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时间:2022-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胡锦涛2004年“五一”期间在江苏考察时,还进一步强调:“只有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才能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昆山人民实践和经验的意义,就在于证明我们党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在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大量地引进外资,也在于有这样的有利条件。

三、 在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0]——昆山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江苏省昆山市在省委领导下,依靠全市人民,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前达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指标。他们的实践有哪些经验?这些经验对全国其他地区是不是有借鉴意义?带着这样的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题组,在副校长李君如带领下,于2006年2月8日至13日到江苏省昆山市调研,了解和总结那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特点和经验。

(一)昆山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典型意义

昆山市名列全国百强县之首,是江苏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进典型。对于这样一个发达地区的先进典型,其经验在全国有没有普遍意义呢?这是课题组在调研中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课题组同志经过认真的讨论和研究,认为总结好昆山的经验,对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有意义的。

第一,昆山人民以实践的权威形式证明了从邓小平到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小康社会的理论特别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设想是正确的。

昆山属江苏省苏州市管辖。苏州人民的实践和思考,曾经对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起过重要作用。我们都知道,到2000年进入小康社会,是邓小平为中国能够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步骤。为了研究这一战略构想实现的可能性,邓小平于1983年初到江苏苏州等地视察。回到北京以后,他多次讲到苏州同志的实践和经验及其对未来社会的思考在他的头脑里留下的深刻印象,认为我们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够实现并将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起点”。因此,我们今天到苏州昆山调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验,具有别的地方所没有的特殊意义。

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邓小平就要求江苏省要率先发展,江泽民和胡锦涛更是具体地要求江苏省特别是苏州昆山要做到“两个率先”,即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比如,邓小平早在1992年就提出:“江苏要率先发展,江苏的发展速度要比全国的平均发展速度要快。”1995年途经南京时,他再次对江苏的同志说:“能快就快,要加快发展。”又比如1995年5月,江泽民视察苏州时对发展高新技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要求。1998年10月,他到昆山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明确指出,沿海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好,经济实力强,科技力量雄厚,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同国际市场的联系又比较紧密,加快农业发展,建设发达农业,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各级党委、政府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切实抓紧,发挥优势,扎实推进,完全可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001年6月,江泽民再次视察昆山时还说过,昆山发展很好,就是要让群众富起来。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后,江泽民和胡锦涛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时,两人都提出:江苏的经济基础扎实,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江苏一定会拓展新优势,再创新业绩,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国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胡锦涛2004年“五一”期间在江苏考察时,还进一步强调:“只有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才能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他针对江苏情况提出了“六个坚持”的基本要求,即坚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下大气力解决好“三农”问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他充分肯定了江苏的发展特色和发展成就,殷切希望江苏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经过艰苦奋斗,努力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在昆山考察时,他还明确指出:如果全国都像昆山这样实现人人“有工作、有收入、有保险”,全面小康就一定能实现。

2005年10月10—12日,胡锦涛在江苏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明确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努力推动江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他特别指出,我们现在强调的科学发展是为了人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营造全体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他既充分肯定了江苏“两个率先”的新进展、城乡面貌的新变化,又对江苏推进“两个率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们在昆山的实地调研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昆山人民作为江苏人民的杰出代表没有辜负党中央的期望,以不带水分的成就较好地完成了党中央交给他们的任务。同时,我们更是深切地感受到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对江苏的要求是正确的,体会到党中央对江苏的鞭策是要江苏尤其是苏州和昆山人民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为全国人民作出榜样,推动全党全国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拼搏。昆山人民实践和经验的意义,就在于证明我们党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第二,昆山的经验证明,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只要政策对头,是能够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

昆山地处江南富庶之区,又紧靠国际大都市上海,其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当年邓小平在谈到那里实现小康的经验时,第一条就讲到“依靠了上海的技术力量”。在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大量地引进外资,也在于有这样的有利条件。既然如此,昆山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验是不是还有总结和推广的意义呢?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课题组认为,昆山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实有许多别的地方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所没有的优势,但是昆山原来是一个粮食生产占很大比重的农业县,这同许多县是相同的,并没有因为它的区位优势比别人发展得更好一些;区位优势与它相仿的甚至超过它的也不少,比如上海郊区和苏州市所属的其他县(市),也没有达到他们的发展水平。因此,能不能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看客观条件,更重要的是要看主观努力,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政策要对头。党的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里讲的“率先”是要求,“条件”是“率先”的客观前提,“可以”是实现“率先”的主观能动性。昆山之所以能够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客观条件固然不可少,但他们的主要经验还是通过主观的能力,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富民为目标,制定城乡协调的正确政策。也就是说,昆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验,对于发达地区的农村来讲具有示范的意义。

第三,昆山的经验证明,欠发达地区农村,只要用好自己的资源等基础条件,也是能够有步骤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

我们在调研中感到最难的是,昆山的经验对于大多数欠发达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没有可资学习或借鉴的意义。别的地方且不说,比如昆山的经验对于江苏省的苏北地区是不是也有用?课题组经过认真讨论,认为昆山的经验可以让大多数欠发达地区农村立刻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的经验对于大多数欠发达地区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示范意义。比如,昆山很重视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把土地财产收益的一部分留在村里,成为农民致富之源。又比如,昆山很重视能人的作用,在具有致富能力的人才中遴选政治素质较好的人担任全村致富的领头人,很快就改变了原来的落后面貌。再比如,昆山制定了许多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帮助贫苦群众脱贫致富的政策,有的贫苦群众白手起家,就靠这些政策获得了创业的条件。此外,昆山同其他地方一样,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规划,他们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始终扭住这个规划不放,年年抓检查,年年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这里所讲的土地、能人和政策资源,以及领导的工作作风,从一般道理上讲,并不是昆山独有的,而是各地都具备的,关键是我们许多地方没有在这些方面动过脑筋、下过功夫。昆山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几乎众所周知的道理,即事在人为。因此,我们认为,昆山的经验不仅对于发达地区的农村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示范意义,对于大多数欠发达地区农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加快发展,有步骤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是有示范意义的。只要我们在各种条件下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像昆山那样把中央的精神同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昆山已经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指标

昆山位于江苏东南,地处上海与苏州市区之间。东北与太仓市相连,西与吴江、苏州交界,北与常熟市毗邻,东南与上海嘉定、青浦接壤。区域面积927.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41.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86.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5.46万。1989年撤县设市,现辖10个镇和1个国家级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我们的调研要回答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昆山市有没有像江苏省委所宣布的那样,已经率先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特别是乡村这一级有没有达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指标?

从昆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标来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那里确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整个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79—1992年、1992—2002年、2003—2005年三个发展阶段。现在已经率先达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指标。

1. 1979—2002年:进入小康社会和建设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

1979—1992年:进入小康社会。昆山在1978年时,人口规模521 320,城市化水平为10.5%,低于当时全国17.92%的水平,就业结构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例高达76.6%;GDP总规模24 188万元,人均GDP只有464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比例为51.4%,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此结构相当于日本1880年、韩国1950年和中国台湾地区1940年的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各届领导带领全市人民,抓住了上海产业向周边扩散、三线建设向东部调整的机遇,更新计划经济的观念,确定工业富县战略,较早走向市场,艰苦创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1992年时,户籍总人口为572 051,年底暂住人口为27 254,城市化水平达到22%,就业的农业劳动力比例下降为29.1%;GDP总规模436 596元,包括暂住人口的人均GDP达7 285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比例下降到了12.5%。从1979年到1992年,昆山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向工业城市转型,人均GDP高于当年全国2 287元和江苏全省3 097元的水平,超过了800美元,基本进入了小康社会。从劳动力的就业结构看,相当于日本1960年、韩国1982年、中国台湾地区1970年的发展水平。

1992—2002年:建设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1992年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昆山各届领导又抓住东亚各国、台港澳和欧美等产业向中国转移等机遇,确定思路,领导得力,创新机制,营造环境,招商引资,成了中国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国外企业和工业区先进管理经验,建设出口加工区新开放模式的排头兵。按照党的十六大的战略部署,全国在2000年进入小康社会后,将用10年时间,即2010年实现“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使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让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昆山在1992年就进入了小康社会,从那时起,他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到21世纪初的2002年,户籍和年底暂住总人口为98万人,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到61.5%,就业的农业劳动力比例下降为13.3%;GDP总规模314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比例下降到了3.8%,包括暂住人口的人均GDP达38 748元,又高于当年全国8 214元和江苏全省14 391元的水平。这些指标,都超过了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的全国平均指标。从就业结构的转型看,接近日本1975年、韩国1997年和中国台湾地区1992年的发展结构。

2. 昆山走在实践十六大宏伟战略目标的前列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一个惠及”、“六个更加”和“四个方面”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自2003年起,新一届昆山市委和市政府领导总结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经验,不为已有的成绩所满足,按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寻找发展中的不足,继续坚持率先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坚持和谐发展,落实和实践了十六大和中央一系列的战略、方针和政策。这一阶段显著的特点是:经济呈现又快又好发展,创新、创业、自主就业等活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发展得到统筹,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城乡社会保障网逐步得到覆盖,城乡建设中农民的征地、拆迁、安置等利益得到保障,原昆山居民与外来的新昆山人之间的关系得到协调,外资和民资企业中职工的权益得到保护,土地等资源得到集约和节约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村民自治、群众监督等民主政治得到发展,群众精神面貌一新,城市文明得以彰显,刑事发案率得到控制。根据江苏省和中央党校课题组指标体系衡量,昆山已经基本上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走在江苏和全国的前列。

江苏省根据本省的发展水平、区位和条件,按照党的十六大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要求,以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精神,制定了江苏省一级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共分为四大类、18项,具体有25个单一的衡量指标。按这一指标体系观测,昆山的工作全面完成江苏省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要求,走在江苏全省的前列。(见附表1)

中共中央党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题组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曾经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课题组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构建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连续可比性原则、重点突出原则、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将全面小康的度量目标划分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然后每个子系统都用若干个指标来反映,形成初选的指标体系;进而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初选的指标体系测验,剔除了一些指标,最后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我们按照这个指标体系,对昆山和全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各项目标进行了衡量,昆山也走在全国的前列。(见附表2)

从昆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看,2005年人均GDP达到78 553元(9 586美元),全国为13 943元,为全国平均人均水平的5.63倍,已经超过第一次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门槛(6 500美元);农业劳动力的就业比例下降到了7.8%,全国为59%;农业增加值为国内生产总值的1.4%,全国为12.4%;城市化水平达到了64%,全国为42.9%。从结构转型看,农业劳动力的比率,已经达到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水平;城市化相当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水平;从国内生产总值结构看,第一产业比率的比例,相当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水平。

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政治文明等方面看,昆山在科技进步投入、高中教育入学率、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养老覆盖率、财政供养比、城镇调查失业率、预期寿命、农村因格尔系数、人均年生活用电、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万元GDP综合能耗等指标,也走在全国的前列。因此,从发展经济学结构转型的角度看,昆山经济发展的总水平,其中的一些重要的指标,我们认为已经达到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31]

3. 昆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实现情况分析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发展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我们的发展是为了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也即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新的一届昆山市委市政府没有就高速发展的成就所满足,他们对照党的十六大以及中央新的发展思路、战略和大政方针找差距,主动创造性地实践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理念。

他们发现,过去虽然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方面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社会发展重视不够,对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有相对投入不足的问题;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在征地补偿、房屋拆迁等方面,有忽视农民和城镇居民利益的现象;在全市经济实力得到增强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提高的速度不如经济增长的速度;在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农村建设被忽视,城乡差距还存在,甚至有拉大的趋势;在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和劳动力为昆山经济发展作贡献的同时,外来工权益的保护,协调原居住昆山人与新昆山人之间的关系,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利用土地资源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土地资源日益稀缺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水质等环境恶化,生态日益脆弱;在大量吸引外资、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二次产业结构、布局、层次等,需要向技术密集、集约和分工布局、高新台阶调整;在外资投入较多,外来资金和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内资投入显得不足,企业结构中,外资和内资的比例需要调整;在充分调动外资、内资和社会劳动者创业、投资、经营和自主就业的积极性的同时,政府的体制、职能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整,以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和市场经济的要求;等等。 正是在认识这些不足和不协调问题的基础上,新一届市委和市政府贯彻中央关于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精神,确定新的思路,拿出新的措施,开创新的局面,实现新的突破。

(1)经济建设快速和健康发展

从经济建设和发展方面看,昆山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发展为民,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并没有导致经济增长的放慢,而是实现了经济更快和更好的发展。

从经济规模、增长速度和人均水平看,200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14亿元,2005年达到73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2.4%;2005年昆山人均GDP78 553元,合9 586美元,高于江苏省24 515元和全国13 943元的水平。从经济和社会结构看,GDP中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8.6%,高于全省92.4%和全国87.6%的水平,也高于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92%的指标;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比率为88.8%,高于全国54.8%的水平,也高于中央党校2020年75%的小康指标;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比率为85.5%,高于全国53%的水平;而人口城市化比率则达到64%,高于全省50.5%和全国42.9%的水平,也高于中央党校2020年56%的小康指标。

昆山在2003年以来的经济发展中,注意调整结构,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促使经济快速和高质量地发展。一是在巩固扩大利用台资的同时,昆山积极拓展外资来源,着力提升欧美日韩投资比重。目前欧美项目超过600个,投资占总量的13%;日韩项目超过500个,投资占总量的15%,并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二是选择进入产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民生用品等主导产业。其中电子信息类企业600多家,总投资超过60亿美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IT产业链,年产笔记本电脑1 500万台、手机、掌上电脑、数码相机、显示器各1 000万台。精密模具、特种汽车及零部件、软件产业等也有了一定的规模。三是在做优做强外向型经济的同时,昆山积极实施民营经济赶超战略,加速民营经济发展。目前,私营企业数量累计超过1.51万家,个体工商户3.36万户,注册资本累计突破220亿元。5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好孩子集团公司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向世界名牌进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好孩子”童车、“AB”内衣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5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3 507家,注册资本68.21亿元。四是着力推动服务业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昆山的服务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2005全市服务业增加值220亿元,增长24.2%。昆山正利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时机,加快实施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大力引进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管理咨询、教育培训、医疗、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更好地支撑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沃尔玛、欧尚、家乐福等国际零售商看好昆山市场潜力,积极进驻。

昆山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一个只拥有常住人口百万人的县级市,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30亿元,以占全国近万分之一的土地、万分之五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千分之四点一的GDP、百分之二的合同外资、百分之一点九的到账外资、百分之二的进出口总额,综合地区经济实力和地区及对外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形成了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2)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主进程健康推进,社会关系更加和谐

从2003年开始,昆山不仅保持经济率先又快又好发展的势头,而且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更加重视科技进步,加快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谐昆山。市民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消除了文盲。正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

科技更加进步。2002年时,昆山作为一个县级市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科研院所相对较少;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经费)占GDP比率仅仅为0.14%。2003年以来,发展了3家江苏省、9家苏州市和10家昆山市认定的科技研发机构,在资金渠道上形成了财政引导,企业为主体,金融和民间资本广泛进入的投入机制。到2005年,R&D经费占GDP比重上升到1.5%。特别是产业结构方面,过去传统的技术含量低的产业比率逐步在下降,产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在提高。科技进步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贡献率,从2002年的47%提高到2005年的52%。

社会各项事业更加发展。2003年以来,政府职能从生产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多渠道利用社会资金,加大了对教育、卫生、文体、公交等与人民生活有关的事业的投入力度。全社会对教育的投入总规模2002年为3.6亿元,2005年增加到8.9亿元,三年翻了一番多;仅就财政支出看,卫生、文体、城市公交等方面的投入,分别从4 983万元、3 315万元和129万元增加到13 497万元、11 026万元和1 270万元,分别翻了一番多、两番多和三番多。教育方面,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34%,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招生比为47∶5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5.89%。文化体育方面,昆山昆剧昆曲、周庄古镇、先贤精神等传统艺术得到挖掘、保护和弘扬;现代化的昆山图书馆2005年建成,藏书量达46万册;2003年以来,全市性的各类文艺活动达200场次;有线电视入户率超过85%,广播电视数字化程度达75%,文化产业2005年实现销售总额90亿人民币;建筑面积达27 800平方米的体育馆在2005年6月落成,并在当年承办了第10届全国体育运动会羽毛球比赛。另外,其他社会事业也快速发展。

民主进程健康推进。昆山从2003年以来,注重推进民主政治,着力建设和谐昆山。从推进民主进程看,根据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2005年昆山城镇和农村社区委员会和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分别为98%和100%。昆山市在推进民主政治的同时,一是调整行政村区域,将全市466个村合并为188个,精简村官千余名,社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二是与富民工程结合起来,将农村中既愿意带领村民致富,有奉献精神,又有一定的组织和经营能力的能人,选为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同时,加大了社会对党和政府机关及公务员的民主监督力度。一是重视人大和政协对政府两院的监督作用,通过审查年度政府、发改委、财政、两院等各项工作报告,人大和政协代表及机关日常调查、问责、建议等,形成制衡机制;二是成立了党风政风监督中心,收集和处理社会各界对党政机关及公务员的各种意见、建议和投诉。三是从民主党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业主、村民等社会各界聘请了18名党政机关工作效能建设特约监督员,赋予他们调查、监督、评议和表决权,形成对党和政府机关的常设监督制度。

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在征地补偿、拆迁安置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方面,昆山将征地、拆迁与合理补偿、给予物业、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很好地解决了发展建设用地拆迁与维护城乡居民利益和富民之间的矛盾。昆山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改造,必然要涉及农民土地的征用和城乡居民房屋的拆迁。昆山市在征地拆迁过程中,一是对于征地,按照政策补足补够;对于一些工业用地,形成土地股份合作组织,或者鼓励村民入股建标准厂房,土地和厂房等收益分红;对于房屋,拆一还一,除了居住外,给居民以物业用于出租和经营;这样使城乡居民有了自己的财产收入。二是鼓励被征地村民积极创业,政府在注册登记、税费减免、小额信贷、场地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帮助。三是促进就业,通过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失地的农民进入工厂,进入第三产业,获得工资性收入。四是对一些困难户,政府实行低保,建构失业保障,并且,全部纳入养老和医疗等社保体系。

从构建和谐社会指标看,昆山除了前述的社会保障覆盖率走在江苏全省和全国的前列外,据苏州市城调队发放的有关社会公众安全感问卷调查,2004和2005年,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分别为92.5%和94.4%。昆山启动实施了文明素质提升工程,以农村居民和外来人员为重点对象,开展文明新市民、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社区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抓好“新昆山人”工作,落实对外来人员的教育、管理和权益维护,进一步营造文明的社会环境。积极打造“平安昆山”,大力推进依法治市,强化治安管理和防范,构建严密的防控体系,努力消除和化解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人民生活安定角度看,昆山与国内其他发达地区一样,外地人口大量涌入,特别是人口的流动率较高,昆山的富裕和中西部有些地方的生活水平差距较大,因此,外来到昆山作案的,没有找到工作的,收入悬殊导致心理不平衡的,犯罪率较高,万人发案率为59.75,从破获的案件比率看,其中流动和外地人口作案率高达92%。但59.75的发案率,比国内其他发达地区,低一半左右。

简言之,昆山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3)以人为本,发展惠及人民群众,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从昆山的发展看,党的十六大以来,昆山市委市政府正确地处理了经济发展与为谁发展的关系,坚持经济发展是为了给人民群众带来利益的宗旨,以人为本,发展为民,发展的成果惠及昆山百余万人民群众,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一些学者曾经对江苏和浙江的经济发展进行过比较,认为,与浙江相比,江苏的经济外向型程度高,政府财力雄厚,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所得实惠较少。2002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对此问题高度关注,认为,一定要落实中央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昆山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央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精神,在发展要亲商的同时,加上发展更要富民的主导思想和具体措施。

三年来,昆山努力促使城乡居民增收,特别是农民增收;推动和实施了富民的创业、物业和就业工程,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和活力;扩大了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伤残保障等社会保障的城乡覆盖率;注意处理好经济建设中与城乡居民征地补偿、拆迁安置等方面的利益关系;并且,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增加教育、卫生、社保、城市公益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投入,使城乡居民得到公共产品的普遍服务。

从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看,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 8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 519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51.1%和36%,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三年。2002年时,农村养老保障只是在4个镇试点,2005年农村养老保障全面覆盖,城乡养老覆盖面达到99.1%,城乡居民未来生活的安全感大大提高。城镇调查失业率进一步从2002年的2.9%,降低为2.22%,低于国际上公认的自然失业率水平,本区内实现了总体上劳动力需求大于劳动力供给的局面。预期寿命达到80.5岁,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将近10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恩格尔系数从2002年的37.8%下降为35.1%,接近中央党校课题组35%的全面小康目标,生活水平和质量在三年中显著提高和改善。人均年生活用电734千瓦时,是目前全国人均生活用电水平的近4倍。

总之,我们认为,2002年后的三年,昆山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了更加富足的生活,是昆山市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和更加富裕的三年,是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实惠的三年。许多指标的完成情况远远高于中央党校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关目标。

(4)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与有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对照,昆山在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修复及保护方面,200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34%,高于全国55.8%的水平;万元GDP综合能耗0.7吨,低于全国目前1.39吨的水平;并且,昆山作为一个平原城市,200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0.3%,超过江苏和全国14.8%和16.55%的水平。昆山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资源的集约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昆山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受到土地等资源的制约。为此,昆山对外商投资提出了“654”的标准,即每亩投资强度昆山出口加工区不低于60万美元,昆山开发区不低于50万美元,配套区不低于40万美元;民资每亩投资不低于250万元的标准,对私营企业总投资500万元以下的项目,不再供地,引导其进入中小企业原创型基地。对经营性用地全部采用挂牌招标拍卖出让方式,既控制土地供应总量,又提高土地收益。

在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和民营经济赶超战略中,按照“三个集中”的原则,昆山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搞好“精细招商”,即在项目选择上重点从四个方面去衡量,一是科技含量,二是投资强度,三是产出水平(包括地均产出GDP、税收、增加当地就业人数和带动百姓致富),四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些政策促使企业厂房多层利用,土地密集型企业受到限制,土地资源得到整合,土地的投入产出比大大提高。

在环境保护方面,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不管金山银山,有污染不能进昆山”,到“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环境保护的理念越来越清晰。昆山全面实施了太湖流域“一控双达标”工程,已经建成运行、建成将运行和在建的污水处理厂有19家,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近65%,今年年底前昆山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将达23万吨,污水处理率在70%以上;积极实施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工程,日处理75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医疗废弃物处理工程也正在积极筹建。同时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饮用水源水质常年保持二类水标准。在1998年成功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基础上,2003年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示范区。

我们在调查时感觉到,昆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总之,用中央党校课题组指标衡量,昆山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的105.55%,全国水平为70.72%,昆山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列。今天,昆山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已经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全面小康社会的生动图画:(1)经济发展一片繁荣。在发展动力上内资外资“双轮驱动,比翼齐飞”;在产业结构上,制造业与服务业并举,产业升级加速推进;在空间布局上,产业布局日趋集中、合理,城市化水平日益提高。(2)社会结构日渐合理。社会中间群体日益扩大,收入分配均衡,基尼系数被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之内。到2005年底,全市人均收入超过8 000元的已占到65%,低于2 000元的仅占1.1%。社会阶层结构的合理演变,为社会稳定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3)经济—社会更趋均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三个文明”协调共进。党群、干群关系,政商、劳资关系和新老市民关系和谐。城乡差别缩小,且已日益实质性地融为一体。民生乐利,科教文卫发达,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平稳安定,刑事案件发案率和群众上访率微不足道。基层民主建设得到加强,城乡居民自治率接近百分之百。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从统计数据上体现出来的成绩,在我们召开的一系列群众座谈会上,都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同。可以说,昆山已经建设成一个不含水分的、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的、老百姓普遍认可的“全面小康”。

(三)昆山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经验

昆山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验是什么?我们在调研中深切感受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率先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就是昆山经验的核心之点。党的十六大以来,他们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地处理了发展过程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创造了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经验。

1. 协调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发展经济,不断增加物质财富,是整个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内容,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我们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主要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不等于发展的全部内容,发展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发展还包含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不能代替社会发展。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关注人们之间财富的分配,利益的协调。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做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昆山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协调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一是强调率先发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昆山喊出了“起步迟,起点高,发展快”的激励口号,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在第一轮经济发展中通过吸引上海城市大工业与当地乡镇工业的横向联合,很快与周边地区的发展拉近了距离。在此基础上,昆山经济发展一发不可收,率先发展外向型经济,在经济国际化的道路上迅跑。把经济开发区建设与推进城市化进程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把昆山建设成了一个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率先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二是支持带头致富。昆山市委、市政府根据各个阶段不同的发展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民营经济的加速发展,昆山有大大小小的“老板”八万多人,形成了很强的致富带动效应。与此同时,各级各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大张旗鼓地宣传富民政策和创业典型,营造富民为先、创业致富的浓厚氛围,极大地调动了昆山人民思富、求富、争富、快富的积极性,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三是鼓励带领群众致富。昆山在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不仅支持带头致富,而且鼓励带头致富的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加快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还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增收。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持续稳定的农民收入的增长,国民经济就缺少内在动力。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经济大潮中,昆山涌现了一批自办实业的农民党员企业家,一些党员业主已被选任为村党支部书记,其覆盖面占昆山行政村总数的36%,成为带领广大农民致富的一支生力军。四是坚持共同富裕。昆山是在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在实现最广大农民利益的基础上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共同富裕的基础上,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005年,昆山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 000元的人数占到66%,全市基尼系数控制在0.305;昆山实施了“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物业”的实现共同富裕的“三有工程”;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拆迁补偿、征地补偿为主体的农村保障体系。实践证明,昆山的小康是一个不含水分、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

2. 协调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加速推进中,让农业兴旺发达起来,让农村繁荣进步起来,让农民文明富裕起来,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昆山坚持以城带乡,把农村发展纳入现代化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全局中,把农村社会管理与城市管理统筹安排,初步展现了城乡共同发展的现代化新农村的美好蓝图。首先,把统筹城乡规划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打破城乡界限,把昆山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实现了城乡规划的全覆盖,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城乡资源。目前,昆山有60%以上人口生活在城镇,90%的工业产值来自各类园区,已建成33个农民集中居住的新型社区,在建40个,初步实现了城乡空间合理布局、资源集约利用。其次,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先导。把高水平规划建设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合理调整乡镇布局的基础上,突出发展重点,彰显个性特色。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污水管网基本覆盖农村区域,推行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绿化,昆山已形成“百里绿廊连城乡”的崭新风貌。第三,在打破城乡壁垒,推进制度创新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在农民身份转换上求突破,昆山在全省率先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区别;二是在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无障碍就业上求突破,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制度;三是在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上求突破,着力打破城乡教育分割体系,初步形成了与城镇规划相适应的教育布局,昆山10个镇100%建成了省教育现代化先进(示范)镇。

3. 协调对外开放与内源发展的关系

只有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才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才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昆山通过协调对外开放与内源发展的关系,坚定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强化外向型经济优势,实现了率先发展。近几年,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平均每年注册外资25亿美元,到账外资12亿美元左右,民资的投入也保持了近100亿元。通过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提高核心产业比重,提高欧美日韩投资比重,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内销型企业比重,推动技术升级和效益提高,提高了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围绕主导产业,调整招商思路,突出招商重点,创新招商举措,充分发挥外资对产业集聚提升的引领作用。2005年,IT制造业产值突破1 000亿元,占江苏电子信息产业的五分之一,其中笔记本电脑产量超1 500万台,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与此同时,昆山把与外资企业的配套协作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关键举措来抓,促使一大批民营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核心生产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外资经济与本地经济的连接问题,促进了外向型经济与内源经济之间的融合,实现了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双赢”。民营配套企业的发展使得昆山民营企业越来越成为产业集群中价值链的重要环节。民营配套企业的发展更使得产业集群植根于当地,实现“外资生根”;同时,通过外向配套,民营企业获得了稳定的市场,获得了外资企业的技术指导,接受了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提高了制造水平,实现了“民企跨越发展”。昆山的经济发展已经由依靠外资带动为主,向内资外资“双轮驱动”转变。

4. 协调与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

维护和实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员工—业主关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对实现公平正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昆山作为一个新兴的工商业城市,集聚了众多中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岗位,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劳动者加入昆山的经济建设中,员工与业主关系总体平稳,实现了和谐发展。但同时由于多种原因,用人单位与员工的劳动争议纠纷也时有发生。针对拖欠职工工资,不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实行最低工资标准,职业伤害和工伤事故,超时加班加点未足额发放加班加点工资和经济补偿等问题,本着“顺民意、解民忧、化民难”的原则,昆山强化政府宏观管理职能,完善三方协调机制,探索组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常设机构,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性、群体性的劳动争议等事件。劳动保障部门严格履行监督检查职能,积极开展行政执法监察工作,能够及时纠正和处理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市总工会以最大限度维护职工权益为已任,强化维权建设,切实发挥了工会在构建和谐员工与业主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了员工与业主双方的法律意识;开展法律援助,引导劳动者依法解决劳动争议。通过昆山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出台了一整套保障企业与职工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建立了和谐的员工与业主关系,保障和维护了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5. 协调老昆山人与新昆山人的关系

据最新数字统计,在全国各大中小城镇从事各种务工进城的农民工已达2.1亿之多,农民工这一如此巨大规模的特殊社会群体,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产生巨大的冲击,必然导致相应的社会后果和政治后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由此可见,关注和善待农民工,协调城市居民与外来民工的关系,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关注和善待进城的农民工,就是关注中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和未来。

昆山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外来人口已经超过本地户籍人口。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极易引发各种矛盾冲突,这对昆山的社会管理是一个挑战。面对这一挑战,昆山市委、市政府倡导“哪里有尊严,哪里就是故乡;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强调对待新昆山人要有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怀,对新老昆山人要不分内外、一视同仁。专门建立了“新昆山人”工作委员会,设立“新昆山人”服务中心,对他们在政治上关心,政策上支持,生活上帮助,不断落实“新昆山人”的市民待遇,切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对所有外来打工者的就业、社会保障同等对待,保障最低工资水平,享受医疗和养老保险,设法解决子女入学问题。昆山现建有11所民工子弟学校,同时指定28所公办学校招收民工子弟,解决了近3万名外来儿童的就学问题。集中建设外来人员公寓,以优惠的价格提供给打工者,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今天,新老昆山人“共处一地、共保安宁、共创繁荣、共树新风”,形成了昆山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

6. 协调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一方面,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土地流转和耕地减少很难避免;另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必须严格保护耕地,非占不可的要让农民从土地产权流转和用途变更中得到合理补偿。目前,大量失地农民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协调农民土地流转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防止大量失地农民沦为游离于正常社会生存状态之外的无业流民,避免或者减轻大规模社会变迁可能发生的混乱和震荡,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昆山用地也越来越紧张。为了解决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矛盾,昆山市委、市政府按照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对工业化和城市化需要的征地用地进行了宏观管理和有效控制。一是由粗放开发向集约用地转变。昆山从提高投资强度、加快开放进度、控制配套用地限度、增加厂房高度等入手,多管齐下,大力提高了集约用地水平。按不同区域明确每亩地投入的“门槛”:外资项目分别不低于60万、50万和40万美元,民资项目不低于250万元,总投资500万元以下的民资项目一般引导进入原创型民营企业基地。同时,大力推进园区载体建设,初步形成以开发区为龙头、各类特色功能园区为依托的集约发展格局。二是由分散建设向集聚发展转变。坚持规划先行,在江苏率先实现城乡规划的全覆盖;坚持城市功能建设先行,有效发挥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坚持基础设施先行,为吸聚更多的先进生产要素创造条件。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要求,初步实现了城乡空间合理布局、资源开发集约利用。三是合理补偿失地农民。为了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昆山实行了征(使)用土地补偿的“年薪制”,使失地农民的生活得到长期保障,仅此一项昆山22万失地农民每年得到市镇两级财政的补偿达5亿元以上;实行“拆一还一”、货币补偿政策,每户农民动迁后可得到2—3套商品房,切实保障失地农民不失利、不失业、不失居;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拆迁补偿、征地补偿为主体的农村保障体系;发展合作经济,建设物业载体,发展“房东经济”,鼓励农民投资创业,兴办实业,不断提高农民的投资性、资产性、经营性收入。目前昆山农民收入的40%来自投资和经营。

7. 协调民营经济与股份合作经济发展的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鼓励创业致富,必须毫不动摇地支持、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从对人民福利角度来看,发展民营企业能让人民更快、更直接地感受到福利的提高,感受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具体实施。然而,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同时,我们决不能忽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产生的新型股份合作经济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对策思路,就是要提高广大农民尤其是失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合作经济,引导他们走上致富之路。民营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新型股份合作经济是昆山坚持把富民优先作为第一导向,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坚持内外并举,把外向配套作为外企生根、民企升级的关键,促进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相互融合的同时,通过创办原创型企业基地措施扶持民营企业的加速发展。民营企业的发展坚持以原创型企业为主,以服务业项目为主,以引进外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规模型企业为主。至2005年底,昆山私营企业累计达1.51万家,个体工商户3.36万户,注册民资共计224亿元,解决了昆山一半以上的本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与此同时,昆山还统一规划建造富民小区,组建富民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引导农民投资入股,增加农民的资本性收入。截止到2005年6月,昆山累计组建富民合作社123家,社区股份合作社14家,土地股份合作社5家,三大合作组织入社农户达13 610户,占昆山农户的10%以上,农民投资入股1.14亿元,户均年获红利都在股金的10%以上。近年来,三大合作组织已成为昆山农村经济建设,农民致富增收的一大亮点。

8. 协调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

经济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昆山在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上,已经由注重经济增长向三个文明和社会建设协调共进转变,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昆山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积极主动地解决好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改制中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变上访为下访,化被动为主动,在联系群众中改善党群、干群关系,营造党群、干群同心合力的良好氛围。大力开展效能效率建设,把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作为党政机关思想作风建设的永恒主题,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服务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有效,不仅树起了“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形象,更有“亲民、安民、富民”的发展导向。围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主要指标在江苏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适应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加大引进人才力度,不断强化“产业聚人”特色,加快了人才国际化进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了公共卫生管理水平;注重挖掘和弘扬以昆曲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周庄为代表的水乡文化等特色文化,融海派文化与吴文化为一体,不断丰富了昆山文化的内涵,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目前,昆山干群关系密切,劳资关系比较融洽,新老昆山人相互融合,基层民主建设得到加强,社会平稳安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9. 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生态环境需求是现代人类的最基本的需求,它是随着现代生产力一起发展起来的,并不纯粹是自然需求,而是随着现代经济社会进步而变化的自然需求,其本质上是一种社会需求,是对现代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系统完善的优美环境的一种依赖和渴求。人类全面的生态环境需求是与可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生态文明理念已经开始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坚持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两翼齐飞”也成为新的科学发展理念。

昆山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理念,规划产业发展,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降低了资源能源消耗,减少了环境污染。以创建全国生态城市为契机,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城乡统筹,市镇联动,改善了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已经建成和在建污水处理厂18家,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大力打造“绿色昆山”,近三年共投入10多亿元,规划建设大型生态公园和公路、河流“绿色走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3.58平方米。在寸土寸金的情况下,规划建设占地达3 150亩的城市生态森林公园,发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满足了人们的生态环境需求。如今,昆山已构成为一幅“人在绿中,绿在城中,城在画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图画。

10. 协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可以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直接跨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进而向全面实现现代化迈进。昆山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标志着昆山已经进入了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新阶段。为协调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进入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衔接,昆山正以冷静、务实、科学的态度全面审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既要进一步巩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取得的成果,又要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目标前进。在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前进的进程中,要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富裕程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在产业发展中的比重;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提高包括新移民的涌入带来的各种挑战的应对能力。要加快经济发展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迈进;居民消费结构由小康型向发展型转化升级;开放型经济由“外向带动”向经济国际化转变;加快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和民主化的进程;加快实现人的现代化。“十一五”期间,更是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制定行动计划,取得新的成就,力争在进入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开好头,起好步,实现又快又好的新发展。

当然,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昆山也面临着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导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例如:土地对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银行存贷比过低引起的企业资金紧缺问题,以及因人口接近承载极限导致的城市功能建设和管理压力的加大。但这些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都应当、而且一定能通过发展——通过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来解决。

(四)党委和政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昆山党委和政府扮演什么角色?他们是“全面小康”的设计者,是富民目标的实施者,是各种利益的仲裁者,是人民群众的服务者。他们脚踏实地、开拓创新、思维开阔、勇于负责,是得到老百姓信任和认可的党委和政府。昆山的实践证明,党委和政府率先垂范,不断创新思路,提高执政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1. 设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的过程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社会和经济发展全局。这标志着我国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即从单一强调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到关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转变。这是一个伟大的梦想,是充满激情的梦想。对于政治家来说,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以人为本的社会协调发展的梦想,转变成可以触摸、可以操作、可以衡量的“现实”。

江苏省委和政府率先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设计。设计指标不仅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也需要科学精神。如何设计小康指标?依据什么设计指标体系,使得指标具有说服力和可行性,同时又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引导性。江苏省委和政府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分析省情,以昆山为母本。第二,参照国外发展指标。研究了64个中等收入的国家社会指标,研究人均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关系。第三,老百姓认可,在省委和省政府看来,全面小康的核心是要让老百姓得实惠,所以民众认可是小康指标才有意义。

小康指标体系在政府专家的反复探讨和论证中,在官员与群众的交流中形成了,它囊括了四个方面:第一,经济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稳步持续的经济增长,是全面小康的物质基础。这里不仅有人均GDP,而且包含产业结构发展指标,还有不得高于5%的失业率最高限,在这里控制失业成为政府的责任之一。第二,生活水平,是衡量民众是否从发展受益的重要指标,是富民的具体体现,是老百姓是否得到实惠的具体量化。指标的确定有利于测量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但是它的致命问题是容易以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而忽视了不同阶层和城乡的收入差距。为了避免平均数掩盖大多数,指标收入一栏分为城市居民不得低于16 000元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不低于8 000元,以及规定了达到平均数的总人数。目的是促成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形转向橄榄形,逐渐形成一个中等收入的阶层。第三,社会发展,这里规定了教育科技、卫生健康、社会保障、治安满意率、居民自治率等项指标,除了农村医疗保险一项达标率为85%,其他达标率均为90%。其目的在于,如何通过社会财富的第二次调剂,保证每个人获得能力提升的均等机会,获得生存、健康、教育的基本权利。第四,生态环境,这是保障社会成员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里设置了三项指标:城市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和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以期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一个适于人类居住的环境。

这是一个颇有压力的指标体系,农民收入人均8 000元,许多干部哇哇叫:太高了,实现的了吗?即便是作为母本的昆山,2003年参照这一全面小康的目标,也有相当的差距。当时昆山总体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是:经济发展是长项,在经济发展的指标上不仅达标,而且远远超标,显示出经济上的实力;生活水平上是短项,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比起达标值整整少了3 000元,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少了1 000多元,而且科技投入在GDP中的比值比起标准值整整低了一半。社会发展中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社会治安是长项,几乎所有的指标都高于标准值,居民自治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达到100%;而生态环境是短项,对于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奇缺的昆山来说,要达到规定的城市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简直可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昆山市委和政府决不回避昆山发展中的问题,重新调整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思路。昆山市委书记曹新平指出:前些年昆山的GDP和财政收入年增长率达到了四五十个百分点,而农民收入增长始终在5—7个百分点上徘徊。小康昆山最引为自豪的财富不是仅仅达到了GDP和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就意味着进入了全面小康,而是富民的指标要上去,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的口袋要富起来。昆山市市长张国华说:百姓不富,农民不富,我们的GDP数字再高也没有意义。昆山党委和政府开始根据江苏省全面小康的指标,达成共识:小康社会必须是一个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小康社会。富民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指标,而且,在实践中它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和丰富,首先是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口袋富,进而拓展到城市和农村居民脑袋富。

2. 从追求增长到科学发展

富民目标确定以后,昆山市委和政府立即着手从科学发展的思路上设计大政方针,将经济发展、就业方式和社会保障统筹起来,打通了政府各个部门的横向联系,打通了城市与农村的二元分割,形成立体思维和多方位思维,开拓性地多纬度地实施致富工程,同时将农民致富作为致富工程的重中之重。

首先,市政府调整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战略,通过扩大就业岗位提高收入水平。昆山党委和政府认识到:富民离不开就业,就业岗位的开发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提高就业率紧紧依靠劳动保障部门是不够的,还要从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进行整合。在传统上,昆山的主导产业是外向型经济,对于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市统计局有这样一组数据:全市60%的财政收入、70%的GDP、80%的工业总量和90%的外贸进出口都来自开放型经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一半源自外资。特别是2005年9月开始,日均外贸进出口额超过了一亿美元。但是,对于劳动力的吸纳程度有限,对于富民拉力不足。要富民就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有两大特点,一是致富,二是就业。昆山党委和政府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平均每家私营企业三个股东计算,昆山七八万个大大小小的老板,形成了很强的致富带动效应,创造出全市50%以上的本地劳动力就业岗位。有了就业岗位就可以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于是,大力扶植和发展民营经济,采取双轮驱动的战略成为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一方面,坚持外向带动战略,一方面着力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先后规划建设8个原创型民营企业基地。由于政策的扶持,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平均每天诞生10家民营企业。目前,全市私营企业1.5万多家,个体工商户3万多家,解决了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发展民营经济成为昆山富民的一条重要路径。

再者,市政府创新性地诠释“就业”概念,扩大就业渠道,实施“三有工程”。昆山党委政府认为:富民离不开就业,但是就业并不仅仅等同于“打工经济”,还可以是创业型的“老板经济”,也可以是物业型的“房东经济”。农民就业可以多种身份集于一身,不仅要政府帮助致富,更要自主创业致富,还可以发展物业,增加投资性、资产性、经营性收入。于是,开始在全市广泛实施“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物业”的三有工程,为了家家有物业,增加农民的收入,组建了社区股份、土地股份和富民三大合作社,利用农民房间面积宽敞的优势,建设物业载体,发展“房东经济”,农民不仅仅是打工者,还可以是投资者,也可以成为经营者。就业概念的拓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目前农民收入的40%来自投资和经营。

此外,构筑五道保障,建立融社会安全网与固定资产补偿相结合的双层保险。昆山党委和政府还认识到:富民仅仅依靠就业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社会保障安全网,社会保障不仅城市要建,农村也要建。切忌将农村与城市割裂开来,不自觉地扩大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而是作为整体来通盘考虑,而且要强化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从2003年以来,市财政每年拿出近6亿元,用于建立健全以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拆迁补偿、征地补偿为主体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昆山近10万农村老人不用缴一分钱,就可以无条件享受基本养老保险,每人每月领取100—130元。昆山农民每年交纳50元,就可以像城市职工一样“刷卡”看病。昆山政府将农民动迁视同城市动迁,实行“拆一还一”的动迁政策,每户农民动迁后可得到2—3套商品房,从事“房东经济”。2005年,昆山针对失地农民实行一大举措,将1.6万名大龄农民由农保转为城保,每月可拿到五百元以上养老金。

为了促进科学发展,从2005年开始,昆山政府对乡镇社会经济发展考核指标进行了重大调整。新的考核体系缩减了经济增长的指标,强化了富民、社会事业投入、社会治安满意率等方面的考核。其中,生态环境建设、社会公共事业投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万人刑事发案率、万人非正常死亡率、万人上访率被列入新的考核指标。通过这一新的考核指标,引导干部强化效益意识和质量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将社会发展从经济增长纳入科学发展轨道。

3. 扮演好政府角色,构建和谐社会

各级党委和政府通常要应对各种复杂的利益群体和社会矛盾,比如员工与业主的矛盾,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矛盾,干群矛盾,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等。昆山党委和政府也不例外,昆山是座新兴的工业化城市,昆山的企业老板成几何数字上升,员工与业主的矛盾频频出现,老板拖欠工人工资几乎成为维护劳工权利的难点。此外,近年昆山的外来人口爆炸式地增长,2000年是13万,2001年为20万,2002年37万,2004年62万,2005年69万,而本地人口只有65万,成为地地道道的移民城市,给城市供电、供水和住房、治安带来一系列压力。更何况,昆山只有927平方公里的面积,而常住人口高达百万,人与土地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创建和谐昆山,政府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就成为能否协调各种不同利益群体的关键。

昆山党委和政府善于反思政府角色,调整政府定位。昆山市委书记曹新平讲过这样一段话:“在富人和穷人出现矛盾的时候,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偏向于富人;在外来人和本地人出现矛盾的时候,我们会有意无意地偏向于本地人;当干部与群众出现矛盾的时候,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偏向于干部。”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政府的定位和角色。政府的定位和角色并不是基于它的口号和宣言,而是基于它的行为和裁决。政府的定位和角色一旦只代表富人、代表干部、代表本地人,就会有意无意地损害穷人、群众和外地人的利益,就不能成为全民政府,非但不能协调各种不同群体利益,反而会使复杂的群体利益更加冲突。要构建和谐社会,首要问题是扮演好政府角色,超越于各种利益群体之外,成为不同利益冲突的仲裁者和协调者,使不同利益群体的合法权利得到维护,使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受到限制。

昆山市委和市政府依法行政,妥善协调员工与业主、商与民关系。他们认为:要建立和谐昆山,不仅要亲商还要爱民。对于企业一方,强调“亲商、安商、富商”,政府要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多种形式的服务,如契约式服务、宾馆式服务以及个性化处理的服务模式,同时,履行管理职能,对所有企业明确提出20字的要求:“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善待员工,安全生产,保护环境”,将“游戏规则(+)亲商服务”有机结合。对于劳工一方,强调“爱民、安民、富民”。发挥工会职能作用,政府明确规定:凡是出现工人人身安全受到侵犯、企业没有按照规定为职工交纳各项保险等问题时,工会组织可以自行维权。2003年昆山出台了《建筑工人工资支付担保试行办法》,此后2004年又出台《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等6个文件,将欠薪由事后追讨变成事先担保。昆山建筑工工资拖欠数量大幅下降。近几年,全市每年开工建筑面积超1 000万平方米,而动用工资保证制度的只有三四起。基本解决了拖欠工人工资的老大难问题。

昆山党委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妥善解决了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关系。与很多城市不同,昆山政府决不歧视和排斥外地人,更不会将他们视为社会治安的干扰者,社会犯罪的制造者,而是称为“新昆山人”,昆山政府红头文件赋予新昆山人的定义是:所有参与昆山现代化建设的、有相对固定合法职业和住所的非昆山市户籍的外来人员及其子女。昆山政府更多承认昆山人对于昆山发展所作的贡献,要求昆山干部要有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怀,倡导对新老昆山人要不分内外,一视同仁。在就业、社会保障、司法援助和子女入学等方面,不能搞地区性歧视。新老昆山人彼此融洽和谐相处,社会治安良好,老百姓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连年上升,2003年为92%,2004年为92.5%,2005年为94.4%。

4. 政府的职能转变与效能革命

无论是设计全面小康的指标,还是双轮驱动实施富民工程;无论是吸引外资,还是协调各个群体利益关系,都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需要政府廉洁高效,需要政府转变职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服务型政府。打铁先得本身硬,服务型政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2003年以来,几乎与富民工程同步,昆山市委和市政府开始了扎实深入的机关效能革命,而且这一机关效能建设是通过绩效考评机制加以体现的。

无论是廉洁高效,还是绩效考核,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这些说法并不陌生,但常常是所有的程序都走了,而廉洁高效依然是纸上谈兵。而昆山机关的效能革命成效相当明显,得到各个方面的好评。昆山的效能革命究竟是怎样开展的?怎样促进政府变成真正的服务型政府,使廉洁高效变成政府的工作方式?

第一,以制度建设为龙头,大力开展效能建设工作。2003年以来,昆山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关于在全市行政机关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工作意见》、《关于进一步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通知》、《关于行政机关实行“首问负责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的若干规定》等15项效能建设工作制度,针对行政工作中的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的工作作风,建立了一系列明确具体的制度。比如,首受(问)负责制,即第一个接受事宜询问的行政人员,要对接办事宜负责到底,如果不属于自己职责范畴,也要负责与相关部门联络,而不能推托。又如,重要岗位“AB角”,负责签字和决策的重要岗位不能空缺,如果A角不在岗位,要有B角替补。还有“告知承诺制”、“限时结办制”,要向服务对象告知工作办理的时限,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规定相当明确,责任具体到位。

第二,以绩效考评为抓手,推动效能建设要求落实到位。昆山绩效考评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注重考核指标的有效性、合理性。如果一套考核指标出台之后,使得优秀干部不能有所作为、不敢有所作为,或者认真负责依法行政的干部考核分数低,而行政不作为的干部考核分数高,就意味着考核指标不合理。合理的考核指标应当限制行政不作为和行政滥作为,而鼓励依法行政、敢于负责的干部。所以,修订考核细则,使考核工作更科学、考评结果更能准确反映效能建设的现状。其二,采取多种方式抓落实,接受群众投诉,由相关的社会各界代表对机关效能进行民主测评。

第三,实施考评结果“三挂钩”。绩效考评的结果与各部门和部门主要领导的评先评优挂钩、与各部门主要领导的使用挂钩、与各单位工作人员的年终奖金挂钩。效能评估结果由市委市政府发文公布,对于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部门领导实行诫勉谈话以至末位淘汰。此外,昆山市委市政府实施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责任追究制,对于办理行政审批、登记事项、实施征收管理、行政检查、行政处罚和行政管理等公务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以权谋私、乱罚款、乱收费等65种行政乱作为或不作为作出判定,制定了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和诫勉谈话等14种责任追究形式。

效能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对机关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苏州统计局“城调队”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昆山市综合满意率为97.1%,2004年达到98.8%,2005年提升到99.3%。一个勇于承担责任、接受社会监督的、服务型的政府正在昆山形成,服务已经成为昆山政府的最大品牌。

昆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证明,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代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昆山的发展来看,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要求市县领导在区域发展中要以人为本,坚持区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兼顾,促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对市县领导提出了总的工作要求。正确的政绩观是科学发展观在市县领导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在实际工作中所体现出的行为动机。

总之,执政为民,立党为公,形成一个公共服务型的市委和市政府,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昆山发展的实践也说明,科学发展观要有科学的政绩观来落实,科学的政绩观,就是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提高领导水平,脚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科学的政绩观,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人民在发展中得没得到实惠,他们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是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也是我们衡量干部的最终标准。

附表1

昆山与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完成表

img16

续 表

img17

续 表

img18

*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

附表2

2005年昆山市和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情况表

img19

续 表

img20

*全国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为2004年普查数据;全国预期寿命和人均年生活用电量为2004年统计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