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化学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

化学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医卫类的文化基础课中,化学与医学各学科的联系是最紧密的。就医卫类学生而言,一般技能的形成有赖于入学基础之上的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尤其是化学、物理等实验课的学习。化学课是医卫类文化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应该对学生的一般技能的培养起重要作用;实验课教学是培养一般技能的主战场,正视实验教学、培养以动手能力为主的一般技能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篇13 化学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联系哪些方面的实际;二是联系到什么层次。这两个问题与学科特点、教育目标、学生状况等等因素有关。对于化学教学而言,不同的学校、专业、不同类别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联系实际的内容、层次和方式,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本文试图结合教学实际,对医卫类化学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进行探讨。

一、联系其他学科,领悟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学科的分化始于17世纪。随着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深入,笼统的、思辨的哲学已不能满足需要。人们发现,将哲学分门别类地分成一系列学科有利于研究的展开。这样就诞生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诸多学科。但是长期的分科研究也形成了一个弊端,即人们渐渐地忽视、轻视事物之间本来存在的客观联系,研究学科的专家越来越专,各学科的壁垒越来越严。而科学历史已经表明:研究越深入,事物之间的联系也会变得越紧密。如对医学的研究,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到分子水平时,已经和物理、化学的研究密不可分了。所以,现代的科学研究既有必要将学科越分越细,同时也要求将各分支学科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完成更高层次的综合。

就学校教育而言,职业学校的教育不能以综合理科取代理科各学科。这是由职业学校的性质所决定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止由于分科教学而导致学生拘泥于纯学科的樊篱,人为地割断知识间内在联系的倾向。教学实践表明:联系其他学科,渗透其他学科知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整体观,领悟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二、联系医学知识,加强课程的针对性

在医卫类的文化基础课中,化学与医学各学科的联系是最紧密的。可以说,对医卫类的某些专业,如检验专业,化学既是文化基础课,同时也应该是医学基础课,所以化学课的教学对医学课程的教学具有更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一方面与化学教材的内容取舍和叙述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化学教师如何有的放矢地联系医学知识进行教学。既然要结合医学知识教学,就要求化学教师对医学课程的内容有所了解,要熟悉有关内容。这样的好处是:第一,容易找到与化学有关的医学知识点,并将其有机融合,认识医学与化学的不可分割性;第二,对哪些化学内容应作为医学生学习的重点,心中会更加有数,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第三,可以启示学生从化学的角度看待医学问题,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事物的习惯和品质;第四,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化学对所学习的专业是有用的,有时也是有趣的,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

例如:教师在讲授蛋白质的性质时,可以联系临床上一个简单的操作——酒精的消毒灭菌,这样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化学因素致使蛋白质变性的这一性质,而且还可以认识到临床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引起对有关知识的重视。又如,冲洗伤口常用生理盐水,而不用纯水或浓盐水,学生可以结合溶液的渗透压、等渗、低渗、高渗溶液的学习,分析其原因。透过表层现象,分析深层原因,这种思维品质的养成,需要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举一些与理论密切相关的典型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地解释、说明类似的问题。

三、联系社会生活,拓宽学生视野

学生往往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彼此分离,将学科知识作为与社会生活无关的孤立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甚至只作为应付考试的东西,这是教育的失误。

化学知识主要来源于实验研究和社会生活两方面。近、现代的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研究,这点无需赘言。来源于社会生活可以从以下几点理解:一是在17世纪以前还没有专门的化学实验,化学知识或类似化学的知识直接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有关现象的概括和总结。如古代中国关于炼金术中金属的知识来自于帝王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活动。二是对近、现代化学的深入研究和领域的拓展大多来源于社会需求所提出的问题,然后通过理性探索,包括实验研究,获得化学知识。如候德榜的候氏制碱法的创立。对社会生活中化学问题的研究,又反作用于社会,推动了社会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由于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化学研究课题,并进行研究,往往是社会的极少人员——化学家们所做的事情,这样长此以往,使很多人就忽视了化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实。因此,教师有责任和义务通过教学唤醒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意识,拓展学生的化学视野。有关学生身边的化学知识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学习到生物碱的内容时,教师可联系生活中的许多例子说明生物碱的毒性。如:为何多吃鲜黄花菜会中毒,这是因为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它本身无毒,但在体内被氧化成氧化秋水仙碱后则有剧毒,故黄花菜一般干制后才能食用。又如:为什么陈年老酒更香、更醇?这是因为酒在放置过程中,微生物发酵慢慢生成了微量的具有愉快香味的低级酯,这样一说明,学生就很容易想像出并接受酯的这一性质。

四、联系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职业技能的形成首先是一般技能的形成,然后再以此为基础形成职业技能,职业技能的形成不是空穴来风。

就医卫类学生而言,一般技能的形成有赖于入学基础之上的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尤其是化学、物理等实验课的学习。职业技能的形成是以一般技能为基础的临床课、专业课的学习,尤其是临床、专业课的实验、见习、实习课的学习。医学基础课的学习,尤其是实验课的学习,能够促成一般技能转化为职业技能,它是一般技能转化为职业技能的桥梁。

化学课是医卫类文化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应该对学生的一般技能的培养起重要作用;实验课教学是培养一般技能的主战场,正视实验教学、培养以动手能力为主的一般技能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应该如何使学生重视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呢?我们认为:(1)构建完善的学业评价机制。将实验报告和实验抽查考核按一定比例纳入总成绩,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对实验的重视。(2)善于发现学生做实验时迸发出来的创造火花,并及时予以鼓励,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开放实验室,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做一些实验,变“要学生做实验”为“学生要做实验”。实验室的开放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通过实验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获得成功的经验,同时又能够使学生在随后的学习和探索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从而积极、主动地对待实验,不轻易放过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联系实验操作的另外一个作用是,通过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理解相关的理论,并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

总之,理论联系实际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条基本原理,当运用于教育领域时,应有其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独特含义。我们期望通过此文能引起其他同行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原理运用于化学教学时的独特含义的探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