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合外联”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亮出“新招”

“内合外联”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亮出“新招”

时间:2022-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部学生司就业处一位处长对这个设想的评价是,“招招都很绝”。策略“脸谱”想出这个“绝招”的是东北师范大学。为此,他们搞出了一个“内合外联”的毕业生就业战略。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买方和卖方固定而长久。此外,这一举措的亮点之一是,他们的落脚点不仅是顺利“推销”毕业生,而且要同时提高在校生的就业竞争力。

有一个设想,如果用人单位要到东北地区招聘师范生,他可以不必跋涉过黑龙江,又翻越长白山,到任何一所师范大学,他都可以了解东北地区师范生的信息。每一所东北师范类高校的大学毕业生,都可以通过就业网查找各地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而东北高师院校的大学生,可以在假期到就业基地的用人单位去学习、考察,提前和“婆家”见面。

教育部学生司就业处一位处长对这个设想的评价是,“招招都很绝”。

策略“脸谱”

想出这个“绝招”的是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说:“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高校的合并、共建、合作及协作办学的布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校大量扩招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保证学生就业对一所高校办学的意义越来越重大。”就业是办学的生命线,没有就业就没有生源。为此,他们搞出了一个“内合外联”的毕业生就业战略。

据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处处长许丙东介绍,这个策略的具体内容是:东北高师院校“合纵”协作,形成区域优势和规模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使东北师大毕业生就业市场成为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教师品牌市场;外联用人单位,建设毕业生就业基地,把毕业生就业“连衡”于用人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双方互为基地,互惠发展;“出口引导入口,就业指导培养”,把毕业生就业的市场机制与氛围带进校园,培养学生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

为了顺利实施这个战略,东北师大召集东北地区的高师院校和全国各地的部分用人单位召开了几次工作协调会。他们还建立了东北高师院校就业工作协作信息网络,改建了“东师就业网”第四版,与全国各大人才中心网站链接,建立招聘信息发布、毕业生推荐、选聘试讲和签约管理等多个网上平台,为“内合外联”奠定信息网络基础条件,并在教育部学生司支持下,以东北三省教育厅为指导,以东北师大为主体,东北地区高师院校自主联办毕业生供需洽谈会。

“进攻”要略

应该说,东北地区毕业生就业基地的建立和用人单位基地的建立,使每一所高校都一手握着毕业生,一手握着用人单位,两个拳头都是满的。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买方和卖方固定而长久。在这个就业市场上,每个毕业生都能平等地获得信息,与用人单位接触;每一个用人单位都可以平等地获得毕业生的信息,和他们自由洽谈。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主体性都体现出来了,而学校对就业市场的管理作用、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作用也都得到了充分发挥。

此外,这一举措的亮点之一是,他们的落脚点不仅是顺利“推销”毕业生,而且要同时提高在校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基地的用人单位同时就是东北高师院校的实习基地。今年暑期,东北师大挑选243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组成34个考察组,深入部分用人单位进行就业考察,活动遍及京、沪、杭等20多个大城市,考察了近800家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搜集有效用人信息12000余条。另外,更重要的一点,他们提倡毕业生就业基地同时也是用人单位的人才配置基地,明确把学校的培养目标定在为社会的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上来,这是一种新的培养思路,教育部学生司有关人士的评价是:“这体现了东北师大为基础教育、为用人单位服务的办学方向和博大胸怀,同时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经验。”

市场反响

在东北师大举办的2001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上,辽宁、黑龙江的一些地方高师院校,如辽宁师大、哈尔滨师大、沈阳师院等,吉林省所有高师院校的很多毕业生都赶来参会。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洽谈会上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就业岗位

四平师范学院学生处处长许树成评价东北师大的这个就业战略构想说:“2001年我校的就业率达98%,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东北师大举办的洽谈会上找到了理想的单位。东北师大的名牌效应和市场带动,对我校的毕业生就业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牡丹江师院的工作人员说:“我们学校毕业生就业不太好,希望利用东北师大的品牌和市场优势,借即将形成的‘东北风’,把我校的学生就业搞上去。”

用人单位也皆大欢喜,唐山市教委人事处处长李金淑说:“近年来,市教委带领各重点学校每年都从东北师大引进40多名毕业生,去年引进了50多名。他们大多已成为业务骨干。就业基地一形成,更利于我们的人才队伍建设。”绍兴市教委的陈培其说:“绍兴市近几年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教师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绍兴市教委非常愿意成为基地单位,与东北师大和东北地区其他高校合作。”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处 言武

【注释】

[1]《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2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