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的不断增长

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的不断增长

时间:2022-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典作家们十分重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展起来的社会化管理机构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这些新因素并非与社会主义背道而驰,而是意味着当代资本主义在向着社会主义的大方向演进,社会主义代替资

三、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的不断增长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的重要结论。列宁也曾明确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完备的物资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入口”,“社会主义无非是从国家资本主义垄断向前迈进的第一步。换句话说,社会主义无非是变得有利于全体人民的国家资本主义垄断而已。”“社会主义现在已经在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切窗口中出现,在这个最新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每前进一步的重大措施中,社会主义都直接而实际地显现出来了。”[2]时过100多年,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的预言是否正确?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是什么关系?可以肯定地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预言没有过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孕育着新的社会主义的因素,使人类社会的未来更加趋近社会主义。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也认为,在资本主义体制范围内的逐步社会主义化,不仅是可能的,甚至明显是可以指望的事情。

首先,从生产力方面来看,新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不能在“空地上”被创造出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而这种“无产阶级解放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自发地产生的”[3]。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核心的社会化大生产是当代资本主义的新成就,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当代资本主义促进了各种高科技的研发和实际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拓展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空间。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庞大的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而且为更高级的社会主义自主劳动和对整个社会的计划调节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为人类最终解放为自由的人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不仅使人类得以利用核能,而且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得到了有效开发利用;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使各种给定性能的人工合成材料得以问世;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使人类能够认识和利用外层空间,而且开辟了宇航和全球卫星通信时代,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把消灭三大差别作为人的全面解放的一个途径的话,那么,资本主义社会中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则使三大差别的消灭有了现实的可能。因为在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现代化,农业与工业只存在形式上的差别,以农业为依托的乡村也步入了现代化和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趋势日渐明显,这样,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和生活水平同城市居民都不再有大的差别;随着电子计算机、数控机床和自动化技术的日益完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正在日趋缩小。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表明,三大差别的消失已初露端倪。

其次,从社会生产关系来看,资本和管理日趋社会化,从而为社会主义的建立创造了社会基础。马克思曾经指出:“在股份公司内,职能已经同资本的所有权相分离,因而劳动也已经完全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资本主义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需的过渡点,不过这种财产不再是各个相互分离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4]马克思主义认为,这种股份制度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私人产业的扬弃;它越是扩大,越是侵入新的产业,就越会消灭私人产业。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股份制度已经形成两大显著特征:一是产权社会化,即股东由少数人发展到多数人;二是产权实体的泛化,即入股资产不是像在传统的股份那里只有资金或实物资本,而是扩大到无形的资本,如劳动、科学技术、管理、人才、知识等等。诚然,知识价值也有二重性,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也无法改变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但它毕竟打破了实物资本的一元垄断地位,人终于从某种意义上摆脱了物的纠缠。如果说股份公司是资本社会化的第一步,那么,现代股份制度,尤其是当代西方的泛股制更使资本社会化程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达到了最高限度,也就是说,生产力的社会化要求资本的社会化,到此已经再也没有发展和回旋的余地了。资本再进一步的社会化,就只能是对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彻底否定,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后终结。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使资本高度社会化,而且使得社会化的管理机构日益发展和完善。经典作家们十分重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展起来的社会化管理机构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主义“银行制度造成了社会范围内的公共簿记和生产资料的公共的分配形式,但只是形式而已”。列宁也曾指出,像在邮政这类国家垄断的资本主义组织形式中,“社会性的管理机构在这里已经准备好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进步的基础上,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化管理机构和组织形式,更充分更广泛地发展起来了。除了像银行、邮政、运输等这类全国规模的管理机构大大向前发展以外,在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等各个部门中,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里,各种现代化的社会管理机构和组织形式大量涌现。例如,在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社会化的基础上,由垄断组织建立和控制的农工商联合企业,就是组织和管理现代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在流通领域中,战后资本主义国内商业发展的趋势是集中化、大型化和垄断化,并且逐步形成一个庞大的、灵活的、便利的商业网,日益广泛地控制着社会产品的流通与分配。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超级市场”的兴起及其在消费品分配中的作用日见重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种管理社会化的日益发展和完善,无疑为新社会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良好的社会化管理基础。

此外,在资本主义的母体内出现的社会主义的新因素还有: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改善了工人及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和处境,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锻炼了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社会公共道德和价值观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等。这些新因素并非与社会主义背道而驰,而是意味着当代资本主义在向着社会主义的大方向演进,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现实可能性在逐步增加。正如列宁当年所说的,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使人类异常迅速地接近了社会主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