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领导创新能力提高的应采取多种方法

领导创新能力提高的应采取多种方法

时间:2022-09-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提高领导创新能力应采取多种方法。创新思维能力是领导者进行创新的重要环节。(三)锤炼良好的个性品质个性品质是构成领导者创新能力的又一基本要素,加强对个性品质的锤炼对培养和提高领导者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其次,要重视组织创新能力的开发,创建良好的制度和氛围。

三、创新能力提高的途径

领导创新能力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通过创新思维,创造性地运用各类知识发现、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它是集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应变能力等诸多能力为一体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提高领导创新能力应采取多种方法。

(一)加强学习

创新的基础在于有效的学习以及充分的知识积累和运用。学习既包括对前人、他人思想和经验的学习,也包括在主体实践中的学习。领导者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学习不是一般地受教育,而是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改变人的知识结构,增强人的各种技能,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未来最可靠的竞争优势就是能克服各种学习障碍而有效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首先,重视对新知识的吸收和把握,关心学术界、科技界的最新动态和各种前沿领域的信息;其次,注意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精神,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再次,善于思考问题,随时关注身边的变化,及时发现并提出新问题。

要通过学习不断地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构成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现代领导者的知识结构应该是既精通某一专业,同时又掌握广博知识的综合结构。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新科学、新知识急剧增加,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知识结构变化速度明显加快,如果不及时学习新的知识,现有的知识结构就会失衡,创新能力必然会退化。因此,作为领导者,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特别是学习科学知识、现代管理学知识、法律知识,及时构建合乎时代要求和创新要求的新型知识结构,才能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的核心是思维的创新,培养创新能力必须提高创新思维能力。领导者要提高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首先,要努力掌握多种创新思维方法;其次,要在工作实践中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辩证思维过程对各种创新思维方法加以综合运用,从而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使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增强。

创新需要更新思维。要实现创新,只有创新愿望、创新意识远远不够,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有了创新思维的方法,才可能想人之所未想,做人之所未做。要学会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转向思维等思维方法。逆向思维是最典型的创新性思维,简单地说就是要善于“倒过来想”,跳出常规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散思维是从一个信息源中导出多种不同结果的思维方法,应当“大胆地设想”;转向思维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其思路在一个方向上受阻时,便马上转向另一个方向,即“换个角度想想”。创新思维能力是领导者进行创新的重要环节。如果在思维方式上做不到破旧立新,做不到准确应对各种变化,所谓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领导者必须尽力摆脱单向思维和习惯性思维。

(三)锤炼良好的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是构成领导者创新能力的又一基本要素,加强对个性品质的锤炼对培养和提高领导者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锤炼良好的个性品质,需要领导干部经常检测自己的领导行为。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增加成功的体验,以增强创新意识和自信心;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有意识地克服消极情绪,坚定信心,培养排除困难夺取胜利的坚强意识。在创新活动中要根据自己的气质类型特点扬长避短,使自己的气质与客观环境相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作用。

(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创新需要宽松的环境氛围。要注意破除那种只防出错、不求出新,只求保险、不担风险,只循陈规、不探新路的思维定式;注意克服那种唯书唯上、崇洋崇古、照搬照套的行为惯性。要推崇探索、宽容失败,鼓励冒尖、包容个性,提倡竞争、倡导合作,让一切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创新理念得到尊重、创新举措得到激励、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营造一个宽松的创新氛围,使更多的创新得以迸发。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领导者,才能容忍创新、支持创新、鼓励创新、带头创新和推动创新,担负起时代和事业赋予自己的领导责任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社会创新体制的不断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领导者创新能力的大环境正在形成。上级领导要为下级作表率,为下级领导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要把创新能力作为选拔领导者的重要条件,进一步探索和建立有利于培养领导者创新能力的各类机制,探索领导者考核晋升时测评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采取定期培训、外出参观、经验交流等形式加强对领导者的教育培训,从而形成上下重视,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提高创新能力的良好氛围,为培养和提高领导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五)开发组织创新能力

领导者的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领导者个人能力的强弱,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对组织创新能力的开发。知识经济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经济,一种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应用知识、提供智力、增强创意成为知识经济活动的核心。智力是凝聚和表现在特定的人才和技术之上的一种运用知识的能力,它既是个人的特殊财富,也是组织拥有的一种资本。智力资源的多寡、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决定着组织创新能力的发挥。

开发组织创新能力,首先,要建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实行分权和自主管理原则,领导者通过学习来控制组织,其核心是系统思考、超越自我、建立共同愿景。因此,领导者应领导好组织学习,并注意克服各种组织学习的障碍,要求组织成员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次,要重视组织创新能力的开发,创建良好的制度和氛围。进行创新,除个人主观努力外,从客观条件来说,最主要的是要有一系列的制度保证。一方面,在组织成员中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另一方面,在组织中创造一种使组织成员精神愉快、关系和谐、个人自主自律、崇尚创新的组织文化和工作机制,使组织充满创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美]肯·谢尔顿编:《领导是什么——美国各界精英对21世纪领导的卓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华夏出版社,1990年。

3.孙钱章主编:《领导新方略》,人民出版社,2001年。

4.吴挽澜:《行政学新论》,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4年。

5.[美]约翰·科特:《变革的力量》,华夏出版社,1997年。

6.[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7.陈尤文主编:《领导者的创新思维:从理论到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8.沈亚平:《行政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

9.沈亚平、王骚主编:《社会转型与行政发展》,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王超主编:《权力与影响力》,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9年。

11.[美]彼得·F.德鲁克:《管理新潮》,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年。

12.Daniel C.Kielson,“Leadership:Greating a New Reality”, Journal of Leadership& Organizational Studies,October 1996,Vol.3 No.4.

13.张志海:《论领导创新能力》,《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4.吴新华:《论公共领导创新》,《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6期。

15.刘兰芬:《知识经济与领导创新》,《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11期。

16.石亚军:《行政领导应该树立强烈的创新观念》,《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2期。

【注释】

(1)[美]肯·谢尔顿编:《领导是什么——美国各界精英对21世纪领导的卓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5页。

(2)[美]肯·谢尔顿编:《领导是什么——美国各界精英对21世纪领导的卓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页。

(3)孙钱章主编:《领导新方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页。

(4)[美]约翰·科特:《变革的力量》,华夏出版社,1997年,第17~18页。

(5)[美]亨利·明茨伯格:《领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6页。

(6)参见陈尤文主编:《领导者的创新思维:从理论到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页。

(7)吴基传:《吴基传部长在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5/28/20000131/114.html。

(8)陈晏清主编:《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页。

(9)沈亚平、王骚主编:《社会转型与行政发展》,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1页。

(10)沈亚平、王骚主编:《社会转型与行政发展》,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11)Daniel C.Kielson,“Leadership:Greating a New Reality”,Journal of Leadership& Organizational Studies,October 1996,Vol.3No.4,pp.104-116.

(12)王超主编:《权力与影响力》,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9年,第193页。

(13)参见孙钱章主编:《领导新方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3~10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