。“内合外联”让以东北师大为首的东北高师院校实现了竞合中的共赢。6年来,东北高师院校就业协作体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截止到目前,协作院校从成立时的17所增至28所,涵盖了东北地区的全部高师院校,毕业生也从当时的24000名增加到了5万余名,拉动了东北28所高师院校就业率。

路径整合。就业市场整合后的路径呈现出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整合让就业市场两条腿走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就业平台更加成熟和完善;二是原有的有形市场的整合使得分散的小型招聘会逐渐退出舞台,集中力量和资源办大型招聘会。我校进行有效的整合,将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对接。针对这个问题,东北师大一方面一次性投入10万元利用半年时间研发成功了东北高师院校“网上视频洽谈系统”;另一方面向所有需要东北28所高师院校毕业生但无法来东北招聘的各地用人单位发出了专门邀请,在11月下旬举办了东北高师院校首届“网上视频洽谈双选周”。

记者: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属于市场需求不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东北师大的就业市场建设在进一步开拓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难点?下一步的市场开发最大的切入点在哪里?

杨晓慧:东北师大的就业市场建设在进一步开拓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一是全国基础教育系统实施“用人招考制度”,毕业生到基础教育系统就业凸显路径性障碍。2006年国家人事部下发了文件,要求事业单位必须执行“招考制度”,录用新人必须通过考试后方可录用,该政策在全国基础教育系统已铺开实施。有些用人单位执行得比较死板,必须经过应聘者报名、到当地参加笔试、面试等环节后方可录用。这样,很多毕业生开始主动走出学校,无形中增加了毕业生的时间与经济方面的就业成本。二是基础教育系统实行“编制核定”政策,用人需求大幅缩减。目前,全国基础教育系统事业单位严格执行“编制核定”政策。基础教育系统的师生比由1∶10缩减到1∶13,整体用人需求缩减。三是部分省份实行地方生源保护政策。这些省份用人单位承担着消化本地生源的任务,因而较少招聘外地生源毕业生。这样,人为地将外地生源毕业生排斥在门外。四是发达地区出台的“户口限制”政策,使我校毕业生进入此类地区也存在一些难度。

下一步的市场开发最大的切入点要实施“重点突破”的战略计划。在兼顾市场覆盖面的前提下,根据我校师范专业、非师范专业、研究生三类不同就业群体需要,对市场布局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市场重要点位,进行集中开发,以求新的突破。一是师范市场重点突破基层百强县。原有的“高端市场”北京、上海等市已逐渐萎缩,遵循了“产品生命周期”市场特点。因此,在巩固原有“高端市场”份额基础上,要重点开发沿海地区新的高端就业市场;同时,加大拓展“中端市场”的力度,针对产品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市场特点,进行“广谱式”全力开发;大力开发基层经济百强县,重点开发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江苏、福建三省的百强县。二是非师范市场实现重点企业“高端引领”。有针对性地开发非师范专业行业系统就业市场,与非教育系统“高端市场”用人单位形成有效对接,建立毕业生就业实践基地,逐渐占领其高端点位,初步形成与全国50家重点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规模。同时,市场开发中选取优秀毕业生,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形成“高端引领”非师行业就业市场模式。三是研究生市场主攻高校独立学院和基础教育高端。全国高校独立学院,在新时期作为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对师资有着较大的需求。因此,要积极抢占该领域市场份额;同时,引导师范专业研究生进入基础教育系统高端市场。

记者:以东师为首的区域性、行业性人才市场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您觉得对其他不同类型的兄弟院校而言,其最可借鉴之处在哪里?

杨晓慧:一个学校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和特点,探索出一条自认为比较有效的做法来适合自己的学校。但我个人体会,以下五个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工作比较核心的东西,第一,是就业方式的转变,就是构建就业工作模式。第二,是就业市场的拓展,要培育市场、拓展市场、占领市场。第三,就业信息的开发。就业信息的外缘已经远远扩大了,已经不是我们过去理解的信息。第四,是就业指导的开展。第五,是就业队伍的培养。

在就业市场拓展方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市场瞬息万变要求我们科学把握。2007年我校就业市场白皮书的数据显示,东北地区依然是我们毕业生的主体就业市场,占总体就业区域流向的47%。第二个重点区域是沿海区域,占40%。3年前是北京、上海、天津占第二位。3年来我们把重点开发的市场放在了沿海,数据上可以看出没有当年的战略市场的改变,就不会有今天市场的格局。第二,市场既是客观的、理性的,也是最讲感情的。我们了解就业市场化程度越高,供需选择越广,毕业生就业竞争越激烈,市场对诚信的需要越强烈。东北师大的诚信上去了,用人单位不用亲自过来,只要一个电话,选用人即可。这就是需要诚信的支持。第三,市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持续性的投入。我们用15年的时间,逐步推进。比如,东北地区及内蒙古是东北师范大学传统的需求市场;1992年,首次打开北京市场;1994年,进入深圳、江苏和浙江地区;1999年,进入山东、福建市场;2003年,进入河南、安徽、湖南市场;2004年,进入海南、广西市场;2006年,开发云南、宁夏市场。我们重视开发与维护并重,坚持巩固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1999年,建立百所就业基地,2003年,开始实施《百所城市就业市场开发计划》,2005年,签署《东北师范大学与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政府教育合作协议》,开始了东北师大与温州市的校市全面教育合作。

记者:东北师大在高校学生无形市场即网络市场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值得借鉴之处?

杨晓慧:我校在无形市场建设方面主要是突破“时空瓶颈”。我们深知一流的信息服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保障和补充。及时、高效的就业信息工作一是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服务。二是为突破常规就业市场的“时空瓶颈”,通过组织“视频洽谈”等方式,建成网络空间的人才市场,提升人职匹配的质量与效率。

目前,东北师大就业信息工作实现了四个跨越性的转变。第一,由“纸介时代”向“鼠标时代”转化。我校于1999年推出了第一版就业信息网,就业信息网极大地方便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对接效率显著提高,用当时新闻媒体的话就是,“鼠标一点,实现双选”。第二,由“漫灌时代”向“滴灌时代”转变。“漫灌”,就是不管需不需要,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反正搜集到的信息一厢情愿地都给你了。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就提出了“零干扰服务”。重视个性化指导,有效性指导,推出了“E-mail定制”和“手机定制”服务,实现了“我给的是你想要的”,形象点说就是“滴灌”。第三,由“行万里路”向“足不出户”的转变。我校推出的“网上视频洽谈”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距离,通过网络视频与音频的传输,在供需双方都“足不出户”、不用消耗任何成本的前提下达到“面对面”交流,实现网上人才初选甚至全部招聘过程。第四,“信息搜集”时代向“信息加工”时代的转变。我们感受到,就业信息工作仅仅停留在搜集、发布信息的阶段已经不能满足“出口引导入口,就业指导培养”的需要,我们应该对就业信息进行加工,将市场的用人标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行业经济发展辐射就业的态势等信息进行二度创作,反馈教学。

记者:东师的市场建设工作,从效果而言,对于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有何促进?

杨晓慧:应该说东北师大的就业市场建设工作,对于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我校毕业生依然保持高比例就业率。连续4年(2004-2007年)稳定在98%以上。以2007届毕业生为例,就业率为98.26%。正是因为我校大力进行市场的开发建设,2007届毕业生近80%通过我校组织的“精品洽谈月”、“春季洽谈月”校园招聘会及由我校承担的“东北高师联合供需洽谈会”实现签约。

在就业质量上,主要体现在毕业生的实际签约与其就业意向较为符合。我们重点建设的市场区域为我校毕业生就业意向比较集中的沿海地区与东北地区。2007届毕业生中,沿海地区就业人数占总签约人数的40.4%,东北地区就业人数占总签约人数的46.3%,两项合计共占86.7%。多数同学实现了自己的就业期望。

《中国大学生就业》记者 张玲

【注释】

[1]《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第1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