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恭城湖南会馆

恭城湖南会馆

时间:2022-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恭城湖南会馆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太和街,由在恭城经商的湖南商人集资于清同治十一年兴建,现存门楼、戏台、前厅、后厅、左厢房和右厢房等建筑,占地面积1847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恭城湖南会馆的门楼和戏台连成一体,临街一面是高三层的门楼,建筑平面呈“凸”字形。2006年,恭城湖南会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恭城湖南会馆_桂筑华章:广西历史建筑遗存

恭城湖南会馆位于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太和街,由在恭城经商的湖南商人集资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兴建,现存门楼、戏台、前厅、后厅、左厢房和右厢房等建筑,占地面积1 847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明、清时期,恭城是桂北、湖南江永一带的商品集散地,当地的土特产品曾南下广州,畅销东南亚,因而在该时期曾一度商业繁荣。广东、湖南、福建、江西商人先后建起了会馆,尤以湖南会馆富丽堂皇,有“湖南会馆一枝花”之誉。恭城湖南会馆的门楼和戏台连成一体,临街一面是高三层的门楼,建筑平面呈“凸”字形。其后为戏台,不设正门,由底层开侧门出入,勾连搭式琉璃屋面,门楼和戏台连成一体的做法有其地方特色。门楼前檐青石檐柱上镌刻楹联:“客馆可停骖七泽三湘允矣同联梓里,仙都堪得地千秋百世遐哉共镇茶域”。2006年,恭城湖南会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恭城湖南会馆的木构装饰非常细腻精美,雀替镂雕“刘海戏蟾”、“五雀闹梅”等人物故事和花草,前檐封檐板半镂半雕戏曲人物和花鸟虫鱼。

年代   清代

地点   恭城瑶族自治县

恭城湖南会馆门楼

雀替又称角替,据传因鸟儿常在此处驻足,人们就称其构件为雀替。它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梁与柱或枋与柱相交的木构件,主要功用是连接梁枋两端,以减少上方的压力,增强梁柱的承载力和拉力。早期建筑的雀替用料非常简洁,为长条扁状木料。明代以后开始讲究其纹饰及雕工,逐渐演变为建筑的装饰物。雀替除三角形造型外,还有骑马雀替、龙门雀替、通雀替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