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力研究

民族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力研究

时间:2022-09-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族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力研究汤志华[1]目前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过多依赖政府投入而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全社会关注的大课题。[5]文化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文化认同的力量上,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认同力。

民族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力研究

汤志华[1]

目前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过多依赖政府投入而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全社会关注的大课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文化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文化不仅能够迸发出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更能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2]因此,通过文化的作用力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是破解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发展动力不足难题的重要途径。

一、关于文化力的概念

何谓文化力?简言之,“文化力”就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作为一种参与因素所起的作用和力量。

关于文化力这一概念,是由日本著名学者名和太郎在《经济与文化》一书中正式提出来,书中讨论了经济与文化的相互关系,讨论了文化与市场机制、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等相关问题,并且把文化力作为该书的单独一章,作为标题加以使用。在这之后,不少学者开始强调社会中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正如1990年,保尔·迪马奇奥提出了经济行动的“文化嵌入”理论和波拉尼、格兰诺维特的“社会嵌入”理论。199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在其所著的《21世纪的角逐》(国外出版书名为《对撞:行将到来的日本、欧洲、美国经济战》)的书中,也从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的角度谈到了文化力的作用。

在我国,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曾把文化作为一种力量。在其文章中讲到,“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的革命力量它们是反对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的”。[3]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种文化力量。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4]在我党的重要文献中,这是第一次明确使用“文化的力量”这一提法,凸显了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90年代后期我国学术界开始重视这一问题,但真正明确使用文化力概念一词的,是我国著名学者贾春峰先生,先后出版了《文化力》和《文化力观》等几本重要著作。

尽管不同的学者对“文化力”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却达成了共识:“文化力”和经济力、政治力、外交力、国防力等构成一个国家的综合能力,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民族地区农村先天发展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社会意识相对保守,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在新农村建设中表现出对政府外在推动的依赖性。要破解民族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难题,真正实现从“外在输血式”建设到“自我造血式”的内源式科学发展转变,就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总的来看,文化力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认同力、和谐力、生产力、引领力和创新力五个方面。

二、提高文化认同力,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价值认同

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正确处理思想认识问题。虽然我国在2006年就已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和整体要求,但是很大一部分民族地区的农民不能正确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当多数农民存在着“新农村只是政府和专家学者的新农村,而不是农民的新农村”思想困惑,更别提如何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热情。加之少数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进一步影响了民族地区的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比如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有些少数民族千百年来习惯于人畜同居,而对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提出的“改厨改厕、人畜分居”的村容整洁做法不能理解)。因此,需要从文化认同力的角度回答“什么是新农村?”“新农村靠谁来建?”等思想认识问题,从而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价值认同,为新农村建设破解思想难题。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自己的民族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自身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感。价值认同是文化认同的结果。所谓“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5]文化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文化认同的力量上,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认同力。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需要有一种正确的思想观念作为指导思想,更需要有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作为支撑力量。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落实为农民实现价值观更新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城乡关系的改变为农民价值观的更新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支撑,农村发展模式的转变为农民价值观更新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依托,民主政治建设为农民价值观更新提供了重要保证,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为农民价值观更新提供了现实平台。”[6]另一方面,文化力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激发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热情;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目标指引和方向指引。

提升文化认同力能够为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共同的价值认同,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农民充分认同党所制定的方针政策,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文化认同力还能够使民族地区的农民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进而端正自身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态度。“只有拥有共同的认同感,思想上、利益上、生活方式上以及价值取向上拥有不同观点的各群体、各个阶层才能团结在共同的旗帜下,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7]当前,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发挥好文化认同力的作用,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的方针政策,正确引导农民和村干部,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所要建设的是农民自己的新农村;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广大农民摆脱贫穷和落后的必要举措。

三、构建文化和谐力,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然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规模仅占全国总人口的8.42%,但其聚居自治的地区却占国土面积的64%,经济地理意义上的西部地区、全国陆路边疆地区基本上都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关系是我国最重要、最特殊的社会关系之一。”[8]当前,和我国其他农村地区一样,民族地区大多数农村处于“温饱有余,小康不足”。随着民族地区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必然带来贫富差距,从而给农村社会的稳定造成影响;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与民族文化的冲突将进一步凸显民族地区农村社会整合和社会稳定的紧迫性。

在社会快速发展和急剧转型的过程中,本民族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不同民族的文化冲突都是影响民族和谐的要素之一。在发展生产、从相对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民族地区的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宗教文化等彼此交汇碰撞,需要我们从文化和谐力的视角思考如何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由文化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和谐内在包含着文化和谐,文化和谐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文化力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上的力量,具有纠偏和整合的作用,有利于维系社会的稳定。发展文化和谐力,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使文化领域中各种文化形态、文化因素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有助于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从而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思想舆论氛围。不仅如此,由于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文化和谐还能够引导人们用包容的态度看待问题,用和谐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和平的方法解决问题,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诉求,实现社会的和谐。

四、发展文化生产力,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在传统的认识中,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取决于该地区的自然资源、科学技术、人才和资金、产业结构等要素。但是在今天,特别是对于西部的农村地区而言,文化正在成为一种新兴力量,影响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当前,“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工业’”[9]因此文化在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不仅具有特殊的精神价值,还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重视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我国的民族地区主要都是集中在我国的西部地区,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和独特深厚的民族文化,是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为发展文化生产力,建立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基础。在民族文化方面,“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千古流传;蒙古族英雄成吉思汗的传说风靡全球;维吾尔族的西域歌舞为中华一绝;傣族的泼水节饮誉全球等等,可谓丰厚丰沛。”[10];在宗教文化方面,“甘肃敦煌千佛洞的石窟,既具宗教性又具文化性。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和日喀则的罗布林卡,既是宗教圣地,更是文化圣殿;历代达赖与班禅的转世定轨与必受中央政府的册封,既是政治的,也是文化的。”[11]据统计,至2012年7月,中国已有43项世界遗产和文化遗产,其中西部地区有14项。在中国已认定的12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235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西部地区分别有38个和656个。[12]

以文化力弥补基础不足,以文化促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在传统文化生态保护的同时实现文化力转化为经济力,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化推动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的跨越发展为目标,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运用经济文化一定条件下互变、互动、互补的原理,树立文化就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今天的文化孕育着明天的经济、知识经济就是文化经济等全新的发展理念,以文化力弥补物质力的不足,以文化促经济,以经济强文化,更快地实现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转变,并在质的提高的基础上,实现量的新扩张。”[13]

目前,民族地区开始注意发挥区域内具有差异性地域文化这一比较优势,挖掘当地的人文历史、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资源,把文化力转化成经济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以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如,广西壮族的刘三姐文化与桂林旅游产业结合、内蒙古的成吉思汗文化与草原文化旅游结合等等。而一些特色不明显的乡村也开始注意抓好文化产业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结合,使之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比如,一些乡村开始注重打造历史文化名村、魅力名镇和特色文化名村,拓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已形成规模,成为当地农村的支柱产业和农业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五、凸显文化引领力,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正确的思想导向

文化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作用还体现在文化引导的力量上,即文化引领力。事实上,贫穷落后常常不是因为物质上的匮乏,而在于思想落后、观念陈旧、思维方式保守、文化素质低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想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当前,民族地区的农业结构多是以粗放型的耕种业和放牧业为主,不仅小型分散,而且耗时耗力。这种生产状况与前我国民族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整体素质不高的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

人是社会发展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建设新农村需要培育现代农民。农民只有掌握了现代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才能够推进农村产业的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过程。但要建设社会主义的乡风文明的新农村,仅仅是掌握科学技术和懂得经营管理还不行,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突出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培育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是民族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发展文化引领力,就是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文化引领作用,运用先进文化武装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培育千千万万个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将农村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

六、发挥文化创新力,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创造蓬勃的生机活力

制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化创新力主要体现在制度创新方面。实践已经证明,不管是经济层面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政治层面的村民自治制度的确立,都带来了广大农村的快速发展。因此,发挥文化的创新力,通过制度创新,能够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带来后发地区的赶超式发展。

“中国农村问题的长期积累,仅仅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难以持久,必须依赖于制度变革激发出农村内在发展的活力,才能够形成资源向农业的良性流动,缩小城乡经济差距。”[14]从长期看,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农业自身产业链的完善,农业的产业化、科技化、规模化经营,依赖于土地产权的明晰和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完善,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的彻底废除和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而从国际视野看,单纯依靠城市化难以解决农村发展和城乡协调的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只不过是贫民生存空间的变换,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因此,根据对我国“三农”问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我国不能走单纯城市化、工业化的路子,也不能仅仅依靠增加财政投入解决问题。正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要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尽快使广大农村面貌有比较明显的变化……各地方、各部门必须在经济工作思路和重点上有一个大的转变。[15]

事实证明,民族地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充分发挥文化创新力,能够闯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新路。例如,在广西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广西合寨村对村民自治制度的探索与完善、广西玉林推进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机制的探索和广西恭城、富川瑶族自治县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等在制度创新方面都走在了民族地区发展的前列,这些地区也成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榜样和示范。

因此,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心应该逐渐转移到农村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新上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民族地区农村的跨越式发展。重点是创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统筹发展机制;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具有农村特色的基层文化新体制;深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与城乡衔接、多层次的基本社会保障体制;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健全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审计监督等各项制度;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使用权依法流转机制;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总之,要发挥文化创新力,建立健全各项保障制度,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创造蓬勃的生机活力。

【注释】

[1]汤志华,1999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副院长。

[2]《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2年3月21日。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5。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新华网,2012年3月21日。

[5]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6]康来云:《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民价值观变迁的总体评价》[J],《中州学刊》,2009(5)。

[7]庞德英:《文化和谐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8]肖国忠:《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民族学会会长郝时远》。

[9]寇义锋:《试论传统文化在发展文化生产力中的作用》[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1)。

[10]毕英涛、文化力:《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手》[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9(1)。

[11]毕英涛、文化力:《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手》[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9(1)。

[12]数据根据“中国世界遗产http://baike.baidu.com/view/139046.htm、国家历史文化名城http://baike.baidu. com/view/353383.htm、全国重点文物保护http://baike.baidu.com/view/163959.htm#3”的数据整理而得。

[13]杨宗杰:《论发挥文化力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中的作用》[J],《山东社会科学》,2005(5)。

[14]史兹国、王文龙:《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创新与动力整合》[J],《南京社会科学》,2009(7)。

[15]《200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2年3月2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