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行政学的复兴过程及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中国行政学的复兴过程及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时间:2022-09-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文,号召各省、市、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这对于中国行政学的重建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88年10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我国行政学的复兴经过奠基阶段之后,其研究便向纵深发展。行政学界紧紧围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任务,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探讨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二、中国行政学的复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行政学研究的恢复和发展获得了良好的政治条件。邓小平在1979年3月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41)。党的十二大报告也指出,“必须加强经济科学管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水平和企业事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行政科学才得以恢复并迅速发展起来。

1982年初,就有学者撰文指出,“要搞好现代化建设事业,就必须建立和健全现代化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和实行社会主义法治(包括行政立法)。这样,我们就需要社会主义的行政学和行政法学。所以,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42)。1982年和1983年中国政治学会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举办了有关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课程的讲习班。1984年7月,中国政治学会、中国法学会和天津行政学会在天津召开了“行政科学学术讨论会”。198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和劳动人事部在吉林联合召开了“行政管理学研讨会”,发表了《行政管理学研讨会纪要》。9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文,号召各省、市、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这对于中国行政学的重建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84年12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筹备组在京成立,并创办了第一个全国性的行政管理学专业刊物《中国行政管理》。1988年10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该学会规定的宗旨是:遵循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科学研究,为促进行政管理改革,提高行政效率,逐步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贡献。为此,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行政管理的实际问题,总结行政管理的经验,提供行政管理改革的建议,发挥咨询参谋作用;研究行政管理理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体系,推动行政管理学科建设的发展,普及行政管理科学知识,促进行政管理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各种学术活动聚集人才,培养人才,促进行政管理科研教学队伍的建设;组织学术活动,开展学术研究,编著行政管理的著作和资料,促进学术交流和发展;与国外学术界建立联系,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行政科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行政科学全面复兴的奠基阶段。这一阶段行政学发展的状况被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成立大会上的《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筹备情况的报告》归纳为八个方面:①行政管理科学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的重视;②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成立了行政管理学会;③探讨行政改革的现实问题,开展研究行政管理科学的活动日趋活跃;④全国各地出版了一批行政管理学的著作,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果;⑤行政管理刊物日渐增多,质量不断提高;⑥创办行政管理院校,设置行政管理学系和专业,开设行政管理学课程;⑦行政管理学研究机构不断增加;⑧国际学术交流日渐增多,与国外一些行政学学术团体和学者专家建立了联系。

我国行政学的复兴经过奠基阶段之后,其研究便向纵深发展。行政学界紧紧围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任务,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探讨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第一,在政府职能及其转变方面,行政学界突破了原有狭隘的研究范围,探讨了政府职能的定义和基本分类,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和客观依据,政府职能转变的难点与对策、战略方向、条件和途径,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机构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与政企、政事、政社关系的调整和行政方法与手段的更新,以及转变后的政府职能应当包括哪些方面等。通过这些研究,明确了政府职能及其转变的意义,对于推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龙头的行政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在行政体制及其改革方面,探讨了行政体制的内涵和分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和协调、地方行政体制调整;研究了我国以往历次机构改革历史和经验教训,探讨新时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机构改革的原则、方法、步骤、基本目标以及行政机构的设置模式;提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问题。以上研究为实现我国行政机构的精简、统一和效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在人事制度方面,探讨了我国以往干部人事制度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原来的人事制度与我国新时期发展的不适应性,结合党的十三大精神,深入探讨了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机制和内容、各国公务员制度比较、中西公务员制度的异同,以及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之后所取得的成绩和应当进一步加以解决的问题等。我国学术界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为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并为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公务员法的制定提供了保证。

第四,在行政决策方面,研究了行政决策在国家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行政决策的分类,作为行政决策科学化保障性因素的行政决策程序、原则、方法和体制,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等。特别是近些年来,党的历届全国代表大会十分强调决策的地位,指出要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这不但促进了我国行政决策研究向纵深发展,也为该项研究指明了发展方向。

第五,在行政监督方面,分析了行政监督的意义、特点、原则,行政监督的目标和范围,行政监督自律和他律这两大系统各自的地位和作用、相互之间的关系,自律和他律系统中各行政监督主体的权限、职责、工作程序和方法等。在行政监督研究中,改变了那种将法学方法和管理学方法分离开来的做法,而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为行政监督的研究开辟了更广阔的领域。伴随着我国行政监督研究的发展,《行政诉讼法》、《审计法》、《行政监察法》、《行政复议法》、《监督法》等行政监督法律相继出台。这些法律的制定反映了我国行政监督研究的成果,同时又为该项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六,在行政管理法制化方面,我国的研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从法学角度对国家行政管理进行研究,是行政学的一种传统分析方法。随着我国行政法学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崛起,学者们广泛探讨了行政法的含义、特征和效力,行政法律关系及其特点,中外行政法和行政法学比较,行政主体及其构成,行政行为及其分类,行政行为生效的条件,作为行政行为之基本内容的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司法以及行政程序法和行政诉讼法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这些研究推进了政府的行政法制建设,有助于实现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形式提出“依法治国”的主张,表明了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治国方略方面作出了重要变革。这无疑将极大地促进我国行政法制研究的深入发展。

第七,在行政道德和廉政建设方面,探讨了我国行政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加强行政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方法和途径。特别是针对我国当前腐败现象较为严重的现实,研究了腐败的种类、成因和多发部位,反腐败的基本战略,廉政建设过程中的立法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以及反馈评价机制建设。特别是对于反馈评价机制建设的研究,对完善我国的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引起了国内广泛的反响,也为国外所关注。

第八,在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方面,研究了公民的知情权、政府信息公开及其关系,政务公开的意义,政务公开立法及其框架和内容,政务公开立法与相关法律的协调等。这些研究促成了地方政务公开法规和规章的出台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在电子政务方面,研究了电子政务对于政府行政管理的意义,电子信息技术在政府行政管理中运用的方法、途径、成绩及不足,电子政务建设的障碍及解决对策等。上述研究对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提高办公室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

第九,在公共财政方面,研究了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权的划分、预算制度改革、预算管理和监督、政府采购制度等。通过这些研究,有利于改革和健全中央和地方的公共财政管理,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权,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第十,在部门行政和区域行政方面,开展了教育行政、司法行政、工商行政、科技行政、医药卫生行政等部门行政的研究,使行政管理的理论研究开始向行政组织中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渗透,从而将行政理论与行政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此外,区域行政的研究也在我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学者们对乡镇行政管理、县级行政管理和省级行政管理以及市政管理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对于改进地方行政管理,推进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机构改革以及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十一,在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方面,研究涉及行政改革的内涵、现实依据、目标、任务和模式,各国行政改革比较;在行政发展方面,探讨了行政发展的特点和必然性与动力,行政发展的目标、障碍、条件、措施和方法。加强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的理论研究,有利于增强改革和发展的自觉性,克服盲目性,推动我国的各项行政改革事业顺利进行,并使我国的行政管理通过适应行政环境的重大变迁而获得积极、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第十二,在比较行政方面,由于我国行政学研究重新恢复不久,因此较为重视比较行政的研究。在范围上采用了国别比较,在内容上进行了人事行政、行政体制、行政机构设置模式、行政改革等方面的比较分析。通过行政管理比较研究,有利于扩大中国行政人员的视野,鉴别优劣,取长补短,为己所用;并且通过比较,有利于吸取国外合理、有益的经验,促进我国行政学的发展。

除上述内容之外,中国行政学的研究还涉及行政环境、行政领导、行政执行、行政技术、行政授权、行政协调、行政沟通、机关行政、行政效率、行政价值、行政文化、政府公信力、行政应急管理等诸方面。应当说,我国行政改革的发展为行政学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行政学界运用政治学理论,并借鉴国外行政学原理,针对我国行政改革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范围广泛的深入研究,从而促进了行政学在我国的兴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