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合外联”建设区域性品牌就业市场

“内合外联”建设区域性品牌就业市场

时间:2022-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化中,提出了“内合外联”,建设东北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的就业工作新模式。经过3年的建设,东北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2.东北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缓解了毕业生就业的结构矛盾。3.东北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促进了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东北区域教师专业品牌市场像一个大的自选超市,大大降低了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经历了统包统分、学校推荐与双向选择相结合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三个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就业工作模式与之相适应,全国各高校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此过程中,东北师范大学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和实践,在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中,提出了三个“三分之一”的就业工作新模式(做就业行政管理工作、做毕业生就业指导、开辟就业市场的时间各占三分之一),适应了当时就业工作需要,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化中,提出了“内合外联”(内合东北高师,外联用人单位),建设东北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区域性行业品牌市场的具体表现形式,指东北高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品牌共创)的就业工作新模式。

一、建设区域性行业品牌市场是高校毕业生资源有效配置的客观要求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对区域性、行业性品牌市场产生了现实需要。

1.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总体不足促使高校从竞争走向竞合。我国每年7%至8%的经济增长可以新增1000万个就业岗位,但由于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峰叠加”,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极大。为此,各高校想尽办法抢占市场,就业竞争接近白热化。事实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资源总体是有限的,单纯抢占市场非长久之计。当今,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市场竞争的博弈并不一定是“你死我才能活,你赢我必输”的“零和博弈”,竞合关系下博弈的结果往往是“正和”,是“共赢”。竞合是指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其优势在于,可以更大范围控制市场,通过品牌形象的提升、再定位,扩大销售涵盖面,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产品差异性优势的整合还可能刺激新的消费需求,从而缓解市场需求的总体不足。这一点恰恰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所急需的。

2.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推动高校从疏远走向互动。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结构矛盾仍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矛盾。目前,一些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造成专业严重趋同,供给与需求严重错位,影响了毕业生及时就业,造成国家教育资源严重浪费。企业运行的经验是,随着消费结构的多样化和离散化,用户的需求个性化和复杂化,一个企业,无论如何大而全,不可能拥有市场竞争所需要的全部资源优势,而通过企业互动,整合优势,共同开发产品,产业链内信息、资源共享,能够对顾客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反应,更好地应对动态化的市场。受此启发,高校也应从疏远走向互动。

3.毕业生资源配置渠道不畅呼唤高校从分散走向联合。供需有效对接是市场的最高追求。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毕业生资源的丰富和需求信息的增多,双向选择难度越来越大,迫切需要更好的市场平台。然而,目前全国高校尚未完全建立足以保障上述平台的就业体制。比如,当前中央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要“三定”(定编、定机构、定经费),但多数学校没有做到。反观企业竞争,可以看到,“单打独斗”竞争状态下的市场是零散的,无序的,供需双方因为信息不对称、对接无平台而无法实现携手。通过竞合则可提高行业集中制,实现行业内的竞争结构合理化、有序化,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供需对接的质量和效率。受此启发,高校应该从分散走向联合。

二、建设区域性行业品牌市场是促进高校毕业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

建设区域性行业品牌市场是高校探索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结果,从东北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建设的实际效果看,区域性行业品牌市场有益于促进高校毕业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东北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建设始于2001年10月,东北16所高师院校联合成立了“东北高师院校毕业工作协作组”,2002年11月正式成立协作体,至今,参与东北高师就业协作的高校已达20所。除每年联合举办供需洽谈会外,协作体还共同进行市场回访、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新市场开发、无形市场空间开辟等。3年多以来,东北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从以下三方面表现出对毕业生资源有效配置的促进作用。

1.东北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建设实现了“共赢”。经过3年的建设,东北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随着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数量的跨越式增长,东北高师毕业生就业得到整体拉动,协作体高校均成为受益者。到东北高师供需洽谈会选才的用人单位,从2001年来自全国21个省市的230家攀升到2003年来自全国30个省市的1400家;需求信息开始联合时是4000条,3年后攀升到近4万条;总体供需比从联合第一年的1∶1.8攀升到1∶3.7,东北师范大学的供需比从联合第一年的1∶8提升到现在的1∶13,吉林师范大学的供需比从联合第一年的1∶2提升到现在的1∶7;东北20所高师院校学生就业率每年提升2—3个百分点。

2.东北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缓解了毕业生就业的结构矛盾。东北高师20校共享一个市场,实际上孕育着更大的竞争,但这种竞争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层次、水平、特色和学生质量的不同档次上,客观上形成人才的梯次结构,有利于毕业生资源的有序配置;更主要的是,有利于把市场机制真正引入人才培养过程,使院系和学生直接感受到市场的压力,刺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在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从而缓解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东北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现已走向成熟,在这里,用人单位的规模空前,规格齐全;人才的学科门类、学历层次齐全。用人单位可以找到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的各类师资人才,同样,不论是博士、硕士、本科生还是专科生,都能找到满意的用人单位。

3.东北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促进了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东北区域教师专业品牌市场像一个大的自选超市,大大降低了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以东北师范大学就业基地建设为例,由于毕业生供不应求,以前独家办洽谈会的时候,很多共建的“关系”单位因“抢”不到毕业生失望而归,久之必然影响就业基地建设。协作体成立后,情况大为不同。以东北师范大学为龙头,20家东北高师就业协作体为有力依托的市场开拓工作极为顺利。2003年,全国1000余家中学名校成为东北高师就业协作体的就业基地,是3年前的5倍。

东北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的建成,也降低了用人单位的选才成本。大市场建成之前,用人单位到东北来选教师,需要挨家“搜索”,把东北高师院校“翻个遍”,也不一定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大市场建成以后,节省了招聘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刺激了用人需求。

三、建设区域性行业品牌市场需要基础和保障

东北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的成功运行已经验证了区域性行业品牌市场的有效性,实践表明,区域性行业品牌市场的形成和壮大,需要一些基本条件作保障。

1.质量是根本。区域性行业品牌市场是市场的一部分,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同样适用,即产品要畅销,需“适销对路”,其关键又在于质量和特色,当前,由于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急切需要就业环节与人才培养环节的互动。这一原则,东北师范大学进行了认真贯彻。早在1997年,东北师大就提出要“出口引导入口,就业指导招生”。近年来,从基础教育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由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中学考试制度改革,中学对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为此,学校确立了“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人才培养规格,按一级学科和跨一级学科招生,打通了某些专业基础;构筑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自主规划课程组成的多样化课程体系;加强通识教育,不论是文科还是理科的学生,都要修满50学分的通识课。正是因为瞄准市场,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规格,才使毕业生持续火爆,供不应求。

2.市场是核心。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对于区域性行业性就业协作来讲,市场建设需要参与各方合力投入。这一点,东北高师感受深刻。为了建设好市场,各协作高校开展了大量工作。2000年,在全国建立百所就业基地;2001年,在原有的就业基地基础上,通过“距近校校联合,距远一校展扩”,建立以市(地)、县(市、区)为单位的区域性就业基地,并从中选设基地联系校,形成以联系校为“点”,基地为“面”,“点面结合”的毕业生就业基地网络。2002年底,建成东北高师毕业生就业协作网,在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上同时建立起庞大的教师专业市场。如今,又提出“百所城市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发计划”。

3.队伍和体制是保障。市场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需要专业化、专家化的队伍来做,才可能做精、做细、做实。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与高校内部就业工作体制、机制的相关度越来越高,区域性行业品牌市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需要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和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作为保障。为了适应东北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建设,东北师范大学建立了“一支队伍,两个联动”就业工作体制,即,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专业队伍,建立纵、横两个联动机制。横向上,将学生就业工作与学校的招生数量、专业设置、培养规格、教学评估挂钩。纵向上,通过建立5个责任制,将校长、院长、系主任、研究生导师和专业教师全部纳入就业工作体系,拉动全员抓就业。

4.指导和服务是关键。就业指导和服务是帮助供需双方准确定位,有效对接的必要条件,在创建东北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的过程中,指导和服务被协作各方所重视。东北师范大学实施了全过程的就业指导。对大一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对大二、大三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使学生基本明确未来就业的目标;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就业技艺的指导。另外,东北高师建成毕业生就业协作网。目前,网上汇集了20所高师院校共3万余名毕业生的个人资料和近2700家用人单位会员注册信息,东北高师就业协作网已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教育人才需求信息的集散地和服务中心,有效解决了有形市场时间、空间的瓶颈,实现了双向选择的零距离和日常化。

东北师范大学 杨晓慧

【注释】

[1]《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