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发展与文明建设问题探讨

社会发展与文明建设问题探讨

时间:2022-09-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一、社会发展与文明建设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认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科学内涵,全面准确把握“三个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看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认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科学内涵,正确认识和处理“三个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个文明”中的每个文明是相对独立的,各自具有不同的内涵,体现着不同的关系,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物质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处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政治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处理的人与人的关系。精神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处理的主观与客观、人与自我的关系。“三个文明”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彼此紧密联系,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可以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思想道德及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程;精神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方面,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社会都不可能健康地向前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证明,在一定的社会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其中,物质文明的发展处于基础的地位,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能具有必要的物质条件。因此,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决定着社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把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看作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不能把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必须深刻认识到,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们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可以反过来决定物质文明的发展。过去,我们习惯上说两个文明,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被涵盖在了精神文明的范畴之内。现在来看,这种认识显然不够全面,有一定局限性。随着社会实践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规律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迫切,需要把政治文明从精神文明中相对独立出来,给予高度的重视。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过程中,我们既要大力促进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大力促进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关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有过深刻阐述,无论是从我们党的执政规律、建设规律还是人类发展规律来看,都离不开精神文明,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同时,也必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是相辅相成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精神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思考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问题,并先后从不同角度作出了规划和部署。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曾经明确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概括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主要内容,并号召我们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邓小平同志看来,这是一个根本的战略布局。所以,1989年11月,他强调:“十三大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永远不改变。”

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围绕富强、民主、文明的目标,明确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基本政策和基本要求,实际上成为直接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来部署和安排的战略布局。

这些布局,范围和内容有所不同,在不同时期的表述也略有不同,但从基本内容来说,都分别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方面建设、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与此相应,我们党先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无论三大建设还是三大文明,基本上都是三位一体的布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抓紧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文明的建设,同时,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作为一个活的有机体,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内容组成的超大系统。作为描述、概括这一超大系统的“社会”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狭义的“社会”,与经济、政治、文化并列,特指社会关系、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状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无论从广义上还是狭义上说,社会建设都是不可缺少的。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意味着把社会建设从以往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方面的建设中提炼出来,放在了更加突出、与经济、政治、文化并列的地位。其目的就是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更加全面、均衡、协调地发展。三大文明的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有机统一,互相促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物质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切实的政治保障,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同样,三大文明的建设也离不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氛围、社会秩序,形成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保证社会处于既有活力又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建设都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就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四位一体的建设任务,还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文明内涵的新课题。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建设的成果,分别表现为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那么,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能不能表现为社会文明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广义的“社会”,在“人类社会”、“社会形态”、“社会历史进程”的层次上用运行,它的建设成果是一个由多方面文明综合构成的整体的“社会文明”,是超越于三大文明之上的广义的“社会文明”。狭义的“社会”,因其与经济、政治、文化并列,所以,它的成果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是一种狭义的、直接反映社会关系状态的“社会文明”。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社会文明”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对此加以确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上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建设。而科学发展观是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的战略思想。

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基本精神,应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方面,把科学发展观的民能、民主、民心、民生和民和等民本理念贯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中。

在经济建设领域,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民能)。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变,变的是发展的方式,效率优先并没有变,变的是实现效率的方式;在今天,主要应由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向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方式,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在政治建设领域,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民主)。其原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努力与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其方式,一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二是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三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四是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在文化建设领域,要通过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来鼓舞斗志、凝聚人心(民心)。大力建设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是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本质要求,进而确立其基本价值的需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往往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从1978年以来到今天,当今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急速的变化。这些变化着的社会存在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社会意识中来,其集中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执政理念和理论创新成果。然而,人们接受这些新的执政理念和理论创新成果需要一个消化、理解、认同和接受的过程。为了使人们真正深入理解、认同、接受和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和理论创新成果,就必须从这些执政理念和理论创新成果中提升出基本或核心的价值。二是避免因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思潮而产生的模糊认识、思想分化,进而为和谐文化提供共同的精神纽带、为人们奠定共同的思想基础、为人们提供心灵上的方向性引导的需要。只有价值导向上的一元化而排斥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必将产生思想僵化,反之,只有价值取向上的多样化而否定价值导向上的一元化,必将产生思想上的分化。在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思想和社会思潮,也存在着价值取向的多样化。这些思想、思潮与取向必然影响人们的意识,从而使许多人认识模糊、思想界限不清,找不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进而在行为上无所适从,在心灵上迷失方向。如果对这些思想和社会思潮不加以正确引导,如果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就可能出现思想,进而出现精神世界的危机。其实,在意识上的分化如今日趋多样化的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与价值取向已经出现了某种分化的倾向。对这种分化不加以引导,不去积极主动地整合各种合理的社会意识,凝聚一切积极的思想力量,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文化的和谐,甚至会出现社会动荡。这样,就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与尊重各种思潮的关系问题突出出来了。三是为弥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人的价值真空和纠正一些人们的错误价值取向的需要。在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既会有价值取向多样化,也会有新旧价值观转变而造成的价值真空,还会出现理想信念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加以引导,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领人们的思想,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就会乘虚而入。错误的思想意识必然导致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正。为弥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人的价值真空和纠正一些人们的错误价值取向,克服信仰危机,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四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的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确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如何,会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导向和方向,也会影响社会制度和体制的设计,更会影响社会发展的命运。如今,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对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都产生着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主要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等。这些社会思潮具有某种值得汲取的合理成分,但当涉及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时,我们应选择符合当今中国客观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向正确的方向与轨道,就必须确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后,为提高中国在当今世界的软实力的影响,防止西方颓废的文化扩张和价值观的渗透,也需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在社会建设领域,要通过解决民生问题来促进社会和谐(民生)。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领域,内在要求关注并解决好民生问题。其中以下几点值得关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初次分配中也注重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基本精神是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十七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生态文明”概念。其意义主要是批判反思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内容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

生态文明有三层内涵:(1)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当代中国发展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人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虽然由于客观条件及文化的差异,各地区的人对发展目标的追求不尽相同,但一些基本的要求还是共同的,如拥有一个优美的有利于健康长寿的自然生态环境(ecosystem),有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条件、安全和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并且心情舒畅的社会生态环境;有一个人们之间和谐相处的人际生态环境;有一个其能力能得到发挥并实现其价值的组织生态环境;有一种健康的身心等。只有在上述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算是达到了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生活质量;(2)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3)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也就是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又要保持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和利用看作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强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会受到环境、人口和资源的制约,不能超越资源、环境和人口的承载能力,必须保障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真正科学的认识与把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