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党的执政理念演进轨迹与规律探析

党的执政理念演进轨迹与规律探析

时间:2022-09-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理念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和艰辛的实践,逐渐推进了党对执政理念认识上的演进与升华。摒弃人治,依法治国,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方式的理性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时代的发展变化是党的执政理念与时俱进的现实依据。

二、党的执政理念演进轨迹与规律探析

实践证明,执政理念创新是任何一个执政党必须时刻关注并不断努力探索的艰巨任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来源于执政实践,并又指导着执政实践。同时,执政理念创新必须合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实际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理念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和艰辛的实践,逐渐推进了党对执政理念认识上的演进与升华。

1.从革命党理念向执政党理念的嬗变

因为政治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差异,革命党和执政党在理念上就有着重大的区别。当一个政党处于夺取政权的革命党地位时,必然会通过强调与统治阶级意识的对立,把受压制的大多数人争取过来。所以,对一切与统治阶级及其思想有联系的东西,革命党均会加以批判和抛弃。而对一个执政党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执政党担负着行使公共权力的责任,即协同政府整合国家和社会,并推动其发展。任何执政党都面临着如何科学有效地运用权力,使自己获得大多数公众拥戴的问题。另外,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除了执政党之外,还存在多元化的各社会阶层。而过去,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我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在用革命党的理念去思考执政党的问题。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态势和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要求我们改造自己的思维方式,需要我们从狭隘的意识形态束缚中解放出来,彻底完成从革命党理念向执政党理念的嬗变。

2.从人治理念向法治理念的嬗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势在必行。然而在中国,封建统治曾经延续数千年,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人治积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人治”问题上采取了各种措施,但人治和人治思想依然有其市场。人治和法治,是判断一个民族是否加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执政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标志。摒弃人治,依法治国,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方式的理性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应当指出,人治的理念与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还存在,要彻底摒弃人治,全面实现法治,还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

3.从斗争理念向建设理念的嬗变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自觉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念,把党的执政工作重点转移到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同时又提出了一系列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而形成了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新的建设理念,实现了由斗争理念向建设理念的嬗变。与此相适应,中国共产党全面恢复了党建的各项正确原则,从政治路线、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到作风建设,回到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把执政的理念从往昔的阶级斗争理念嬗变为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建设理念,是邓小平对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建设最突出的贡献。这一理念的嬗变突出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时代发展、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任务的深刻把握。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动摇,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集中精力、一心一意谋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使我国在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人民生活水平诸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从传统发展理念向科学发展理念的嬗变

传统的建设理念把发展视同于增长,把经济增长作为终极追求目标。在传统建设理念桎梏下,人们往往把社会发展看作软要求、软约束并加以忽略,以致在现实发展中,出现了不少不协调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问题。例如,在区域发展方面的城乡之间、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很大,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在人和自然方面,出现了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问题。党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深刻总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其执政理念由传统的建设理念向科学发展理念的根本嬗变,同时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提供了思想上的前提和保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决定》指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人类文明应当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四个方面,只有全面发展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的标准。构建和谐社会,也要求我们在发展、改革和开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核心,推进社会全面发展。事实上,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两种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两者的关系是: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得以具体贯彻的必然结果。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根本嬗变,因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理论价值和战略效用。

综观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变与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它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既遵循执政理念演变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蕴含着中国特色的特殊规律。

(1)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变与发展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种品质体现在党的理论的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党的指导思想在执政过程中的贯彻,执政理念的演变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执政经验相结合不断探索推进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它必须以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作为自己演变与发展的理论指南。与时俱进的“时”,就是时间、时代、条件、环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和发展需要立足于时代与历史现实提供的条件,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适应这些条件和时代的要求而产生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经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时期三个历史阶段的演变与发展,到胡锦涛时期,初步形成了一个科学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时代条件的变化对执政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审视本国国情、认真研究党自身历史方位和执政环境变化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理论。而每一个大的执政理念要转化为具体的执政指导思想,又总是不断实现与时俱进的结果。时代的发展变化是党的执政理念与时俱进的现实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的演变与发展,深刻体现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要求,纵观九十多年我党对执政理念的探索、演变和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是以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为理论指南而演变发展的。

(2)“三大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变与发展的科学依据

正确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党的执政理念所必须遵循的三大规律。只有正确反映和体现这三大规律的执政理念,才能指明执政活动正确的方向,巩固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实现执政目的。中国共产党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有机联系起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而解决这个根本问题的前提,关键在于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清醒地提出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靠谁发展、为谁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而言,就是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而执政理念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进与发展的价值取向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由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史观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真正的主人,自觉地将自己看作是人民实现利益要求的工具,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变与发展规律的认识,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的本质,即共产党执政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特别是执政六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根据地内执政还是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始终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始终自觉地把自己当作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作为“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所从事的一切工作,说到底,都是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和生活幸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为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执政后,更是矢志不渝。

(4)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这是新时期应对来自国内外各种显性、隐性的风险和挑战的根本要求,也是促使我们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警世之言。中国共产党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过程里,不同时期忧患的重点对象有所不同,执政忧患意识有所不同,因此执政理念也有所不同。其一,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新中国生存的忧患意识——执政强国理念;其二,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忧患意识——兴国富民理念;其三,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忧患意识——以人为本理念。正是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的忧患意识推动着党的执政能力的演进与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前进不竭的精神动力。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演进和发展的历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科学性、时代性、与时俱进的特质,居安思危的意识及其一以贯之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演进和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已完成的封闭系统。作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理念体系,它必将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变迁、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执政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创新、发展和完善,进一步去切合时代与市场经济提出的更高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