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研究,首先并着力于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而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分析则是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起点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虽然商品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但是,商品经济并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所专有。资本主义经济是充分发展了的商品经济,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

5.3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研究,首先并着力于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而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分析则是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起点的。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从而揭开了被种种社会表象和层层世俗观念尘雾掩盖着的最复杂最隐蔽的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真相,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度。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和一般基础。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社会分工的存在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有了社会分工才有进行交换的必要。恩格斯指出:“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11]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产生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占有,私有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彼此发生经济联系和相互交换产品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劳动产品便必然采取商品的形式,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便必然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过程,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虽然商品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但是,商品经济并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所专有。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即通常所说的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和主要手段,它是一切商品生产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客观必需的资源配置方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财富表现为一种惊人的、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它的元素形式。因此,剖析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就自然成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出发点。

2.劳动价值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是充分发展了的商品经济,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因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剖析就从商品入手,并由此阐明了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首先,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是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对象,它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因而在任何社会,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12]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它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体自身的性质,即商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决定的。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自然属性,因而其使用价值也不相同。例如,粮食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每一种商品都有多种多样的属性,因而它的使用价值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同一商品的多种属性,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往往是随着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被发现和利用的。

商品不仅有用,具有使用价值,而且还能用来交换,具有交换价值。如:1把斧子交换10公斤大米,10公斤大米就是1把斧子的交换价值。可见,交换价值就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然而,交换价值并非商品的内在本质因素,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现象形态。我们知道,斧子和大米是两种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异质物品,它们为何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呢?这表明在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

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就只剩下一种属性,即它们都是劳动产品,在它们的生产上都耗费了一定的人类劳动。这里所说的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因而它们可以相互比较。

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其一,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其二,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所共有的属性,是一个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其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其次,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要生产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就要进行不同的特定种类的劳动。这些劳动都是在特定的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的目的、工具、对象、方法和结果都是不同的。这种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就称为具体劳动。具体劳动的多样性,决定着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各式各样的具体劳动,分门别类,形成社会分工。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就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质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因此,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尽管具体劳动千差万别,但如果把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掉,就可以发现,无论劳动的具体形式如何不同,但它们都是人们脑力和体力的支出,因而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不同于一般人类劳动,它是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历史范畴,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通过商品交换而相互交换自己劳动的社会关系。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重大理论创造,他第一次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说明正是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从而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个方面。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价值的量的规定则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3]这里的“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劳动力的正常性质,即“劳动力在它被使用的专业中,必须具有在该专业占统治地位的平均的熟练程度、技巧和速度。……这种劳动力必须以通常的平均的紧张程度,以社会上通常的强度来耗费”[14]。它意味着形成价值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条件都必须具有正常的性质。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商品的价值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用单位产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的生产效率,因此,无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形成的价值量是不变的。但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会随着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部门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越多,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相反,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因此,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部门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也就是说,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在相同的劳动时间里,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复杂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不是商品生产者自觉计算出来的,而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的。

(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其中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它对商品生产起着决定作用;而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则是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商品交换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和价值实现的规律的统一。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私人劳动产品的偶然的不断变动的交换比例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因此,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是一个隐藏在商品相对价值的表面运动后面的秘密。”[15]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一现象,是价值规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无论商品的市场价格怎样变动,它都必须以价值为基础,各种商品之间的比价与它们的价值比例总是一致的;商品的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会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但价格的波动也会反过来调节供求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价格与其价值的背离;就短期来看,市场价格与其价值不一致,但从长期来看,商品的市场价格上涨下落可以互相抵消,因而长期的平均价格和其价值是一致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地,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16]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首先,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不论社会制度如何,为了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都应该遵循一定的比例,否则就会造成某些部门发展过快,浪费社会资源,或某些部门发展过慢,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和消费的需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的客观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实现的。

其次,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那些劳动生产率较高、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生产者,就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只能获得较少的收入,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较多的利益,并在竞争中获胜,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最后,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由于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同,生产中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样。那些生产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少,仍按照较高的社会价值出卖,因而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相反,那些生产条件差、技术水平低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种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大,但还要按照社会价值出卖,所以不仅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本或破产。这样,就调节了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生产者往往会限制技术的扩散,严守经营秘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和生产经营的普遍改善,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4)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马克思从简单价值形式出发,经过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到达货币形式,一方面进一步揭示了价值的本质,说明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商品的一种社会属性;另一方面,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和历史性,指出货币和商品生产是紧密联系的。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历史上看,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是其完成形态。“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17]

货币形式的出现克服了一般价值形式的缺陷,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随着货币的产生,物与物之间直接的商品交换也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整个商品世界就分化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一极是货币,它只代表商品的价值,这样就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一切商品只要转换成货币,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能得到解决,从而使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所以,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所以,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18]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本质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的职能是它的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具有五种基本的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它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率。商品价格的基础有两个:一是商品自身的价值,商品价格与其价值成正比;二是货币的价值,商品价格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

货币流通规律就是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其具体内容是: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实现商品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而待实现商品量与商品价格水平的乘积,构成了商品价格总额。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作为价值或货币的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限于其所代表的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必然会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形成通货膨胀

(5)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私人劳动。社会分工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劳动,但是,它们同时存在于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中,而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劳动的私人性质,劳动的社会性质是被隐藏着的,由此,二者发生了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商品经济的交换本质正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每个生产者的劳动本身是私人劳动,而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就必须用自己的产品去同别人的产品相交换。在这里,交换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唯一途径。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总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不能直接进行量的比较的,只有将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如果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接受,则这种私人劳动就会被承认并转化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就会被社会所承认,因而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的售卖过程,是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进行得是否顺利,决定着生产者的经济利益甚至命运。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只有卖出去,其耗费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生产者才能生存和进行再生产。如果商品卖不出去,他的劳动耗费得不到补偿,再生产就难以进行。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6)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首先,从理论上讲,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外,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因此,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其次,从实践上讲,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包含的关于价值的本质和价值量的规定的理论;关于价值形式的变化和货币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价值规律的理论等等,都是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最一般规律的揭示。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中所揭示的关于商品经济和商品交换的一般理论,对于我国深化经济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3.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入手,通过对剩余价值生产、实现、分配的剖析,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所以,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必须从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人手。

在资本总公式(货币-商品-增大的货币,G-W-G′,其中G′=G+ΔG,ΔG表示原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即剩余价值)中,剩余价值表现为流通的结果。但是,剩余价值是不可能在流通中产生的。在流通领域,无论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那么,剩余价值离开流通过程能不能产生呢?也不能。如果离开流通过程,即货币所有者把货币贮藏起来,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发生联系,价值和剩余价值既无从产生,也无法实现。由此可见,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它必须以流通过程为媒介。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根据上述条件,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货币所有者就必须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它的使用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把劳动与劳动力区分开来,是理解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的关键,这是马克思的重大理论贡献。

劳动力在任何社会都是生产的基本要素,但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它才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可以自由地支配属于自己的劳动力;第二,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而不得不以出卖劳动力为生。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而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的关系。马克思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19]

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20]它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由于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自然条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也是有区别的,所以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其特殊性。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被消费的过程中逐渐消失掉,价值也随之消失,或者转移到其他商品中去。劳动力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部分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劳动力商品具有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价值的特点,正因为如此,资本家才购买劳动力进行资本主义生产。

可见,正是由于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才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剥削方式,因而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2)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该部分主要阐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主要由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实现理论和剩余价值分配理论三部分组成。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21]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相适应,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过程。由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要素都被资本家所占有,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个一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马克思指出:“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22]显然,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了补偿劳动力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剩余价值,是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的关键。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实际分为两部分,即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与此相适应,工人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工人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就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因此,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的源泉就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生产剩余价值,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诀。

2)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如货币、机器、厂房、原料、商品等。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23]。“这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24]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25]

可见,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种占有雇佣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的社会权力,体现了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无论是货币,还是厂房、机器等生产资料,其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被用来充当剥削工人的手段时,它们才成为资本。因此,资本是个历史范畴。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第二,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三,这种划分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对剩余价值分配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前提。

既然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带来的,而仅仅是可变资本带来的,因此,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可以拿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而不应该把它去同全部资本相比。用公式表示:

m′=m/v

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由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是用来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价值的,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是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概念。这两个公式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示同一个关系。前一个公式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后一个公式则是以活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3)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叫做绝对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就越高。为了让工人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除了用延长劳动时间的方法以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迫使工人更加紧张地劳动,让他们在同样长的劳动时间内比以前消耗更多的脑力和体力,这和延长工作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由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同样是绝对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由于生产技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资本主义增加生产主要靠增加劳动量来实现,因此延长工作日就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资本家凭借经济关系的强制力和国家法律的支持来延长工作日。在英国,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上半叶,资本家依然强迫工人每日劳动12、14、16小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中由于过度延长劳动时间给工人阶级带来的损害作出这样的抨击:“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吮吸——通过延长工作日,不仅使人的劳动力由于被夺去了道德上和身体上正常的发展和活动的条件而处于萎缩状态,而且使劳动力本身未老先衰和过早死亡。它靠缩短工人的寿命,在一定期限内延长工人的生产时间。”[26]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通过这种方法生产的剩余价值,就叫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延长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受到工作日时间长度的限制,也容易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为了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剥削程度,资本家在调整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上下工夫,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相对剩余价值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因此,个别资本家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并不能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也不能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那么,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什么呢?其目的在于要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按社会价值出卖,所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我们知道,商品的社会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如果某个资本家率先采用新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商品是按社会价值出卖的,由此,这个资本家便可以单独获得一个更大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竞争的普遍性,所以,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随着竞争的加剧、劳动生产率差距的消失,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消失了。但是,单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因此,相对剩余价值就是在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形成的。

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家获得的巨额利润,仍然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这是因为:第一,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在它们参加产品的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第二,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劳动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总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它的普遍采用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资本家阶级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4)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资本家瓜分到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做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的统一。因此,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其实质而言,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但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其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资本主义再生产中激烈竞争的外部压力,迫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剩余价值本来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并为资本家所无偿占有的那部分新价值,现在,资本家又用从工人那里剥削来的钱,再来购买工人的劳动力,进行更大规模的生产,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显然,这些因素都是加强和扩大对工人剥削的因素。因此,资本积累就是依靠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实现的,没有剩余价值,就不可能有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必然导致两极分化。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而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无产阶级则只占有少部分社会财富。这样随着资本积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即一极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小部分。

资本积累导致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存在。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在资本主义企业内部,资本家投入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自然形式上看,总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着一定比例,这个比例取决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愈高,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就愈多;反之,生产技术水平愈低,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也就愈少。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在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资本家便尽可能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资本积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在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总额的扩大,在自然形式上,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在价值形式上,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从而资本有机构成得以不断提高。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这种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并不是社会生产发展所绝对不需要的,而是由于他们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使他们成为“过剩”的或“多余”的人了。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积累会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27]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相对过剩人口基本上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流动的过剩人口;第二种是潜伏的过剩人口;第三种是停滞的过剩人口。经常性的庞大失业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的痼疾,资产阶级政府通过各种干预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但是不可能彻底消灭失业。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其表现是:生产资料的使用社会化了,生产过程成为许多人协同进行的社会化的大生产;各个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强;社会分工不断扩大,生产的范围从一个企业扩展到一个国家,甚至扩展到全球,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密切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另一方面,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完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按照资本家个人的意愿来进行;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由资本家所占有,并按照他们的私利来进行交换和分配。这样,在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5)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资本作为一种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在生产过程内运动,而且也在流通过程内运动,要深刻认识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还必须考察资本的流通。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流通过程中。首先详尽地分析了个别资本的运动,即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揭示了资本循环周转规律。

个别资本的运动表现为资本的循环与周转。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购买、生产和售卖三个不同的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不同的职能。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殖,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这个阶段对资本家十分重要,因而被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跳越”。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其职能作用在于销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

要保持产业资本的循环连续不断地进行,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三种形式的循环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与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表明,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许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作用的发挥,必然受到经济制度因素的制约。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该规律的存在对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有重要影响。资本在运动过程中,必须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即在时间上的继起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资本无止境的价值增殖的运动。然而,这个条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并不总是能够经常具备。由于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的存在,特别是基本矛盾的存在,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和波动,使得资本连续和高速运动的条件经常遭到破坏。

在对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规律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也进行了深入分析,阐明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规律性,进一步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所包含的对抗性矛盾。

单个资本在不断的循环和周转运动中所形成的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资本运动总体,就是社会资本运动。社会资本的运动表现为社会资本再生产。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为了深刻阐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进而揭示再生产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在物质上划分为两大部类,在价值上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所谓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做社会总价值,它划分为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以区分为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相应的,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关于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和价值构成以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是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两个基本原理,是考察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否则社会再生产就会停顿,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所以,使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以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既要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更要保证扩大再生产的实现。生产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本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消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上述比例不只是总量上的比例,还是结构上的比例。只有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所决定,两大部类的生产都是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自发进行的,具有严重的盲目性,这就导致了两大部类生产在规模上和结构上经常处于失衡状态。这种失衡和脱节经常表现为生产过剩,以至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难以顺利进行,最严重的就是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这种解决方式虽然最终也能够使社会再生产由失衡慢慢转变为平衡,却是以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混乱和瘫痪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为代价的。

(3)资本主义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工资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工资的假象,阐明了资本主义工资的实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这种制度下,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人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这种假象,就是雇佣劳动和历史上其他形态的劳动的不同之处。”[28]

工资的形式掩盖了现实的剥削关系:一是工人付出劳动在前,资本家支付报酬在后,造成了假象;二是工人往往把自己的劳动看做是获得一定量工资的购买手段,而资本家也往往把工资说成是工人劳动的报酬;三是工资形式消灭了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分为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除此之外,资本家还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制度,其特点是利用“科学的劳动组织”,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从他们身上榨取更多的血汗。这种工资制度的典型形式,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的“泰罗制”和“福特制”。关于血汗工资制度的实质,列宁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它的实行“意味着榨取血汗的艺术的进步。”[29]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过程的复杂化和脑力劳动作用的加强,工人的实际工资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是与其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增长幅度相比,实际工资提高的幅度还是较小的。只要资本雇佣劳动的基本经济关系不变,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就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剩余价值分配理论着重研究资本在运动中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以及与资本的具体运动形式相适应的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剩余价值的分割,由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所决定。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就是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剥削集团(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之间进行分割的过程。而他们瓜分剩余价值依据的就是平均利润率规律,即利润平均化,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做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做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这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按照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得到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这些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瓜分到的利润只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表明,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固然有一定程度的利害冲突,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4)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家从事生产的唯一目的是剩余价值,这一目的支配着他的全部活动。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吸取”。[30] 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

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再生产,包括直接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方面和过程,整个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都是围绕着剩余价值进行的。

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制约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部历史过程。追求剩余价值推动着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作为生产剩余价值手段发展起来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对它造成的特有限制的矛盾和冲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固有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趋向加深和激化,最终必将导致这种生产方式被更高的社会生产方式所代替。

(5)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动机和决定目的是剩余价值,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阐明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运动规律,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是马克思在人类科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发现,是马克思划时代的伟大功绩。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例如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这些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如果撇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4.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工场手工业时期是资本主义经济兴起和初步发展的阶段,最早的空间范围在欧洲。14~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首先出现在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随后又出现在西欧的尼德兰、法国南部和莱茵河畔。15世纪末开始的资本原始积累,促成了手工工场在欧洲的广泛建立,也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1)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随后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机器制造业的建立,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标志着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了美国、俄国、德国、意大利的革命、改革,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在工业社会中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密切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工业强国的炮舰加商品到处横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手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电力广泛应用,人类跨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直接导致了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俄国、意大利等国,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尤其后起者,加紧争夺霸权和殖民地,进入以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殖民体系都最终形成,亚洲、洲非、拉丁美洲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也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2)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首先,20世纪30年代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低谷期。

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存在,经济危机不可避免。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社会条件。1929~1933年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整个资本主义经济陷入了低谷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其次,20世纪50~70年代是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削弱了除美国之外的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战后初期,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恢复时期。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起主要作用。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西方各国依靠美国资本的援助(马歇尔计划),迅速恢复了生产。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进入了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时期,其增长的速度之快,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所罕见。主要原因是:科技革命推动经济现代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利于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典型是西欧、日本和美国。

最后,20世纪70年代以后是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滞胀和低速发展的时期。

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的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结束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进入了“滞胀”阶段。资产阶级政府的经济政策动摇不定,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失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减弱。

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平衡性加强,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格局。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由70年代前美国独霸,欧洲和日本依附演变为美国、日本、欧洲三足鼎立的经济发展格局。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集团化、区域化趋势加强。北美、西欧和东亚三个工业发达地区成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主体。

5.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实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所有制有经济的和法律的两种形式。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人们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围绕物或者生产资料而形成的占有关系;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则是所有权,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经济基础,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从历史上看,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都是剥削制度,所不同的是,在不同的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同。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的人身和劳动成果,奴隶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以剥削者对被剥削者的完全人身占有为基础的。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而失地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附于封建主,地主阶级凭借超经济强制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农民与基本生产资料土地的结合,是以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为条件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而劳动者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与以往的剥削制度不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的完全的人身自由。正因为如此,资本家只能通过购买劳动力的方式,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并取得剩余价值。在这里,生产资料和货币采取了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2)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这样,已经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本应该由劳动者公共所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已经在社会范围内实行严密分工、协作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本应由社会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却分别由少数资本家按照各自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私人利益进行管理;共同劳动生产的社会化产品,本应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用于满足社会需要,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私人支配,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以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就越是成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就越是不可避免。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买卖在时间上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行为,如果有一些商品生产者在出卖了自己的商品后不接着购买,就会有另一些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卖不出去。同时,在商品买卖有更多的部分采取赊购赊销的方式的情况下,如果有某些债务人在债务到期时不能支付,就会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但是,这仅仅是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在生产上,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3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大下降,从而使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逐步渡过经济危机。但是,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或决定阶段。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一定都经过四个阶段,但是危机阶段则是必经阶段,没有危机阶段,就不存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