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品牌与地区竞争力

文化品牌与地区竞争力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云南省在民族文化品牌建设与培育地区核心竞争力过程中,以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带动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服务和营销,形成了文化品牌建设与地区竞争力培育的路径与特色,使云南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了云南的核心竞争力。可见云南民族文化已成为云南最具影响力的品牌,成为云南参与全国乃至世界竞争的重要力量。

文化品牌与地区竞争力——云南民族文化品牌建设之路

李 炎 王 佳

摘 要 全球化与文化经济一体化使地方文化品牌的价值逐渐凸显出来,文化品牌建设可以增强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已经逐渐成为共识。各地区在文化品牌建设中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寻找不同的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路径与方法。云南省在民族文化品牌建设与培育地区核心竞争力过程中,以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带动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服务和营销,形成了文化品牌建设与地区竞争力培育的路径与特色,使云南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了云南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文化产业;民族文化;文化品牌;竞争力

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具体实力和对世界产生的影响程度上,也体现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形象方面,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体现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纵观全球,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综合竞争力未必很强,国家军事力量也并不弱,但其综合实力未必很强;反之,另一些国家,在经济、军事上其实力未必很强,但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软实力却也使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使其成为世界格局中不可轻视的重要力量。事实上,在文化经济一体化时代,文化软实力的培育已经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充分挖掘国家、民族、地方文化内涵,培育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地区提升其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 文化品牌建设与区域竞争力

就一个民族的文化而言,其乃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它包括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观念三大层面。民族文化体现为融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和日常生活为一体的独特的文化生态系统,具体表现为独特的自然生态、具有民族特性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民情、宗教节庆活动、歌舞艺术、建筑服饰、民族饮食等。在传统农耕社会里,由于缺乏文化交流,区域文化边界相对稳定,各民族文化相对封闭。与各民族人民生存融为一体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民俗、节庆、艺术、宗教等文化形式具有民族的凝聚作用,娱乐功能、知识传承和教化功能。这种基于村寨、家族、族群的,在相对封闭的文化圈内的文化活动,尽管也可能伴随有一定的经济行为,但这种自然的经济行为不足以增强一个地区整体的经济实力,使一个地区的影响力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得到提升,从而增强一个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借助科技文明的发展,在不断向外扩张的殖民化进程中,全球意识得到强化。19世纪工业文明加速了全球化进程,20世纪快速发展的现代传媒技术、数字技术标志着全球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全球化不仅带来全球性的人际流动,也打破了文化的边界,带来了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对于一个地区或民族而言,全球化意味着,这个地区要寻找到能引发本国,乃至世界关注的亮点,拿得出吸引其他地区,乃至世界瞩目的品牌。它才能获得来自其他地区甚至世界的更多资源的注入,使其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

在前工业社会里,一个地区发展依赖的是水土、生态等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工业时代,一个地区的发展除了自然资源之外,还必须依赖劳动力、技术和资本。在后现代社会里,一个地区的发展则可以突破自然资源的束缚,依赖地区或民族的文化资源,借助文化品牌,吸引外来游客,通过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寻找和实现不同于前工业社会和工业时代的发展道路。

著名营销专家路长全在《软战争》一书中,在论及到地方品牌的时候曾举过一个例子,在中国不少省市(区)其地方品牌是模糊的,只有两个省,只要一提到,就会有清晰的概念出现,一是山东,一是云南。提及山东,就会想到一批企业:海尔、海信、双星、青啤、轻骑、澳柯玛……现代工业、企业、品牌和山东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及云南,就会想到旅游,想到云南的民族文化和山水。旅游、民族文化、山水生态使云南走向世界,不仅获得了不菲的经济收入,也使云南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体系快速发展起来,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云南在西部地区的竞争力。按照路长全的观点,地区品牌是一个地区经济能否持久发展的一种无形力量。“地区品牌清晰,就能不断吸引与品牌内涵相匹配的资源进入这个地区,这个地区就能够获得快速发展;没有地区品牌或地区品牌不清晰,这个地区就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的资源注入,也就不能持久的发展。”事实上,云南的“旅游”仅仅只是云南地方品牌的产业形式,支撑云南地方品牌的内容和精要是云南的民族文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云南省着力建设民族文化大省,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品牌带动了云南地方交通、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提升了地方的影响力,扩大了云南在全世界的知名度,更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进入云南,使云南寻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2007年,进入云南的国外游客458.36万人次,国内游客8 986.15万人次,云南省实现旅游总收入559.21亿元。旅游是对异文化的想象与寻找,旅游仅仅是形式,最终目的是对文化的体验。以“云南最吸引他们的是什么为题”对100名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管理工作者、文化界人士进行调研、访谈中,几乎百分之百的回答都是云南的民族文化和自然山水。可见云南民族文化已成为云南最具影响力的品牌,成为云南参与全国乃至世界竞争的重要力量。

文化是个复杂的系统,包括物质、行为制度和精神观念三大子系统,涉及的具体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小到一件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大到一种生产生活方式,乃至千百年来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组织形式。与25个少数民族各自的文化、汉民族文化及其相互碰撞、交流、融合的状况联系在一起,云南的文化系统显得更加复杂。值得重视的是:云南省在民族文化品牌的建设过程中,并非从某一具体民族或具体的文化现象入手,进行品牌建设,而是实现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品牌建设,包括内容建设、产品生产、人才建设、营销工程使云南26个民族文化成为云南省的整体品牌,走向世界。事实上,这种整体的品牌建设和营销,从20世纪60年代的电影《阿诗玛》、《五朵金花》、《山间铃响马帮来》等一系列反映云南的文学艺术精品的推出就已经开始,云南民族文化品牌的整体建设就已经起步。尤其是近年推出的《云南映象》、《丽水金沙》、《勐巴拉纳西》、《小河淌水》等系列文艺精品以及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腾冲普洱茶、昭通作家群等众多的民族文化品牌的打造和营销,60多年的努力,“民族文化”终于成为云南一个整体的文化品牌走向了世界,并培育了新兴支柱产业,提升了云南整体的竞争力,带动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2 云南民族文化品牌建设的现状与特征

在云南已经形成了一个围绕民族文化品牌建设而拓展、延伸、充实、提高的系统工程,从资源、生产、服务和营销四个环节出发,云南不断地构筑了一个整体的民族和地域品牌形象,以形成品牌价值合力,提升品牌内涵。

2.1 资源构筑品牌基础

资源是品牌建设的基础,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品牌形成和塑造的基本方向及路径。云南拥有丰富的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云南得天独厚的高原立体气候条件和复杂的地理地貌,纵横耸峙的山脉和奔流不息的大江大河构造了其神奇俊秀的自然风光和禀赋优良的自然资源,无论是植物、动物、矿产、水能等资源都蕴藏深厚。从原始森林、悬崖绝壁、江湖峡谷、雪山草甸到石、土、沙林等自然奇观,从高寒山区、温带盆地到热带河谷等迥然不同的生存环境,都可以在云南全部领略,以此形成了云南丰富的旅游资源。26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仅创造了各自异彩纷呈的历史文化,也在共同的生存环境中形成了多元共生、和谐融洽的云南特有的地域民族文化。云南的民族文化产生、传承于相应的自然环境中,因此云南大部分民族的文化与民族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在长期的磨合过程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状态,这也成为云南的又一魅力所在。这些丰富的资源形成了云南民族文化品牌,作为少数民族种类最多、自然风光最独特秀丽的地方,云南早就成为很多人向往和追求的地方、蜚声海内外了。

由于地理历史的原因,云南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过去交通上的不便造成了云南相对封闭的环境,因此到现在为止云南能在国内产生一定影响力的工业或农业产品在数量上寥寥无几,如烟草、中药、矿冶等可以数出一二,但在品牌力量和价值上都远远无法和我国很多省区尤其是中东部地区相比。但也正是在过去这种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环境中,云南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保持了相对生态的状态,虽然在具体的工业产品或者农业产品中缺乏竞争力,但云南的种种丰富资源及资源所蕴含的巨大挖掘潜力,本身就形成了一个辐射面广、关联性强、带动力足的大品牌,这个总体品牌在多个子品牌的基础和氛围中形成,以民族文化为核心整合了自然、历史、人文、生态等多个元素,构建了“云南民族文化品牌”。丽江所获得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各地区各民族至今仍在传承着的风俗习惯、宗教礼仪、歌舞节庆,秀丽的自然风光,优良的生态环境等都是云南在资源方面形成的文化品牌,它们都是云南民族文化品牌的有机组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传播和渗透,云南经济和文化的“边界”也必然被打破,大量外界信息涌入云南的同时,云南民族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也迅速扩展到更大的范围。而在现代工业农业迅速发展而造成了很多地方生态环境破坏的时候,云南所保持的良好生态迅速成为竞争力,在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迅速上升的现代经济格局中,结合了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民族文化为一体的云南民族文化品牌体现出了极大的优势。

2.2 生产铸造品牌形象

在全面把握资源特点和品牌建设方向的基础上,云南通过两条途径进一步将资源品牌发展成为产品品牌。首先是为工业、农业中已经形成的优秀品牌注入文化的内涵,让地域和民族的特色更加明显,提高产品品牌的影响力。如云烟、云茶、云铜、云锡、云铝、云南红酒、云南白药等一系列品牌均以鲜明的“云南”、“玉溪”、“红河”等地域名称作为标志,突出了云南在这些产品生产中不可取代的位置。“云南红”不仅以云南作为酒的名称,在酒瓶的包装上还特别融入了云南重彩画的元素,突出了云南的标志。近年来,云南省内多个卷烟厂不断合并,也是为了打破曾经各州市卷烟厂产品杂多而的局面,集中生产名优的“红塔山”、“玉溪”、“云烟”和“红河”等几个品牌,重点从不同层次系统地扩展“云南烟草”这个品牌的辐射范围。多个云南名优产品品牌在不断注入文化内涵、营造文化氛围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向文化品牌发展。如“红塔山”从一个单一的产品品牌发展到“红塔集团”这样一个很大的企业品牌,并且创造了“山高人为峰”这一文化形象,无论是对其产品、企业、员工还是消费者都形成了一种品牌理念,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以“普洱茶”为核心形成的云茶品牌背后,不仅仅意味着云南的一种茶产品,还包含了茶马古道的沧桑历史,茶人、茶艺等诸多的文化因素,因此普洱茶迅速成为全国上下炙手可热的品牌,不仅仅只是因为它有益健康,更多的是因为在冲泡、品味普洱茶的过程中可以追忆、体验和享受那些蕴含着的文化内容。

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成为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竞争力之一。文化产品的生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环节,近年来云南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迅速推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的文化精品,在文化市场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蝴蝶之梦》、《勐巴拉纳西》、《云岭天籁》、《印象·丽江》、《小河淌水》等一系列舞台文艺演出,都是以云南特有的民族歌舞艺术为主要元素,整合了现代舞台表演的方式及高科技手段,通过艺术家的提炼、舞美的包装、广告营销、走入市场,实现了文化产品的价值。这些文化产品通过舞台的方式记录和宣传了云南的民族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大批云南特有的民族演艺产品品牌,而且极大地充实了云南民族文化品牌的内容。在适应现代旅游业从单一观光向文化体验转变的趋势中,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体现了极大的优势,与自然风光结合为一体的民族文化风情成为吸引游客的最大卖点,以云南民族村为代表的一系列民族文化生态村、民族风情园如丽江玉水寨、西双版纳傣族园、红河元阳箐口哈尼族生态村等特色旅游景点、线路产品迅速崛起,形成了云南特有的文化旅游产品品牌。

2.3 服务充实品牌内涵

纵观世界各国商品市场中具有高影响力、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著名品牌,其品牌所具有的价值都远远高于产品本身所具有的使用价值。换句话说,品牌的真正影响力在于其文化附加值,人们消费品牌和消费一般产品所追求的内容不同,一般产品仅仅是为追求其使用价值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对品牌的追求则是享受其文化附加值所带来的优良服务、亲身体验、身份地位的象征、审美品位的标志等内容。很多从产品中发展而来的品牌,则是依靠高质量和良好的服务体系形成其品牌竞争力的。如星巴克、哈根达斯、可口可乐耐克等。因此,充实品牌内涵最为重要的途径就是提升品牌的附加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在“硬件”条件已经具备的情况下不断地更新和提升“软件”,创新品牌建设。

云南在建设民族文化品牌的过程中,注重以服务来充实品牌内涵。如云南红酒庄,就是在生产“云南红”这一酒品牌的同时,推出了参观酒庄、品酒等旅游项目和与红酒相关的文化咨询、学习等服务;而红塔集团公司也开展了烟草生产线参观、厂区游览等工业旅游项目。通过这样一些方式,可以大大加深人们对品牌的印象,更深入地了解品牌内涵、体验品牌文化。体验式民族文化旅游的兴起和繁荣,让云南民族文化这个品牌的内容得到大大充实。体验式旅游就是让游客能够亲身进入到民族地区民众的生活中,亲身去感受民族群众日常如何生产、生活,如何歌舞娱乐,从而真正对民族文化有所了解,满足游客对异文化文化猎奇的心理和对想象的追寻。在大理和丽江,游客可以住在白族和纳西族传统样式的建筑中,与白族、纳西族民众一起喝茶、聊天、歌舞娱乐;可以在购买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的同时现场观看工艺制作、与工艺师交流等。在香格里拉参加“藏家民访”,住在藏族群众家里,感受家庭的氛围、了解藏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在西双版纳傣族园住主楼、吃傣味、过泼水节、欣赏傣族歌舞表演等。云南通过旅游业带动了民族文化品牌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没有将民族文化作为一个“静态”的展览品,而是通过体验的、服务的方式将民族文化有机融入旅游中,并且整合了现代文化、信息交流的种种因素,以此充实云南民族文化品牌。在传统的旅游景点中充实民族文化以形成创新型的旅游产品,也是云南铸造民族文化品牌的又一种方式,如石林的彝族风情、香格里拉的藏族文化、西双版纳的傣族文化、丽江的纳西族文化、文山的壮族苗族文化等,都在提升旅游产品附加值的同时成为云南民族文化品牌的重要内容。

2.4 营销扩展品牌影响

一个好品牌的形成不仅要有好的资源基础、好的产品形象和好的服务,还要依靠有效的营销手段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云南在民族文化品牌的建设中从上到下运用了各种营销手段。从红塔、云烟、云南红等名优品牌,都通过现代信息在报刊、书籍、广播电视、互联网上进行专门的品牌文化传播,此外还通过赞助、参与一些文化、赛事等活动扩大知名度。如云南红先后赞助了“世纪电影巡礼”演出、莫斯科国立芭蕾舞团芭蕾舞剧《茶花女》、云南德钦县“香格里拉德钦弦子节”、俄罗斯国家剧院芭蕾舞团在昆明演出的《胡桃夹子》、首届“云南红杯艺术摄影大赛”及“云南红杯艺术摄影展”、“云南红之夜”崔平钢琴独奏音乐会、“云南红之夜”奥地利莫扎特交响乐团2004新年音乐会、上海多伦美术馆“云南艺术家红心艺术展”、“云南红之夜”意大利威尼斯宫廷歌舞乐团2005新年音乐会、2005“云南红杯”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丽江盛典、“云南红之夜”原创芭蕾舞剧《小河淌水》等多次文化艺术活动,达到了很好的品牌推广效果。红塔集团则确立了“山高人为峰”的企业理念,并通过对社会一些重大活动、慈善活动的赞助和捐赠,如“2003皇马中国行”、“2003激情攀越哈巴雪山登山大会”以及举办“红塔集团2004迈克尔·波特战略论坛”等活动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塑造了企业形象。“云花”的专门网站“云南花卉网”获得“2005中国农业网站百强”称号,自2004年10月正式开通至今,共积累了有效信息2万余条,其中有关云南花卉的宣传报道和信息4 200余条。网站日均更新量达100余条,日均访问量达4 000余次,最高时突破8 000余次。访问区域遍及全国各地及荷兰、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印度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为“云花”品牌的营销和推广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在民族文化整体品牌形象推广方面,云南近年来先后由政府领导、企业和社会参与的方式,举办了众多的文化形象宣传活动,在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印度和多个东南亚国家,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我国重要城市和地区,举行文化宣传周、民族文化艺术表演等活动,大大提升了云南民族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云南映象》等民族文艺精品更是走出了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巡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小河淌水》芭蕾舞剧则实现了云南民族文化与西方舞台艺术的整合,体现了国际合作对民族文化品牌建设的作用。近年来,文化遗产受到国家和地方的极大重视,云南作为民族文化和历史积淀丰厚的省区,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力度,不仅对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普查、整理,还积极申报文化遗产,并建立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专门网站进行宣传和知识传播,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来看,对文化遗产的拥有也是民族文化品牌构建的一个重要内容。

3 民族文化品牌建设与云南竞争力

文化品牌建设对一个地区竞争力的提升涉及诸多方面,表现形式也比较复杂。结合近年来云南整体形象的提升、综合实力的增强以及云南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族文化品牌建设对云南竞争力的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文化品牌建设强化了云南形象,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工业化和数字化带来了当代文化的规模化复制,数字化和现代传媒技术加快了大众文化的传播,文化的趋同性成为后现代文化的重要表现特征和趋势。云南民族文化品牌在建设过程和营销过程中,尽管是从整体上进行的,但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地方性特征弥补了后现代文化的趋同性。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云南民族文化的内容形式富有强烈的生活性和体验性,恰好填补了都市文化的表演性、商业性带来的现实缺失感。云南民族文化大多都与自然山水和独特的生态系统联系在一起,为过度物质化和都市化的现代人提供了休闲心灵栖居的场所。当这种文化品牌成为云南整体的文化品牌后,云南民族文化也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稀缺性资源,成为引发世界关注的符号,完成了从资源到地方文化形象的过渡。2003年以来,《云南映象》等一系列优秀演艺节目的推出,2004年北京的《云南映象》展演活动、2005年上海“云南文化推介活动周”、2006年的香港云南文化展演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引发了全国性的对云南民族文化的关注。丽江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包括各种艺术人才的关注。2004年《新周刊》将丽江评为中国最新锐的城市,大理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中国最具魅力的城市,腾冲和顺被推举为中国十大古镇之首。学术界将近年来云南的民族文化热和文化产业发展概括为“云南现象”。2003年以来,除了进入云南的海内外游客迅速增加,带动了云南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外,国内几乎所有的文化名人、文化学者都进入云南,以投资、学术研讨、参观、考察和旅游观光的名目汇聚云南。民族文化成为云南向全世界营销的最为重要的品牌,也成为超越各种具体产品品牌,最能代表云南的整体形象。

第二,民族文化品牌的建设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催生了新兴的文化产业。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云南省,尽管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电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交通条件较差,城乡差距较大。不具备发展大规模工业、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条件。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形式单一。长期以来地方经济支柱产业主要是依赖矿产资源开发和烟草工业。单一的产业发展对云南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极为不利。民族文化品牌的树立,使云南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意识到民族文化资源可以作为云南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资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带动了云南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2007年云南旅游总收入为559.21亿元。2003年以来,在试点基础上,云南文化产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7年云南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62.9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占当年GDP的5.5%。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完善了云南的产业结构,使云南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文化品牌建设催生的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云南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云南省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会展广告、演出演艺、休闲娱乐、传统民族工艺、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现代产业门类丰富了云南文化产业的内容,助推了云南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第三,民族文化品牌的建设丰富了地方文化生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地方可持续发展,增强地方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云南民族文化和云南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民族文化品牌的建设提升了云南各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民族歌舞、服饰、饮食、节庆活动以其鲜活的真实性深受广大民族群众的喜爱,丰富了由政府推动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单一。香格里拉的藏家民坊、曲靖地区活跃的上千户农民演出个体户、临沧地区佤族民族演艺人才的输出、红河州原生态演艺人才、文山马关的农民版画、玉溪峨山县常年活跃的近千支花鼓舞队以及众多的民族文化活动以其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为和谐社会建构提供了精神支撑和具体的文化内容;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带动下,一批具有产业开发的乡村文化项目成为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活跃了乡村文化经济。以大理周城、喜洲、新华村、浉河,保山腾冲的和顺,昆明石林的阿着底,西双版纳的傣族园,香格里拉的建塘镇、霞给村、尼西汤堆等为代表的古村、古镇得到了保护和一定的开发,改变了乡村产业结构,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探索了乡村文化经济的发展路径,增强了地方的竞争力。

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品牌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整体影响力和存在。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民族文化品牌的成功与获得的声誉可以全面提升这个国家、地区、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竞争力。一个成功的民族品牌可以影响商品产生地国家、地区的几乎所有品牌。近年来,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品牌大量进入经济欠发达的西部民族地区,西部民族文化面临保护与传承的巨大挑战时,云南民族文化品牌的凸显不仅增强了云南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提升了云南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增强了云南的竞争力,同时也提升了云南本土品牌的文化附加值,加快了企业、具体产品与民族文化的融合。近年来,以茶马古道为核心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使云南普洱茶产业的规模和竞争力得到明显的扩大和加强;以傣族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符号成为云南红酒和众多文化产品的标志,提升了产品的文化含量,成为市场营销和拓展的重要要素;云南鲜切花、云南药业、云南烟草、云南工艺品等新兴产业和众多的云南企业也都意识到要借助民族文化品牌的无形价值和竞争力,建设企业文化,培育、充实、壮大云南名优品牌,增强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在文化大省建设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宏伟目标。相信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推动下,云南民族文化品牌的建设还将得到不断加强,民族文化品牌将会全方位渗透到云南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以一种软实力的方式,提升云南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路长全.软战争.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施惟达.态与势:2006云南文化产业研究,2007.

[3]欧阳友权,柏定国.中国文化品牌报告.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4]李海廷.品牌战略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5]李炎,王佳.文化品牌:区域文化产业的基础与延展.中国文化产业(第一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6]李锐.关于打造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的思考.创造,200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